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史 > 第五十五章 萊布尼茨的後繼者 >

第五十五章 萊布尼茨的後繼者

第一節 克裡斯蒂安·沃爾夫

在德國,萊布尼茨哲學之後出現的是與裡德(Reid)的蘇格蘭學派的常識哲學相似的理論。萊布尼茨是現代時期第一位試圖建立形而上學體系的偉大德國思想家,但他的幾乎所有作品都是以拉丁語或法語寫成的短論和信件,並在不同的雜誌上刊發。將萊布尼茨的教導系統化、改造它們以適應常識、並用德語進行表述,就成了哈勒的教授克裡斯提安·沃爾夫(1679年~1754年)的任務。沃爾夫接受了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的理性主義,並且將哲學方法等同於數學方法。同時,他認為經驗事實將會同理性演繹相符合:理性和感官知覺都是知識的合法機能。他接受了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但同萊布尼茨一樣,他將力看作物體的本質屬性,並將物體與心靈之間明顯的相互作用看作前定和諧。與斯賓諾莎相似,他把宇宙構想為相互關聯的因果秩序,同時,他還保留著萊布尼茨的目的論的解釋。他還把發展的觀點引入了自己的體系。

依照心靈的認知和嗜欲兩種功能,沃爾夫把科學分為兩組,即理論的和實踐的;理論科學包括本體論、宇宙論、心理學和神學(一起構成了形而上學);後者包括倫理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依照命題是從理性或是從經驗中派生出來的方式,科學又被分為理性的和經驗的(理性宇宙論和經驗物理學;理性心理學和經驗心理學,如此等等)。邏輯形成了所有科學的先導。

沃爾夫論述所有問題的文章都是用德語和拉丁語撰寫的,很多年來,它們都在德國大學中使用,並創造了很多我們在今天依然使用的德文哲學術語。儘管他缺乏原創性,並且消弱了萊布尼茨的哲學,但他為研究德國哲學注入了動力,並且為啟蒙運動作出了貢獻。

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的追隨者中有比爾芬格(Bilfinger,1693年~1750年)、A.鮑姆加登(1714年~1762年,德國美學的創始人,他第一次在現代意義上使用美學這一術語),還有早期的康德。沃爾夫的哲學發展成為一種折中主義運動,試圖在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之間進行調和,並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做了準備。此學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康德的老師努岑(M.Knutzen);康德的通訊聯繫者蘭伯爾特(J.H.Lambert,1728年~1777年);曾經影響康德的特滕斯(N.Tetens,1736年~1805年);以及主要功績在於將主導哲學以通俗方式進行表述的所謂的通俗哲學家:門德爾松(M.Mendelssohn,1729年~1786年);弗格森和亞當·斯密的作品的翻譯者加爾維(C.Garve,1742年~1798年);恩格爾(J.J.Engel,1741年~1802年);普拉特納(E.Platner,1744年~1818年);尼古拉(F.Nicolai,1733年~1811年)。雷默魯斯(Samuel Reimarus,1694年~1768年)受到這個學派和英國自然神論的影響,成為了一個自然神論者和《聖經》的嚴苛批評家。所有這些哲學家都可以看作是18世紀德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

第二節 神秘主義和浪漫主義

萊布尼茨和沃爾夫的理性主義並沒能夠滿足所有的思想家;有些人對理性通達真理的能力缺乏信心,然而又不願意加入到經驗主義者或懷疑論者的陣營中。這些人是神秘主義的嫡傳繼承者,他們在情感、本能和內部經驗中發現了確定性的來源;最高的真理不能被證明,只能被感受。在萊布尼茨的教導中有著某些這樣的暗示,即情感、渴望和衝動是另外一個層次的知識,是本能形式的真理。然而,萊布尼茨認為情感是低級的混亂形式下的知識;情感或者信仰哲學家則在其中發現了較高的層次:人類有限的理性所不能測度的事物,可以在宗教的、美學的或道德的情感中被感受到,或者被推測到。顯露了神秘主義或者浪漫主義傾向的人物有J.G.哈曼(1730年~1788年)、J.G.赫爾德(1744年~1803年)。赫爾德在《元批判》中批判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此外還有F.H.雅科比(1743年~1819年),他以建立在直覺之上的哲學來反抗理性主義的形而上學。

作為對新教會理性化神學的反抗,德國新教中激起了被稱作虔誠主義的相似運動:基督教不是教授進行思辨的學說,而是一種內在的宗教皈依。斯賓納(P.J.Spener,1635年~1705年)、弗朗科(A.H.Francke,1663年~1727年)和朗格(J.J.Lange,1670年~1744年)是這個群體的著名成員;由於後邊兩個人的原因,沃爾夫被解除了哈勒大學的教授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