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十五講 > 一 科學分類 >

一 科學分類

亞里士多德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全面系統地為科學知識分類的哲學家、思想家。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亞里士多德說到「科學」的時候,他所指的也是「哲學」。在他的時代,甚至直到兩千多年後的18世紀,哲學與科學還是同義語。不僅許多自然科學家的著作冠以「哲學」的字樣,如牛頓的物理學著作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甚至有些科學試驗的儀器還被稱為哲學儀器。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希臘人意義上的知識或科學與我們所說的知識或科學是不同的。我們所說的科學通常指的是科學技術,它們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這樣的科學對希臘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按照希臘人的觀念,宇宙自然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機整體,自然是神聖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因此,他們的確主張認識自然,認識自然的本性,並且把這種認識看做是人的使命和最高的境界,但是卻沒有「改造自然」的觀念。自然不能「改造」也不應該「改造」,那將使神聖的活生生的自然失去生命。其實不僅是希臘人,古代各大古老文明都具有類似的樸素觀念,所謂「改造自然」的觀念是近代才產生的。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活動集中體現了希臘哲學的基本精神,這就是學以致知,為知識而追求知識,為智慧而追求智慧的探索精神。對他來說,知識尤其是哲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而且僅僅是為了求知。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因為自知自己無知而求知的。因此,他認為哲學起源於「驚異」(thaumazein):人最初是對於面前的現象繼而對整個宇宙自然感到困惑不解,感到自己無知,於是就去追求知識,因而人追求知識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求知。當然,一般的知識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不過真正的知識——哲學則是無目的的,或者說它本身就是目的。所以在一切知識中,所有的知識可能都比哲學更有用,但惟有哲學是真正自由的學問。

因此,希臘人對於知識的態度就形成了哲學的基本精神:哲學的目的是最高的智慧境界。我們研究哲學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哲學而研究哲學的。現在的人們一提到哲學總要追問所謂的現實意義,好像如果沒有現實意義,哲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殊不知哲學的目的恰恰是要超越現實,它體現的是人生所能達到的最高的理想和境界。所以,哲學沒有有用性,而且正是由於沒有有用性,哲學才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就總體風格而言,亞里士多德不是體系型的哲學家,而是問題型的思想家。他從事哲學思考的目的,並不是像柏拉圖那樣試圖建立一個龐大的體系,而是不斷地探討各種問題。所以,他習慣於先提出問題,然後多角度、多方面地詳盡分析,嘗試性地得出答案;如果某個答案不合事實或不合道理,他便放棄這個答案,然後沿著另一條思路重新開始。這就使得他的學說往往沒有首尾一貫的結論,給人以折中調和甚至矛盾混亂的印象。亞里士多德的這種問題探索法,貫穿在他的整個思想中。最能體現問題探索法的著作是那部著名的《問題集》。在這本書中,亞里士多德分38個大的方面,890個小節,提出並探討了1000多個問題,分析細緻入微,內容包羅萬象,廣泛涉及了天文、地理、生理、心理、倫理、學理、樂理、生物、醫學、飲食、數學等學科,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十萬個為什麼」。

在《論題篇》中,亞里士多德以知識的目的為依據,將科學或知識分為三大類,每一大類又分為若干類:

1.「理論知識」(theoretike)是為著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識,包括「物理學」、「數學」和「第一哲學」;

2.「實踐知識」(praktike)是為著行動而被追求的知識,包括「倫理學」、「家政學」和「政治學」;

3.「創製知識」(poietike)是為著創作和製造而被追求的知識,包括「修辭學」、「詩學」和「辯證法」。

在「理論知識」中,所謂「物理學」(phusike)應該稱之為「自然學」或「自然哲學」,它源自「自然」(phusis)。「第一哲學」有時也被稱為「神學」,相當於後人所說的「形而上學」或「本體論」。就「實踐知識」而論,按照行為範圍的大小不同,「倫理學」與個人的行為有關,「家政學」與家庭的行為有關,「政治學」則與國家(城邦)的行為有關。「家政學」(oikonomia)舊譯「經濟學」(economics),「經濟學」這一概念也的確由此而來,但在這裡可能譯作「家政學」更合適。因為在古希臘,經濟活動以家庭(oikia)為基本單位。所謂「創製知識」(poietike)舊譯「詩學」,其實這一類知識不僅包括「詩學」,凡是與創造製作有關的知識都在此範圍之內。

我們都知道,亞里士多德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然而在他的科學分類中並沒有邏輯的地位,原因是亞里士多德把邏輯看做是科學的方法或「工具」,而且是包括哲學在內的一切科學的共同的方法和工具,所以後人將他關於邏輯學的論文彙編稱之為《工具論》。不僅如此,亞里士多德並沒有將邏輯僅僅看做是主觀性的思維形式和規則,而是視做客觀的形式和規則。

對亞里士多德來說,邏輯研究關涉個別與一般的關係問題,而實際上這不僅僅是邏輯的問題,更是哲學的問題。柏拉圖根據為概念所認識的一般、普遍的共相,與被感覺經驗所感知的特殊事物之間的區別,創造了可感世界與理念世界這兩個相互分離的世界。在某種意義上說,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全部任務就在於消除柏拉圖在可感世界與理念世界之間設置的鴻溝,發現在現實事物中一般與個別之間的真實關係。顯然,這也是邏輯的主要任務。認識事物無非是認識它的各種屬性和「是什麼」的定義(logos),認識的形式和規則也就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論,這就是邏輯的三段論推理。不過,邏輯所處理的畢竟只是思維的形式與規則,而我們需要面對的則是具體的事物。於是,更重要的問題便落在了邏輯之外:就一個判斷而言,如何理解一個概念從屬於另一個概念,即主詞與賓詞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形式的問題,也是實在的問題,這一方面就是形而上學要研究的問題。以後我們還將看到,在中世紀經院哲學那裡爭論不休的就是這個一般與特殊之間的關係問題,經院哲學家們從來就不是僅僅把這個問題看做是邏輯問題。

無論怎麼估價亞里士多德邏輯學對人類知識領域的貢獻和影響,都不會過分。

作為一種演繹式的科學,亞里士多德邏輯以及不久以後出現的歐幾里得幾何學,為科學奠定了現實的基礎。歐幾里得活躍於公元前300年左右,那是亞里士多德去世後不久。究竟在亞里士多德邏輯學與歐幾里得幾何學之間是否有某種內在的關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理論上說,具有演繹性質的邏輯學對於演繹科學的典範歐幾里得幾何學,應該具有積極的影響。毫無疑問,西方文明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和發展,與人類的思維推理能力密切相關。從亞里士多德邏輯學到歐幾里得幾何學,實際上表現為一種抽像的符號推理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它標誌著人類思維逐漸擺脫了直接的感覺經驗,可以從事純粹的思維操作。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可以看做是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分道揚鑣」的真正開端。我傾向於認為,在人類各古老文明之間最初具有比較多的類似性,例如古希臘和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在許多方面有可比性,例如他們都把宇宙自然看做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整體,都具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等等。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之所以後來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既有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語言和邏輯方面的原因,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對思維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中國先秦時期邏輯學並不遜於古希臘,例如墨家和名家,但是沒有像希臘那樣發展成為抽像化符號化的形式邏輯和幾何學演繹科學,以至於一說到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區別,人們總會提到形象思維與抽像思維的區別。

數學尤其是幾何學對哲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如果讓我們舉出鍾愛數學的哲學家,可以說出許多人的名字: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帕斯卡爾、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他們之中有些人本身就是數學家。20世紀哲學就更不用說了,英美語言哲學一脈就是起家於數理邏輯的。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哲學家喜愛數學?因為數學尤其幾何學作為演繹科學的典範,為哲學家們構造哲學體系,實現使哲學成為科學乃至科學之科學的理想做出了榜樣。幾何學之所以受到哲學家們的青睞,就在於它的演繹科學的性質:從理論上說,所有的命題和結論都可以從少數幾個不證自明的公理推出來,因而具有嚴格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由於研究對象的性質,哲學要想成為科學在許多哲學家看來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以演繹性的體系來保證它的科學性。以後在相關的地方,我們還將討論哲學與數學之間的微妙關係。

據說柏拉圖對其他關於自然的知識不屑一顧,惟獨推崇數學,甚至在學園的大門口銘刻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亞里士多德沒有這麼極端,他對人類所有的知識領域都感興趣。正是由於亞里士多德能夠對當時所有的知識成果兼容並蓄,使他不僅對希臘哲學進行了集大成式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和科學家。

在我們討論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之前,先來看一看他對希臘哲學的概括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