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高難度對話:如何與挑剔的人愉快相處 :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 18.我們需要面對面說話 >

18.我們需要面對面說話

學會在最重要的關係中有效地溝通,看起來可能像是要用咖啡杯來清空游泳池一樣工程浩大。但是,讀懂這本書,你就正在邁出第一步。

你正要去度假,這是一個你期待已久的假期,而且你已經到了機場。登機時間就要到了,你伸手去掏手機。它不在衣兜裡,你找遍了衣服所有的口袋和提包,然後明白了,你把手機忘在車裡了。你可以回去拿,但你得再過一次安檢,有可能會誤了航班。你會怎麼做呢?

幾年前,這不會是個問題。我們的手機只是在打電話或緊急狀況時使用,如果我們忘了拿,我們可以用付費電話。可現在,手機聯繫著我們與這個世界。

假設你決定不回去拿手機,那麼沒有手機你將錯過什麼?當然,你沒有了即時聯絡或緊急求助的安全保障。如果你拿手機當相機,你可以在旅途中買個便宜的;如果你需要查詢航班狀態或天氣情況,換個途徑你也完全可以做到。

我們的手機還有其他一些功能,但它們並不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只是習慣了一天到晚捧著手機。想像一下,一個不能訪問社交媒體,不能登錄搜索引擎或者不能發短信的假期會是什麼樣的。

也許,我們需要面對面說話。

技術真的剝奪了人們對話的能力嗎

我們怎麼喊孩子吃飯?多年前,我們只是沖樓上喊:「飯做好了!」如果他們沒有立刻下樓,我們就上樓到房間去提醒他們。也許是他們的音樂太大聲,也許他們在打電話——也許只是因為他們正當青春期。

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一位媽媽說:「我只給他們發短信,他們總是待在房間裡戴著耳機,聽音樂或者玩網絡遊戲。我就是喊他們也聽不見,但我知道發短信是引起他們注意的好方法,他們從不錯過任何一條短信。」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下面是另一些我們司空見慣的場景:

▶一個似乎沉迷於手機的伴侶,每當聊天中有間隙的時候,都會拿出手機來。

▶孩子們玩網絡遊戲,玩起來就是幾個小時也不覺得累,而自行車卻待在車庫裡落滿灰塵。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每個人都拿著電子產品。

▶不管有沒有人看,電視一直開著,成了背景噪音。

▶一個人試著跟筆記本或平板電腦上的某人聊天,旁人拉都拉不走他。

我們都需要而且想要健康的關係,我們都重視那些幫助我們締造健康關係的簡單對話。當我們的人際關係非常健康的時候,與人相處可以成為我們人生中最享受的時光。可是當人際關係不正常的時候,與人相處也可以是非常折磨人的事情——因為不健康的人際關係會讓我們無法實現內心渴望的聯繫。

我們不會去教一個新生兒如何開車,如何平衡收支或者裝飾房間,但我們會教他們如何溝通交流。即使不開車,他們將來也能過得下去,可溝通是每天都要用到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我們稱之為「生存技能」。他們越擅長溝通,生活就會越輕鬆。

有些人把技術視為敵人,因為技術剝奪了人們對話的能力。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新觀點,縱觀歷史,任何沒見過的新工具的出現都會招致人們的抱怨。

▶書籍曾被抵制,因為書讓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與過去不一樣,讓人難以接受。

▶當電話鈴聲響起(那會兒電話還掛在牆上),人們爭先恐後跑去接聽,電話的鈴聲真是太新奇了,聞所未聞。於是人們都開始對著電話跟他人聊天,跟家人說話開始變少了。

▶20世紀60年代,孩子們開始帶著收音機四處晃蕩,人們開始批評這些東西分散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沒法正常交談。

▶電視受到批評,因為人們每天晚上都只是被動地娛樂。

但是,每一次新技術最終都是獲益超過批評。人們找到了方法,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更有效的連接。工具日新月異,效益與日俱增,但人們的抱怨同樣也越來越多。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小的時候,他爺爺把他奶奶當成了遙控器。爺爺說:「去換個頻道。」奶奶就起身走過去換,那時的電視機得擰一個旋鈕來換頻道。

我有一家鄰居,他們就精明多了。他們有一個裝置,是一根長桿,一端連接在電視旋鈕上,他們坐在沙發上轉動長桿,就能給房間另一端的電視換台了。我們都驚呆了,不知道原來世上竟然還有這種技術存在。

被濫用的偉大技術

過去,如果我們在郵局排隊,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

1.跟別人聊天。

2.發呆。

此刻我正坐在星巴克裡寫下這段話。有13個人在排隊,其中11個人在低頭看手機。我猜,如果其他兩個人想找這些看手機的人聊天,他們會想:「真是的,看不出來我很忙嗎?」我不是在指責他們,如果我捧著手機在那兒排隊,很可能也會這樣想。

受科技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最近,一位人力資源經理向我訴苦。「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該怎樣面試,他們學歷高,能力也挺好,可就是不懂得如何對話。他們很少用眼神交流,說話的時候也不知道怎樣跟我互動,事實上,」她繼續說,「上周我面試過一個人,他在面試中打斷我,因為他手機響了,他要回一條短信。」

「你怎麼做的呢?」我問。

「我讓他走到外面去處理他的短信,然後我把門鎖上了。」

這裡有一個風險,當類似溝通問題浮出水面的時候,老一輩人很容易去指責年輕人:「他們就知道擺弄電子產品,卻不知道怎麼好好對話,整天只知道玩遊戲、打怪升級。」

也許確實是這樣的。昨天我跟一位老人聊天,他說聖誕節那天他走出家門,看見大街上空空蕩蕩的。「很多年以前,你會看到,到處都是在嘗試新自行車或滑板的孩子,」他說,「可現在,街道都是空的,沒有一個孩子出來,我敢肯定他們正窩在家裡玩最新的網絡遊戲。」

但是,成年人也未必就無可指摘,也許他們不玩網絡遊戲,也不會一連幾個小時泡在社交媒體上。可算算吧,一頓飯下來他們要多少次打開手機查收郵件呢?他們也許沒有沉迷於酒精或毒品,可他們已經染上了一種新的癮症:科技。

換句話說,我們在濫用一個偉大的技術。科技本來是一種可以促進我們交流得更好的資源,它的出現從來就不是用來代替對話的。

讓我們的關係更美好

這是好事嗎?因為有了技術,生活變得輕鬆了很多。我們可以隨時查到想要的信息,而不用再大老遠跑一趟圖書館了,而且我們可以穿著睡衣,愜意地查閱它們。這是壞事嗎?因為有了技術,生活也難了很多。我們能得到的信息鋪天蓋地,以至於我們完全被信息淹沒,一整天都穿著睡衣處理著這些信息。

我們需要一個行動計劃——要通過一種有意識的、精心設計的途徑去運用技術。這個計劃始於我們確實找到了在生活中能控制它的方法。

然後我們跟身邊的人一起制訂計劃。正如本書討論過的,在最重要的關係中,我們專注於共同目標,建立起使我們的關係得以真誠、有效的基礎,並且設計一種適用於這些重要關係的技術方案,簡單來說,科技理應讓我們的關係更美好。

書面文字的分享是一種交流方式,但它缺乏通過語氣、面部表情以及肢體語言傳達的情感。書面文字不能握手,也不能擁抱。書面文字不能傾聽,也沒法進行眼神交流。一位朋友曾經跟他的老祖母說:「因為你聽我說,所以我知道你愛我。而且因為你愛我,我也願意聽你說。」

年輕人的談話技巧可能會受到挑戰,因為他們還沒有鍛煉出用於交流的肌肉記憶。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我們通過對話發展出與人互動的模式。我們學會了重視他人的獨特性——明白了他們不像我們那樣思考,但這很正常。我們漸漸懂得珍惜別人的不同,而不再一味地想要改變別人。

1500萬美元的晚餐鈴

基本原則很簡單:科技是一種工具,如果我們學會控制它,它就會很好地為我們服務。

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工具要比擺脫這些工具、一切都靠手工要容易得多。(我試過徒手換車胎,擰螺絲這事可不好辦。)事實上,我們可以學著去熱愛科技,而不是去抵制它們。

剛結婚那陣子,我們住在距離鳳凰城外的盧克空軍基地幾英里的地方。與我們家隔著幾棟房子,住著一名空軍直升機飛行員,他每天都在政府附近進行軍事演習。他的工作時間相對正常,幾乎每晚都能回家吃飯。但他從來都不能確定具體什麼時間回家,所以他的妻子也不知道幾點做飯。

他用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每晚最後一次返回基地的時候,會盡可能低空掠過他家上空,他妻子就能聽見丈夫的「1500萬美元的晚餐鈴」,知道28分鐘後,丈夫就會走進家門。

現在看來,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技術運用。

當對話遇到挑戰

幾年前,我寫了《跟任何人都聊得來》,為日常對話提供工具和技巧。這是一個讓很多人都感到有難度的領域,對於那些內向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當關係推進,談話變得艱難時,就需要不同的工具和技術。基礎仍然是必需的,但如果只使用基礎工具,風險也更高。高難度對話需要我們把技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其中的問題是,我們不能通過發短信來進行一場高難度對話。越是緊要關頭,當面聯繫就越重要。這讓我們很多人都心生畏懼,所以我們用發短信的方式來避免直接衝突。某種程度上,這麼做讓人感覺稍許安全,因為這樣就不用看到對方的反應了,也不用去處理他們的情緒了。可是,交流中93%的信息傳遞需要面對面來完成,拋棄這些,用文字來交涉就像是往四處亂竄的火苗上澆油。

情緒大,很珍惜,又缺乏溝通,三者結合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災難片,山雨欲來風滿樓。

安全說明書

把任何跟技術有關的東西寫進一本書裡都是有風險的。今天發生的事情,到了讀者手中的時候可能已經被淘汰了。所以我們不討論任何技術的形式,而是精心設計一條通往技術的途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都是可行的,這樣當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我們可以看到技術的實質⸺一種加強我們關係,而不是代替我們的關係的工具。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視角,我們就準備好了有效地利用它,而不是被它利用。

這就是工具的用途。比如,我有一把鏈鋸,用它來修剪樹枝可以為我節省很多時間。可如果我不慎重對待它,這個工具就是危險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明書的前三頁都是教我怎麼避免受傷的。我已經學會了遵守這些安全規則,這工具用起來就非常順手。

我們的通信技術也是如此。它可以為我們的人際關係和交流帶來一些令人驚奇的好處:

▶我們可以即刻聯繫上其他人。

▶我們可以查找信息,讓交談中的信息更準確。

▶我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與更多的人保持聯繫。

▶當我們分開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容易地保持聯繫。

但是,如果我們認識不到它也有破壞性,我們就會淪為這些技術的受害者。

技術不是敵人,它只是一種工具。它是好還是壞,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它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在熟練的外科醫生的手中,它是好東西;在一個瘋狂的罪犯手中,它就是壞東西。

人與人之間總是會有關係,科技手段也不會自動消失,關鍵是要找到辦法讓二者一同工作。這就像墜入愛河的兩隻刺蝟,它們需要彼此,但必須學會如何避免刺中對方,造成痛苦。

讓科技成為幫手的20種方法

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1500萬美元的晚餐鈴」,但我們有其他可用的工具,如果我們使用不當,經常會惹惱那些與我們交往的人。若要好好利用它們,我們就需創造性地找到適當的方法。

以下列出一些想法,專門針對家庭關係(但也適用於其他關係)。

1.每個週日我們都可以決定下周什麼時候開始為我們最重要的關係(個人方面和工作方面)做些什麼,以及用什麼方式去做。然後我們可以把計劃和安排寫在日曆上,讓它成為現實,並像對待其他計劃和安排一樣認真履行。

2.開車的時候,人們不常問路,而是更多地使用GPS或手機應用來為自己導航,因為這很酷。如果我們也鼓勵一段關係中的另一方使用科技手段,我們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3.不要把節日慶典和孩子的生日派對的每一刻都記錄下來。當我們只顧待在鏡頭後面時,我們就會錯過許多精彩瞬間。我們應該更頻繁地重溫記憶,而不是重播錄像。

4.試著用網絡電視,這樣當伴侶喊你給孩子換尿布時,你就可以使用暫停功能,而用不著說:「等到下一個廣告再換。」

5.在家裡設立無科技區,比如說客廳或家庭活動室,在那裡不允許使用電子設備,因為那裡是用來交談或者娛樂的地方,是家人們建立感情連接的地方。

6.使用一個應用程序來顯示「同伴」的確切位置。我和妻子就用了一個,這樣如果一個人遲到了,我們仍能知道對方在哪裡,用不著一直打電話。我有幾個朋友,和我一樣經常出差,出門期間我們就用它來和家人保持聯繫,並將其作為顯示個人誠信和擔當的工具。

7.在車裡使用藍牙或類似的功能,這樣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可以與配偶聯繫了。我的一個朋友就常常這樣和他妻子通話,聊聊他們的一天,這樣在回家之前,他們就已經說上話了。這讓他在回家的路上可以不慌不忙,還可以在到家之後立即接管孩子們,因為他倆已經這樣商量好了。

8.家庭用餐的時候不要使用手機,設定一個時間範圍,這樣大家就不會感到被捆住了手腳,最好一家人一起商量出一個合適的時間段。晚餐時可以打開手機上的自動回復功能,如有來電會自動留言,比如說:「謝謝你的來電。我現在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餐,約30分鐘後我再打給你。」

9.撰寫一個家訓,描述家庭的價值觀。比如,哪些是讓家庭得以正常運作且無商量餘地的條款?一家人一起精心制訂並把它寫下來,放於明顯的位置。它就像是這個家的「私人憲法」,可以幫助每個家庭成員評估和把握與科技手段有關的決策。

10.旅行途中,想出一種方法來利用科技,但又不讓孩子們在整個旅程中只是埋頭看視頻。鼓勵孩子們想出各種方法來保持忙碌和娛樂,科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唯一的)部分。徵求孩子們的意見,這樣他們就擁有了一些自主權。

11.設計一些項目,以積極的方式使用科技。舉個例子,當孩子讀了從圖書館借來的50本紙質書之後,就獎勵給他一個電子閱讀設備,然後教他們如何在設備上免費下載圖書館的書籍。

12.發展家庭棋類遊戲文化。要確保你選擇的棋類遊戲既適齡又有趣,還可以邀請孩子們的朋友一起來玩。棋類遊戲不會取代他們的電子科技類遊戲,但它們提供了非電子娛樂的機會,還有與人面對面互動的機會。

13.利用社交媒體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共同分享彼此重要時刻的照片。不懂的話就花點時間搞懂,因為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孩子們也可以教我們,這也是一種通過參與他們的世界來尊重他們的方式。

14.當我們需要某人快速回應的時候,使用短信。這樣做一般不會有問題,因為大多數人的手機就在手上或是手邊。但我們不應該讓短信取代真正的對話,如果到了只願意發短信而不願與人面談的地步,那就有問題了。

15.週日足球賽經常與教堂禮拜相牴觸,許多球迷不滿這種侵擾。所以,要達成一個協同解決方案。錄下比賽,參加禮拜,然後再一起觀看比賽錄像(或者,至少讓那些體育迷們稍後想怎麼看就怎麼看)。

16.使用Skype或其他視頻軟件來與遠方的家人保持聯繫。這當然不會像大家在一起那麼好,但是它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對方的表情,聽到他們的聲音。當我兒子住在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他妻子住在墨西哥西部的瓜達拉哈拉時,他倆主要通過Skype約會了五年多。有時,他倆還會為了網上的約會穿上盛裝,備上一餐美食(各自的)。他會買一束花,通過屏幕送給她。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方式,當空間距離使得兩人不能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仍然能保持聯繫。

17.和朋友共進晚餐時,把手機放在包裡。這種舉動對於對方來說勝過千言萬語,因為這顯示出對方很重要,足以讓我們全身心投入。

18.找到滿足彼此需求的方法,讓科技手段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如果妻子喜歡足底按摩,丈夫喜歡足球,那麼丈夫就可以在觀看球賽時給妻子按腳,這樣兩人都會很高興。

19.找一本孩子們感興趣的小說,在晚餐前大聲朗讀一章。如果這本書很好,孩子們就會期待著這頓飯的結束,和下一章的開始。

20.如果你看到某樣物品,認為其他家人會覺得興奮或有價值,拍張照片發給他們。舉手之勞,就能讓家人知道你在想著他們,關注著他們所在乎的事情。

找回我們的關係

科技手段是不會消失的。實際上,它還在不斷升級。科技手段也是修復我們的關係的好開始。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際間的交流被侵蝕,於是就會輕易地把我們關係中的問題歸咎於科技手段,彷彿科技本身就是問題。

但它並不是。它只是一個工具,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沒有配備說明書,我們需要自己學習如何使用它。如果我在使用菜刀的時候不小心切到了手指,這並不意味著菜刀不好,需要把它扔掉。這意味著我需要學習如何安全地使用刀具,一旦學會了,我就可以在廚房揮灑自如了。

科技手段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就像春天解凍後的洶湧河流。不認真對待河流,河流就有潛在的危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會讓蹣跚學步的孩子在河岸附近玩耍的原因。但如果我們能駕馭河流,它就可以為我們發電,為成千上萬的人提供能源。對河流感到失望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最好的做法是歡迎它的存在,並利用它來改善我們的生活。

在我們的關係中,告訴人們放下手機、別打電話很容易,但卻忽略了工具的價值。這時,我們需要談談我們的共同目標,決定如何使用科技手段來幫助我們實現這些目標。我們永遠需要把科技當作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科技是為更重要的目標而存在的。

我們從哪裡開始

從我們自己開始。我們需要分析,在自己的生活中應該如何使用科技,它帶給我們的究竟是幫助還是傷害。我們需要承認我們對電子設備的沉迷,我們需要觀察自己是否總是情不自禁地在手機上查看電子郵件或登錄社交媒體,如果我們自己做到了只是讓這些工具為我們工作,也就為影響他人奠定了實實在在的基礎。

當我們從試圖改變他人轉向改變自身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變自身,任何人都能學到、做到。如果再加以發揚光大,我們的影響力就會增強。只要我們盡量減少對他人的期望,最大限度地提高對自身的要求,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發生驚人的轉變。

可是,改變不會在一夕之間發生。改變需要時間,改變都有一個過程。比如說,我們現在的水平是三級,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到十級,我們當前的目標應該是向四級邁進。一旦我們成功了,接下來就可以探索五級和六級。我們需要專注於有所進步,而不是奢求一下子就盡善盡美。

妻子黛安娜和我一直在學習西班牙語。我們下載了學習課程,開車聽,走路也聽,認真學習每一課。課程手冊建議,如果能夠很輕鬆地聽懂本課內容的80%,就可以開始學習下一課。

前兩課很簡單,學習後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感覺有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用西班牙語交流。然而,第三課變難了,我們不得不聽了好幾遍才算完全明白。第四課更糟糕,我們開始覺得,怕是永遠也無法掌握後面的課程了。

但是在學習第四課時,我們忽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第一課、第二課,它們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新的語言習慣。這給了我們希望,說不定當我們學到第五課、第六課的時候,第三課和第四課也就理解得透透徹徹了。

學會在最重要的關係中有效地溝通,看起來可能像是要用咖啡杯來清空游泳池一樣工程浩大。但是,讀懂這本書,你就正在邁出第一步。轉變的過程看起來征途漫漫,關鍵是要啟程。一次一小步,只要持之以恆,終將到達目的地。無論是誰,都不可拋棄人際關係。為了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而奮鬥,是非常值得的投資。

現在,當對話變得艱難時,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著手處理它們了。拿出我們的工具箱,選用適當的工具,運用適當的技巧,如此,那些艱難的時刻,就可以轉化為健康關係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