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安全感 > 第2節 自我覺知:傾聽自己內在的喜悅和噪音 >

第2節 自我覺知:傾聽自己內在的喜悅和噪音

自我覺知是改變發生的必需過程,雖然並非充分條件。

——孫向東

觀自在:看到自己是這樣一個存在

一個秋天的上午,一個父親對正要去釣魚的兒子說:「昨天我和鄰居的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裡面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後面。鑽出煙囪後,其實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被煙囪裡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乾乾淨淨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自我是最陌生的親人,自我是最親密的陌生人。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性動物的特點就是把看到的別人當作自己,而漸漸忘記了自己還是個獨立的個體,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樣子和感受。

人的行為分為自動化行為和自主行為,如果把你平時的行為錄下來拿給你看,你會很意外地發現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小動作;而如果做角色換位扮演,你會吃驚於原來自己是這樣的。

貓狗的宿敵,就是鏡子,因為它們不知道那是自己;而人之所以成為人,乃是因為他們不懼怕看到自己。人需要瞭解自己,觀照自己。不愛照鏡子的話,怕的是那部分不願面對所以陌生的自己,於是人和現實的自己越來越遠,這是一種分裂。當案主開始注意自己的容貌和打扮,他就開始重拾自我意識了。

自我意識,就是瞭解自己的特點、個性、價值、傷痛和能量,以及自己的模樣和感受。當人能夠面對真實的自我,尤其是自己躲避的那部分時,人格就開始了回歸現實的過程。

一個好的咨詢師,在設身處地為案主考慮時,不會成為一個指點人生的老師(除了咨詢初期的解釋支持),而是一面鏡子,讓案主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看清自己的問題,也看到自己的能量。咨詢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帶著案主,完整而充分地體驗自己的身心狀態,引導咨客進行各種深度的探索。其實,即使沒有咨詢師,自己也可以做這種深度的探索,並慢慢成為觀照自己的鏡子。

閉上眼睛,你能還原自己的樣子嗎?你的髮型是什麼?眼角的紋路如何?身體各部分的知覺如何?當下的感受如何?為什麼會不舒服?……

意識到並尊重自己的存在,自身的生命力就會在伸展中有種種自然的表達41;壓抑了自我意識,人就像沒有長開的花兒,還沒結果就開始枯萎了。

沒有自我,只是說明人恐懼接受現實的自我。重拾自我覺知,可以幫助尋回那消失的存在感。感受自己才能真正愛自己,或者說,感受到了自己,愛自己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當你靜下來,仔細聆聽自己的聲音,就會感覺到身體和精神裡面的噪音。那噪音就像聽音樂的時候耳機中電流的聲音。當音樂夠響,會遮蔽它的流動;平時,這種噪音就和其他信息混合在了一起。最靜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身體裡的噪音。傾聽這噪音,感受它,問它到底從何而來。你知道,這些噪音就是身體和心靈的騷動不安,往往來自曾經的不愉悅事件,塵封已久,隱隱作痛。

面對比忘記更重要。一旦精神的傷痛被感覺到了,它才能開始自己癒合的過程。一旦憤怒和恐懼被覺察,它的濃度便會稀釋一些,這就是情緒的體驗能力,是情商的基礎之一。它就是你內在的小孩,如果你不理它,它就會一直都在,只有得到了安慰,它才會停止躁動,或早或晚。

戈爾曼認為,情商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情緒體驗能力;第二,情緒表達能力42,可以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感受;第三,情緒抑制能力。人們通常認為情商只包括第三個指標,而忽略前兩個根本。如果能體驗自己的情緒,並表述出來,情緒就會洩掉一部分,自我掌控則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靈魂就像一棵樹,自我覺知給靈魂添加營養。你越能覺察自己、深入地瞭解自己,就會越接受自己、尊重自己、欣賞自己、感受到自己。觸及自己的靈魂,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自我覺知,按佛教的說法就叫「觀自在」:看到自己是這樣一個存在。所有非正統的所謂「靈修」,無論什麼派別,大抵都可歸為「自我覺察」這個詞,覺察自己的存在。感知到了,就能接受自己,能夠愉快地接納自己,不是因為自己優秀,而是因為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罷了。

自由聯想是自我覺知的一種,效果非常好,可以幫助人們覺知他們感覺不到、不願感覺或拒絕承認和感受的那部分。但自由聯想一般無法由個人自行操作,即使個人擅加操作,效果也不見得有多好,甚至副作用會超過有益效果。所以此處就不多說了。

停留於此:高峰體驗、心流體驗

我們一般都在不斷地閃回,閃回到之前那些創傷性或愉悅性的體驗之中。沒有意識指導的閃回,無益於自我覺知。而停留於此(stay here),就是想像進入愉悅情緒的情景並停留其中的方法。有一種支持性資源,叫作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

近親結婚是不是有問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馬斯洛很喜歡他的表妹。馬斯洛的童年並不怎麼愉快,他長得不怎麼好看,大鼻子,學習也不怎麼好。但他真的很喜歡表妹,從來都不敢說。

一天,這兩個人待在一起,扭扭捏捏了老半天,也沒啥進展。站在旁邊的姑媽實在看不過去了,就說:「看在上帝的分兒上,請你親她一下吧。」於是,他就親了她一下。這一下不得了,馬斯洛覺得整個世界都變了。

於是,他從韋特海默那裡借來了一個詞叫「高峰體驗」。他說,所謂高峰體驗,就是生命中曾有過的一種特殊經歷,體驗到一種興奮與歡愉的感覺,體驗到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戰慄、欣快、滿足、超然,那種愉悅雖然短暫,但尤其深刻。

馬斯洛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按照正常的邏輯,他應該會十分缺乏安全感。如果沒有這次高峰體驗,估計他也就變成另一個自卑齷齪的猥瑣男了。我想,每次他遇到什麼挫折,都會閃回到高峰體驗的時間點上並瞬間滿血復活吧。正如他自己所說,一個人可以藉著為數不多的高峰體驗,獲得人性的解放和心靈的自由,並照亮自己的一生。

有時候我們忘了自己還有過這樣的體驗,所以需要進行自我審查,並對那些能引起愉悅體驗和控制感的活動加以關注和標定,它是恢復安全感的重要載體。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至少有過一兩次高峰體驗,仔細回憶所有的細節,告訴自己:這是我想要的,這才是我。

心流體驗(flow experience),又叫沉浸體驗,或稱「陶醉」,是另一種發生頻率更高的美好體驗。它說的是人在做一件事時過濾掉所有不相關的信息、集中注意力、完全沉浸其中時的感覺。人在這種體驗中,會從做事本身中獲得沉浸的快感,時間感被扭曲,彷彿是靈魂而不是時間在流動一樣。

這時人是最快樂的,快樂來自投入、熟練、滿足本身,會對正在進行的活動和所在情境完全投入和集中,對其間暫時性的干擾(時間、食物、煩事等)自動忽略。這是一種人人都經歷過的感受,比高峰體驗的發生頻率要高。

遊戲(play)中會產生沉浸體驗,人的目的性不強,只是進行探索(exploratory),完全專注(concentration),並在活動中引導出心理享受(enjoyment)。例如籃球場上的人的體會應該非常深刻。

愛好可以引導出心流體驗。托馬斯·曼寫的《浮士德博士》中,一個學鋼琴的小男孩問老師: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情感超過了愛。老師說:有的,這個情感叫作興趣。

我們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工作和學習,如果喜歡自己的工作和專業,就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心流狀態下。有些男人在家裡得不到愛,就會寄情於工作,因為工作會給他們帶來這種心流體驗。學海無涯「樂」作舟,這個「樂」就是心流體驗。

人區別於動物,在於會使用工具;每個人和每個人不同,首先在於他使用的工具不同。工具是一個載體,是人的身體的擴充和延續,並被內化成一個人的人格。當喬丹手裡握著籃球,當將軍拿起佩刀,當小編拿起自己的紅筆,當牧師拿起聖經,甚至賭徒摸到麻將……他們就進入了陶醉或沉浸狀態,開始啟動心流體驗。工具的重量、形狀、質感、手感和視覺感都成了心流體驗的載體。

人都需要心流體驗,心流體驗是上癮的。喬丹不打球,將軍被投閒置散,小編沒有稿子可看,牧師被剝奪聖職,賭徒沒有賭本……他們的手就會發癢,內心對心流體驗的渴望,比癮君子對毒品的渴望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