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高難度對話:如何與挑剔的人愉快相處 :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 交流工具箱 >

交流工具箱

比起聽,我們更多是通過看來學習的。我們傾聽言傳,但我們更容易接受身教。我們是通過觀察身邊最重要的人來學習溝通的,看他們如何應對生活的種種際遇。不管他們說些什麼,遇到困境的時候,他們在壓力之下卸掉防禦,我們就能看到他們的真實品格。

這是事實,不僅僅體現在婚姻生活的交流中。我記得當女兒還是個小不點兒的時候,有一次我走進她的房間,看見她正在管教自己的娃娃們。她用的不是我們在她面前試圖表現得和藹可親、循循善誘時的那些技巧,她用的是我們失去耐心時的那一套。

多麼痛的領悟!

誰把我們養大,我們就跟誰學溝通。無論我們是成長在單親家庭還是雙親齊全的家庭中,抑或是在多重監護、寄養家庭或是某種非正常的環境中長大,我們都在觀察自己的養護人怎樣對待他人——伴侶、兄弟姐妹、朋友、上司還有陌生人,然後有樣學樣。我們就這樣逐步打造自己的「溝通工具箱」,然後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當人際關係出現了問題、溝通不暢的時候,我們就會自動開啟默認設置,使用從養護人那裡繼承來的「溝通工具箱」。我們通常不會停下來去質疑一下這些工具的有效性,因為我們對它們都太熟悉了。當這些工具沒有效果的時候,我們只會試圖變本加厲,然而這就像拿橡皮去擦鋼筆字一樣,根本不管用,但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些——要麼拿著橡皮更使勁兒地擦,要麼在挫折面前放棄。

實際上,我們能夠獲得新工具和新技能,沒必要陷在默認設置的窠臼裡一成不變。我們可以開發出一些全新的溝通模式,哪怕是最艱難的對話,也能靈活應對。

我和黛安娜的孩子現在也30多歲了,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所有好的以及不好的方面。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孩子們通過各種選擇成為了他們自己,他們不是我們。他們在大千世界中甄別出健康的溝通模式,並且去適應這些新的模式。他們的「交流工具箱」裡依然有我們傳遞給他們的那些工具,但他們還收羅進來一些更有用的,而且他們還用高效的新工具去替換低效的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