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安全感 > 第5節 集體中的安全感 >

第5節 集體中的安全感

前面說過,這一代人的精神生長期,正趕上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爆發階段,父母更多地關注財富的增長而忽略了子代精神的培養,於是這一代人成了孤島,前後不接,精神上成了斷代。但是勒索的母親、缺席的父親、競爭的父母並不只是這一代才有的,為什麼這代人就受不了呢?另一個社會現實是,農村在消失,而城市裡沒有家族和部落的概念。

我們父輩的安全感還來自對家族的歸屬。親戚是種很療愈的東西,我們走過幾段道路,跨過幾條巷子,來到一扇門前,按下門鈴,房門打開,看到一張張熟悉的臉。這裡有最親切的慰問,還有最豐盛的食物,然後是閒聊家常,沒有任何約束,沒有任何功利,我們只是閒聊……城市裡,同族、親戚這些概念則淡了很多。

農耕社會的基礎單元不是家庭,而是村莊。部落裡有天然的安全感,城市裡就不行。在原始部落或者村落裡,會有150個人左右,共同守著一份安全感,孩子可以隨便跑,可以夜不閉戶,在北京和上海就不行。

科學家鄧巴以人類的社會腦容量為研究對象,認為正常的人類種群,人數上限為150人,人類的社會團體大小——從狩獵採集社會到現代軍事部隊再到公司的管理部門——都差不多是150個人左右。如果種群超過150個,就分了。

對這種集體生活的模擬,似乎只有學校、教堂和俱樂部中的生活了,這裡的氛圍放鬆、平等,互相尊重,有最原始的安全感。我們身處一個集體之中,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這裡有純自然的快感。所以上學有時候是一種癮,學校/教堂裡的生活可以重塑一次人格。

集體生活中還會有很多偶然的肢體碰撞的感知,是母親撫觸的模擬。對於一個不安的人來說,另外一個個體對自己身體的觸碰是最具威脅性的,可能會讓人汗毛豎起,但人又需要觸覺的溫柔感知才能恢復安全感。集體生活避免了威脅性,又暫時滿足了需要。

另一個現實是,從那時起,開始了計劃生育。以前孩子多,多多益善,每家十幾個孩子。他們知道自己屬於哪裡,排行第幾,還有一群小夥伴,大家在一起玩耍。從父母那裡得不到的,就從兄弟姐妹和夥伴那裡得到了,從每人那裡得到一點點,就夠了。所以,他們並不缺安全感。現在沒有那麼多孩子,最多兩個,所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又是跟著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的,不僅親子之間的連接普遍比較淡漠,和人玩耍的機會也更少了。沒有四五個兄弟姐妹,沒有一群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小夥伴,歸屬無依就成了一種必然。

最後,現代通信設備比以前發達多了,使交流變得輕而易舉,所以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斷裂開來。家人總還是要見面一起勞動一下才好,這對情感的維持是非常重要的。相伴的時間越來越少,遠遠不能滿足情感維繫的需要,終究要面對懲罰的。

歸屬是連接的聚集地。那個時候,那個地方,有那麼一群人,可以遇到,一起勞動,一起玩耍。這就是歸屬感,人際安全感的濃縮和集中。

教會是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它模擬部落、村莊和學校裡的田園氛圍。教會裡有真正的人性之美,有最自然的安全感。我是學理的,懂得什麼叫科學、統計和實驗研究,但是在教會裡得到的情感慰藉,真的很療愈,把我帶回了像學校、村莊裡那種天真純潔的環境,我又可以重新塑造一次人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