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孤獨是我們的出廠設置 >

孤獨是我們的出廠設置

對於一個自由職業者,孤獨是很大的挑戰。因為遠離組織,又缺少同伴。但採銅老師是特例。他辭職一年多了,專心在家寫書。我雖然孤獨,但我做心理咨詢還是會見不少來訪者,也總會跟同道有些交流。而他一個人全職在家寫書,幾乎與人沒什麼交流,理應比我更孤獨才對。可他就能每天樂呵呵的,精神飽滿,印堂發亮,從來沒聽他說起過任何關於孤獨的話題。我曾經一度以為是因為我們不夠熟,不交心,或者他有別的紅顏知己才會這樣。但經過仔細偵察研究,我發現他應該是沒這個需要。每當我問他「你孤不孤獨」的時候,他總是說:「孤獨啊,可孤獨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他對人的需要極少,對孤獨的耐受感極高,這真讓人羨慕。

同樣是遠離人群,為什麼有些人這麼容易感到孤獨,而另一些人卻能坦然處之?

根據馬斯洛的說法,人的動機雖然千差萬別,但最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彌補「匱乏」的動機,另一種是滿足「成長」的動機。「匱乏」導向的人,在生命早期,有一些基本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這些需要大都是來自父母或者生命中重要的人的愛。於是,他們常常一邊對人深懷疑慮(因為失望過),一邊不斷向他人尋求安全和愛(因為缺)。當他們感到孤獨時,他們想借由他人來逃避孤獨。而「成長」導向的人,可能是因為不缺愛,也可能是因為足夠自戀,他們不需要太多別人的肯定和讚許,對別人的依賴也相對低,有時甚至會覺得他人就是羈絆。他們用與事情的聯結代替了與人的聯結,所以才能安心做事,享受孤獨。

「匱乏」導向的人,雖然努力與人接近,卻更容易孤獨。而「成長」導向的人,有能力獨處,卻自然而然會吸引一些朋友。是因為他們才華出眾嗎?不是。是因為他們發展出了不同的人際交往模式。

我有一個來訪者,在短短的三年內,換了近十任男朋友。每當一個人的時候,她就會被巨大的空虛和孤獨緊緊抓住,這時候她就會慌不擇路地找男友,只要身邊有任何一個男士向她示好,她就會全身心撲上去。這些戀愛無一例外地以這樣的模式開始:她想討好和依賴他,把他想得分外美好,願意為他做任何事。也無一例外地以這樣的模式結束:她發現了「他的真面目」,而他遠離了她。

我覺得她發現的真相並不是他們有多「渣」,而是她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跟他們融為一體。她想在愛情裡消解孤獨,而她也只在短暫的時刻做到了——就是在剛戀愛的時候。通過把他們幻想得無比美好,她跟自己的幻想談起了戀愛。她需要愛,但這種「需要」並不是愛本身。她並不關心他們是誰,只想找一個拯救者,能把她從孤獨中拯救出來。

「匱乏」導向的人更容易通過佔有、討好、服從或者控制的方式來努力跟他人融為一體,以消減自己的孤獨。可是,孤獨是我們的出廠設置,只能面對,無法消除。

而「成長」導向的人,因為有獨處的能力,所以他們更能發展一段獨立的人際關係。不是利用、交換、崇拜或者佔有,僅僅是我是一個人,而你也是一個人,這種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愛。

如果用「無條件的愛」來形容人與人之間長久的關係,我覺得多少有點像是人性的烏托邦。因為越是親密的關係,就越會有利益和情感糾葛在。但如果這種關係說的是我們生命中經歷的某些閃光時刻,那我們都曾遇到過。

記得某個冬日暖暖的午後,陽光透過窗外的樹照進了房間,形成了光影斑駁的線條。線條亮的地方,能看見灰塵在悠閒地飄著。我和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坐在房間裡聊天,聽他講他在國外期間如何到愛丁堡的森林裡聽鳥叫,如何去愛爾蘭看海,如何因為太孤獨,每週跟人去教堂做禮拜,跟著入了教。聽他講他的人生理想,我也講我的。我們一直從中午聊到了晚上,看著室內的光線逐漸移動、暗下。那天我感受到,當你內心的夢想、深藏不露的觀點、不足為人道的情緒在交流中被理解和接納時所產生的感動。

第二天,他就回國外了,直到現在,我們都沒再見過。但我一直記得那天下午的場景,他讓我理解了,為什麼即使沒有相互的利益糾葛,也沒有走得太近,相互獨立的人仍然能夠通過交流緩解彼此的孤獨。這有點像你在荒野上行走,抬起頭,忽然發現不遠處居然也有人在行走。你們的路偶然地交錯了,於是,你們發現了彼此。你們欣喜地彼此打招呼,噓寒問暖,做短暫的停留,再重新出發。那時候,你並不在意他是否還會在你的旅程中出現,或者他對你有什麼用。你感到欣喜,只是因為對同類天生的好奇,只是因為你知道,有人也在走著跟你相似的路,並默默承擔著這種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