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十五講 > 第十五講 黑格爾的絕對唯心論 >

第十五講 黑格爾的絕對唯心論

精神的探險旅行 實體即主體 世界的邏輯結構 哲學全書 辯證法

1806年10月,正值德法耶拿大戰,黑格爾攜帶著《精神現象學》手稿離開了耶拿。後來在給友人的信中,黑格爾寫道:我見到了拿破侖這位「馬背上的世界精神」。而此時此刻,黑格爾心中懷抱的遠大理想則是成為哲學中的「絕對精神」。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生於斯圖加特。上中學時,他愛不釋手的是一本叫做《索菲遊記》的市民小說,後來叔本華不無惡意地說,少年時我醉心的是古希臘的悲劇,而黑格爾卻在讀這樣的書。確實,從黑格爾少年時代的情況看,誰也不會預料到這個陶醉於如此乏味小說的平庸少年後來竟然脫胎換骨,成了一位思想深刻的大哲學家。不過黑格爾的學習成績的確很好,在中學裡名列第一。1788年畢業時,這屆學生中有4個人被送入圖賓根神學院,黑格爾就是其中之一。在神學院中黑格爾與兩個同學結下了誠摯的友誼,一個是與他同時進入神學院的荷爾德林,今天被人們看做是與席勒和歌德比肩的偉大詩人,一個是1790年入學的謝林,曾經在黑格爾還默默無聞之時就已經名揚天下,這兩個人後來都對德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受到了德國進步勢力的熱烈歡呼,據說黑格爾曾經與朋友們一起模仿法國人種了一棵自由樹。當然,後來他與大多數同情革命的德國人一樣,並不贊成雅各賓派所實行的恐怖行動,但是他終身都沒有改變對法國革命的肯定態度。

1793年,黑格爾以優異成績從神學院畢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哲學素養。後來人們根據他的畢業文憑認為黑格爾當時在哲學上「毫無成效」,其實是一種誤解。原來他的畢業文憑上寫的是「在哲學上十分努力」,由於字跡不清,拉丁語的「十分(multam)」被看成了「毫無(nullam)」。畢業後黑格爾沒有成為神職人員,而是像他的前輩康德和費希特一樣,做了家庭教師。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徘徊與迷茫,黑格爾終於超越了啟蒙主義徹底否定現實的片面性,以辯證法的思想使理想與現實達成了「和解」。1801年黑格爾通過論文答辯,成為耶拿大學哲學系的編外講師。此後不久,黑格爾與著名詩人歌德建立了通信聯繫,從此兩人的友誼一直保持到終身。歌德對黑格爾厚愛有加,熱情關懷著他的成長,黑格爾則始終對歌德恭敬備至,甚至在他功成名就之時仍然稱自己是歌德精神的兒子。(注1:《黑格爾通信百封》,苗力田譯,第130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黑格爾從1805年著手寫作《精神現象學》,發誓要「讓哲學說德語」(注2:《黑格爾通信百封》,第202頁。)。在哲學家中,他的經歷算是比較複雜的:辦過報紙,當過中學校長。1807年,黑格爾遷居班貝格,任日報編輯,同年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哲學著作《精神現象學》出版,1808年11月成為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1816年黑格爾遷居海德爾貝格,任海德爾貝格大學哲學系教授,此後從1818年開始任柏林大學哲學系教授,1827年主編《科學評論年鑒》,以他為中心形成了黑格爾學派。柏林時期是黑格爾事業的鼎盛時期,他在1829年當選為柏林大學校長,1831年因病逝世。

黑格爾與當時的普魯士專制政府之間的關係經常是人們批評黑格爾思想保守的一個口實,人們指責他為專制制度辯護。這樣批評黑格爾的人如果不是不瞭解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不瞭解他在教學和著述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就是沒有真正理解黑格爾哲學。1821年的某一天,黑格爾家中聚集著許多客人,他吩咐給每個人都斟上一杯酒。客人們感到很奇怪:今天不是節日,也不是哪個國王王妃的生日。黑格爾舉杯一笑說:今天是7月14日,客人會心地一飲而盡。這就是說,即使是在普魯士專制統治最黑暗的時候,黑格爾每年都要為攻佔巴士底獄舉杯慶祝一番,他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注3:參見伽達默爾:《科學時代的理性》,第25頁,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黑格爾生前正式出版的哲學著作有4部,這就是:《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和《法哲學原理》。其中《哲學全書》與《法哲學原理》都是教學綱要,因而黑格爾真正意義上的哲學著作就是《精神現象學》和《邏輯學》這兩部書。為了區別起見,人們一般將《邏輯學》一書稱為《大邏輯》,而將《哲學全書》中的「邏輯學」部分稱為《小邏輯》。黑格爾去世之後,他的友人和學生編輯出版了《黑格爾全集》,其中包括根據學生們的聽課筆記整理而成的一系列講演錄,有《歷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和《哲學史講演錄》等。實際上,黑格爾哲學的影響與其說是通過他那些晦澀的哲學著作,不如說是通過他卓有成效的教學活動展開的。

黑格爾生活的時代正是世界歷史發生著波瀾壯闊的激烈變革的時代。歌德曾經在一次談話中這樣說道:「我所以得天獨厚,是因為我出生在世界大事紛至沓來、方興未艾的年代。」(注4:轉引自阿爾森·古留加:《黑格爾小傳》,第3頁,商務印書館,1980年。)黑格爾雖然比歌德小21歲,但是歌德所經歷的重大事件他大部分都經歷了:1776年北美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拿破侖席捲歐洲以及他的失敗等等。後來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深有感觸地寫到:「哲學的任務在於理解存在的東西,因為存在的東西就是理性。就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他那時代的產兒。哲學也是一樣,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注5: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12頁,商務印書館,1982年。)黑格爾是時代的產兒,他有幸生活在一個激動人心的年代,並且用他的思辨語言把握並表現了他那個時代的精神。

不過,與康德哲學相比,黑格爾哲學的歷史命運可稱得上是坎坷曲折了。在世之時,黑格爾的事業如日中天,在哲學界幾乎取得了一統天下的地位,但是他去世後不久,黑格爾學派就解體了。不僅如此,由於現代西方哲學扭轉了哲學的方向,堅決與古典哲學劃清界限,對形而上學採取了徹底批判的態度,因而黑格爾作為形而上學最大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理所當然地成了形而上學的「替罪羊」。他的哲學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人們的批判,甚至可以說幾乎現代西方哲學的所有流派無一不是從反黑格爾哲學而起家的,雖然在許多流派中都可以找到黑格爾的影子。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黑格爾哲學才慢慢地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重新理解黑格爾,還其哲學以本來的面目,仍然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因為黑格爾哲學一向以晦澀難解著,它的辯證性和豐富深邃的內容給人們的理解留下了極其廣闊的自由空間,以至於研究黑格爾哲學的人們不得不承認,誰若想理解黑格爾,只能靠他自己。甚至有人宣稱,有多少研究黑格爾的人,就有多少個黑格爾。

理解黑格爾的難處在於其哲學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龐大體系,他幾乎把當時人類理性所涉及的全部領域都納入到其哲學體系之中,而其深刻的辯證性亦使人們很難確切地把握他的思想。有人說黑格爾哲學「前無古人」比較好理解,說它「後無來者」似乎就有點兒過分了。其實不然。黑格爾之後,人們再也不可能像他那樣將人類所有的知識統統納入一個哲學體系之中了,更重要的是,哲學家們也不再把構建包羅萬象的形而上學體系看做是哲學的工作了。不僅如此,黑格爾哲學的辯證性使得人們對它的理解必須採取「倒退」的方式,即從後向前地理解,用黑格爾的話說就是「在後的階段是在前階段的真理」。而黑格爾哲學體系的任何一個環節或片斷都像「全息元」一樣,它們中的每一個都貫徹或體現著其哲學的所有基本原則和方法,這就向所有試圖理解黑格爾哲學的人提出了挑戰。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黑格爾哲學對於任何深入於其中的人始終保持著迷人的魅力。

黑格爾的理想是使形而上學成為科學,而這意味著他首先必須接受康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