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不打、不罵、不動氣的溫暖教養術 > 幫助你停止大喊大叫的25個辦法 >

幫助你停止大喊大叫的25個辦法

這裡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你避免掉入大喊大叫的陷阱。

1.成為主動的傾聽者

如果你和孩子正處於衝突之中,你要嘗試把孩子從矛盾衝突中拉出來,讓他看到自己的真實感受。你要避免當眾對孩子進行評判,當眾評判會讓孩子覺得在受指責批評,讓他產生防範心理。我的一位來訪者肯告訴我,他發現叫他12歲的兒子小舟這樣做非常有幫助:「請告訴我你為什麼看起來如此焦躁不安。」就是這個簡單的提問,幫助肯記住了要傾聽自己的兒子而不是教訓他。即使小舟沒有給父親一個直接的回答,這位父親也意識到問這樣的問題後,他打開了自己的心扉,隨時準備著兒子來與他分享思想和感受。

2.通過理解讓你平靜下來

正如上面所講的一樣,傾聽有助於你更深地挖掘和理解你的叛逆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也許是大喊大叫的最佳抗毒劑。回顧一下第二天中提到的理解的力量。單獨運用理解這個策略也許並不會阻止你大喊大叫,但理解或多或少會有幫助。嘗試分析一下,你到底希望你的孩子作出什麼樣的改變,然後理性地解釋給他聽。比如說,孩子的臥室總是亂七八糟,你得先問一問自己希望孩子的臥室怎麼樣才算整潔有序,然後你告訴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楊茵是13歲孩子小亦的媽媽,她意識到自己能夠容忍地板上放一些衣服,但無法容忍屋子的角落裡躺了開封兩周的薯條。另一個例子,你兒子拒絕去上學,因為他有科考試並未準備好,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你女兒害怕被一群新朋友拒絕,會對你發脾氣嗎?正如我在第二天中討論的那樣,理解你的孩子正在發生什麼事,有助於你把情緒平靜下來。你的情緒越緩和,你就越不會衝動行事,就越不需要大喊大叫。

3.問一問你自己到底是誰的問題

也許你那處於青春期的十多歲的孩子把音樂放得震天響,也許你那學前期孩子正在玩一個你心愛的東西。流行歌曲的磁帶成百上千次地在放著,一聽到這個,你的頭都快要爆炸了。如果你不向孩子講清楚你已經受不了了,頭都大死了,他是不會知道的。因為某事影響了你而對孩子大喊大叫,並不會使問題得到解決。來咨詢過我的一位媽媽科琳,意識到她從來就沒有告訴過她5歲的兒子小恩,當他用力拉她的大衣時她受到了多大的打擾。開始她認為小恩拉她的衣服是淘氣好玩,但漸漸地兒子的這個行為讓她非常冒火。科琳平和地告訴兒子不要再拉扯她的衣服,這就避免了對兒子大喊大叫。孩子需要父母向他們描述來讓他們理解父母的感受是什麼。如果因為孩子對你送的禮物視而不見或者並不喜歡,你就對孩子大喊大叫,他並不會理解是由於自己的行為讓你覺得沒被感激或被拒絕。要注意你應該如何向孩子詳細解釋他的行為或反應。事實上,叛逆孩子並非總是會理解他們所說所做的怎樣影響了他們父母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你期望什麼、想要什麼,而不要讓他來猜測你的期望是什麼。

4.認識到憤怒的信號

感覺生氣並不是什麼問題,但你如何處理你的怒火就是個重要的問題了。憤怒、生氣並不意味著「我必須大喊大叫」。回想一下我在前面提到的大喊大叫是一種「父母條件反射」。把憤怒當作解決問題的信號,是個非常不錯的主意。雖然因人而異,但引發怒氣的常見提醒信號包括:

◆ 緊張/心跳加速

◆ 消極/毒害性思想(如「這個孩子正在毀掉這個家」)

◆ 呼吸急促

◆ 出汗

◆ 捏緊拳頭

◆ 聲音顫抖

請參考我在第一天中提到的深呼吸練習,它會幫助你減少這些症狀。把想要大喊大叫當作一個解決問題的信號,有助於你保持解決問題的建設性和邏輯性,從而減少大喊大叫的可能性。比如說,如果你兒子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一片狼藉,不要等到你爆發了大喊大叫這個毛病後,才想起叫他整理好房間。你要提醒自己,他需要的是把東西整理好而不是你的大喊大叫。你實在是認為應該發火時,你可以在心裡大聲地說:「我現在真的是非常生氣,不過還是讓我平靜一下再來處理這個問題吧。」這樣做的主要意圖是,讓你在交流前把自己沉重的情緒包袱先放下來。

5.不要把所有事情當成個人行為

米格爾·路易茲(Miguel Ruiz)在其《四個約定》(The Four Agreements)一書中寫道:「不要把任何事情看成個人性的。其他人做的沒有什麼事情是因為你……」這是值得銘記的至理名言。如果你靜下來好好想一想的話,許多時候你朝孩子大喊大叫,是因為你把他的行為看得太個人化了。即使孩子是存心要惹你生氣,你要記住「其他人做的沒有什麼事情是因為你」這一名言。你的孩子之所以表現出叛逆行為,是因為他自己處於掙扎狀態,而不是你的原因。記住這一點有助於你不至於太沮喪,你大喊大叫的危險就會降低很多。

6.勾勒一幅畫中畫

你要記住一點的是,你的孩子此時此刻的行為表現已經不完全是他自己了。就像電視裡有畫中畫一樣,把孩子讓人氣惱的行為變成小的畫面,把他的積極行為變為小畫面周圍的大畫面。這就與在第一天中所做的「恢復孩子的良好形象」練習差不多,你越是把孩子的叛逆行為畫面變小一些,同時就越能夠增加和強化他作為人類一員的善良美好一面,你感受到的威脅就越少,你就越不可能大喊大叫。

7.運用幽默

我的一個來訪者丁玥,嘗試了我建議的以下試驗。與許多父母一樣,丁玥被她10歲的女兒貝貝弄得火冒三丈,因為貝貝拒絕打掃自己的房間。這成了母女之間發生大量爭吵的焦點,她們之間都會向對方大喊大叫個不停。一天,我給丁玥提出了一個建議,讓她開玩笑似地對貝貝說,要是她們家會有人送來100萬元的話,恐怕只會在貝貝學會了打掃自己的房間之後才有可能發生。我說,貝貝會被麗莎這個幽默似的要求而不是平常的大喊大叫所征服的。果然傳來了好消息,貝貝妥協了。任何讓人輕鬆愉快的幽默,都會減少緊張和對抗的概率。

8.要大喊大叫時運用低聲細語

我前面提到過,低聲細語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低聲細語對於在公眾場合避免太惹人注意也是個有效的方法。你的孩子如果已10多歲了,可能會覺得低聲細語有點屈尊俯就或過於老土,所以對大孩子用低聲細語時要看場合,要有選擇性。尹莉,像和我打交道的其他父母一樣,意識到她任何時候要用低聲細語時,她就需要贏得孩子的認同。當尹莉和她8歲的女兒小艾參加鄰居的聚會時,尹莉對小艾運用了低聲細語技巧。小艾對來參加聚會的鄰居非常粗魯,尹莉走向小艾,在她面前停了一會兒以引起小艾的注意,然後平靜而堅決地對小艾低聲說道:「小艾,我請求你表現得禮貌點兒。」小艾同意了,尹莉因為沒有大喊大叫而避免了讓女兒當眾出醜。我會在第五天裡更多地談到,運用冷靜而堅決的父母姿態,把其作為避免權力爭奪的部分策略。對於運用低聲細語,我建議使用下面幾個步驟:

◆ 平靜地走向你的孩子,首先引起他的注意

◆ 直接盯著孩子的眼睛,在你說話前停頓一會兒(如有需要,要蹲下來)

◆ 如果你認為不會在身體上威脅到孩子,輕輕地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

◆ 簡單扼要地輕聲說出你的要求,語氣要堅決,然後離開

9.學會使用聳肩

使用聳肩是可以代替大喊大叫的另一備選方法。通過聳肩,你能傳遞一個有效的非言語信息:「我不會過度反應。」若無其事的聳肩可以和這裡列出來的低聲細語或其他策略結合運用。7歲的伊伊告訴爸爸阿倫,她打算離家出走,去她朋友那裡。由於剛離婚不久,對於為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家特別敏感,所以阿倫第一次聽女兒這麼說時,就對女兒大喊大叫了一通。但是,在我幫助阿倫改進他的父母技能之後,阿倫學會了在聽到女兒說那樣的威脅話時聳聳肩,其實女兒並不打算真的那樣做。聳聳肩幫助你把自己過度反應的情緒平和下來,結果也就放慢了你叛逆孩子的鬧劇(也可能是你自己的)。

10.不要羞辱你的孩子或謾罵他

我在第一天提到過,避免謾罵孩子非常重要。要避免用詆毀的方式跟孩子說話。記住一點,尊重換來尊重,侮辱換來侮辱。你總是否定你的孩子,很快就會讓其自尊水平降到最低點的,對你也不可能尊重到哪兒去。讓事情變得糟糕的是,如果你經常和孩子用消極的方式講話,就會引發更多的叛逆行為。語言傷害會更大,因為大喊大叫簡直就像是在傷口上撒鹽一樣。這樣說話更有效果,「我希望你把其他東西拿出來之前先把這些玩具清理乾淨」,而不要說「你這個被寵壞了的東西,馬上給我把這些玩具清理乾淨」。

11.就讓它過去吧

捫心自問一下,這個情形是非常重要硬要追究呢還是就讓它過去算了。如果你自己需要時間靜一靜,你跟孩子解釋一下:自己現在心情不好,想在感覺好一點時才跟他講話。如果你有家人在場,可以叫他們幫助陪著孩子,你自己靜下來整理一下情緒。不管什麼時候有可能,不管時間有多短,都要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來關照自己。做一些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事情,如做緩慢的深呼吸、沉思、寫日記、給一個要好的朋友打電話或禱告。

12.平靜禱文

我發現這個眾所周知的禱告對所有壓力情形都非常有用,而且許多年來,我聽到許多父母說過這個禱告幫助他們避免了對孩子的大喊大叫:「上帝啊!請賜給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賜給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事物的不同!」

13.記住你是要控制局面

不要掉進你給孩子的情緒做了一面鏡子的陷阱。記住,你是父母,你必須給孩子做一個如何解決問題的正面示範。我看到許多叛逆孩子的父母在讓孩子決定其行為時,表現得如此被動、如此挑釁。如果你是孩子行為的鏡子,他乖時就你就對他特別好,他不乖時你就對他特別糟糕,那麼孩子也可能這樣對你:你好好對他時,他就好好對你;你不好好對他時,他也不好好對你。你得承認,孩子是在模仿你。

14.適可而止

如果你的孩子已為其行為付出了沉重代價,如果你只是想給孩子一個小小的報復,就要問一問自己,你的訓導還有沒有必要。許多父母把孩子引入一個陰暗面的死胡同再來刺激孩子。這會深深地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當我說「陰暗面」時,我並不是指這些父母非常惡毒,也不是指這些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受到傷害。我是指,父母的挫敗感會讓其很想「懲罰」自己的孩子。這類例子包括想過分地取消孩子的某些特權,或就某件早已成為過去的事情對孩子進行沒完沒了的教條式的說教。我將在第六天時探討紀律約束方法,稱之為依靠紀律,探討更多有關應在何時以及如何向孩子提出行為後果的問題。

15.說「讓我想一想」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叛逆孩子父母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放慢自己的節奏。叛逆孩子會試圖用一個可笑的要求來打破你心態的平衡狀態。說「讓我想一想」會有助於你放慢自己的節奏。小茜是關琴15歲的女兒,非常叛逆。小茜會用操控性的方式提出一個要求(如在媽媽剛下班回到家時,小茜就提出要去朋友家)。一天,關琴興高采烈地給我打電話說:「與拒絕小茜去朋友家的請求相比,我意識到對我來說,告訴她『讓我想一想』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情。」後來,關琴在一次咨詢中見到我時告訴我,女兒不喜歡給她作出決定留有時間餘地,而「讓我想一想」就會讓決定變得更好一些。

16.上演一出現實的電視劇

想像你和你的孩子被選去表演反映日常家庭生活的新現實劇。這意味著你和他在家裡的所有互動都在被你看不見的相機拍攝,這些相機你家裡到處都安放著,你的車裡也不例外,只要你和孩子一起走到哪裡,哪裡就有。難道你會想要全國人民都看到你的大喊大叫嗎?

17.確保你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滿足

當你疲憊不堪或飢餓難耐時,你會告訴孩子嗎?記住,如果你不是處於精力充沛的狀態,你就很難有效解決你孩子的問題。注意要避免食用那些含糖量高的東西,因為這類食物會讓你的血糖不穩定。你的鍛煉和睡眠充足嗎?許多人缺乏足夠的鍛煉和睡眠。適宜的營養、充分的鍛煉和足夠的睡眠,對於減輕緊張、減少你大喊大叫的頻率有著神奇的效果。你也要記住,衝突常常會在吃飯前引發。我建議,要麼早點吃飯,或吃飯前來點小點心,要麼嘗試把任何討論或衝突放到飯後去解決。如果你的基本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你極有可能產生挫折感,很容易被激怒,你會很想大喊大叫。如果問題不是需要馬上解決,那麼,在跟你的孩子交涉之前先吃飯或休息好。

18.進行自我談話

當你想要大喊大叫時,對自己說:「我有想要大喊大叫的感覺,這只不過是一種衝動。我能夠控制住的。」我記得陸思是兩個小學年齡的叛逆孩子的媽媽,她在咨詢期間,向我高達5次地重複述說她是如何控制自己大喊大叫衝動的。注意到你想要大喊大叫的衝動,然後用這個堅決的自言自語方式來撫慰自己,你就會覺得平靜了很多,然後就不太會大喊大叫了。

19.對自己進行記錄

把你想要大喊大叫的每次衝動都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在以後的一些日子裡,不論是你因為幾天沒有大喊大叫而感到高興,還是你有大喊大叫的衝動了,都記錄下來,算出百分比。然後當你下一次想要大喊大叫時,記住這個百分比。回顧一下你取得了多大的進步,感覺有多好。如果你的大喊大叫衝動明顯減少了,要記得獎勵自己。

20.想一想心平氣和的、強有力的角色榜樣

如果你看到過其他父母是如何抑制自己大喊大叫的情形,而且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形,那麼你就會覺得他們的支持有助於你避免大喊大叫。於軒告訴我,當他嘗試不對自己的10歲叛逆女兒大喊大叫時,他的頭腦裡就會閃現出,他與他的空手道老師相處時老師表現出來的耐心和鎮定自若的風度。記住其他人避免大喊大叫的情形,會有助於你感覺你在挑戰大喊大叫的戰役中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21.你的指令要簡短清楚

是的,你已叫了好幾次讓孩子把衣服撿起來,可衣服還是在地上。如果你的孩子還是小學年齡,你就要幫助他養成按規定完成任務的習慣。你應該確保孩子能夠獨自勝任你佈置的任務。孩子並不是總會承認他們並不完全理解你所說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10多歲了,應該幫助他理解完成任務的重要性。確保你對孩子的表述非常清楚,避免使用「你」,而運用「我」。比如,你可以說「我注意到你沒有把襯衣撿起來」,而不要說「你必須把襯衣從地上撿起來。」避免使用「總是」、「絕不」、「經常」這樣的詞語。你如果還記得第二天所講的「毒害性思想」,你就知道這個詞語太苛刻、有失公平,而且會養成孩子消極和防禦的心態。你並不想譴責孩子,而是想解決問題。讓孩子事先知道你的期望之後,就可以避免問題。

22.想一想你的最後日子

當你感覺想要大喊大叫時,問一問你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孩子生命的最後一天,我會做什麼?」我的一位名叫齊遠的來訪者和我分享了這個策略。齊遠認為他自己是個「重病之後正在康復中的大喊大叫者」。他覺得自己大難不死是件值得慶幸的事,因此要保持強有力的好心態,就要讓自己保持心平氣和。

23.提前計劃

父母需要知道哪些問題重要,關係很大;哪些問題不重要,沒什麼關係;哪些問題不容妥協,沒有商量的餘地。可是,許多父母並沒有事先花些時間來考慮清楚這些問題。你越是考慮得清楚,你最後就會越少遇到麻煩問題。和你的孩子討論這些問題及你的期望,並指出可能的後果。提前計劃也會幫助你明智地迎接孩子帶來的挑戰,這個問題我在第四天裡會討論到。

24.問題發生時就處理

許多父母向我承認,他們大喊大叫是因為問題發生時他們拖延了對問題作出反應。鄧欣非常高興地跟我分享了她成為高效能父母的事情。當問題發生時,她沒有情緒激動地作出反應,而是一發生就作出了處理。過去,她會讓9歲的兒子埃力玩電子遊戲,但鄧欣對早上出門時間被拖延了非常生氣。但是,鄧欣改變了她自己的處理方法:代替表述她的擔憂和大喊大叫做法的是,她馬上用了低聲細語技巧。準備好使用備選方法會幫助你克服爆發大喊大叫。

25.想一想「主席在場」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處於艱難時期,因為你根本就不可能避免大喊大叫,那麼,就嘗試一下這個辦法。想一想如果你想大喊大叫時國家主席在場,你會怎麼表現呢?如果主席在場的視覺圖像還不能阻止你大喊大叫,就問一問你自己如果一個大漢拿著一支子彈上膛的槍頂著你的頭,你還會大喊大叫嗎?你會瘋狂粗魯到讓人用射殺來威脅你嗎?我猜想這不可能的。底線是,如果你在某種特定情形下,面對某種特殊的人,你會盡最大努力控制住自己,那麼你在其他時候(特別是對孩子和你自己有益處時),也能控制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