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 心理表徵有助於制訂計劃 >

心理表徵有助於制訂計劃

經驗豐富的攀巖者在開始攀巖之前,會仔細觀察整堵牆,以找到他們將會選擇的最佳路徑,想像著自己從一個把手的位置攀爬到另一個把手的位置。這種在真正的攀巖開始之前先創建詳盡的心理表徵的能力,是隨著經驗的積累而造就的。

更一般地講,心理表徵可以用來為很多行業和領域做計劃,表徵越好,計劃就高效。例如,外科醫生在第一次拿起手術刀之前,通常會想像整個手術該怎樣進行。他們使用MRI、CT和其他的影像來仔細觀察病人的體內情況,以確定可能造成麻煩的部位,然後,他們會精心確定一個手術計劃。為手術進展情況創建這樣一種心理表徵,對外科醫生來說是最具挑戰性,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經驗越是豐富的外科醫生,通常也越會為這些程序創建更加複雜有效的表徵。這種表徵不僅指導著手術,而且在手術過程中出現某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和潛在的風險時,可以作為一種預警。當實際的手術偏離了外科醫生的心理表徵時,他知道要放慢手術速度、重新思考其他選擇,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話,會制訂一個新計劃來應對新信息。

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去攀巖或者做手術的普通人相對較少,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寫作,而怎樣寫作,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心理表徵可以怎樣用於計劃的好例子。過去幾年,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本人對這個行業或領域十分熟悉,而許多讀了這本書的人,近來也完成了一些寫作,無論是寫一封個人信件還是商業備忘錄,一個博客帖子還是一本書。

鬆散的寫作方法

研究人員對人們在寫作時使用的表徵進行了相當多的研究,研究表明,出色的寫作者使用的方法與那些新手使用的方法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例如,想一想當一位六年級學生被問到他在寫文章時採用了什麼方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

我的腦海中有許多的觀點,我把它們寫下來,直到全部寫下為止。然後,我可能會努力思考更多的觀點,到了自己再也想不出值得寫在紙上的觀點時,我才停下來。

這種方法實際上非常典型,不僅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且對許多並不以寫作為生的人們都是如此。寫作的表徵既簡單又直接:寫作者確定寫作的主題,而且腦海有各種各樣的思考,通常,這些想法根據相關性或重要性而鬆散地組織,但有些時候,則根據類別或者某些其他規律來組織。一種稍稍複雜些的表徵,可能包括剛開始時某種介紹,以及快結束時進行某種總結或概括,但要前後一致,即結束時的總結與概括要與開始時的介紹相呼應。

這種寫作方法被稱為「知識陳述」(knowledge telling),因為差不多是把你腦海中浮現的所有觀點一一告訴讀者。出色的作家會採用完全不同的方法。

如何寫這本書:創建心理表徵

想一想我的共同作者和我是怎樣把這本書整合起來的。首先,我們必須搞懂我們希望寫本書的目的。我們希望讀者從我們的專業知識中學到些什麼?什麼概念和觀點是重要的,需要介紹?讀者讀完本書後,對於訓練潛力的看法,會怎樣改變?回答類似這樣的問題,給我們提供了對本書最初的大致心理表徵,即我們寫本書的目標,以及我們想實現些什麼。

當然,隨著我們為本書付出的努力越來越多,本書最初的形象已經日臻完善,但那只是開始。我們需要闡述哪些一般的主題?顯然,得解釋刻意練習是什麼。怎麼來解釋?嗯,首先要解釋人們通常怎樣練習、那種練習方法有哪些局限,然後探討有目的的練習,等等。那時,我們想像了可以用哪些方法來達到我們的目標,並且逐一衡量它們,看看哪種選擇似乎最佳。

在做出選擇時,我們也在慢慢地完善自己對本書的心理表徵,直到我們看起來似乎實現了所有的目標為止。在這個階段,想像我們的心理表徵最簡單的方法是回頭思考你在初中語文課堂裡學過的那種老式的概括方法。我們準備了對各章的概述,每一章的概述都著重闡述一個特定的主題,並且闡述了那一主題的各個方面。但我們創建的對這本書的表徵,遠比簡單的概括豐富得多,也複雜得多。例如,我們知道每個部分的內容為什麼安排在那裡,以及我們想用它來達到什麼目的。而且,我們對本書的結構與邏輯有非常清晰的瞭解,比如,為什麼A主題放在B主題之前,而C主題又放在B主題之後,同時,我們對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有怎樣的理解。

如何寫這本書:調整心理表徵

我們發現,這個過程還迫使我們仔細地思考,我們怎樣對刻意練習形成自己的概念。我們首先從刻意練習的明確理念以及如何來解釋這一理念入手,但是,隨著我們試圖以非技術的方式來簡要描述這一理念,有時候我們發現,它並沒有按照我們的意願來進行。那將使我們重新思考,怎樣才是解釋某個概念或者提出某一觀點的最佳方式。

例如,當我們向文稿代理人埃莉絲·切尼(Elyse Cheney)提出了我們最初的建議時,她和她的同事難以清晰地理解刻意練習。特別是,她們並沒有搞懂,是什麼將刻意練習與其他形式的練習區分開來,只不過覺得刻意練習更加有效罷了。這並不是她們的錯,而是我們沒有解釋清楚,因為我們原本以為人們能夠輕鬆地讀懂這個概念。

那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介紹刻意練習,基本上,我們對自己以及我們希望其他人關於刻意練習的想法,提出了全新和更好的心理表徵。很快,我們發現,為了讓人們理解我們想要怎樣介紹刻意練習,心理表徵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起初,我們把心理表徵視為會向讀者介紹的關於刻意練習的許多方面之一,但現在,我們將其視為本書的一個核心特點。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是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徵,而且,如我們很快將會探討的那樣,心理表徵反過來在刻意練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具有適應能力的大腦,在響應刻意練習的過程中發生的重要轉變,就是發展出更好的心理表徵,它反過來為提高績效而創造了新的可能性。簡單地講,我們開始把自己對心理表徵的解釋視為本書的主旨,沒有它,本書的其他內容都將無法成立。

我們寫這本書,與我們對本書的主題進行概念化,兩者是相互交織的,隨著我們想盡各種辦法以求更清楚地向讀者解釋我們的觀點,我們會提出新的方式來思考如何刻意練習我們自己。研究人員把這種類型的寫作稱為「知識轉換」(knowledge transforming),它與「知識陳述」完全相對,因為寫作的過程改變並增加了作者在寫作開始時擁有的知識。

這是傑出人物運用心理表徵來提高技能水平的一個例子:他們監測並評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時調整心理表徵,使之更加有效。心理表徵越有效,水平也越優異。我們已經為本書創建了一種特定的心理表徵,但我們發現,這本書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出色,因此,我們運用獲得的反饋來相應地調整那一表徵。

這反過來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解釋刻意練習了。而且,在寫作本書的整個過程之中,一直是這樣的。儘管我們的解釋在不斷地改進,但我們對本書的心理表徵引導並激發了我們對寫作的決定。隨著我們一路寫下去,我們在編輯艾蒙·多蘭(Eamon Dolan)的幫助下評估每一個部分,而且,當發現其中的缺陷時,我們調整那一表徵,以解決問題。

顯然,針對某一本書的心理表徵,比起針對一封個人信件或一個博客帖子,既重要得多,也複雜得多,但一般規則是相同的:好好地寫,事先創建心理表徵,以引導你努力寫作,然後監測和評估你的努力,並且準備在必要時調整這一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