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史 > 第十九篇 法國和英國的哲學 >

第十九篇 法國和英國的哲學

第六十九章 法國實證主義及其反對者

第一節 對感覺主義的反動

在法國,啟蒙運動依托於自然主義哲學,並引發了一場大革命以及相應的社會動盪和政治變遷。孔狄亞克、百科全書派和霍爾巴赫等人的唯物主義和感覺主義理論在18世紀後半期曾經備受歡迎,但大革命之後,他們失去了風頭,新的哲學家走到了前沿。毫不奇怪,過度的批判主義和自由主義會激起保守主義的反對,對於自由思想的要求也遭遇了來自一派強調權威原則的思想家的阻力,他們提出用超自然主義的哲學來醫治這個騷亂的時代。邁斯特勒(Joseph de Maistre,1754年~1821年)宣稱,理性已經證明其自身沒有能力管理人類,唯有信仰、權威和傳統才能夠起到約束作用,並為社會帶來穩定秩序。然而,心理學似乎提供了反駁唯物主義的最好的論證,因而成為了最有前景的研究領域。孔狄亞克的感覺主義甚至於不能使本學派的成員感到滿意。唯物主義者Cabanis推出了生命感覺和本能反應,諸如此類的意識生命元素很難被解釋為僅僅是外部感官的產物。麥因·德·畢朗(Maine de Biran,1766年~1824年)起初是孔狄亞克和加巴尼斯(Cabanis)的追隨者,他在努力中發現了意識的中心要素和知識的基本原則:他認為,在對於努力的內在經驗中,人們直接知曉了心靈活動和物質世界的存在。努力的感覺也是力量、因果律、統一性和同一性之類概念的基礎。

然而,唯物主義最重要的反對派是華耶–高拉德(1763年~1845年),庫辛(Victor Cousin,1792年~1867年)和如夫瓦(T.Jouffroy,1796年~1842年)。華耶–高拉德是索邦大學頗有口才的哲學教師,他接受了托馬斯·裡德的常識哲學。庫辛完成了一套具有唯心主義基調的折衷體系,顯示出了來自裡德,高拉德,畢朗,謝林和黑格爾的影響,並成為法國教育方面的領導力量。

對於19世紀上半期的法國哲學的研究,參見L.Levy-Bruhl的《法國現代哲學史》,G.Coblence譯,1899年;J.H.Merz的《19世紀歐洲思想史》,1904年~1914年;G.Boas的《歐洲哲學的主要傳統》,1929年;和《浪漫時期的法國哲學》,1925年。

第二節 聖西門

凡此諸種運動,無一具有足夠的活力以滿足那個依然對自由、平等和博愛抱有興趣的時代。改造人類社會依舊是很多法國思想家的夢想,與折中主義哲學家的理論相比,現實問題能夠更為強烈地打動他們。的確,政治革命並沒有帶來全面的幸福;底層人民的愚昧和苦難並沒有因為普遍人權的公佈而被消除。但現在有人認為,可以通過社會演進來實現這一目標,利用啟蒙和教育來對社會進行漸進的改良。聖西門(1760年~1825年)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科學觀念,認為它可以消除財產、權力、文化和幸福的不平等分配。在他看來,重點在於在經濟和文化方面解放勞動者;政府的形式是無關緊要的。他聲稱人們需要一種新的基督教,這種宗教將不再宣揚克己精神,而是主張愛世界,並且強調愛的戒律,對聖西門而言,就意味著愛貧窮卑賤之人。對社會的改造需要以社會規律知識為前提,而這就意味著需要改造科學和我們的世界觀。他認為,當前的時代是一個批判、否定和瓦解的時代,是一個精神混亂的時代,是一個有批評而無組織的時代。而中世紀卻是一個建設的時代,是有精神組織和社會組織的有組織時代,我們必須再次回歸到那個時期。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思想體系,它必須是實證哲學:一個以經驗和科學為基礎的體系。

第三節 孔德

聖西門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觀察者,一個充滿熱情的人,但不是一名系統的思想家,也不是構建實證哲學的人選。這一任務落到了孔德的肩上,他受聖西門的委託為《實業家問答集》(1823年~1824年)一書撰寫教育之科學體系的部分;但在聖西門看來,孔德的論述沒有能夠妥善處理關於教育的情感和宗教環節。

孔德於1798年生於蒙特利埃,是一個正統的天主教家庭的孩子。他在巴黎技工學校學習(1814年~1816年),並在那裡獲得了精確全面的實用科學知識,也接受了聖西門主義的各項原理,這些原理在那個學校有熱情的追隨者。離開學校之後,他學習了生物學和歷史,為了生計問題,也講授數學課程。他與聖西門有過幾年的交往,但兩人並不和睦,於是孔德開始脫離其導師獨立地開創自己的思想,並通過寫作和私人授課竭力維持生計。雖然他曾經數次嘗試謀取教授職位,但都未能如願。孔德於1857年去世。

他的著作有:《重組社會必需之科學工作計劃》,1822年;《實證政治》,1824年;《實證哲學教程》,共六卷,1830年~1842年(H.Martineau的刪節譯本題為《孔德的實證哲學》,1896年);《實證政治體系》,共四卷,1851年~1854年(英譯本,1875年~1877年);《實證主義問答集》,R.Congreve譯,1858年。

研究孔德的作品有:J.S.Mill的《孔德和實證主義》,第4版,1891年;J.Watson的《孔德、穆勒和斯賓塞》,1895年;L.Levy-Bruhl的《孔德的實證主義》,K.de Blaumont-Klein譯,1903年;T.Whittaker的《孔德和穆勒》,1908年;F.J.Gould的《孔德》,1920年;H.Gouhier的《孔德和聖西門》,1941年;F.S.Marvin的《孔德:社會學之父》,1937年;R.L.Hawkins的《孔德與美國》,1936年,以及《實證主義在美國》,1938年。

對社會和科學的改造

從書中標題可以看出,孔德的理想與聖西門相似,都是要改造社會。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具有關於社會規律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相應地,社會科學需要以其他科學和哲學觀點為前提。因此,要改造社會,就需要改造社會科學、政治科學以及哲學—一種新型的哲學,為此孔德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中世紀有它自己的世界觀,那是關於宇宙和人生的普通觀念,並且建立在神學之中,代表著思想發展的原始階段。現代自然科學的卓越發展,尤其是在法國,意味著在這項新的任務面前應當遵循科學方法。科學的唯一目標就是揭示自然規律或是事物中存在的恆常關係,只有通過觀察和實驗才能做到這一點。如此獲得的知識就是實證知識;並且只有這種經過實證科學核實的知識才能夠成功地被應用到其他領域的人類實踐之中。如果什麼地方尚且缺乏這種知識,那麼,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效仿先進的自然科學所使用的方法來獲得它。孔德與經驗主義學派的思想家站到了一起;他屬於以休謨和狄德羅為其重要環節的那一系哲學家。

知識的演進

作為孔德的理想的實證主義是歷史演進的結果。人類的精神經歷了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的規律—或者說使用了三種進行哲學討論的方法:神學的、形而上學的和實證主義的,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實用價值以及與之相應的社會機構。在神學階段,即童年時期,人類以神人同形同性的方式看待事物,將之視為超自然存在的表現,並從拜物教發展到多神教,進而成為一神教。這是君主政體和絕對權威的時代,其領導者是牧師。在形而上學階段,即青年時期,抽像力量或實體取代了人格性存在物;力量或本質被認為是各種事物所固有的,並且是我們從事物中觀察到的現象的必然原因;有了這些關於原因的知識,關於其結果的知識就被說成是演繹出來的。起初,不同的力量被認為是用來解釋不同組群的現象的—比如化學力量、生命力量和精神力量—但其傾向是要達到一個唯一的原初力量,這就與神學階段類似。形而上學時代是民族主義和民眾主權的時代;法理學家是此時代的主導精神。神學和形而上學都相信絕對知識的可能,以及解釋事物內在本質的可能。在實證主義階段,揭示事物內在本質的努力被視為徒勞並加以拋棄,取而代之的是發現存在於現象之間的統一關係的努力。這裡要問的問題不是為何,而是如何。自然規律取代了絕對原因;現在的目標是通過觀察的方法確定事實之間存在的不變的關係。伽利略、開普勒和牛頓已經建立了實證科學。我們無法從本質上認識光、熱和電,但我們能夠瞭解它們出現的條件,以及控制它們的那些普通規律。要解釋光就是把光放置到運動規律之下。這樣一種知識對於實用的目的來說已經足夠了;「看見乃是為了預見」(voir pour prevoir)是實證主義者的座右銘。

人類的心靈力圖將一切歸於統一,但這只是其主觀的旨趣。我們不能把很多不同的自然規律歸約為唯一一條包羅萬物的規律;因為經驗向我們展示了太多不可還原的差異。孔德表示,實證一詞的意思是真實、有用、確定、精確和不可還原,它是否定的反面:實證主義知識不是純粹的否定或批判。

科學的分類

孔德為自己設定了構建實證主義哲學的任務,實證哲學將搜集並排列得自各門具體科學的普遍規律,向我們提供它們的共同方法,並證明它們是如何彼此結合起來的,也就是說,為我們提供一套科學的分類。這樣一種綜合對於教育是有價值的,同時也是克服專業化弊端的手段。孔德按照進入實證階段的次序來編排科學:數學(算術、幾何和力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社會學(後來他又加上了倫理學作為所有科學的頂點)。這種分類也表現出了從簡單到複雜的漸進過程:數學包含著最簡單、最抽像且最普遍的命題,所以居於首位並成為一切學科的基礎,而社會學最為複雜,它以前面的各門科學為其前提。其原因在於,規律越是簡單、越是普遍,則其應用範圍就越發廣泛。幾何學的真理適用於一切具有延展性質的現象(靜力學觀點)。力學的真理則適用於一切處於運動中的對象(動力學觀點)。儘管這個上升序列中的每門科學都以前面的學科為其前提,但並不能因此而認為它所處理的現象也是從更為簡單的現象中派生出來的,比如,認為生命現象來自於運動現象。那將會是唯物主義,而孔德拒絕唯物主義:我們不能用機械和化學方法解釋有機現象。在這六個科學領域中,每個領域都擁有一項與其他領域不同的新元素。這種說法也適應於一門科學內部的現象:熱與電不同,動物與植物不同,不同的有機物種則互不相同。

在孔德的科學列表之中我們找不到邏輯學、心理學和倫理學。邏輯作為研究理智功能的科學似乎應該比數學更要靠前,但法國哲學家把邏輯學看作是心理學的分支;而心理學在孔德看來,算不上是專門的科學。心靈或靈魂是形而上學實體,與實證主義無涉:從主觀方面說,我們無法觀察到精神進程,因為內視反觀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能夠做到的,只能是客觀地研究它們,研究那些與精神相關的有機現象以及精神活動體現於其中的那些人類制度。因此,心理學就部分地屬於生理學,部分地屬於社會學。事實情況是,把心理學塞進孔德的體系內,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幾何學和力學不適用於精神活動這樣的獨特進程,因為他的分類將會坍塌。儘管有機進程是不能用力學方式解釋的獨特進程,但只要它在整個序列中佔有一個位置,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心理學要被排斥在外。孔德沒有做到前後一致地處理這些觀點;對高爾(1758年~1828年)骨相學的興趣和對一切唯心主義心理學的反感促使他將精神狀態視為大腦的功能。

社會科學

即將進入實證階段的是科學等級中最後也是最複雜的學科,即社會學,它依賴其他科學,尤其是生理學—因為社會是由有機個體構成的—並且涵蓋了經濟學、倫理學、歷史哲學和一大部分的心理學。孔德擁有社會學之父的美譽,是他給出了社會學的名稱。不可能脫離社會科學和歷史哲學研究心理學、倫理學和經濟學:它們所處理的現象同社會和社會演進之間處於雙向關係之中。社會靜力學研究社會事實,研究社會存在的規律和社會秩序;社會動力學則研究演化中的社會:它屬於歷史哲學,旨在追蹤社會進步的軌跡。

社會生活不是起源於自利之心,而是起源於合群衝動。人類具有自我中心的衝動,但這些衝動同樣與社會不可分離。由智力支撐的更為高尚的衝動和利他主義的情感壓倒了自私的本能,這種本能在起初階段要比利他主義—孔德杜撰的術語—更為強烈,因此必須加以控制,社會方才得以存在。家庭是一個社會單位,也是向著更大的社會生活的準備。進步,在於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之諸功能的發展,在於理性的進步以及更高級或更高尚的衝動。社會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演化,與我們已經指出的那些智力階段相對應。軍國主義的特點是秩序、紀律和強制:組織是進步的首要條件。而後是革命階段,是政治權利的時期,是一個否定的過渡時期。作為「人類之最終階段」的實證時期是產業主義時代,重點被放在了社會問題之上,而不是政治問題和個人權利。這是一個專家的時代,一方面,他們的職能在於指導科學研究、督導公眾教育和啟蒙民眾思想;另一方面又要調節社會生產。孔德反對大眾代表,因為這會使得專家受制於愚昧之人。公共輿論是行政腐敗的最好的解毒劑。他相信,社會問題歸根到底是道德問題,通過轉變思想和風俗,人們能夠最終走向實證主義國度。

像我們在一開始就指出的那樣,孔德的主導思想是改造社會,這就必然要以其倫理理想為基礎。他依照自己的理想來解釋歷史:進步意味著人類理想的實現,意味著人在社會中得以完善。歷史在向著理想前進,思想的、社會的和倫理的演進都在向著實證主義直奔:人類之最終階段。不難看出,實證主義以獨斷論結束:成為了一套形而上學體系。

倫理學說和人道宗教

到了後期,孔德更著重強調生活的情感和實踐方面,其倫理理想顯得更為突兀。先前,智力被強調為改造社會的關鍵因素;而今,理性和科學擺正了它們同情感和實踐的關係。客觀方法被主觀方法取代,主觀的意義在於:這種方法將知識與主觀需求的滿足結合在一起,將知識與追求世界觀之單純和統一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倫理學被作為最高的第七級科學添加進來,其他所有科學都是倫理學的組成部分,並且以它為目標。人類所面臨的大問題就是盡可能地使個性服從合群性;一切事物都要與人道聯繫起來,愛是居於中心地位的衝動,為他人而生活是絕對的要求。人道成了值得崇拜的神明—這就是實證主義「人道宗教」的重要信條。

第四節 唯心主義對抗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並沒有使得庫辛的唯心主義折衷論走到終點。但在唯心主義學派的內部卻出現了反動勢力,一批具有獨立精神的思想家—博爾達斯-德莫林(Bordas-Demoulin)、拉魏松(Ravaisson)、賽克裡坦(Secretan)、法舒和(Vacherot)—開始對折衷論發起攻擊,有些人從科學的立場出發,也有些人是從德國唯心主義的立場出發。我們也發現了出現於法國天主教牧師拉門內(Lamennais,1782年~1854年)中的柏拉圖主義–基督教運動,尤其是在比利時魯汶大學,托馬斯主義體系重新復活,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嚴肅的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然而,擁有大批追隨者—李特磊(Littre)、泰納(Taine)、雷南(Renan)—的實證主義對於形而上學研究並不感興趣,而是鼓勵心理學(Th.Ribot)和社會學中(G.Tarde,E.Durkheim)的專業研究。進化論也起到了削弱唯心主義影響的作用。

第五節 雷諾維葉

雷諾維葉(1818年~1903年)是《批判哲學》的主編,在他的領導下出現了一個新的學派,此學派以康德的批判理論為依據,既反對實證主義,又反對傳統的唯心主義。雷諾維葉稱自己的體系為新批判主義,然而,它卻發展成了一種唯心主義形而上學,與萊布尼茨的單子論頗為類似,並以多元論和人格主義為其典型特徵。不存在本體世界或自在之物;凡是向我們呈現的事物,均屬於現象,人類面前除了觀念,別無他物。認為存在著一個實際的無限之物的觀念,在經驗上和邏輯上都是自相矛盾的。宇宙是有限存在者的有限總和,因此,現象中不存在無限的過渡過程;這就意味著必然要出現斷裂觀念。斷裂觀念暗示著自由意志是可能的,沒有起因的開始也是可能的。因此,知識就具有相對性,並且被限定在揭示存在於事物之間的關係的範圍內。雷諾維葉的一些主要思想是以庫爾諾(Antoine Cournot,1808年~1877年)為先導的,他發現了自然和歷史中的偶然與巧合;自然規律只是趨近於真實。埃米爾·伯特盧克斯(Emile Boutroux,1845年~1877年)是這場強調科學中的偶然因素的運動發展到頂點時的代表。歸屬於獨立的事件序列中的事件同時出現,就形成了巧合。

第六節 富耶

富耶(1838年~1912年)試圖在其關於觀念力的唯意志論和演化論哲學中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當唯物主義強調運動卻忽略其他因素的時候,它是片面的;當唯心主義強調思想的時候,它也是片面的。精神和物質、意識與生命是作為單一的原則活動於自然之中的。它們是唯一的整體實在的兩種抽像,是對同一事物的兩種認知方式。所有的精神現象都是慾望和衝動的表達。精神存在是唯一直接呈現給我們的實在,因此,我們有權利通過類比能動心靈或觀念力來解釋世界。

雷諾維葉的著作有:《普通批判論文集》,共四卷,1854年~1864年,第2版,1875年~1896年;《新單子論》(與L.Prat合著),1899年;《人格主義》,1902年;《最後的談話》,1905年。研究雷諾維葉的作品有:O.Hamelin的《雷諾維葉的體系》,1927年;R.Verneaux的《雷諾維葉,康德原理與批判》,1945年,以及《雷諾維葉的唯心主義》,1945年。

Boutroux的作品有:《論自然規律的偶然性》,1874年,第4版,1902年,F.Rothwell的譯本,1916年;《科學與宗教》,J.Nield譯,1909年;《道德和教育問題》,F.Rothwell譯。參見L.S.Crawford的《Boutroux的哲學》,發在《康奈爾哲學研究》,1914年,第16號。

富耶的觀點表達在下述作品中:《自由與決定論》,1872年;《觀念力的演化論》(主要著作),1890年;《觀念力心理學》,1893年;《觀念力道德》,1908年;《思想》,1912年;《世界闡釋大綱》,1913年。

對於19世紀後半期的法國哲學,參見L.Levy-Bruhl的《法國現代哲學史》,1899年;E.Boutroux的《1867年之後的法國哲學》;H.Hoffding的《現代哲學家》,1915年;J.A.Gunn的《現代法國哲學》,19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