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爸爸陪伴孩子的秘密手記 > 怎樣給孩子讀科普(之三) >

怎樣給孩子讀科普(之三)

讀科普收穫的是思考不是知識

愛上昆蟲的日子,連晚上我和哲哲的臥談會主題都變成了昆蟲。

「爸爸,你說哪種蟲子最會裝死?成年蟑螂可以飛的,因為它的翅膀沒有退化,只是它不愛飛而已。對了,蟑螂屬於不完全變態的,你知道吧……」又一大堆問題拋出來,原以為他又要諄諄教導我,沒想到只是一個引子,隨後開講,準確地說是複述《酷蟲學校科普漫畫書》裡的情節。一本科普書被他有板有眼地複述下來,很有戲劇性,跟說評書一樣。

實際上,複述故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讓孩子多複述而不是背誦,通過自己的語言重新整理、講述故事,有助於孩子加深對故事的瞭解,從而內化為知識結構的一部分,對未來從事創作也大有裨益。同時,這也是讓孩子愛上寫作的最佳途徑。曾聽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聽故事不認真,愛瞎講。在我看來,與故事有關也好,無關也罷,養成閱讀習慣、提高觀察和思考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知識不是閱讀的目的,思考才是。閱讀是為了形成能力,而具有良好觀察與思辨能力的孩子,才是未來社會最缺的人才。

另外,孩子閱讀後產生很多共鳴或體會,這是很正常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側耳傾聽,不時地加以引導。有的孩子愛口語表達,就讓他們多說。其實,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學過的知識再講一遍。講過之後,孩子能將知識牢記於心,也過了一把當老師的癮,可謂一舉多得。有的孩子讀完書後,喜歡畫出來,哲哲就是如此。近來他筆下儘是各種蟲子,尤其以虎甲出鏡率最高,因為「虎甲是昆蟲中的常勝將軍。一種大王虎甲連避日蛛、非洲綠巨螳螂、鞭蠍都能打敗」。畫完後還塗上色,貼上牆,像每天看明星照一樣,百看不厭地看著。

一天,哲哲問了一個「翅膀有什麼用」的問題,原來是書裡有一個「蜻蜓與狼蛛開展了一場關於翅膀有沒有用的辯論賽」的情節。小博士複述道:「蜻蜓說,翅膀的作用非常大,發現獵物可以快速追擊,要是發現天敵,可以趕緊逃跑。狼蛛說翅膀沒有用,一不能用翅膀挖洞,二不能用翅膀吐絲。」「我覺得它們說的都有道理啊。」「爸爸,我覺得啊,蜘蛛俠一定是被狼蛛咬的。」「嗯?為什麼?」「你看蜘蛛俠是用手吐絲,而其他種類的蜘蛛都是用腹部下面的腺體吐絲的,叫什麼吐絲器,只有狼蛛是用手吐絲的……」我到網上查資料,發現小博士又說對了。

就像書讀多了能分辨書的優劣一樣,熟知了昆蟲知識,哲哲對昆蟲與現實的各種關係也能看清大概,並觸類旁通,愈發喜歡研究,這是一個學習過程的良性循環。其實,科普閱讀也好,童書閱讀也好,都是一個觸類旁通、不斷外延的過程。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體會不到探索的樂趣,而在某一方面鑽進書中、勤於探索的孩子,會逐漸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對科學不僅有微觀的瞭解,還有宏觀的把握。科學之間總是有著錯綜複雜的聯繫,深入其中會發現更多好玩的東西,日積月累,小專家就會變成大專家,小博士就會變成大博士。

遺憾的是,現在的孩子好像都不那麼喜歡科普,更不用說像法布爾一樣潛心研究昆蟲了。新學期第一天,我去接哲哲時發現他不像以往那樣興奮。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熱心地跟同學們探討昆蟲知識,問了一些虎甲和田鱉誰厲害等問題,但大家都不知道,也不感興趣,讓小博士很有挫敗感。只有一個同學知道田鱉不是烏龜而是一種昆蟲,讓他稍稍有那麼一點安慰。哎,孤獨的小博士!

記得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稀奇古怪的蟲子,不認識就請教大人,他們一知半解,我記住的只是一大堆被誤導的俗稱。儘管如此,與昆蟲的接觸讓我看到一個博大的世界,為我的童年抹上亮色。對此,我希望父母們多引導孩子閱讀科普書,親近大自然——不是為了將來多幾個環保主義者,而是在孩子心中埋下熱愛自然、敬畏生命的種子,讓他們明白我們棲身的這個世界不只有人類,還有許多偉大的生靈,人類應該與它們和平相處。

哲哲曾耿耿於懷食蚜蠅經常被當成害蟲而殺掉,因為食蚜蠅的幼蟲綠綠的、軟軟的,有點像菜青蟲。他認為人類很愚蠢,誤殺了幫助自己的益蟲。實際上,科普知識的匱乏、科學興趣的寡淡,以及科學精神的缺失,是不爭的現實,更是一種時代的悲哀。所以,父母們還是要找時間、創造機會讓孩子從網絡遊戲中走出來,走進大自然,通過科普閱讀為孩子注入真善美的品質。某種程度上,這不僅僅是拯救未來,更是拯救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