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改變帶來醫治 > 11.2從孩童發展的角度來看 >

11.2從孩童發展的角度來看

如果不能解決善惡的後果是如此具破壞性,為什麼我們不做呢?為什麼我們不就接受壞的,珍惜好的呢?

要瞭解這個過程,我們必須記得墮落的本質。我們本來就不會處理善惡同時存在的問題。神要保護我們免於此種景況。但是我們犯罪,使自己落入困境。

理由是:我們生來就不懂得恩典,我們必須讓恩典在我們 裡面生根,使我們能接受壞的,同時又不拒絕彼此的關係。

聖經指出我們生來就沒有人際關係,我們必須被邀請進入關係中。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我們就會產生愛和饒恕。聖經的原則是:我們愛、我們饒恕,因為我們被愛、我們被饒恕。

耶穌到法利賽人西門家吃飯,一個有罪的女人來靠近耶穌,並把香膏倒在耶穌的腳上,又用頭髮擦乾。法利賽人心想,耶穌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怎樣的女人。耶穌就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哪一個更愛他呢?」

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典的人。]

耶穌說:「你斷的不錯。」最後,耶穌說:「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路七:36-47)

我們不是生來就能饒恕人,因為我們沒有被饒恕過。聖經教我們,我們被饒恕多少,我們就能饒恕別人到什麼程度。我們必須理解自己被饒恕,才能饒恕人。我們也才能不把人分成全善全惡而失去了與他們的接觸點。

因此當一個孩子來到世上,他是不知道饒恕這回事的。他不懂得去饒恕,恩典和真理、愛和界限,都是分開的。他開心時他會愛,他不高興時他就恨。他的頭腦中黑白分明;好人和壞人;好的我和不好的我。好壞完全分開,而且深怕壞的會打倒好的。

這樣的想法對孩子是很普遍的。如果孩子得到適當的養育,世界是個好地方,媽媽是個好媽媽,他們覺得很快樂。他們似乎在說,「一切都是好的。」孩子沒有灰色的部份,當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一切都是好的。

相反的,當孩子沮喪,每個人都是壞人。媽媽是壞媽媽,爸爸是壞爸爸,世界是不好的地方。他不知道,遲了三分鐘餵他喝奶的這個壞媽媽,是昨天安撫他睡覺的同一個好媽媽。

當媽媽終於來使他得到滿足時,她又變成全部是好的了。沒有人能使這個孩子相信,媽媽在這時刻是不完美的。

經過長期之後,孩子會將母親的照顧和愛,變成內在的一部份。他會漸漸明白,媽媽不是全善或全惡的。他學習到,愛他的媽媽也會使他沮喪。和他玩的媽媽有時候也會使他等待。如果有足夠的好,孩子就能忍受不好。

一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足夠的饒恕,善與惡不能並存。從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會繼續把他們的世界分成好人壞人--他們愛那些滿足他們的人,恨那些不能滿足他們的人;他們愛那些滿足他們的工作,離開那些不能滿足他們的工作;愛滿足他們的妻子,離開不能滿足他們的妻子,因為壞的就全都是壞。

另一方面,從來沒有沮喪過的孩子,也可能變得不能饒恕。如果善惡並存是靠我們在滿足與沮喪之間遊走,從未沮喪的人,就沒有機會學習饒恕使他們沮喪的人。我們都會看過很溫和的人,因為排隊等了五分鐘就把全世界都看成壞的了。他們無法讓好壞並存。

以上兩種情形,當善惡不能互相容忍,人會把滿足自己的人看為全善,反之為全惡。這種人不能饒恕「全善」者任何一點錯誤。

當孩子繼續發展,當他活動範圍增加,理想自我的意識就出現了。他們開始覺得他們可以做任何事。他們因才發現的「能力」覺得自己像超人一樣。他們可以說話、探險、跑遠。他們還沒有夠多的跌倒經驗。他們希望被看為理想的自我。也就是「媽咪,你看!」的階段。我們都經過這段希望被讚賞的時期。

然而,一段時期之後,理想自我應該服從真實的自我。孩子將學到跌倒是生活的一部份,他們不是超人。當我們的脆弱被別人瞭解接納,我們學習把這部份接受為自我的一部份,因而能重視真實的自我,那是不完美、非理想的。我們學習像保羅一樣,將自己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我們不會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並重視那脆弱的真實自我,也能饒恕接納別人的真實面。在以後的人生中,我們學到不懂我們有好有壞,我們也會成功也會失敗。我們在期望和表現之間生活。在這段期間,可能發展出一種對真我攻擊論斷的關係。這是由於我們的失敗沒有被愛被饒恕,而是嚴厲地受批評。失敗應該要被承認、被討論、和被饒恕。

父母要像神一樣接受孩子的失敗。神不否認失敗,也不責打我們。他使我們覺悟--他將真理顯示我們--但同時也將恩慈寬容給我們,因為「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羅二:4)。神的恩慈憐憫使我們面對失敗,他並沒有嚴厲地定罪論斷。如果這是許多父母管教的方法,就不會有太多人覺得自己的失敗是無藥可救,或者自己是唯一的失敗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