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喚醒大腦:神經可塑性如何幫助大腦自我療愈 > 推遲癡呆症 >

推遲癡呆症

這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步行可以逆轉帕金森症狀,還能延緩亨廷頓病性癡呆的發作,那麼,它能在另一常見大腦退行性疾病,即阿爾茨海默病上發揮一定的作用嗎?

這個問題尤其重要,因為阿爾茨海默病沒有強效藥物。不過,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綜合征有相似之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老齡問題研究所國家神經科學實驗室的馬克P.馬特森(Mark P.Mattson)醫生指出,導致帕金森綜合征問題的不少細胞過程,也出現在阿爾茨海默病裡,只是出現在不同的腦區。帕金森綜合征是黑質首先出現機能故障。阿爾茨海默病的退行性變化始於海馬體(將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海馬體逐漸萎縮,令得患者喪失短期記憶。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上,大腦喪失了可塑性及在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的能力,許多神經元也死掉了。

2013年,步行和阿爾茨海默病這個迫切問題得到了解答。有一套非常簡單的項目,可驚人地將患老年癡呆症的概率降低60%,而步行就是該項目的關鍵因素。如果有哪種藥物能做到這一點,那它會成為醫學界裡最受歡迎、人人都提到的治療方法。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由彼得·埃爾伍德(Peter Elwood)醫生,以及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科克倫基層保健和公共衛生研究所(Cochrane Institute of Primary Care and Public Health,Cardiff University)的一支團隊完成,報告公佈於2013年12月。30年來,這些研究人員跟蹤了住在威爾士的卡菲利市年齡45~59歲的2235名男性,觀察5種活動對其健康的影響,以及他們是否發展出了老年癡呆症或認知衰退、心臟病、癌症或過早死亡。卡迪夫的研究非常細緻,在30年裡每隔5年對這些男性進行考察,如果他們表現出認知衰退或癡呆的症狀,就送去進行詳細的高質量臨床評估。它克服了此前11項研究存在的設計問題。

結果表明,如果受訪男性從事以下4~5種行為,認知(精神)風險和老年癡呆症(包括阿爾茨海默病)概率就會下降60%:

1.鍛煉(定義為劇烈鍛煉,或每天至少步行3公里,騎行48公里)。鍛煉是減低整體認知衰退和癡呆概率最有力的因素。

2.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每天至少吃3~4份水果和蔬菜)。[1]

3.保持正常體重(如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25之間)。

4.低酒精攝入量(酒精往往是神經毒素)。

5.不吸煙(也是為了避免毒素的緣故)。

所有這5個因素有助於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的整體細胞健康。所有因素都要求人盡量靠近我們狩獵-採集祖先的生活,像過去進化過程中那樣使用身體。所有這些行為基本上都是在做減法:不做進化路上沒有出現過的事情,比如整天坐著,總是開車出行;不吃加工食品,不吸煙,不喝太多酒。

這項研究沒有獲得更多關注的原因之一在於,科學界過分關注開發一種藥物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不就從遺傳的角度來認識它。當然,如果「都是因為你的基因」,大多數人會以為,除了乞求「基因方面出現突破」,自己對此事無能為力。但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員兼神經學家蒂芙尼·周(Tiffany Chow)指出:「世界上只有百分比極低的人攜帶了不可磨滅的阿爾茨海默病遺傳模式。」此外,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類型的癡呆症還有許多已知的環境成因,如頭部損傷,接觸了某些毒素(如殺蟲劑DDT)會提高風險,而高教育程度會降低風險。周說,環境因素「和基因組成……互動,最終讓癡呆症有了(或者沒有了)立足之地。」有著與阿爾茨海默病常見相關遺傳危險因素的人不一定會得病,甚至擁有多個與風險相關的遺傳物質拷貝,「也不足以產生阿爾茨海默病」。[2]因此,雖然一級親屬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會提高一個人的遺傳風險,但風險提高不一定意味著保護性技術(比如鍛煉)沒有幫助。恰恰相反,它可能使鍛煉十分有利於自我保護。

至於那些沒有癡呆症的人,有一點非常清楚:體育鍛煉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2011年的另一項突破性研究為闡明鍛煉認知效果指出了重要的方向。梅奧醫院神經部門的J.埃裡克·阿斯考格(J.Eric Ahlskog)及其團隊審查了截至當時的所有1603項以癡呆症為側重點的鍛煉及認知受損研究。阿斯考格進行了所謂的「元分析」(meta-analysis),檢驗了所有高質量的研究,選出了其中最優秀者(包括隨機和對照試驗)。29項入選的隨機對照研究證明,鍛煉(以有氧鍛煉為主)有助於改善無癡呆症成年人的認知功能,提高記憶、注意力、處理速度,以及制訂、執行計劃的能力。大多數研究考察的典型運動量是每星期2.5小時有氧運動。科克·埃克森(Kirk Erickson)主持的研究小組最近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進行了一年有氧運動的人(無癡呆症),與久坐不動的成年人相比,海馬體明顯擴大了。而且,這些變化是可持續的。另一項研究顯示,步行的人在開始鍛煉計劃9年以後,海馬體都是增大的。阿斯考格還發現,即便是癡呆症患者,鍛煉也能帶去適度改善。

把這些行為整合起來,就能無限期延遲老年癡呆症嗎?我們還不知道。現在,70歲以上的人群,15%都患有這樣那樣的癡呆症,等到了85歲,這個數字更是急劇提高。但這並非是長壽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很多人活到很長的歲數,也沒有得阿爾茨海默病。只有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們才得以大量地研究90歲以上的人,也就是那些「老壽星」。這種「90歲人群」是北美增長最快的年齡群體:美國現有200萬,到21世紀中葉,人數將超過1000萬。雖然老年癡呆症的概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但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出色的「90+」研究小組調查了1600名90歲以上老人,發現絕大多數都沒得老年癡呆症。隨著年齡的推進長期研究這一人群,能告訴我們這些使用了近百年都未出現大幅退化的非凡大腦到底具有哪些特徵。

[1] 自從該研究開始的30年以來,我們對飲食和大腦有了更多的認識。神經學家戴維·珀爾馬特(David Perlmutte)的《穀物大腦》(GrainBrain)(New York:Little,Brown,2013)對飲食、食物過敏、血糖、胰島素和肥胖症影響大腦健康,以及鍛煉與胰島素之間的關係,做了跟進的討論。該書中文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2] 最常提到的遺傳風險因素是19號染色體載脂蛋白E基因的某些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