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 破解「天才跳高運動員的神跡」 >

破解「天才跳高運動員的神跡」

在所謂的體育奇才中,也許最引人關注的最近的例子是跳高運動員唐納德·托馬斯(Donald Thomas)。大衛·艾伯斯坦(David Epstein)在一本名為《體育基因》(The sports Gene)的書中講述了唐納德·托馬斯的故事,而且,由於這個故事太引人注目了,自那以後,一直被人們反覆傳誦。以下是唐納德·托馬斯的故事的基本細節。

唐納德·托馬斯出生在巴哈馬群島,在密蘇里州林登伍德大學唸書,而且是學校籃球隊的一名隊員。有一次,他跟一位朋友打籃球,那位朋友是校田徑隊的跳高選手。結果,那位朋友向他展示了令人驚訝的扣籃功夫。後來,兩個人在學校餐廳裡聊起來,友好地調侃一下對方。那位朋友對托馬斯說了一些這樣的話,「沒錯,你能扣籃,但我打賭,你跳高跳不過2米。」在大學,那樣的高度已經非常不錯了,特別是對於林登伍德大學低年級的運動員來說,的確是很好的成績,不過,最優秀的大學生跳高運動員經常能夠跳過2.13米。托馬斯不服氣,和朋友打起了賭。

兩人來到大學的室內田徑場,托馬斯的朋友把跳高橫桿放到2米的高度。托馬斯穿著他打籃球的短褲和球鞋,輕鬆跳了過去。他的朋友又將橫桿的高度抬高到2.07米,托馬斯又跳過去了。然後,朋友把橫桿逕自抬高到2.13米,當托馬斯再一次跳過去時,朋友激動得一把摟住他,然後把他帶到了學校的田徑教練面前。教練同意讓托馬斯加入學校田徑隊,並參加兩天之後在東伊利諾伊大學舉辦的田徑比賽中的跳高項目。在那次比賽中,托馬斯依然腳穿籃球鞋,以大約2.22米的成績摘得跳高項目的冠軍,創下了東伊利諾伊大學的紀錄。兩個月後,托馬斯代表巴哈馬參加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以2.23米的成績取得第四名。後來,他轉學到奧本大學,代表學校的田徑隊參賽比賽,僅僅在跳高天才被發現一年以後,他就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上以接近2.35米的成績奪得冠軍。

艾伯斯坦在書中神化了托馬斯的成就,將他與瑞典的斯特凡·霍爾姆(Stefan Holm)進行了對比。這位瑞典選手從孩提時代開始,就在跳高這個項目上接受了嚴格的訓練,有記錄可查的訓練時間越過2萬個小時。然而在2007年的日本大阪田徑世錦賽上,托馬斯戰勝了霍爾姆。艾伯斯坦估計,托馬斯只練習了幾百個小時。

類似這樣的故事,顯然有它迷人的地方,在其中,某個人似乎「橫空出世」,在某一領域和行業取得輝煌的成就,成為某種天才選手。今天,由於「1萬小時法則」已經廣為人知,因此,類似這些故事通常用來作為證明該法則錯誤的「證據」。托馬斯或者其他人向我們表明,只要你生來就具備正確的基因,即使不用練得太多,事實上也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

我懂了。人們希望人生中有這樣的奇跡,並非所有的一切都要遵循現實世界中那些古板的、令人厭倦的法則。有人生來就有某些不可思議的超強能力,不需要刻苦的訓練或者嚴謹的提高,就能世界一流,難道還有什麼比這更神奇嗎?我們的整個漫畫產業,就是建立在這個前提的基礎上的。漫畫書中常有的情節是:有時,一些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主人公一夜之間就獲得了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你可能不知道,你實際上是在氪星出生的,生下來就會飛。或者,你被一隻有輻射的蜘蛛咬過一口,便能飛簷走壁了。或者,你曾暴露在宇宙射線之中,現在,你可以隨時隱身了。

但對傑出人物進行的數十年研究讓我確信,這樣的奇跡並不存在。通過我前面提到的兩個問題(什麼是天才?什麼樣的訓練可以造就天才?)來觀察某些傑出人物的例子,你可以揭開天才神秘的面紗,瞭解到天才的真實情況。

「第一次就跳過2米」的秘密

想一想托馬斯的故事。事實上,我們除了知道他來自哪個國度之外,對他的背景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如果只是掌握了這些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們難以準確地追蹤他可能進行過什麼樣的訓練。但我們確實也知道一些。

首先,托馬斯自己曾告訴過記者,他至少曾參加過一次高中校內運動會的跳高比賽,而且跳了「大約1.89~1.95米,不值得一提」。因此,我們知道,他以前至少參加過跳高比賽。而如果他在自己的高中田徑隊中參加比賽,幾乎可以肯定,他接受過一些訓練。其次,托馬斯說過,跳出這樣的高度,「不值得一提」,實際上稍稍有點謙虛。在高中,1.95米的成績儘管算不上非常出色,但也是好成績了。

當然,也有可能托馬斯在高中時期沒有受過任何的訓練,而且只參加過一次比賽,並且在沒有訓練的前提下跳過了1.95米的高度,就好比他在大學裡,未經訓練便跳過了2.13米那樣。這種假設的問題在於,我們真的看到過托馬斯第一次參加大學運動會時跳高的照片,他運用的跳高技術絕不是從來沒有接受過訓練的人能運用的技術。

托馬斯明顯在運用背越式跳高技術(the Fosbury Flop),這種技術在20世紀60年代後興起,以美國跳高選手迪克·福斯貝裡(Dick Fosbury)的名字命名。該技術以一種極度違反直覺的方式越過橫桿:在到達橫桿之前,先曲線助跑,等你跑到橫桿面前時,你的背部恰好面對著橫桿,然後你起跳,在橫桿的上方使背部弓起來,等臀部已越過橫桿的最後一刻把雙腳抬起來,以避免將橫桿打下來。運用這種技術來跳高,僅僅在雙腿上產生大量的彈跳力還不夠,你還得使用正確的方法。如果不經過長期訓練,人們不可能有效地掌握這種技術。因此,儘管我們不知道托馬斯那天在朋友面前跳出2米多的高度之前到底是怎樣訓練的,但可以確定,他花了許多時間來學習那種技術,以至於能夠輕輕鬆鬆地跳過1.89米或1.95米。

我們知道的第二件事是,托馬斯在扣籃的時候,有著驚人的彈跳力。我們掌握了一些他在扣籃時的視頻,可以看出,他從距離籃筐近4.6米的罰球線處開始起跳,飛過好幾個人,再把球扣進籃筐。同樣,儘管我們不清楚他在扣籃上花了多長時間來練習,但可以確定,他經過刻苦訓練之後,才練就了如此驚人的彈跳力。扣籃顯然是托馬斯引以為豪的事情,所以,如果他沒有刻苦地練習過扣籃,就顯得有些說不通了。因此,儘管這是一個間接的原因,但似乎很明顯,他在勤奮地練習扣籃時,也提高了跳高的能力。而且,在扣籃時採用的那種跳躍方法(包括短距離助跑,然後單腳起跳),與跳高時採用的跳躍方法極其相似。托馬斯在訓練自己的扣籃技能的同時,也訓練了跳高的技能。一項於2011年開展的研究表明,在技術熟練的跳高選手中,人們單腿跳的能力與他們跳高的高度密切相關。

值得指出的是,托馬斯身高1.88米,那對於跳高這個項目來講,即使不是最理想,也是非常好的身高。如我此前提到的那樣,我們知道,影響人們體育成績的兩個特定的基因因素是身高和身材。托馬斯在2007年大阪世錦賽上戰勝的瑞典跳高選手斯特凡·霍爾姆的身高只有1.80米,這對於跳高選手來說是很矮的。為了彌補這一缺陷,霍爾姆的訓練格外刻苦。托馬斯在跳高方面佔據了基因上的優勢,就是他有一個好身材。

因此,當你把所有這些都綜合起來考慮,托馬斯的突出成就看起來不再如此神奇了,只是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再是奇跡。幾乎可以肯定,托馬斯過去一定訓練過跳高,至少訓練到能夠很好運用背躍式方法的地步了,而且,他在練習扣籃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單腿起跳的能力。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訓練跳高的方式,但在托馬斯身上,至少是有效的。

我們還有另一些證據。到2015年時,托馬斯已經在跳高這個項目上活躍了9年時間。他聘請的教練,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運動員的潛能。如果他真的在2006年時純粹靠自己的潛能,沒有進行過任何訓練就表現得如此優異,以至於後來拿到世界冠軍,那麼,我們應當看到,嚴格接受訓練之後,他的成績會突飛猛進。事實上,在托馬斯的潛能被發現後大約1年時間,人們都在預言,他的天生才華意味著他有朝一日定能打破2.45米的世界紀錄。遺憾的是,他從來沒有接近過那個成績。他個人的最好成績是2007年大阪世錦賽上的2.35米。自此之後,托馬斯有幾次接近該成績,但從來沒有再達到過。2014年,他在英聯邦運動會上跳出了2.21米的成績,比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上的成績差一些。也正是在2006年的運動會上,他一舉成名。

從這一點可以得出的最明顯的結論是,托馬斯2006年在大學裡參加比賽時,已經得到過大量的訓練,既訓練了跳高,又訓練了扣籃,因此,難以再通過進一步的訓練來實現較大的突破。如果他真的從來沒有訓練過,應當不會有如此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