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 > Point 3 沒有熱情,能打動誰 >

Point 3 沒有熱情,能打動誰

我們身邊總有人慨歎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太厚,不好交往。其實,我們所謂的隔膜其實很脆弱,問題是敢於先打破它的人太少。只要有人主動地熱情開口,你就會發現,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就會化解這層隔膜。總的來說,人與人的交往,需要點積極的行動,熱情地開口,打破冰冷的場面。

有一家老式旅館,餐廳很窄小,裡面只有一張餐桌,所有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彼此陌生,都覺得不知所措。

突然,一位先生拿起放在面前的鹽罐,微笑著遞給右邊的女士:「我覺得青豆有點淡,您或者右邊的客人需要鹽嗎?」女士愣了一下,但馬上露出笑容,向他輕聲道謝。她給自己的青豆加完鹽後,便把鹽罐傳給了下一位客人。不知什麼時候,胡椒罐和糖罐也加入了「公關」行列,餐廳裡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飯還沒吃完,全桌人已經像朋友一樣談笑風生了,他們中間的冰被一隻鹽罐輕而易舉地打破了。

第二天分手的時候,他們熱情地互相道別。這時,有人說:「其實昨天的青豆一點也不淡。」大家會心地笑了。

其實,有時候你與陌生人打個招呼,或是說幾句溫馨的話,你們就會慢慢熟絡。可以說,熱情開口不僅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還可以淡化雙方交往的緊張和不安。那麼,把陌生人變為朋友也就自然而然了。

可以說,談話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促進人與人之間感情進一步融洽的潤滑劑。可是,生活中有些人,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渾身不自在,不好意思交談,甚至會有些討厭對方。這些人只看到別人的表面,如這個人誇誇其談,我不喜歡;或者這個人深沉高傲,我不欣賞;或者這個人孤僻冷漠,我很討厭;等等,按自己的喜惡觀,貿然對陌生人進行定型、定性。其實,我們之所以對陌生人拒而遠之,其根本原因,在於對結交陌生人的好處缺乏真正的認識。事實證明,主動結交陌生人是擴大社交半徑的根本保證、建立任何關係的基礎、職業所需和檢驗人才的標準、帶你漸入佳境的良師益友、提升交際能力的磨刀石、喬裝而來的機遇之神等。所以在與陌生人初步交往時,你要有海納百川般的包容心理,接受他,走進他,發現他的興趣、思想和愛好。

我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學時代的我,跟土鱉似的忍氣吞聲,從來不敢主動與人打招呼,怕一說話就露怯。後來,參加學校社團組織的活動,混在一堆同學裡賣報紙、賣麵包,我基本從頭到尾都站在路邊發呆,一臉害臊,一聲都不敢吆喝,一天下來,血本無歸。畢業前,一位老師在畢業紀念冊上給我留言:『畢業了,你還有一門能力掛科——搭話!』」

如此情形,是很多人的寫照:熟人面前是話癆,生人面前一言不發。其實,所有的朋友都是從陌生到認識再到一步步發展成為朋友的,那麼,就拿參加宴會來說,你肯定會遇到很多陌生人,那麼,如何與陌生人搭訕呢?你如果總是對自己嘀咕:「我太害羞,與這種宴會格格不入」「我在這裡一個人也不認識」或「我不知道該講些什麼」,那麼你永遠是站在旁邊看風景的人。其實,宴會上,最好的開場白就是「你好,我想認識你」,如果再加上善意的微笑,那就再好不過了。這種主動的靠近,相信沒有誰會拒絕。總之,在陌生人的宴會上通過互相問候、探討共同關心的話題,自然兩個人的距離就拉近了。話匣子一打開,必然你一言我一語,你趁機詢問對方的情況,並介紹自己,這樣很容易使對方成為自己的朋友或准朋友。「一回生、二回熟」。

可能有人會說,我才不想和別人打交道呢,過好自己就好了,反正我也不想當社交家。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大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個人,唯有善於把陌生人變成自己的朋友並相處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樂。」所以,不要總是活在自己固有的圈子裡,主動結識一些陌生人,把陌生人變為好朋友,這樣你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你的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快樂。不過,在實際生活中,跟陌生人搭話,被拒絕是絕對可能的。因此既然搭話,就該坦然面對被拒,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尷尬留給自己。而一旦過了第一關,說了第一句話且得到了友善的回應,接下來往往會變得輕鬆。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害怕身邊的陌生人,請主動把他「拿下」吧。

情景訓練:在聚會或活動中主動跟身邊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