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行為主義 > 引進社會因素的方法 >

引進社會因素的方法

我們許多人是在學校和操場上相識的。這類情形常見於孩子的群體。如果一個孩子表現出對某一物體的恐懼,而他所處的群體卻沒有表現出恐懼的話,那麼這個表現出恐懼的孩子可能會成為替罪羊(scape-goat),並被稱做「膽小鬼」。我們將在一些兒童中使用這個社會因素,這裡介紹一個案例:

案例41——阿瑟(G. Arthur),4歲。

阿瑟看見裝在魚缸裡的青蛙,當時周圍沒有其他的孩子。他哭了,說「它們咬」,並從遊戲圍欄中跑出來。後來,他被帶進房裡,與其他4個男孩在一起;他搖晃著對著魚缸,並把和他在一起的其他人往前推。當他的夥伴中有一個小孩拿起一隻青蛙,舉著,並轉向他時,他尖叫著並逃走,這時他就被追逐和取笑。但是,很顯然,在這個特殊的場合,恐懼並沒有減少。

對消除恐懼來說,這也許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兒童不僅會對動物產生恐懼,而且還會對整個社會產生消極的反應。

運用適度的社會方法(milder social methods),通常稱做社會模仿(so-cial imitation),會得到較好的結果。這裡我引用瓊斯夫人的兩個案例:

案例8——博比(D. Bobby),30個月。

博比與瑪麗和勞雷爾一起在圍欄中玩。實驗者把兔子放在籠子中並拿了進來,博比哭叫「不,不」,並要求實驗者將它拿走。但另外2個女孩卻飛快地奔過來,看著兔子並興奮地談論。博比來了興致,說「什麼?我看看」,並往前奔。在社會環境中,他的好奇和自信壓倒了其他的衝動。

案例54——文森特(W. Vincent),21個月。

1月19日。文森特對兔子一點也不害怕,甚至當它觸碰他的手和臉時也不怕。他僅有的反應是大笑並去抓兔子的爪子。同一天,他和露茜一起在圍欄裡玩,露茜一看見兔子就大叫大哭。文森特迅速地產生了恐懼反應;在平常的遊戲房裡,他對露茜的哭不加注意,但是,一旦與兔子發生聯繫,露茜的悲傷具有明顯的提醒作用。恐懼以這一方式發生遷移,持續了兩個多星期。

2月6日。埃利和赫伯特在遊戲圍欄中與兔子相處。當文森特被帶進來時,他站在一定距離之外保持著警惕。埃利拉著文森特走向兔子,並引他去觸碰兔子,文森特大笑。

正如人們注意到的那樣,不管怎樣,在使用這一方法時存在著困難。有時未對物體產生恐懼反應的兒童被對物體產生恐懼反應的兒童的行為所影響,產生條件反射。

當然,所有這些方式是有啟發的,但是它們中幾乎沒有得出最終的結果。看來,沒有哪種方法具有特殊的成效或者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