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 破解「莫扎特傳奇」 >

破解「莫扎特傳奇」

莫扎特出生250多年以後,依然被人們引用為無法解釋的天才的終極例子。他能在如此小的年紀取得如此傑出的成就,似乎除了假設他天生就有某些傑出的才華之外,再沒辦法可以解釋這種現象了。

通過查找歷史記錄,我們知道,莫扎特在很小的時候便能彈奏大鍵琴、古鋼琴,演奏小提琴,給全歐洲的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從6歲開始,他的父親便帶著他和姐姐,用幾年時間在歐洲巡迴演出。他們到過慕尼黑、維也納、布拉格、曼海姆、巴黎、倫敦、蘇黎世以及許多其他城市,為當時的社會上流人士表演。當然,小莫扎特當時年紀太小,以至於坐在凳子上時,腳還夠不著地,雙手也只是勉強能夠觸摸到琴鍵,因此成為這些表演的一大看點。歐洲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小年紀就能演奏如此多種樂器的「神童」。因此,他在如此小的年紀就擁有這種能力,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於是,我們一定會問,他是怎麼訓練的?我們能夠解釋他的這些傑出能力嗎?

在18世紀,歐洲人從來沒有對這麼小的孩子進行過訓練,讓他能演奏小提琴和鍵盤樂器,但時至今日,我們已經見證了許多五六歲的孩子在採用了鈴木教學法進行訓練之後,能夠出色地表演小提琴、彈奏鋼琴。因此,從今天的視角看,莫扎特的成就似乎並不那麼令人驚奇了。事實上,如今的視頻網站上,有許多記錄著4歲多的孩子拉小提琴和彈鋼琴的視頻,他們的水平甚至比成年人還高。然而,我們不能首先就想著,這些孩子生來就具有某些卓越的音樂才華。今天,我們見證了足夠多的這種「天才」,也知道了這些孩子正是從兩三歲時便開始高強度的訓練,才培養並發展了他們出色的能力。

當然,莫扎特當時並不具備採用鈴木教學法的優勢,但他的父親也和現代那些送孩子接受鈴木教學法教學的家長一樣,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孩子的音樂才華。此外,如我在引言中提到的那樣,莫扎特的父親不但寫了一本如何教年幼孩子學習音樂的書,並在莫扎特的姐姐身上測試了自己的理念,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音樂教師,致力於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對其訓練。莫扎特也許在4歲之前便開始了自己的訓練。由我們知道的這些,便可以解釋莫扎特怎麼能在那麼小的年紀,不用借助某種傑出的天賦培養如此傑出的音樂才華。

因此,我們可以把莫扎特的這種能力解釋為早熟的音樂家。他作為一名兒童作曲家的才華,則是其傳奇的另一個組成部分,不能僅僅用當代的那些小提琴奇才的平凡出身來解釋了。根據許多傳記,莫扎特6歲時開始作曲,8歲時寫出第一部交響曲,11歲時寫出一部宗教劇和幾部鍵盤樂協奏曲,12歲時創作了一部歌劇。

在這方面,莫扎特的天才到底是什麼?他到底做了什麼?我們回答過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將試圖搞清楚他是怎麼做到的。

「兒童作曲家」的秘密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的父親對莫扎特進行的訓練,與我們現在的音樂訓練迥然不同。如今,鈴木訓練法的音樂教師側重於音樂的某一個方面,比如在單一的樂器上演奏等,而莫扎特的父親不僅教他演奏多種樂器,還讓他欣賞和分析樂曲,並且作曲。因此,從莫扎特很小的時候開始,他父親就在促使他提高作曲的技能。

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是,有的人聲稱莫扎特在6~8歲時就開始作曲,幾乎可以肯定,這有些言過其實。我們首先知道,莫扎特早期所作的曲子,據說實際上是由他父親一手寫出來的。他父親聲稱,自己只是整理了小莫扎特創作的曲子而已,但我們不可能知道,某首特定的曲子,到底有多少是莫扎特本人創作的,又有多少是他父親創作的。別忘了,他父親本身是一位作曲家,而且是一位不得志的音樂家和作曲家,從來沒有獲得過他想要的稱讚與喝彩。如今,許多小學生的家長也過度地參與孩子的科學展覽項目。如果說年輕莫扎特的作曲也像這些科學展覽項目那樣,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父親一手包辦的,那我們可能一點兒都不會感到吃驚,特別是考慮到他的父親放棄了自己當時的整個職業,一心一意只希望兒子大獲成功,以便自己臉上有光。

鑒於我們對莫扎特在11歲時「創作」的那些鋼琴協奏曲的瞭解,後面這種情況似乎更有可能。儘管許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那些是原創的音樂作品,但音樂理論家們最終意識到,這些曲子全都是以別人所寫的相對不太知名的奏鳴曲為基礎的。如今,似乎更有可能的推測是:莫扎特的父親把這些曲子作為創作練習佈置給莫扎特來完成,以便讓他熟悉鋼琴協奏曲的結構,而且,這些曲子中,只有相當少部分是由莫扎特原創的。此外,證據顯示,即使是根據其他人的作品再創作的那些曲子,莫扎特也從他的父親那裡獲得了極大的幫助。我們真正可以確切認為是莫扎特創作的第一首曲子,是在他15歲或16歲時創作的,那個時候,他已經在父親的指導下經過了十年的刻苦訓練。

因此,我們沒有可靠的證據證明莫扎特在10歲之前完全靠自己創作了任何具有重大意義的音樂作品,而有很好的理由相信,那時的他創作不了那些作品。當他明確地開始創作那些原創的、複雜的音樂作品時,已經練習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簡單地講,莫扎特是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和作曲家,這的確不容置疑,但並沒有證據來支持(而且有大量的證據反證)這一觀點:他的傑出成就不能從刻苦訓練的角度理解,因此必須歸功於天生的才華。

家庭滑冰場

我發現,我曾深入研究的每一位神童,都具有同樣的特點。一個現代的例子是加拿大冰球選手馬裡奧·拉繆(Mario Lemieux),人們一般認為,他是史上最傑出的冰球運動員。有許多關於馬裡奧年輕時的故事,比如說,他一到冰上,就像魚兒游到了水中那麼歡快;又比如,他剛開始學滑冰,就好像天生會滑似的,勝過那些已經滑了好多年的、比他年齡更大的孩子,等等。許多這樣的故事,出自馬裡奧母親的口中。反過來,這些故事使得人們斷言,馬裡奧顯然是生來就具備某種卓越天賦的絕好例子。

不過,稍稍「挖一挖」馬裡奧童年時代的故事,便會發現,他的情況與年幼的莫扎特情況十分相似。如我在第7章提到的那樣,馬裡奧一家人都迷戀冰球,他是家裡的第三個兒子。從他剛剛開始學會走路起,他的兩個哥哥就開始教他打冰球和滑冰。三個人經常在地下室裡用木製的球棍來模擬玩冰球,他們脫掉鞋子、穿著襪子在地下室裡滑來滑去。後來,他們的父親在家的前院建造了一個溜冰場,讓他們練習冰球。父母還十分注重鼓勵他們進行這樣的練習,以至於把「冰」都延伸到家裡來了,以便晚上的時候,孩子們不用由於外面太黑而影響練習。父母將外面的雪堆搬進家裡,製成冰塊,鋪在前廊、餐廳、客廳等處的地板上,並且始終把家門打開,以便屋外的冷空氣能夠進到屋裡,使冰不至於融化。於是,三兄弟可以在家裡的各個房間滑來滑去,使得「家庭滑冰場」這個術語有了全新的含義。簡單地講,有證據表明,馬裡奧和莫扎特一樣,經過了大量的刻苦訓練,才被人們注意到他擁有「天生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