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爸爸陪伴孩子的秘密手記 > 怎樣給孩子讀歷史(之一) >

怎樣給孩子讀歷史(之一)

七八歲忽然對歷史感興趣了

「爸爸,中國是怎麼來的?中國以前是什麼樣?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我同學怎麼說什麼西安是首都呢?為什麼外國人信基督教,中國人有什麼教嗎,信教嗎?我們班李xx說他們的祖先當過皇帝,姓張的有當皇帝的嗎?古代有學校嗎,小朋友怎麼上學呢」……

幼兒園時期的哲哲更關心什麼好吃、什麼好玩,上了小學之後,他大腦突然開竅,開始對各種事物感興趣,總是問出一連串讓人措手不及的問題。有的問題我一知半解,更多的時候我也茫然四顧,只好回家和小傢伙一起尋找答案。

有專家說,思維是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理解和認識一些沒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關係的過程。幼兒的思維發展經歷了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像邏輯思維三個階段。而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過了直覺行動階段,轉而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像邏輯思維過渡,即主要通過對直觀事物的感知,把握事物背後的邏輯與規律。而隨著年齡的發展,在具體形象邏輯思維日臻成熟的基礎上,孩子對事物背後的求索心態、對規律和邏輯的感知力也越來越強。

由此,孩子的思維發展特點,一方面決定了歷史書籍登場的時間不必太早:小學一年級之前,孩子普遍對歷史不感興趣,他們更喜歡聽故事、動手操作、交朋友和適應學校生活;另一方面也決定了歷史學習不是空中樓閣,而應與學生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從孩子喜歡的事物中進行歷史啟蒙。小學二三年級,語文和思品等課程多了與國家、社會有關的內容,此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帶著孩子一起讀讀歷史。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自身之外的世界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喜歡思考,問題也接踵而來。

就像一天放學路上,我感慨一個人長大不容易,跟哲哲嘮叨:「你知道嗎,爸爸和媽媽養育你8年多了,8年啊,相當於打了一場抗日戰爭呢!」然後,好為人師地給他講述抗日戰爭的一些知識,如九一八紀念碑是怎麼回事,中日兩國哪一年開始正式宣戰,戰爭期間雙方差距懸殊的武器,國共兩黨不同的作戰方法,「巴拉巴拉」好長時間,本以為會得到小傢伙由衷的附和,沒想到他卻跑題了:「爸爸,你說,人類為什麼總是發生戰爭呢?日本人真的那麼可恨嗎?」

哲哲的發問讓我很意外,於是開動腦筋找答案:「有些日本人,如好戰的日本人比較可恨,但大部分日本民眾還是愛好和平的。至於為什麼發生戰爭,是因為人類很貪婪,總是想拿走別人的好東西……」講著講著,我突然心虛起來,意識到再多說下去可能會誤人子弟,意識到該給哲哲看一些歷史書了。面對孩子的種種提問,家長們固然該直面應對,但也要一邊給自己掃盲歷史知識,一邊尋找優秀的老師。

可是,當前適合小學中段孩子閱讀的歷史書籍,要麼過於板著面孔說教,要麼近於調侃的戲說,失卻了歷史的真實,傳統的歷史故事有太強的官方色彩,讀多了蔣廷黻、呂思勉和許倬雲的歷史著作後,愈發覺得以往的歷史書尤其是歷史教科書值得警惕。林漢達的《中國歷史故事集》雖然很好,但文字過多,對小學中低段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閱讀難度,而且不夠趣味化、童趣化。其他的像房龍的《人類的歷史》、希利爾的《說歷史》,也均是佳作,但更適合小學高段的孩子,哲哲還沒到那個年齡,只好告訴自己再等等,再等等。

後來,恰好看到一位台灣學者寫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有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之感。其實,歷史啟蒙書,或者說好的兒童歷史書,不是刻板生硬地於某個史實,而是有選擇地、別出心裁地講故事,透過活生生的人與事,讓兒童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歷史因果相結合,從歷史中學到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樣的歷史書籍充滿趣味,好讀好玩,有兒童視角,沒有歷史書濃重的教化味道。

「從前啊,有一個醫生叫小禹,他醫術非常高明。有一天啊,他聽說一個叫水的人病了,於是帶著他的小藥箱,到了水的家,看見水臉色都黃了,於是給他吃了藥。但沒多久,小禹見水直翻騰,知道他發燒了,又拿出退燒藥……」某天晚上,讀過《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哲哲開始編起故事來。原來,他把管鮑之交、春秋五霸、烽火戲諸侯等故事的主人公都加入大禹治水的情節中,如公子小白也不幸成為小禹患者之一。雖然有惡搞的成分,但看他編得津津有味,頗有創意,也未多加批評。

我看著哲哲走進這些歷史故事,開始腳下這片土地的尋根之旅,我感覺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