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十五講 > 三 德性即知識 >

三 德性即知識

我們一想到蘇格拉底,立刻就會浮現出一位整天與人對話探討哲學問題的哲學家的形象。說到這裡,還有一個故事。蘇格拉底有一個朋友好事,有一天到德爾菲神廟求問神喻,詢問蘇格拉底是不是希臘最聰明的人,神說是。蘇格拉底聽到之後感到很詫異,因為他最初追隨自然哲學家學習哲學,但是卻發現由此不可能獲得知識,正在困惑苦惱之中,自認為自己是無知的,神怎麼說他是最聰明的呢?於是,蘇格拉底開始四處尋找各方面的專家,以求證神說錯了,神也有說錯的時候。他找政治家談論正義,找藝術家討論美,找將軍討論勇敢……然而,令蘇格拉底失望的是,這些人自認為自己有知識,而實際上都經不起追問。這樣一來,蘇格拉底終於覺悟到神之所以說他是最聰明的人,不是因為他有知識,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無知,所以才會追求和探索知識。於是,蘇格拉底從此之後便以與人對話為職業,目的在於揭露人們的無知,促使他們走上求知的道路。這恐怕也是蘇格拉底不招人待見的原因之一。試想:如果你總是在詰問和反駁像總統、教皇或者各行各業的權威那樣的社會名流,你會有什麼下場?假如你問倒了總統,證明總統實際上對於治理國家沒有知識;問倒了教皇,證明教皇實際上對教義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其結果當然是這些社會名流的信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不用說總統或者教皇,就是他們的支持者也饒不了你。

如果蘇格拉底只是不斷地在詰問,只是不斷地在對話中揭示自相矛盾之處,那麼他與智者就沒有什麼區別了,事實上有許多人就是因為如此而把蘇格拉底看做是智者的。蘇格拉底當然不是智者,儘管在論辯方式上他與智者有許多類似之處,但是智者強調意見,而蘇格拉底的目的則在於獲得知識。儘管所有的蘇格拉底對話最終都沒有結論,但是他的目的很清楚,那就是通過對話獲得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性知識。

蘇格拉底為什麼如此執著地追求知識?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本身。如前所述,蘇格拉底的時代正是雅典城邦由盛而衰的時代,如何挽救雅典文明,乃是時代向哲學家們提出的重要問題。蘇格拉底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認定只有知識才能救雅典。按照他的觀點,我們只有認清了事物的真相,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性,把握了事物的本性,才能把事情做好。現在的問題是,人們不僅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缺少真實可靠的知識,而且通常都是在盲目無知的情況下參與政治生活的,這就是雅典衰落的根本原因。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獲得知識?蘇格拉底沒有像自然哲學家們那樣向自然追問知識,而是轉向了人自身內部,把知識的對象確定為認識自己。「認識你自己」本是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的銘言,蘇格拉底將其作為自己哲學原則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義。

蘇格拉底以認識自己為座右銘,有早期自然哲學家和智者運動兩方面的背景。在蘇格拉底看來,自然哲學家們不去關心自身而去關心自然,而且在對宇宙萬物本原的探討上以感官物為依據,以自然物作原因,因而自以為是,眾說紛紜,讓人無所適從。實際上,自然萬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並不是物質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內在目的,亦即「善」(agathon)。由於認識自然的本性為我們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學的真正對像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認識人自身中的「善」。另一方面,智者們雖然注重社會和人生問題,扭轉了哲學研究的方向,但是卻高揚個體,推崇感覺,導致了對普遍、理性和確定性的貶低或否定,由此走向了詭辯論或懷疑主義,因而不可能真正認識自己,更違背了哲學愛智慧求知識的初衷。所以蘇格拉底以「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的座右銘。

對蘇格拉底而言,認識人自己就是認識心靈的內在原則,亦即認識「德性」。

自然萬物之中都蘊含著內在目的,蘇格拉底稱之為「善」。在蘇格拉底這裡,「善」還沒有成為純粹的倫理學範疇,而是泛指事物自身的本性,也是它們追求實現的目標。具體到人身上,「善」就表現為「德性」。所謂「德性」(arete)在希臘語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長、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本性,例如馬的arete是奔馳能力,鳥的arete是飛翔能力,兩者的arete是不同的。人造物也是一樣,例如織布梭子無論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它的arete都在於能夠織布。因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為人的本性。

德性是人之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給了每一個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說人人都有「德性」,並非指現實地擁有,而是潛在地擁有。換言之,人並不是生來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導下認識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實現出來,成為現實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蘇格拉底認為,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了他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得出了「知識即德性,無知即罪惡」、「無人有意作惡」的結論。在蘇格拉底看來,趨善避惡是人的本性,沒有人志願追求惡或他認為惡的東西,是行善還是作惡,關鍵取決於他的知識,因而每個人在他有知識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無知識的事情上則是惡的。

蘇格拉底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說,他認為人性本善,不過善是潛在的,需要認識將它實現出來。然而,我們不可小看這裡所說的「潛在」,因為「潛在的」善乃是蘇格拉底倫理思想的基本前提。如果人沒有潛在的德性(善),那麼蘇格拉底此後的一系列推論就失去了根據。正是因為人有潛在的德性,當他認識自己的時候,才能將德性發揮出來,從而成為現實的有德性的人。由於蘇格拉底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的觀點,奠定了理性主義倫理學的基礎,所以人們通常稱之為倫理學的創始人。問題是,我們對於自己潛在的「德性」有了知識,是不是就一定會成為現實的有德性的人?未必。正如亞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在把德性看做知識時,取消了靈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時,知識並不是德性的充分條件,有知識並不意味著一定有德性,「因為知道公正的人不會馬上變得公正,其他德性的情況亦同樣」(注5:參見《古希臘哲學》,第220頁。)。人性之中有理性,但不僅僅有理性,還有其他的東西,例如激情和性格。蘇格拉底將人性等同於理性,忽略了其中所含的情感等非理性的因素,而且他相信只要我們對德性有了知識就一定會成為有德性的人,這恐怕有些過於樂觀了。不僅如此,亞里士多德對於蘇格拉底將德性只看做理論知識,而不研究德性在人的生活行為中是怎樣產生和實現的,實際上抹殺了倫理學的經驗內容。亞里士多德把知識(科學)劃分為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和創製知識。蘇格拉底認為只要我們知道了正義同時就是正義的人了,因為我們只要學會了幾何學和建築學,我們也就是幾何學家和建築師了。然而,實踐知識不同於理論知識,因為德性不只是一種道德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道德行為。我們不只是要知道勇敢是什麼,而是還要成為勇敢的人。我們不只是要知道正義是什麼,而是要成為正義的人。當然,要做一個勇敢的人或者正義的人,應該知道什麼是勇敢以及什麼是正義。但是,僅僅知道了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正義,並不一定就能夠做到勇敢和正義。蘇格拉底是一位實踐哲學家,他從來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口傳身教,身體力行,不過在理論上他的確過分強調「知」對「行」重要意義,忽略了兩者之間的差別。

讓我們回到蘇格拉底的問題上去:既然認識你自己就是認識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識,那麼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什麼是真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