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 各領域的傑出人物都靠大量練習 >

各領域的傑出人物都靠大量練習

1908年,約翰尼·海耶斯(Johnny Hayes)奪得奧運會馬拉松冠軍,當時的報紙把這場比賽描述為「20世紀最偉大的比賽」。海耶斯不僅奪冠了,還創造了馬拉松世界紀錄,成績是2小時55分18秒。

如今,距離海耶斯奪冠一個多世紀以後,馬拉松的世界紀錄已經刷新為2小時2分57秒,比他創造的世界紀錄快了近30%,而且,如果你是年齡為18~34歲的男性,想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比賽,那麼,只有成績不低於3小時5分,才可能獲得參賽資格。簡單地講,海耶斯在1908年創造的世界紀錄,如果換到今天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中,只夠剛剛贏得參賽資格。要知道,這項比賽吸引了大約3萬名長跑者參加。

同樣是在1908年的夏季奧運會上,在男子跳水比賽中,幾乎出現了一場災難。其中一位跳水運動員在嘗試空翻兩周這個動作時,差點兒身受重傷。幾個月後發佈的官方報道認為,跳水是項危險的運動,建議未來的奧運會禁止該項目。

如今,空翻兩周已成為跳水項目中的入門級動作,即使是10歲的孩子參加的比賽,也必須會這個動作,到了高中,最佳的跳水運動員可以完成空翻四周半的動作了。世界級運動員甚至可以做更加高難的動作,比如迴旋,也就是說,向後空翻兩周半,再加兩周半轉體。我們很難想像,20世紀初期那些認為空翻兩周屬於危險動作的專家,會怎樣看迴旋這個動作,但我猜,如果當時有人具有這樣的想像力,猜測到今後的跳水運動會出現類似迴旋的高難度動作的話,那些專家一定會認為這是個笑話,絕不可能做到。

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阿爾弗雷德·柯爾托(Alfred Cortot)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古典音樂家,他演繹的《肖邦24首練習曲》被認為是權威的演繹。而如今的音樂導師們往往把類似的表演作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批評家們抱怨柯爾托採用的那種粗心大意的彈奏方法,而且,每一位職業鋼琴家在彈奏同樣這些練習曲時,有可能運用比柯爾托嫻熟得多的技能。事實上,音樂批評家安東尼·托馬西尼(Anthony Tommasini)在《紐約時報》上一度發表評論,認為自柯爾托的時代以來,人類的音樂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至於柯爾托當時的水平,如果放在今天,可能連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都通不過。

1973年,加拿大人大衛·理查德·斯賓塞(David Richard Spencer)背誦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數字時,創下了前無古人的紀錄:511位。五年之後,好幾個人在一系列比賽中爭著創下新紀錄,結果,這個紀錄最終屬於一位名叫大衛·沙克爾(David Sanker)的美國人,他背誦了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1萬個數字。2015年,該紀錄被塵封了30多年之久以後,來自印度的拉吉維爾·米納(Rajveer Meena)奪得了冠軍,再度創下紀錄,背誦了小數點之後的7萬個數字,這使得他花了整整24小時零4分鐘來背誦。不過,一位名叫原口證(Akira Haraguchi)的日本人聲稱背誦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10萬個數字,或者,我們換個角度來想,這一紀錄是42年前的世界紀錄的近200倍!

這些例子都不是唯一的。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許多人擁有著超常的能力,那些能力勝過人類歷史上任何時代的人們所擁有的能力,如果「穿越」到以前的時代去,都會被當時的人們認為不可能。想一想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在網球項目中的神奇表現,或者想一想麥凱拉·馬羅尼(McKayla Maroney)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的驚人一跳:先是一個踺子翻,翻到木馬上方,而後在拱頂處一個後手翻,接著,麥凱拉在木馬的上方高高地、呈弧線地飛起來,完成了兩圈半的轉體,再穩穩地落地,並且完全控制住了自己的身體。有一些著名的國際象棋特級大師能同時進行幾十場比賽,還蒙眼進行;而且,似乎總能源源不斷地湧現一些年輕的音樂神童,他們既能彈鋼琴、拉小提琴和大提琴,還能吹長笛,各種樂器信手拈來,如果放到100年前,一定會讓音樂迷們瞪大了眼睛,感到無比震驚。

他們練習,大量地練習

儘管這些能力非常卓越,但關於這些人如何開發這些超常能力,卻並沒有秘密可言。他們練習,大量地練習。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並不是因為人們天生就具有長途奔跑的基因而提高了30%。20世紀下半葉出生的人們,也不是因為突然之間擁有了一些天賦,就能彈奏肖邦的曲子或拉赫馬尼諾夫的曲子,或者記住數十萬個隨機的數字了。

相反,在20世紀下半葉,我們看到的是,不同行業或領域的人們投入訓練的時長在穩定地增長,同時,訓練方法也日益高級。在許多行業或領域之中尤其如此,特別是那些高度競爭性的領域,比如音樂演奏和舞蹈、體育運動中的個人項目和團體項目,以及其他的競賽。這種在訓練的數量與精細程度上的與時俱進,使不同行業或領域中的人們的能力穩定提高,這種提高,如果逐年來看,並非總是顯而易見,但跨越幾十年的時間,便十分驚人了。

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你可以看到這種訓練的結果,有時候甚至讓你感到無比奇特。翻開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或者訪問其在線版本,你會發現一些世界紀錄保持者的神奇表現,比如美國教師芭芭拉·布萊克伯恩(Barbara Blackburn),她能以每分鐘212個單詞的速度打字;斯洛文尼亞的馬可·巴羅什(Marko Baloh)曾在24小時裡騎單車905千米;而印度的維卡斯·沙馬(Vikas Sharma)只用了僅1分鐘時間,便計算出了12個大數字的方根,每個數字的長度介於20位到41位數字之間,求出的方根從17次方到50次方不等。最後的那次計算,也許是所有計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因為沙馬能在僅僅6秒鐘內進行12次連續而艱難的心算,這甚至比許多人把數字輸入到計算器中並讀出計算結果的時間還要短。

最有效的練習形式

我收到過一封由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鮑勃J.費捨爾(Bob J.Fisher)寫來的電子郵件,他一度在籃球的自由投籃項目中保持著12項不同的世界紀錄。他的紀錄包括:在30秒鐘之內實現最多次數的自由投籃(33次)、在10分鐘之內最多次數的自由投籃(448次)以及在1小時之內最多次數的自由投籃(2371次)。鮑勃在郵件中告訴我,他看過我撰寫的關於練習效果的研究成果,並將他從那些研究中學到的東西運用起來,以提高自己自由投籃的能力,這使得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投得更快。

那些研究,全都以我在20世紀70年代末與史蒂夫·法隆所做的實驗為基礎。自那以後,我嘔心瀝血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以理解練習到底可以怎樣幫助我們創造新的能力和拓展已有的能力,同時特別關注那些運用反覆不斷的練習,最終成為他們所在行業或領域中世界最佳的人。在對這些優中再優的人們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之後(為運用精確的術語,我們把他們叫作「傑出人物」),我發現,不論什麼行業或領域,音樂也好,體育也好,象棋也好,其他任何行業或領域也罷,最有效的那些練習,全都遵循同樣一些普遍原則。

那些用來將前途看好的音樂家培養成音樂會鋼琴家的教學方法,與將一位普通舞蹈演員培養成芭蕾舞團首席女演員所採用的方法,或者將一位國際象棋棋手培養成大師所採用的方法,為什麼都有關聯呢?答案是: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強大的那類練習,都通過充分利用人類的身體與大腦的適應能力,來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們的技能,以做到一些過去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希望發展一種真正有效的練習方法,比如打造世界級的體操運動員,或者是教出一些能夠進行腹腔鏡手術的醫生,那麼這種方法需要考慮到在促使身體和大腦的改變上,哪些可以奏效,哪些無法奏效。因此,所有真正高效的方法,基本上都以同樣的方式起作用。

這些見解全都是相對較新的,而且並非所有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裡發揮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超常表現和取得令人不可思議的進步的導師、教練和選手,都運用了這些見解。相反,他們的進步,都是通過反覆試驗才取得的,參與這些試驗的人們,其實並不知道為什麼某種特定的練習方法可能有效。此外,在各個不同行業或領域中的從業人員,只是各自對他們自己的身體條件有一定的瞭解,並不知道所有這些都相互關聯,比如,全心練習三圈半跳躍的滑冰運動員所遵循的一系列普遍原則,與專心練習莫扎特奏鳴曲的鋼琴家所遵循的原則其實是一樣的。因此,設想一下,如果清楚地瞭解了培養專業特長的最佳方法,可以鼓舞和引導人們怎樣付出努力去追求卓越。

同時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把在體育、音樂和國際象棋等領域中被證明十分有效的方法運用到其他行業或領域中那些致力於學習和提高的人們身上,從在校學生的教育,到醫生、工程師、飛行員、商界人士,以及各種各樣的員工的培養和提升,等等,可以取得怎樣令人咋舌的卓越業績。我相信,如果我們對有效練習原則進行研究,並且運用從這些研究中得到的經驗,那我們完全可以實現我們曾見證過的、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之中各行各業和各個領域的人們取得的令人驚歎的進步。

某種程度上,各種各樣的練習都可能有效,但其中一種特殊的形式則是黃金標準,我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稱之為「刻意練習」。這是我們知道的最有效和最強大的練習形式,而且,對刻意練習原則的運用,是為任何行業或領域策劃和設計訓練方法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