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安全感 > 第5節 虎媽:每天不去噁心別人一下就會特別不舒服 >

第5節 虎媽:每天不去噁心別人一下就會特別不舒服

我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撒邪火,可能是我比較自私吧,但是能在親人身上耍一耍的感覺,真的很好。

——小英

溺愛是一個借口,而「不能溺愛孩子」也會是一個借口,在這個借口下,母親可能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撒邪火,在家裡的弱勢個體身上明目張膽地、有意識地發洩自己的權力慾和摧毀欲,進行攻擊。

如前所述,缺失安全感,人就會生無名之火,要麼憋著要麼攻擊,不管攻擊的理由,只選擇弱勢對象。攻擊不了外人,就攻擊家人;攻擊不了丈夫,就攻擊孩子;肢體攻擊不行,就精神摧殘。於是,家裡的孩子就成了不安母親的攻擊本能的發洩口和洩慾工具。

撒邪火的人知道你被折磨了,就得到了反饋和鼓勵,火氣發洩出去,就得到了快感。攻擊是力比多受挫後的本能釋放。弗洛伊德說:這才是你的本質呢,它滿足了你對攻擊本能的需要。

小英說自己「每天不去噁心別人一下就會特別不舒服」。她會去噁心誰呢?當然是噁心丈夫和孩子。但是,男人會跑,所以,就只能噁心兒子了。

但母親(偶爾是父親)是不允許讓自己覺得自己道德缺失的。是的,如果沒有理由地做壞事,人的道德律就會開始起作用。而且,這是自己最親的人啊,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攻擊欲呢?

為了避開分裂的不舒服感,各種理由都會出現。小英說:「我不是為了這個家嘛。我是家裡的頂樑柱,我垮了家就沒了。他讓我舒服一下不是應當的嗎?他會為這種犧牲感到驕傲的。」父親把雅彤的胳膊打斷了,警察問:「是親生的嗎?」「是。」「為什麼打這麼狠?」「她不好好學習,我不是為了她好嗎?」

是的,大腦會編出一個理由,一個對強勢個體來說絕對成立的合理理由,來心安理得地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發洩被壓抑的攻擊本能。

話說,我們的大腦非常擅長編故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電極植入被試負責運動的腦區,釋放微弱的電流,被試就會有動作,比如抬起手,腳抖動,或者回頭。但是當實驗者問被試為什麼回頭時,他們都會隨口編出一個非常及時的理由,比如「我要找自己的拖鞋」。

意識的功能,並不是用來遵循邏輯,指導我們的決定和行為,而是在我們做了決定和行為之後,用邏輯來解釋和說服自己和別人。人類學家羅賓·福克斯說:「大腦的任務不是告訴我們正確或客觀的世界觀,而是給我們有用的觀點——一個我們可以拿來使用的觀點。」

意識的滯後性有生理基礎。編故事的大腦,位於左腦的語言系統,被稱為「翻譯模塊」(interpreter module),任務就是在事後自然而然地來解釋我們的行為、決定、情緒等,即使它並不知道真正的理由。大多數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在這樣做。而一旦無法做出解釋,就會造成認知失調;而發生認知失調,我們就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決定、情緒,人就會分裂,至少發生紊亂。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名利場》,是19世紀的英國作家薩克雷寫的。其中講到有個男人叫多賓,追一個女人幾十年都沒有成功,讀者實在無法理解,這樣一個忠誠、富有、專一的男子,為何得不到美人的青睞?快到末尾的時候,真正的理由終於出現了,原來,他腳太大(I would have not minded his large feet.)(我本不該嫌棄他那雙大腳的)。

女性會用語言和情緒來折磨和摧殘孩子,主要是羞辱。「我又沒打過他,甚至沒有太大聲罵過。」「你學習不好!」那學習怎樣才算好呢?「語文100,數學才98,那就是數學成績太差了!」所以,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都是人們用來洩慾而不至於喪失道德感時的借口。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作為洩洪口,隨便一抓就一大把,挑一個即可。「我叫她過來,她不過來,這麼不孝順,養不教『母』之過,我得教教她孝順的品德!」

父母最大的謊言就是:世界上哪有父母不疼孩子、不希望孩子好的。實際上還有個人排在孩子前面,那就是他們自己。每個人都最疼自己,最愛自己,孩子作為家裡最弱勢的個體,必然會成為父母發洩情緒的首選對象,邪火沒地兒撒,只能向他們耍威風。

每個人都堂而皇之地用孩子說事兒,實際上每個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別人忽視。把自己的邪火撒在孩子身上的行為,一般都被意識扭曲成了愛的表達。

「孩子就需要羞辱才能成大事派」的教主可不是虎媽,而是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布羅德斯·華生(John B.Watson)。華生曾因為「虐童事件」和桃色新聞被逐出心理學界,但他的這種主張,卻迎合了美國人比較疏遠的親子關係的要求,而且當時女性的地位剛剛得到解放,母親們都很忙。

當時的行為主義認為:給孩子飯吃,這就是母親和孩子之間建立連接的唯一要素。不必關心情感,只需塑造行為;不要和孩子有什麼情感接觸,否則會寵壞孩子。總之,要把孩子當作動物,只需機械付出。

華生認為用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獨立性都很強,能力很強。華生自己確實能力很強,30多歲就做了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但是華生是兒童中的奇葩,本身就是個非常調皮搗蛋的孩子,外向、神經質高、精力充沛、沒心沒肺……而大部分孩子都是敏感的,這樣養育,其實不難預測將來會如何。

華生自己的四個孩子怎麼樣了呢?女兒波莉自殺未遂;約翰流浪街頭,只是偶爾回家管他要點錢花花,40多歲就死了;威廉自殺未遂,和華生老死不相往來,一生不得志,後來終於遂願,自殺成功;詹姆斯是唯一一個正常點的。

他的兩任妻子,都有過類似這樣的表述:我也不想這樣對待孩子,但是作為行為主義大師的妻子,我不能不貫徹他的理論啊。結果你看,四個孩子廢了仨。那你說,那不還有一個正常點的嗎?不算完全失敗。嗯,那倒是,只有75%的異常比例。

當然,如此養育孩子,不見得就沒有正面效果。沒有魔就沒有佛,精神病學家納西爾·加梅(Nassir Ghaemi)在《一等瘋狂:解密精神疾病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中提到:「情感上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並且總體上有一種幸福感的人,才稱得上精神健康的人;然而平和而放鬆的心境,從來都不會激發出偉大的成就。」雖然他們終生缺乏安全感,人格和感受扭曲,但是,為了彌補,他們會拚命地爬上社會階梯,所以只要沒被自己(或社會)壓垮,一般都會學習好、工資高,總之就是急功近利;一旦遭遇挫折,就會一落千丈。

急功近利是為了用外界的東西來填補自己內部的空虛和不安。虎媽說自己很成功,女兒都考上了哈佛。但是考上哈佛有什麼用?一生都在焦慮中,持續地尋找那曾經迷失的安全感,無論有多少外在的收穫,都無法彌補這方面的缺失。華生有兩個孩子自殺,一個早夭,這兩個姑娘將來如何,仍未可知。

內在的荒涼,不是哈佛能夠彌補的。從此以後,她們就會不斷地尋找母愛的替代品,用物質。總之她們就是無法享受當下的生活,無法接受自己;尋找母愛的代替人,愛並企圖摧毀他人;無法享受正常的親密關係,無法動「情」;有自殺傾向。

有錢的都有病,這可不是句洩憤的話。母愛的充足,會讓人選擇另一條路,那就是幸福,他們不太在乎物質是否充足,吃肉和吃菜都能很幸福。

父母拒絕付出愛,還有個變體,即交易式付出:養肥了豬,就是為了吃的。「養你這麼大我容易嗎?」「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連你也是我的!」「你是我生的,我叫你死你就死,叫你活你就活!」

華生是極度缺乏母愛的人,但是為了證明他自己不缺乏母愛,沒事兒,所以發明了虎媽教養方式。哈羅之所以要研究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正是因為他自己的母親非常暴躁。和母親之間的這種緊張關係,會擴展到對所有其他人,尤其是女性。哈羅自己和女兒帕米拉的關係也不好,而且和他的同事馬斯洛一樣,他也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