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學經典怎麼讀:從IB中文到批判性閱讀 > 第4講 破解現代詩的路徑:我們試讀幾首好詩 >

第4講 破解現代詩的路徑:我們試讀幾首好詩

詩歌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首先在於定義之難。究竟什麼是詩?

把文章分成一行一行就是詩嗎?似乎不是。押韻的就是詩嗎?似乎也不是。而且現代詩可以完全不押韻。詩歌必須要抒情嗎?似乎也不是,很多詩讀起來很恬靜,很溫和。

如果我們連什麼是詩、什麼不是詩都分不清楚,就更別提詩歌含義的高度朦朧了,往往一首詩讀下來,每個字都認得,但是真的不曉得詩人在寫什麼。

確實,這些問題都存在,但倘若我們只是因為這些小小的阻礙就不敢涉足詩歌的殿堂,那未免是樁憾事。事實上,傳統語文課現代詩占比很小,IB中文課中很少有學校選擇將詩歌作為同題材編組的作品來教學,這些在我看來都是莫大的遺憾。

在美國艾奧瓦作家工作坊,有一天我和翻譯系的主任聊起年輕時寫詩的經歷,他說: 「每個年輕的人都做過詩人,也是詩歌讓我們最初體會到語言的美。」

我想用這一講來和大家一起讀幾首小詩,談一談詩歌鑒賞的不同層面,或許大家會發現,詩歌從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而且詩歌確實會讓我們體會現代漢語的美。

一、意象-意境:詩人的情網

我們都聽說過「意象-意境」的提法,在古典詩歌中就有,常見的例子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枯籐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尋找意象,簡單地說,就是尋找名詞,至於具體這些意象蘊含著怎樣的情感,詩人用修飾語提示了我們。籐是枯的,樹是老的,烏鴉是黃昏的烏鴉,三個意象點明的都是暮年景象。所謂「意境」,就是這些意象組合之後讓讀者體會到的情感世界,這裡的「意」不是「意思」,而是「情感」。我們都熟悉這首小令的情感,秋景暗示韶華已逝,這個孤寂的旅客似乎已經一眼望到了人生的盡頭。與此類似的是第三句, 「古道西風瘦馬」,這裡的「瘦馬」很有意思,本來「瘦」和「老」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因為這一切的景象都是萬物衰亡的慘象,所以這匹瘦馬給人的感覺似乎也是行將就木的老馬,其瘦骨嶙峋的姿態加深了這種悲苦。

整首小令唯一令人不感到這種悲哀的是次句, 「小橋流水人家」。這也是這首詩的妙處,全詩基本都是淒涼的晚秋之景的堆疊,總要給人透氣的空間,則第二句就是。但是這個透口氣的句子也不輕鬆,本來「小橋流水人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江南的古鎮,可以做旅遊海報的廣告詞的,但我們知道這是個孤獨的旅客,是個內心淒苦的人,所以當他看到有幾戶人家如此安謐地生活在小橋流水旁,更加深了他的孤獨。今天網絡上開玩笑說,那些明星秀恩愛是「虐單身狗」,其實就有點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會看到,揣摩意象-意境不難,找到修飾語,用生活經驗來理解,再帶回到詩人的視角。其實,現代詩歌也是如此。

小巷

顧城

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牆

其實詩中的情感我們都能體會,對不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死去的詩人,詩歌就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如果我們要和別人分享這首詩歌的美好,我們就需要一些載體,比如意象。所以我們還是首先來尋找這首詩中的名詞,大概有這些: 「小巷」 「 (沒有)門」 「 (沒有)窗」 「舊鑰匙」 「厚厚的牆」。

我們一一來看,就知道詩人是如何傳遞他的情感的了。

先是小巷,和之前分析《天淨沙·秋思》一樣,我們須留意名詞的修飾語, 「又彎又長」,其實還有一個「小」字。我們可以感受到這首詩在隱喻人生路途。那麼對於人生而言, 「又彎又長」的小巷意味著什麼?曲折,了無盡頭的人生。 「小」字還強調了這條路的狹窄、閉塞,選擇不多,或者是正因為狹窄和閉塞,才顯得如此坎坷和悠長。

「門」和「窗」,聯繫生活實際,這是我們與外界溝通的渠道。顧城的詩裡說「沒有」,則意味著封閉在這個狹隘的小世界裡。

最後兩個意象, 「舊鑰匙」和「厚厚的牆」,這裡似乎有一組對比存在。鑰匙是開門的,我們都知道,如果可以找到門,或許有通往新生活的希望,但眼前卻只有厚厚的牆。我們把這個邏輯總結一下就讀出了詩歌的意味:一來,沒有新的希望;二來,牆意味著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隔閡,那樣深不可破。

還有一點,我喜歡抓得比較細,什麼都不放過。詩歌就是這樣,每一個紙面上的字都應該窮究。我們還看到一個「舊」字,這個開啟新生活的希望似乎是上一代人留下的,或許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適用了。但詩人還在敲,可見他對新生活有多麼渴望,卻始終無法實現這個並不算奢望的理想。

顧城是「朦朧派」代表詩人,我們最熟悉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就來自他的詩篇。 「朦朧詩」當初怎麼會得這個名號,很大程度就在於詩歌模糊、隱約、含蓄,當時年長一些的詩人覺得讀不懂。但是我們從最基礎的層面一步一步解析,其實根本沒有那麼「朦朧」,對不對?

二、核心藝術手法:詩人的手勢

除意象意境之外,詩歌還往往會運用某種核心的藝術手法。 「象徵」是最常見的,我們剛才從具體的意象本身出發,尋找到了抽像的情感或者內涵,這就是象徵手法的體現。除了象徵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擬人、比喻等。

我們舉個例子:

半棵樹

牛漢

真的,我看見過半棵樹

在一個荒涼的山丘上

像一個人

為了避開迎面的風暴

側著身子挺立著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電

從樹尖到樹根

齊楂楂劈掉了半邊

春天來到的時候

半棵樹仍然直直地挺立著

長滿了青青的枝葉

半棵樹

還是一整棵樹那樣高

還是一整棵樹那樣偉岸

人們說

雷電還要來劈它

因為它還是那麼直那麼高

雷電從遠遠的天邊盯住了它

大家都看到了,這首詩用的核心藝術手法就是擬人。既然是擬人,那麼這首詩肯定不是簡簡單單在寫樹了,而是將其作為人格的隱喻。

我們把一些平時用於形容人的關鍵詞找出來,如「挺立」 「偉岸」 「直」 「高」。想一想,這些詞語常用來形容什麼樣的人?英雄!堅毅不屈,就算苦難追著他,他也不低頭。

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在遭受身心的巨大戕害後仍然不失人格的飽滿、精神的昂揚。

台灣作家齊邦媛寫《巨流河》,回憶當年在南開中學唸書時,正值抗戰,所有人的士氣都因日本佔據了東北三省而很低落,這時他們看到張伯苓校長每天抬頭挺胸走在校園裡,說:「中國不亡,有我」。張伯苓先生挺拔的身姿、嘹亮的嗓音,真的振奮了一代年輕的學生。

再看一首:

寒風

食指

我來自北方的荒山野林,

和嚴冬一起在人世降臨。

可能因為我粗野又寒冷,

人間對我是一腔的仇恨

為博得人們的好感和親近,

我慷慨地散落了所有的白銀,

並一路狂奔著跑向村舍,

向人們送去豐收的喜訊。

而我卻因此成了乞丐,

四處流落,無處棲身。

有一次我試著闖入人家,

卻被一把推出窗門。

緊閉的門窗外,人們聽任我

在飢餓的暈眩中哀號呻吟。

我終於明白了,在這地球上,

比我冷得多的,是人們的心。

這裡用的核心藝術手法同樣是擬人。詩歌的情感很直白,只要讀到最後一句立刻便能明白。但我專以此詩為例,是想請大家看到,要使全詩的擬人成立,詩人還是花了一點小心思的。

「白銀」是什麼?為什麼「白銀」是「送去豐收的喜訊」?

答案不難想到,寒風帶來的是雪, 「豐收的喜訊」則應了「瑞雪兆豐年」,所以,為了讓擬人的姿態活靈活現,詩人還借助了比喻。詩中還有兩個姿態,是依靠自然物象和人類經驗的共性來建立的: 「有一次我試著闖入人家, /卻被一把推出窗門」,這暗合了我們冬天都要把門窗緊閉的習慣; 「緊閉的門窗外,人們聽任我/在飢餓的暈眩中哀號呻吟」,我們都聽過嚴寒時節北風的呼嘯聲。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偏偏要選「寒風」這個自然物象?或者,牛漢的《半棵樹》為何偏偏要選「樹」這個意象?或許大家已經在心裡埋怨:詩人真麻煩,有話就不能直說嗎?

不能,詩人就是這麼麻煩的人——因為直說,讀者就不會有感動。事實上,在我看來,這首詩的末兩句直抒胸臆已經破壞了朦朧的詩境。我們先說《半棵樹》,人的挺拔、剛毅,不足為奇,但是被雷劈過半邊還傲然挺立的樹,才能帶給詩人這種震撼。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讀者也能體會這種感動,回望自身。 《寒風》亦然,世態炎涼說出來多沒意思,詩人要讓你重新審視你習以為常的冬日生活習慣,讓你看到,你也是殺死「寒風」的幫兇,你也是「世態炎涼」的貢獻者。更何況,寒風猶且知曉溫暖,知曉奉獻,人呢?

三、抒情主人公:詩人的吁求

詩歌的抒情主人公,簡單來說,就是詩歌中的「我」,詩人通過這個「我」的姿態(動作、心理、神態等)來表達情感。

這種寫法我們並不陌生,古詩中經常碰到,比如說,提起李白,我們腦海中永遠是個桀驁不馴、英姿颯爽的年輕人的形象;而杜甫則永遠是滿臉皺紋、鬱鬱寡歡、時不時還要捶胸頓足的老者形象。但事實上,李白年長杜甫十一歲,杜甫與李白相遇的時候,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著名詩人,而杜甫不過是初露鋒芒的「青年詩人」。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的兩人與現實中的完全不同呢?

這和兩位詩人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姿態有很大關係。

籠統而言,杜詩中的「我」含而不露,即便是「露」,我們也可以觀察出這個形象的特徵: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登高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岳陽樓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我們今天說每個明星都有「人設」,杜甫的「人設」他自己已經定好了,就是個白髮蒼蒼、動不動就鼻涕眼淚一起流的老頭。

李白呢?

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夢遊天姥吟留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的「人設」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就算愁苦,最後也總有辦法化解。

這都是從「我」的姿態得到的印象。

現代詩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當我們去尋找有關這個「我」的動作、神態、心理時,就會看到這些關鍵詞——「求」 「慎重」 「請」 「等待」 「凋零」。這些詞有什麼共性特徵?

似乎都表達著卑微、被動、膽怯,不敢驚動對方,這是非常真實的暗戀者的心態,所有的付出都是被動的,隨佛所化, 「長」在路邊, 「等待」 「心碎」,悄無聲息,連驚動對方的一點勇氣都沒有,就如俄國詩人普希金《我曾經愛過你》中的句子: 「我曾經默默無聞,毫無指望地愛過你。」

然而,在這種悄無聲息的暗戀背後,卻是異常深重的感情, 「五百年」的請求, 「慎重」 「熱情」和「凋零」,可見「我」的付出和堅守, 「我」將這份感情視為何等珍貴,這也使得最後「我」那顆「凋零的心」顯得何等蒼涼。

四、結構:詩歌的時空

以上我們涉及的都是詩歌的內容特徵,而詩歌最具魅力的部分其實是它的形式特徵——結構和語言,這也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的部分。我想說的是,這兩個部分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深莫測。

我們還是先以一首熟悉的古詩入門。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中學語文課本裡有,我們應該都知曉詩歌中的結構,從「遠望」到「近望」,從「仰望」到「俯望」。

事實上,時間和空間的轉移、騰挪也是現代詩最常見的結構特徵。

杜運燮

來自平原,而只好放棄平原,

植根於地球,卻更想植根於雲漢;

茫茫平原的昇華,它幻夢的形象,

大家自豪有他,他卻永遠不滿。

他嚮往的是高遠變化萬千的天空,

有無盡光熱的太陽,博學含蓄的月亮,

笑眼的星群,生命力最豐富的風,

戴雪帽享受寂靜冬日的安詳。

還喜歡一些有音樂天才的流水,

掛一面瀑布,唱悅耳的質樸山歌;

或者孤獨的古廟,招引善男信女俯跪,

有暮鼓晨鐘單調地訴說某種飢餓。

或者一些怪人隱士,羨慕他,追隨他,

欣賞人海的波濤起伏,卻只能孤獨地

生活,到夜裡,夢著流水流著夢,

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記憶。

他追求,所以不滿足,所以更追求:

他沒有桃花,沒有牛羊、炊煙、村落;

可以鳥瞰,有更多空氣,也有更多石頭;

因為他只好離開他必需的,他永遠寂寞。

這首詩的核心藝術手法也是擬人,用山來呈現一個永不安於現狀的人的形象。作為結構這部分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其中間部分的三個詩節有著怎樣的邏輯關聯。

第二詩節,說到他那無限的「嚮往」,也就暗示此時的他還停留於平原的童年,做著關於未來的好些夢。到了第三詩節,我們看到「或者」將這一小節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是「流水」 「瀑布」和「質樸山歌」,後一部分是「古廟」 「善男信女」和「暮鼓晨鐘」。我先不揭曉兩者之中蘊藏著怎樣的關係,我們往下看,下一小節還是這組關係的延伸(我們看到另一個「或者」),而這一次則是「怪人隱士」,是洶湧的「人海」。這些景和人通常出現在山的哪些部分?

需要解釋的是,這裡的瀑布,從詩人的口吻(「掛一面瀑布」)探尋,絕不是黃果樹大瀑布或尼亞加拉大瀑布,而是和流水相襯的小瀑布。這裡還有唱山歌的人,很可能是每天過來打山泉水的附近住客,也就是說,這裡很可能是山比較接近平原的部分。

寺廟我們都知道,至少建在半山腰,所以這個位置比流水瀑布更高一些。 「怪人隱士」,我們不知道這些人出現在哪裡,但是後面跟著「追隨他」,也就是山有多高,他們就要登多高,那麼這個位置又似乎高於古廟了。

因此,這首詩的結構很清晰,是由低到高的順序,也就是這座山從平原冉冉升起,不斷接近他理想中的天空的姿態。其實,除空間外,這裡面還有一層邏輯線索,大家看出來了嗎?

第四詩節末句說,夜晚做夢的時候,是他能夠「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記憶」的時候,平原對應著童年,那麼每一次升起也意味著年歲的增長,所以,這裡還暗藏了一條時間線。

時空的線索和山不斷攀升的氣勢相互匹配,才讓這首詩一氣呵成。

我們再看一首不按常理出牌的詩作: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首詩我們很熟悉,讀著讀著就感覺詩歌繞回到了起點,這種結構我們叫作「迴環結構」。

僅知道迴環結構沒有用,面對詩歌,我們要探尋的是這種結構是如何實現的。

我們試著這樣來看: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A|B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B|A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C|A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A|C

我們會發現,詩歌用兩個關鍵動作的重複串聯起了不相關的人物:

第一, 「看」這個動作串聯了「你」和「看風景的人」。正因為「看風景」這個行為,「你」成了風景的一部分,「看風景的人」實際上也成了「你」的風景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國電影《盜夢空間》, 《盜夢空間》裡有鏡子時刻,說的是在一個人的前後分別放上一面鏡子,這個人就會在鏡子裡形成無窮無盡的倒影。其實,這兩句詩達到的也是類似的效果。

第二, 「裝飾」這個動作串聯了「明月」和「夢」。

夢和明月,一虛一實,這是上一詩節的延展,串聯起兩個意象之後,誰是虛,誰是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意象因為「裝飾」而互生,本來不相關的,現在卻彷彿生出了無盡的關聯。

五、語言:詩歌的音樂

前文提到,詩歌讓我們最初體會到語言的美。這或許是指,我們需要讀到好詩,才能領會語言的字詞、節奏和語音竟然都可以這樣把玩。

心井

張德強

掉進水裡的一個月亮

以你明媚之笑

照亮了我幽暗的苔壁

你只知道我很深沉

且有點陰冷

卻從來不注意我的漣漪

也曾含蓄地激動過

當你探身打撈自己的倒影時

僅僅擁有這麼一小片天空

我也滿足了

只要每天都能有一副

你汲水的姿勢

無論什麼季節

我的等待總是恆溫的

這首詩和之前分析的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有諸多相似,都是暗戀者的心態。把它作為討論詩歌語言部分的例子,是想和大家一起關注一些平日被我們忽視的量詞和副詞的運用:一個(月亮)、一小片(天空)、一副(你汲水的姿勢)、只、僅僅… …是這些小詞的點綴,描摹出了這個暗戀者卑微的姿態,他幾乎對對方無慾無求。然而,和所有暗戀者一樣,他內心蘊藏的情感是熾熱的。這也是從副詞的使用中看到的;最後那個「總」字表明了,無論遭到何種漠視與冷遇,也無論這種毫無指望的愛要持續多久,沒關係, 「我」對「你」許下了天長地久的承諾。

連量詞和副詞都在詩歌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在提示我們,我們平時對漢語的關注還不夠細緻?

我們看一首比較典型的充分調用語言節奏和韻律的詩作:

等你 在雨中

餘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外,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

這隻手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