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十五講 > 第四講 柏拉圖的「洞穴」 >

第四講 柏拉圖的「洞穴」

理想國 兩個世界 回憶說與靈魂轉向說 對理念論的反思 通種論 摹仿創世說

蘇格拉底述而不著,甚至也不能說「述」,而是「行」,他是一位實踐哲學家。記述蘇格拉底的思想,把他的思想發揚光大的,是他的學生柏拉圖。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不僅是古希臘哲學,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圖對西方哲學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以至於英國哲學家懷特海甚至聲稱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這話說得雖然有些誇張,但柏拉圖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他對哲學的貢獻就在於把巴門尼德—蘇格拉底的思路確定下來,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本觀念。

柏拉圖早年喜愛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並且對政治感興趣,二十歲左右與蘇格拉底相遇,回家把詩稿統統燒掉,從此醉心於哲學研究。蘇格拉底之死,使他對城邦完全失望,於是離開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遊歷,尋求治國安邦的靈丹妙藥,時間達十多年之久。公元前387年,已屆不惑之年的柏拉圖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為紀念希臘英雄阿卡德穆而設的花園和運動場附近創立了自己的學校學園。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後世的高等學術機構(academy)因此而得名。柏拉圖學園一直延續了900年之久,要不是在公元529年被皈依了基督教的羅馬皇帝封閉了的話,也許今天還在招生呢。

柏拉圖是希臘哲學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傳世的哲學家,這與柏拉圖學園有很大的關係,雖然柏拉圖去世之後,學園再沒有產生過像柏拉圖這個「級別」的哲學家,但是在保存傳播柏拉圖哲學方面肯定有積極的作用。由於柏拉圖哲學的起源與發展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其思想始終處在探索和變化之中,而且其哲學著作採取了文學對話的形式,主要有《申辯篇》、《斐多篇》、《會飲篇》、《國家篇》、《斐德羅篇》、《巴門尼德篇》、《蒂邁歐篇》、《法律篇》(未完成)等對話,這些對話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優美華麗,論證嚴密細緻,內容豐富深刻,不僅在哲學上而且在文學上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大部分對話的時間順序不得而知,這就使後人的研究面臨著許多難題。不僅如此,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柏拉圖哲學應該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對外的」,那是發表出來給大眾看的,另一個則是「對內的」,只有成為柏拉圖的弟子,「登堂入室」才能得到「真傳」。柏拉圖留傳後世的都是「對外的」部分,「對內的」部分我們是看不到了,以至於在柏拉圖研究中專門有一個主題是「不成文的學說」。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命運與他的老師柏拉圖正好相反,他流傳後世的都是「對內的」部分,「對外的」部分都遺失了。這種說法雖然不能太當真,但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兒根據。有鑒於此,歷來的柏拉圖研究傾向於對他的對話逐篇解讀,一般不提倡把柏拉圖哲學看做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籠統一般地進行描述。然而我們的時間和篇幅有限,只能籠統地描述了,不得已而為之。

我們這一講的主題是「柏拉圖的『洞穴』」。「洞穴」是柏拉圖說明其哲學思想的一個比喻。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比喻不僅集中體現了柏拉圖的思想,也構成了西方哲學的基本思路。在討論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之前,先讓我們看一看這個「洞穴」比喻說了些什麼。

「洞穴」比喻出現在《國家篇》(漢譯為《理想國》)第七卷中,內容是這樣的:

假設人類居住在一個洞穴之中,有一條長長的過道通向外面。人類從一開始就住在這裡,像囚徒一樣雙腿和脖子都被鎖鏈鎖住了,所以他們不能回頭,只能看到眼前的洞壁。在他們之後有一堆火在燃燒,在火與囚徒之間有一條路和一道矮牆,簡直就像是木偶戲的舞台。沿著矮牆,有一些人舉著各式各樣動物和人的雕像走來走去,火光把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影子。由於那些囚徒生來就不能轉身掉頭,所以他們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做是真實的存在。假設有一天,不知因為什麼原因,有一個囚徒掙脫了鎖鏈,他回過頭來,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習慣光亮,當然很痛苦,他會認為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實的存在。但是當他習慣了之後就會發現,過去被看做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不過是影像,眼前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再假設,他被拉出了洞穴,當他面對太陽的時候,一定會被陽光照得眼花繚亂,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終於發現,在太陽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這時他開始憐憫起自己的那些仍然生活在洞穴之中的同伴,於是他決定回去拯救他們。然而,他已經不能適應洞穴中的世界了,在他的同伴看來,是他自己把眼睛弄壞了。如果他執意要釋放他們,把他們帶向光明,他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柏拉圖通過「洞穴」比喻來區分假相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前者被稱之為「可感世界」,後者被稱之為「理念世界」,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現象和本質。哲學家眼中的世界與日常生活中人們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說正好相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來不會懷疑周圍的事物的真實性,哲學家卻告訴我們,眼前的世界不過是假相,假相背後的本質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真實的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哲學家是第一個自覺地走出洞穴的人,而他的神聖使命就是把人類從黑暗中引向光明。柏拉圖的洞穴比喻明確區分了現象與本質,主張摒棄感覺經驗,以思想把握真理,既奠定了西方哲學此後兩千多年的基本思路,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哲學問題,例如本質與現象、一與多、一般與個別、共相與殊相、理性與感性等等。

當柏拉圖在洞穴比喻中把哲學家塑造為殉道者的時候,在他的心中一定想起了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像蘇格拉底一樣,柏拉圖面臨的問題是希臘文明的衰落,開出來的「藥方」則是知識。

我們先來看看柏拉圖的理想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