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安全感 > 第3節 重要他人:安全感的載體 >

第3節 重要他人:安全感的載體

有些人離開了,卻彷彿一直都在。

——嫣紅

假如你受傷了,或者受到了驚嚇,你會閃回到誰?基督徒會閃回到上帝。一般人會喊:哎呀我的媽呀!另一些人則會重複配偶/哥哥/父親的名字。彷彿這樣叫著,就如有神助,當下的情景顯得不再那麼恐怖,人便能夠權且忍受當前的痛苦了。

有時候,我們會需要在精神上退回到一個可以恢復平靜的港灣,而我們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港灣,往往是因為這裡有一個人,所以,人就是港灣。

小時候跌倒了哭起來,我們會轉身撲到母親的懷抱裡去尋找安慰,我們知道她一直都在,只要轉身,她就在那裡。

後來,我們走到了天涯海角,那感覺依然在,彷彿一轉身,就又能投身到母親溫柔的懷抱。港灣刻在腦子裡,母親永遠都站在我們身後,她永遠都在那裡,不離不棄,即使死亡也無法把她從我們的背上剝離。母親是最早的港灣,從此,生活中的其他接踵而來的港灣,都是第一個港灣的變體,無論上帝也好,配偶/哥哥/父親也罷。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個人永遠在我們的背後愛著我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靈沒有歸屬,或者轉身後沒有什麼期待,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

我們「彷彿」(這個詞被專門強調,因為動物我是無法區分時間、空間的)轉身即可期待的人,就是我們的「重要他人」(important other/significant other),我們和他們之間有一條無形的「連接」(bond),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我們不僅會在第一時間閃回到那個或那些人,而且,他們本身就是「我」的組成部分,我們的言談舉止、思維方式、感受模式中都帶著他們的影子。

人的周圍似乎有一種舒適圈,分很多個層級,就像物理中的磁場、電場之類的東西。美國心理學家霍爾發現,美國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安全距離的大小因關係不同而不同(中國人的各道距離可能要更近一些)。

親密距離範圍內的空間,向前就是手臂半伸直就可以把人推開的距離,左右則表示可以把兩個手肘撐開的空間範圍內,向後則指背後所有的空間。前面、左邊、右邊的安全感也許還可以由自己來守衛,但背部我們自己是無能為力的,只能由我們信任的重要他人來守護。所以我們可以說,人們「背著」自己的重要他人走到天涯海角也不會感到不安全。如果竟然沒有任何人可以撫摸一個人的背並讓他坦然、信任地接受,這個人的安全感就沒有任何載體。

親密空間裡的人就是「重要他人」。這裡的人們,常互相感受到對方的呼吸、心跳、體溫和皮膚,並因此感到安全,只因彼此的存在就感到安全。這裡的人們,人格是互相重疊的,你是我的一部分,我是你的一部分。你認為他們是你的一部分,對他們充滿信任感,願意向他們透露自己最私人的問題;對方也這麼認為,願意聆聽你的心聲,感受你的傷痛,並做出回應。這裡有情感的共振,每個人都可以為對方動情。你要不高興了,他們也會很難過,你幸福的時候,他們也會發生共振,也就是「動情」,這裡有親情、愛情、友情。

這裡有心靈意義上的接觸,所以是療愈的。「心靈意義上的接觸」,這種話都是「高大上」的學派的措辭,換成醫學心理學叫「他們的撫觸不會激發癢覺」或撓你胳肢窩就像自己在撓或左手摸右手,沒太多感覺。

安慰的話語和陪伴,也許幫不上什麼忙,但絕對有用,會讓人的心靈變得堅強,然後人們就有力量去自己解決問題了。

親密關係是交互的,如果有一方不能感同身受,就無法形成這種關係。所以有時候人們是害怕擁有重要他人的,新添重要他人尤其令人恐懼,因為真的在乎一個人是很危險的。在乎另外一個人,似乎就是交給他傷害、拒絕、拋棄自己的權力一樣,這種劣勢讓人恐慌。於是他們拒絕深刻的情感連接,拒絕成了本能,療愈的大門緊閉。

任何其他人,都只能影響我們的情緒——那些可以被時間沖淡和沖掉的情緒,而無法影響我們的情感和人格。只有重要他人可以擾動我們的人格,這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所無法改變和撼動的。與重要他人發生斷裂,整個宇宙都開始都變得悲傷,這就是抑鬱。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手肘空間內的人,都是我們的重要他人,不管我們的關係的質量是好是壞。他們只是「重要」,不一定是重要且「積極」。

根據社會再適應量表20,結婚、喬遷、生子、陞官、發財、跟老婆離婚娶了小三等,都會帶來生活的波動,降低安全感。陞官發財還好點,不安全感被興奮勁兒沖掉了,但是跟常年不和的老婆離婚娶小三之後,一個男人往往因此迅速走下坡路。為什麼?因為從此以後,你的重要他人從心中挖去了,那個多年來和你同甘共苦、給你提供穩定的安全感的人從此消失了。沒了安全感的基礎,人還能有好事兒?

任何根深蒂固的問題,都是因為缺失重要他人,或重要他人給你的反饋不對;任何人格上的改變,都需要重新找到並確立一個重要他人,讓他給你正確的反饋。無論咨詢師、教會還是情人,都是再找到新的重要他人,從而給人格一個重塑的機會。

睡不著、醒不了

不想睡是怕夢裡見不到你,不想醒是怕現實裡也找不到你。

——嫣紅

重要他人無時無刻不待在我們身邊,連接超越時空的限制。你睡下的時候,並不是你一個人在睡,和你一起躺在床上的,便是你的重要他人——那些死亡、憎恨都不能割裂的關係。

我們幹點兒什麼都需要一個理由和希望,奮鬥下去,努力下去,忍耐下去甚至活下去;同理,睡下去、醒過來,也都需要一個理由和希望,而理由和希望都是以重要他人作為載體的。

自己躺在床上的時候,和你一起躺下的,首先就包括曾經和你躺在一起的父母。

為什麼不願睡呢?他們(兩個「重要他人」)不願陪你睡,或者你不肯讓他們陪你睡下去。但對於這件事,我們是沒有覺知的。睡不下,所以熬夜,這跟生物鐘有關係,但關係不大。

為什麼不喜歡洗碗呢?因為沒有和重要他人一起愉悅洗碗的記憶。為什麼不喜歡洗衣服、收拾房間、做飯呢?因為你的重要他人不喜歡做,你們沒有一起做過,一摸洗衣盆、掃把、鍋鏟,重要他人就消失了。你洗衣服的時候,不是你一個人在洗,他們會附著在你身上,和你一起洗。其間,我們是沒有覺知的。

我們剛睡下時,夢到的都是近來的事情,之後的夢就會越來越遠,到午夜就變得非常久遠,回到襁褓中,會爬、會走時;到漸近黎明,時間又漸漸拉回來,回到當下。熬夜一般會熬到1點左右。23~1點,這就是我們會夢到兒時記憶的時候,也就是和父母最親密的時光。死活睡不著的人,只是在無意識地避開這一段時光,讓他們不出現在自己的夢裡,因為那裡都不是美夢。

睡不著自然起不來,但是有時候睡飽了,也不願意起床。這是為什麼?沒什麼值得經營和期待的,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之,就是沒有什麼特別想回憶起來的重要他人。

如何證明你不孤單?至少還有兩個人會陪著你,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如果遇到險情,竟然沒有人可以第一時間浮出精神層面給你提供安慰,你想到的是警察,你就感到在這個世界上真實的孤獨感,從心底泛起來一股涼氣。

重要他人的數量不會太多,也就2~15個。為什麼這麼少?它是耗費資源的,每個重要他人都會耗費我們的資源。資源有限,重要他人的數量就是有限的。

重要他人是怎麼形成的呢?熟悉感,而熟悉感來自習慣化。天天在一起,又不強化,就習慣化了。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半年之後,時間感和空間感都和他發生了聯結,除了時間和空間沒有任何其他方面的連結,喜怒哀樂都和他們聯結著。這種形式主要是和父母、配偶、情人、兄弟姐妹(或閨密、藍顏)、子女、老師、發小(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室友建立起來的。這些人都是你的重要他人,無論是愛還是恨,他們都是你的一部分。

還有一種獲得重要他人的方式。有一次發了洪水,巴甫洛夫的實驗室被水淹了,有四隻狗住在一個籠子裡。它們都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不能聽水的聲音,一聽到滴水聲就發狂。但是還發生了另外一個變化。本來這四隻狗平時非常不和睦,經常是又咬又叫;結果差點淹死之後,再看這幾隻狗,感情好得很啊,沒事兒的時候就互相偎依在一起,成了關係很好的小夥伴。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紀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