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史 > 第四十三章 近代哲學的精神 >

第四十三章 近代哲學的精神

第一節 近代的特徵

在新時代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反思精神覺醒,批評復甦,反抗權威和傳統,反對專制主義和集體主義,要求思想、情感和行動的自由。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初期開始發揮作用的影響因素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都持續活躍,一直沒有停息。政治衝突以有利於國家的形式得到解決,而國家逐漸取代教會成為文明的機構:教會主義讓位於國家主義。在國家自身內部,出現了日益增長的憲政主義和民主制度的趨勢,這一趨勢直到今天仍然表現為要求平等權利和社會公正。獨立精神適時為反對教會的權威而大聲疾呼,並攻擊國家的家長式統治。政治的不干涉理論成為個人主義者的理想。在經濟領域也表現出同樣的精神:奴隸制、農奴制和舊的行會制度逐漸消失,個人擺脫了束縛,要求不受干涉地尋找經濟上的解救辦法。近代的經濟上的個人主義理論通常被稱為放任主義。

在理智領域也存在著同樣現象,同樣反對控制,同樣要求自由的領域。理性在科學和哲學上成為權威。如前文所述,這一觀念已經開始盛行:真理並不是通過權威傳遞下來,也不是通過教皇詔書頒布,而是通過自由和客觀的探究去獲得和實現。人們的目光已經從對超自然事物的沉思轉向對自然事物的研究,從天國轉向塵世—神學將其王冠讓給了科學和哲學。物理的和精神的世界、社會、人類制度以及宗教自身都通過自然原因得到解釋。中世紀之後這一時期的高級理智生活的特徵是:在人類理性能力之內遵守信仰,保持對自然事物的濃厚興趣,熱烈地渴求文明和進步。但值得注意的是,知識不僅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受到重視並被欲求,還因為它的功用和實際價值:知識就是力量。從弗蘭西斯·培根之後,幾乎所有近代思想的偉大領導者都對科學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感興趣,並懷著熱烈的樂觀主義期望未來的時代在機械工藝、技術、醫學和政治、社會改革領域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

個人在宗教和道德方面也擺脫了教會的束縛。人們在理智問題上訴諸理性,與之相一致的是,人們在信念和行為問題上訴諸信仰和良知。個人拒絕承認在他自己和上帝之間的中介。儘管路德和文藝復興的領導者有所不同,但宗教改革實際上有助於促進宗教、道德和理智的獨立精神,並為人類靈魂獨立於外在權威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代哲學在一開始就流露出了近代的精神。我們已經努力描述過這一精神的特徵。它在探求真理時是獨立的,在這一點上它與古代希臘人的思想相似。它使得人的理性在追求知識時是最高的權威,在此意義上它是理性主義的。近代的精神又是自然主義的,因為它試圖不借助超自然的預設來解釋內在和外在的自然。它因此也是科學的,同新科學、特別是同外在自然的科學相聯繫。

雖然近代哲學的出現是為了反對舊的經院哲學體系,但是它沒有也不可能完全與過去斷絕關係。在後來很長的時間裡,它的血統中仍然保留著經院哲學的痕跡。早期的近代思想家不斷批評經院哲學的方法,但是他們對許多舊的概念全部加以接受,這些概念既影響了他們的問題,也影響了他們的解決結果。神學的偏見並沒有完全消失:培根、笛卡爾、洛克、貝克萊和萊布尼茨都接受了基本的基督教教義。誠然,我們不可能總是判斷他們的主張是否坦率,但是即使在這一方面的不誠實也是神學影響的一個證據。

第二節 經驗主義和唯理論

近代哲學根據它們將理性或者經驗作為知識的來源或標準,被劃分為唯理論的和經驗主義。但為避免誤解,需要強調幾點:(1)如果我們用唯理論指這樣一種態度:將理性而不是啟示或權威作為知識標準,那麼所有近代哲學體系都是唯理論的。實際上,正是這一特徵使我們將其歸為近代。無可否認,有些近代的世界觀在情感、信仰、直覺而不是理智上尋找真理的來源,但即使這樣的信仰和情感哲學也要努力構建理論,以證明他們把握真理或信仰對象的方法的合理性。(2)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用唯理論來指這一觀點:真正的知識包含著普遍和必然的判斷,思想的目標是一個真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不同的命題彼此在邏輯上相互聯繫。這是數學上的知識概念,幾乎所有的近代思想家都將這一概念視為理想的知識概念。無論他們是否相信實現這一概念的可能性,他們認為只有這樣符合數學模型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3)還存在著知識起源的問題,在近代哲學中針對這一問題存在著不同回答:(a)真正的知識不可能來自於感官知覺或者經驗,而是必定在思想和理性中有其基礎,有些真理是理性自然或者先天所有—那是內在的或先天的或先驗的真理。來源於心靈中的真理是有充分根據的真理。這一觀點也被稱為唯理論,雖然有些作家更願意稱其為直覺主義或者先驗論。(b)並不存在先天的真理: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於感官知覺和經驗,因此所謂的必然命題根本不是必然的或者絕對確定的,而只產生或然知識。這一觀點被稱為經驗主義或感覺主義。

經驗主義者可能在首要或次要的意義上接受唯理論。他們可能認為只有這樣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給我們以絕對的確定性,但同時認為除了在數學之外,並不存在獲得真正知識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用經驗主義指我們的經驗世界是哲學的對象,而哲學必須解釋經驗,那麼全部近代哲學都是經驗主義的。如果我們用經驗主義指我們離開經驗而獲得知識,而純粹思想或者獨立於感官知覺的思想是不可能的,那麼近代哲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經驗主義的。

記住這些,我們可以根據哲學家們對知識起源問題的回答將他們描述為唯理論者(先驗主義者)或者經驗主義者(感覺主義者)。與起源問題有密切聯繫的是知識的確定性或有效性問題。近代早期的兩派哲學家都贊同感覺知識並不是絕對確定的,唯理論者認為只有理性的或先驗的真理可被清晰而明確地理解,是確定的真理,而經驗主義者通常否認存在著這樣的先驗真理,認為可被清晰而明確地理解的真理並不必然是確定的。因此,我們可以將笛卡爾、斯賓諾莎、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茨和沃爾夫視為唯理論者,而將培根、霍布斯、洛克、貝克萊和休謨視為經驗主義者。在一般的認識論方面,唯理論者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經院學者的理智上的後裔,而經驗主義者則是唯名論傳統的繼承者。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些思想家在理論上並不總是保持一致。我們是根據思想家在知識起源問題上的一般態度對他們作出了粗略劃分。

除了這些運動外,我們還將論述通常伴隨這些運動的哲學流派,在中世紀哲學那裡我們就已經熟悉這些伴隨者:懷疑論和神秘主義(信仰哲學),這兩種哲學在經驗主義或者唯理論的土壤中都可以獲得發展。大衛·休謨的懷疑論結論可以被視為洛克的某些經驗主義預設的結果,皮埃爾·貝爾的懷疑論結論可以被視為笛卡爾的唯理論理想的應用。如我們已經看到的,神秘主義在經驗主義和唯理論中都可以得到快速發展。中世紀的許多唯名論者都是神秘主義者,近代的許多神秘主義者都具有唯理論的基礎。除了這些趨向外,天主教學者仍然堅持舊的經院哲學。

近代哲學參考書

一般的哲學史:J.Royce,《近代哲學的精神》,1892年;R.Falkenberg,《近代哲學史》,A.C.Armstrong譯,1893年;R.Adamson,《近代哲學的發展》,1903年;H.Hoffding,《近代哲學簡史》,C.F.Sanders譯,1912年;以及《近代哲學史》,兩卷本,B.E.Meyer譯,1924年;M.W.Calkins,《哲學的持久問題》,1925年;W.Windelband,《近代哲學史》,兩卷本,1899年;F.Ueberweg,《哲學史》,G.S.Morris譯,兩卷本,1903年;A.S.Dewing,《近代哲學史導論》,1903年;E.A.Singer,《近代思想家及討論的問題》,1923年;H.W.Dresser,《近代哲學史》,1928年;D.W.Gotschalk,《近代形而上學》,1940年;W.K.Wright,《近代哲學史》,1941年;J.H.Randall,《近代思想的形成:當代理智背景概論》,修正版,1941年;A.Castell,《六大哲學問題》中的「近代哲學導論」,1943年。

專著:E.Cassirer,《近代哲學和科學中的認識論問題》,五卷本,第3版,1923年;Jodl,《倫理學史》,兩卷本,第4版,1923年~1930年;W.A.Dunning,《從路德到蒙田的政治理論》,1905年;W.E.H.Lecky,《歐洲唯理論精神的興起和影響史》,第7版,1875年;H.Laski,《從洛克到邊沁的英國政治思想》,1920年;A.O.Lovejoy,《偉大的存在之鏈》,1942年;A.C.McGiffert,《康德之前的新教思想》,1911年;E.Cassirer,《人論》,1944年,以及《實體與功能》,1923年;A.N.Whitehead,《科學和近代世界》,1925年;E. Zeller,《萊布尼茨以來的德國哲學史》,1875年;Carl Siegel,《德國自然哲學史》,1913年;M. Ettlinger,《從浪漫主義到現代的哲學史》,1924年;S.H.Mellone,《近代思想的開端》,1930年;P.Smith,《近代文明史》,兩卷本,1930年;A.Wolf,《16和17世紀的科學、技術和哲學史》,1935年;G.H.Mead,《19世紀的思想運動》,1936年;G.Starton,《科學史研究》,1936年;G.Starton,《科學和新人本主義研究》,1937年;A.Wolf,《18世紀的科學、技術和哲學史》,1939年;J.Needham 和W.Pagel(編輯),《近代科學的背景》,1940年;R.D. Rosenfield,《從動物是機器到人是機器》,1941年;H.Miller,《近代哲學導論》,1947年。

哲學家著作選:B.Rand,《近代經典哲學家》,1926年;D.S.Robinson,《近代哲學文集》,1931年;T.V.Simth和Marjorie Grene,《從笛卡爾到康德》,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