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改變帶來醫治 > 3.6依附的好處 >

3.6依附的好處

依附有很多好處,我一下子想到三項:和神和人有依附或相連的人,會有一個好的道德基礎,他們也有處理壓力的較大能力,以及他們的成就比較有意義,容我解釋。

3.6.1道德基礎

聖經談到道德是基於愛,不是基於原則規條。如果神創造我們是會對神對人產生相連需要的話,則當我們在外流浪時,我們會感到失落及痛苦。

好母親不會因為「應該」而抱孩子。她因為看不到孩子不舒服而去安慰他,她愛他。一個朋友不會因為「應該」而拜訪朋友,她會因為對方的病痛而去安慰她。只有憐恤驅使我們真正付出犧牲的愛。

聖經多處記載,耶穌「憐憫」他們。希臘字的「憐恤」有「很深的依附和同情」之意。耶穌給予人們的,不是祂覺得祂應該,或那是一件對的事,祂給予深的同情,分享別人的感情,那是從依附才能產生的。有時候我問一組人:「如果我給你一個球棒,而你可以打我,你會打嗎?」通常他們說不會。

「為什麼?」

「因為打人不對」有人回答。

「因為你會痛,我不希望你痛。」別一個人回答。

「你會相信哪一個人?你會把棒子給誰?」我問小組。

他們很快回答,那個怕我痛的人最不可能打我。那人有同情的能力,他會體會我的感覺。

我們常做一些我們知道不對的事,規則不會叫我們守規矩。愛才能使我們有道德規範。我們想到我們可能傷害愛我們的人,而不是想到我們必須守住那些規條。

3.6.2處理壓力的能力

當人有好朋友支持時,他們更能處理壓力的情況。

這種說法是我不久前才學到的。我看到兩個有錢人,他們都很有成就,在他們的領域很受尊敬。兩人在小區及教會都很活躍。他們都有很多很多朋友。然後,在同一星期,他們都破產了。在後來的幾個月中他們的妻子都離開了他們,孩子們都去和母親同住,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至此為止。

第一個人沮喪到想自殺。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幾個月,也不回復朋友的電話。因為無法處理沮喪,他開始服用藥物,連藥物也無法解決他的痛苦時,他離開了此地。

第二個人也沮喪,但他找了幾個朋友開了一個會。他告訴朋友們,他非常需要他們幫忙來渡過未來幾個月,他要求朋友請他吃中飯,以便在不同的日子中給他打氣,使他重整旗鼓。他找輔導來幫助他克服婚姻失敗,失去孩子的沮喪。一年之後,他東山再起,也開始重建自己的生活。

這兩個人不同之處不僅在於他們如何處理危機。他們依附的情形有根本的不同。第一個人從來不讓自己需要別人,他沒有深的依附。在大災難發生時,他是孤單一人,甚至不知從哪裡去找尋幫助,因為他與人的相連太淺。

第二個人是以前酗酒,會與一群人在戒酒中心好幾年。他學習過與人深深依附的重要。他知道從別人,以及從神來的幫助可以支持他。在他裡面有一個熱愛人的靈,而非只愛財富及成就。結果就是他能跨出去,汲取別人的力量。他與神與人的相連,使他度過難關。

3.6.3有意義的成就

與人相連者比較能忍受孤單,並能利用獨處的時間作建設性的事。單獨一人並不意味孤立。正如前述的「情緒物件恆常性」,與人相連者內心有對所依附的對象的愛,這愛儲存在情緒的槽中,而它會自行繁衍一生之久,愈來愈多。因為他們不怕獨自,所以他們可以完成較多的事。

他們也知道工作的真正理由,他們不是為了囤積更多的擁有物而工作。他們不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工作。他們為了人類的大家庭而工作。

有一個做房地產的人抱怨他的工作沒意義。他只是在賺錢,他情緒上與人分離,成就感完全是工作取向的。另一個注重關係滿有愛心的人說到他的房地產工作:「我愛我的工作。我可發揮所長,建立一個好小區,很多家庭可以好好養大孩子。我喜歡那種使別人有一個好生活環境的感覺。」兩個人有相同的工作,但對工作的看法真是有天壤之別。

與人相連使人的成就有意義。更進一步,相連使我們的發展有燃料可用。學習如何與人相連使我們更有能力依附別人,使我們發展成為神設計的人。

但我們如何學習「如何與人相連」呢?我們先看,如果我們不能與人相連,會有什麼後果,再來看,如果成長過程中失去相連,要如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