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理韌性的力量 > 第八章 適時放棄 >

第八章 適時放棄

我們是自己生活的導演,如果有別人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喪失樂趣、意義以及生活的真實性。放棄,在某些方面重申了我們至高無上的權力。

讓我們富有的不是我們接受的,而是我們放棄的。

——亨利·沃德·比奇(Henry Ward Beecher)

媽媽充滿愛意但又帶有一絲警告地看著我說道:「道格,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你確定你今年要加入游泳隊嗎?」

我抬頭看向她,帶著9歲男孩身上那種無憂無慮的態度回答說:「是啊。」

「好,」媽媽手裡握著支票,彷彿還想看看我是否猶豫,又說道,「我一旦交出這張支票,你這個冬天就得好好學了。」

每年10月,媽媽幫我報名青少年游泳隊的冬季訓練時,我們都會進行以上對話。在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訓練後,我都會跟媽媽說我不想再游泳了。媽媽就會提醒我,因為我曾經發過誓會好好訓練,她才付了學費,因此她不允許我放棄。我必須要訓完這一季。

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場考慮,我可能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如果你承諾完成一件需要幾個月才能做完的事,就必須要忍受痛苦,堅持下去。儘管這樣,還是會有一些例外,放棄其實是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韌性工具。

我們如何看待放棄?

當今社會並不接受放棄。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理論聲稱放棄會給我們帶來危險。思考下面這些引言,感受一下他們的力量:

贏家從不退出,容易放棄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佚名

贏不是一切,而是唯一。

——文斯·隆巴迪

絕對不能失敗。

——吉恩·克蘭茨(Gene Krantz)

我很確信有一些聯盟的教練們會把第一條分享給隊員們。他們的意願是好的,想幫助我們領悟堅持與勤奮的作用。哪怕在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分鐘,而我們落後20分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希望我們努力比賽。

這個概念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是特別準確。我本書中採訪的所有人都屬於「贏家」這一類,他們放棄後反而取得更大成功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放棄也是一種學習過程。

第二條引言最初是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棕熊隊教練瑞德·桑德斯(Red Sanders)提出的,期望以此來激勵隊伍在球場上取得勝利,之後文斯·隆巴迪將這句話發揚光大,他的原話是「贏不是一切,想要贏的意願是唯一的。」不過,隆巴迪其實是有一些尷尬的,作為一名贏得過5次國家足球聯盟的冠軍,甚至連超級杯的獎品也是以他命名的。而實際上,他也經歷過鞭策,所以他很珍惜球隊內部的關係,他工作很勤懇,除了贏得比賽,他也看重過程。

想想我們的經濟,在某種意義上,也只不過是為了消費者手中的錢。華爾街會關注季報,蘋果或者谷歌可能因為一個季度忽略了千分之一的通脹預期,就上了新聞頭條,導致股價暴跌。付出很重要,但獲得才是最重要的。

吉恩·克蘭茨在阿波羅13號任務期間說出了著名的第三個引言。當國家航空與航天管理局的任務控制團隊要到達極限的時候,尼克松總統想瞭解這項任務的情況。克蘭茨向遠在數千英里之外的宇航員們發送信號告訴他們沒有什麼事情能有送三位宇航員回家重要。相比睡眠、食物還有家人這三樣東西,新的任務目標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克蘭茨以及所有送宇航員們回家的人都是英雄,他們的壯舉值得稱頌。對於急診室的醫生、警察以及消防員來說,他們面前唯一的選擇就是挽救生命。克蘭茨和隆巴迪以及其他教練們一樣,激勵人們表現英勇。正如我們會看到的,生活中很少會有需要直面生死的情況。有時候,社會規範下的負擔會讓我們喘不過氣來,這時候放棄是我們能做的最具心理韌性的事。

自主

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愛德華·德西(Edward Deci)在過去40多年裡一直致力於研究人類動機,他的理論可以濃縮成三個「基本需要」。人類的第一個基本需要是「自主的需要」。我們渴望擁有自己選擇工作種類、工作方式與時間以及其他相關因素的權利。截止日期、對工作要求苛刻的上司以及不給孩子選擇權的家長等都是實現自主的攔路虎。

第二個基本需要是「成就感」。人們渴望在某些領域內達到專業化的水平,我們努力想要成為精英人物。一直進步可以給我們極大的滿足感,德西認為這就是內部動機促進我們表現的一個例子。一旦我們給出外部的獎勵或者懲罰,我們可能就不再有追求進步的動力了。她的團隊在多項研究中都發現了採取獎勵的方式會降低積極性。比方說,你很喜歡繪畫,但並沒有給予你回報。然後有一天一個人說他願意花500美元買你最近的一幅作品,突然間你會發現你的腦海裡想的都是與獲得報酬相關的事物。這樣一來,繪畫本身就變得沒那麼有趣且有激勵性了。

第三個需要被他稱之為「關聯性」。簡而言之,人類希望被愛,也希望愛人。我們渴望屬於一個群體。置身於群體中,我們能感受到支持與存在的意義。相互聯繫也可能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意義和目標。

德西的理論也揭示了自主超越了成就感或是關聯性。並不是說後者不重要,而是我們對自主的渴望是更加強烈的。我們帶著好奇心來到世上,想嘗試導演自己的一生。德西寫道:「自主促進成長與健康,因為它給予人們做自己的權利。」

那麼,它又是如何與放棄聯繫在一起的呢?決定終止一個項目、一份工作或者一段感情都是個人的決定。我們是自己生活的導演,如果有別人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喪失樂趣、意義以及生活的真實性。放棄,在某些方面重申了我們至高無上的權力。

前面提到的詹妮弗,我們公司的培訓專員,她的丈夫是個酒鬼。她盡己所能地幫助丈夫,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她獲得了兩個殘疾孩子的監護權。幾年後,她愛上了另一個人。不幸的是,這個人對她並不好。一天,他倆又陷入了爭吵,詹妮弗說道:「你知道嗎,我已經受夠了,你總是讓我感到痛苦。」

結果對方的回答簡直是從他嘴裡說出的最睿智的話:「怎麼是我讓你感受到痛苦?你的感受是自己選擇的。你是我認識的最堅強的人之一。你照顧兩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你多年忍受前任酗酒,這些事都沒有打倒你啊。」

起初,詹妮弗認為她的男朋友只是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在進一步的思考後,她發現男朋友說得對。她擁有做出任何情緒反應的選擇權,也有選擇如何生活的能力。在這次談話後不久,詹妮弗結束了這段感情,又再次獨立。幾年後,她遇到了理想的另一半,至今結婚已經10年了。如果詹妮弗沒有放棄(兩次),我敢保證她的生活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

當我們為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努力時,都聽說過一個類似這樣的故事。別人(教練、父母、老師)認為他們對你的信賴可以使你創造出更多的動力。當然,有很多關於偉大的教師、鼓舞人心的教練以及自我犧牲的家長們的故事,因為他們對學生、隊員和孩子的信任而帶來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實際上我們明白自己做不到,這就是不可能。

事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極限。有些目標是實現不了、不值得追求的。康考迪亞大學的卡斯滕·菲洛施(Carsten Wrosch)和一組研究人員測試了追求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有什麼樣的影響。持續為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付出努力對人們有什麼樣的影響?結果發現這些人在生活中的壓力非常大,他們會變得更加消極,有可能還會患上抑鬱症。而那些懂得適時放棄的人呢?他們皮質醇水平較低,作為免疫功能標誌的全身炎症水平也較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身體出現問題的概率更低。放棄,似乎對健康有益。

放棄有助於你實現其他目標。放棄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或者讓你生活悲慘的事),你就釋放了實現其他重要目標的能量。辭職讓你有時間和精力去寫本書,結束一段感情後,你可以有機會獨處,並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做決定,我們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瑪莉蓮·弗雷澤認為自己很難選擇放棄。她說:「對我來說,奉獻與完結非常重要,放棄不是我的一部分,所以放棄婚姻對我來說很難,哪怕它已經沒什麼用。我知道自己不能接受或者改變丈夫。既然我不能接受他,那我只能控制和改變我自己。我必須要離婚,我也學到了放棄與知道何時離開是不同的。」瑪莉蓮並不僅僅只是說得好,她也做到了。

如何迅速失敗(並從中學習)

如果有一個神奇的藥丸,我們吃了之後就能夠更加客觀地評估生活,那我們就能夠輕易地在「恰當的時候」放棄。不幸的是,根本不存在這種藥丸,所以我們最好還是換個角度來看待失敗。

首先,商業社會都認可失敗對成功的重要作用。事實上,這一領域中的許多商界領袖的座右銘都是「迅速失敗」。人們往往認為創業需要大量的投資,也承擔著風險。你需要建造或是租賃工作場地和設備,當然,你還得僱傭一定數量的員工。

如今,這種模式有了變化。不花錢你也可以找到辦公的地方。感謝20多年來科技的高速發展,創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容易了。當然,想讓產業達到新高度還是需要額外做些投資的。風險資本與天使投資人不可能毫無根據地信任初創企業而給他們投資數千萬。現在的創業者們都做好了幾年「不盈利」的準備,他們把員工數量精簡到最少,只留幾台電腦和一個Word Press(網站開發平台)。他們很少會對產品或者服務做實驗,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一夜暴富,而是盡可能地花得少、學得多。這些團隊在失敗的過程中能夠汲取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和產品功能等相關知識。

在卡羅爾·德韋克的研究中,有心理韌性的人普遍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全美的學校都在應用她的研究成果。簡而言之,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他們的核心能力(智慧、運動能力、創新性等)會通過一直以來的辛勤工作與奉獻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封閉型思維模式的人能力是不變的。

心理韌性對人的影響也同樣值得考慮。封閉型思維模式的人遭遇失敗時,他會把失敗定義為自身能力的不足。這種結果可能會是毀滅性的,因為他把自己局限在過去的能力裡了。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們會把失敗看成生存體系的反饋。一次考試失敗了,他就會開始自我評估,包括學習習慣、上課的專心程度以及能夠提升成績的其他可控因素。封閉型思維模式的人則會認為自己不夠聰明,進而停止付出努力。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智商已經不會改變,所以沒有必要再努力。

雷勒·格雷西談到放棄時說道:「在柔術中,如果有的動作不起作用,我們就會換個動作,新的動作可能奏效。那其實不算是放棄,我習慣將之稱為重新定位。」

著名的放棄者們

事實上,我的童年非常完美:深愛著我的父母、極佳的身體狀況、相親相愛的姐妹、優美的居住環境。我的父母並沒有利用物質或者炫酷的假期來寵溺我們。我們基本都是在家吃媽媽做的飯,也經常穿舊衣服,當遇到煩心事,爸爸就會跟我們說:「一切都會過去的。」

「一切都會過去」這句話可能來自中東的一位智者,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們幾乎在這本書的每個話題中都能用到這句話。任何事情都會有始有終,艱難困苦自然也不例外。塞利格曼對於樂觀解釋型風格的研究同樣強調了短暫事物的作用。正念和好奇心讓我們更加樂觀地活在當下。情緒是暫時的,深厚的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放棄與失敗的痛苦也是暫時的。你在內心深處可能知道結束一份工作或是終止一段感情是正確的選擇,但是你害怕這麼做,這是可以理解的。違背社會準則、忤逆親人的教誨,甚至是讓自己的期望落空都會讓人感到痛苦。但是這種痛苦是短暫的。思考一下,在下面這些成功的故事中,放棄是如何讓他們反敗為勝的。

·擁有13年工作經驗,處理了638宗事務的全球第一理財師蘇希·歐曼(Suze Orman)選擇了辭職。她說她有一種直覺,在因某些外部條件(比如金錢)工作時,我們就失去了自主權,別人會開始替你做決定。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因為不感興趣而放棄了一份很有前景的醫學事業。他傾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大自然,他的名著《物種起源》改變了我們對生物進化的理解。

·史蒂夫·喬布斯大學時退學,因為一節書法課點燃了他對美與形式的熱情。

·比爾·蓋茨(Bill Gates)就讀哈佛時選擇退學,建立了微軟公司。他不僅開發軟件建立了一個商業王國,還激勵了無數的大學生,現在他已成為全球著名的慈善家。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要放棄,試試以下這些技能,看看能否更加清晰、有勇氣。

·評估當前的情況,判斷你想要放棄的事情是否會對你生命很重要的領域產生消極影響。思考一下如果你放棄,接下來的生活會變得有多好(或者多糟)。

·你是否是因為別人的期待而選擇放棄?你考慮放棄時,是否立即想到別人會怎麼看你?如果是這樣的話,請注意你可能是在為別人而活。

·通過放棄你能得到什麼?時間、能量還是金錢?放棄能否讓你專注於能對你的未來產生價值的事物上?

·思考一下愛德華·德西的動機理論。不放棄是對這些理論的妥協嗎?你是否需要重新評估你的自主性?

·你的目標是否遙不可及?請記住,放棄遙不可及的目標往往會讓你生活得輕鬆愉快。

·你信任的朋友中可能有一些非常客觀公正的人,與他們一起分析你的處境,不要告訴他們你準備放棄。向他們尋求建議,問問你該怎麼做。最好每個人給你提供三四種方案。確保你能夠從每個人那裡獲得三四種方案。當他們已經沒有其他的創意時,你再跟他們討論放棄的可能性。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這個話題。

·保持成長的心態,就像卡羅爾·德韋克的研究中說的一樣。把你的生命當做唯一一次去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找一個很容易被人放棄的興趣。(當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柔術。)

·記住放棄的痛苦是暫時的。事實上,所有的情緒都是暫時的,都會過去。

·思考一下,十天後,十個月後甚至十年後你會如何看待這個決定。試著不去考慮當下強烈的情緒,盡量保持客觀冷靜。

·列一張清單,將那些耗費你心理韌性的項目、情境和人群列出來,嘗試擺脫這些。

·給自己定一個放棄的目標。設定個期限,在既定時間裡沒有成功,就允許自己放棄。比方說,如果創業的收入與預期相差很大,你可以設定半年後的收入目標,如果到時沒有達成目標,不要找任何理由,果斷放棄,去尋找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