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行為主義 > 習慣發展的實例 >

習慣發展的實例

為了使整個過程更加具體化,讓我們仍以前面提到的3歲孩子為例。這個3歲孩子已經較好地形成了操作習慣,但是,對於一個問題箱(problem box),情況就不同了。要想打開這個問題箱必須是在擁有了某種技能以後,例如,他必須按一個內在的小型木製開關。在我們把箱子呈現給他之前,先讓他知道開啟的箱子裡面有一些糖果,然後我們關上箱子並告訴他如果他能夠打開箱子,就能得到糖果。用他先前形成的操作習慣是不可能完全而又迅速地解決這個問題的,天生的或非習得的各種反應也不能幫助他。怎麼辦呢?他必須依靠他先前的組織。如果他用先前控制玩具的組織來對待這一問題,那麼他就會立刻對付眼前的問題——1揀起箱子;2用箱子猛擊地板;3拖著箱子一圈圈地轉;4把箱子推向踏腳板;5把箱子翻個身;6用拳頭敲打箱子。換句話說,他運用了先前對待簡單問題的各種習得的行為。他顯示了他的全部活動技能——用他先前獲得的組織來處理新的問題。讓我們假設他擁有50個習得的和非習得的獨立反應。在他首先試圖打開箱子的時候,我們可以假定在他努力打開箱子之前,他幾乎用盡了他所擁有的那些反應。所有的過程大約用去了20分鐘時間。當他打開箱子時,我們給他一些糖果,然後關上箱子,再交給他。第二次,他用了較少的活動就打開了箱子;第三次則更少。在經過10次或不到10次的試驗之後,他能夠摒棄一些無用的活動來打開箱子,並且只用了2秒鐘。

為什麼時間會縮短?為什麼那些在解決問題中不需要的活動會在整個過程中漸漸消失?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為我認為我們中沒有人已經簡化了這個問題,以便真正用實驗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試圖解釋我們稱之為「頻率」(frequency)和「最近基礎」(recency basis)的東西,為什麼有一種活動最終能堅持下來而其他所有的活動都消失了。我認為我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們我們所意指的東西。我們給3歲孩子的每一個獨立活動指派一個數字。我們把最後一個活動——按木製開關——指定為50。

第一次嘗試中的所有50項活動按隨機次序(chance order)顯示(許多活動可能不止一次出現),讓我們來看第一次嘗試次序:

47,21,3,7,14,16,19,38,28,2,…,50

第二次嘗試:

18,6,9,16,47,19,23,27,…,50

第三次嘗試:

17,11,29,66,71,18,…,50

第九次嘗試:

14,19,…,50

第十次嘗試,嘗試成功:50

換言之,數字50在整個系列中出現得越來越早,而且通過不斷地嘗試,其他活動出現的機會越來越少。為什麼?我們認為50這個反應是每次嘗試中僅有的一個每次都出現的活動;也就是說,一個人用50是整個系列中最終結果的方法來處理實驗中系列安排的環境——孩子得到了糖果,箱子關上並再一次給了他——因而50這個活動是最頻繁地重複出現的一個活動,比其他49個活動更頻繁。

由於50這個活動總是在先前的嘗試中成為最後的反應,因此有理由相信它很快會在下一次成功的嘗試中,在活動的系列中出現。這就是為什麼稱它為「最近的因素」(factor of recency)。用最近的和頻率的因素來解釋習慣的形成已經受到了一些學者的批評——在他們中間有:喬治・皮博迪學院的約瑟夫・彼得森教授(Joseph Peterson of George Peabody College)和貝爾特朗・羅素教授(Bertrand Russell)。在這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裡,至今還沒有做過一次至少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實驗性測試。只有少數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大多數心理學家甚至看不出這是一個問題,這是很可惜的。他們認為習慣的形成有賴於心地善良的仙女。例如,桑代克(Thorndike)說成功的活動刻上了愉快的印記,失敗的活動刻上了不愉快的印記。大多數心理學家也在滔滔不絕地談論人腦中新通路

的形成,就好像那裡有一群火神(Vulcan)的小侍從,他們在人的神經系統中穿過,手持斧子和鑿子,邊跑邊開鑿新的通路,並且加深老的通路。

我不敢肯定當這個問題如此解釋的時候是否能夠得到解決?我覺得應該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來看待習慣形成的整個過程。不然的話,這個問題是不能解決的。自從在心理學中引入了條件反射的假設,並使許多事物簡單化之後(我經常擔心這會使事物過分地簡化),我有了自己的觀點,從另一個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