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按:如果你也有不那麼親密的父母,該怎麼跟他們相處?這封答讀者信想跟你探討這個問題。

問:

不知從何時起,我便喪失了愛父母的能力。從高中開始,我便獨自一人在外地求學,那時身邊的許多同學會因為戀家而苦悶,要是女生的話,甚至還會哭鼻子。但整整十年過去了,我一人在外,竟從未想起過家的溫暖。

事實上,我的家庭並沒有破碎,更沒有迫害。我打小就生活在父母重重的保護之下,許多困難並不需要我親自去面對,看上去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但它卻從未給我足夠的安全感。

我似乎被父母的過度關心壓垮了。每當他們試圖為我提供幫助時,我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來應對緊隨而至的心理壓力。我不是怕給他們添麻煩,不是羞愧於自己不能自食其力,而是單純地想要躲避,就像面對熱情的陌生人——尷尬、不知所措。

近幾年來,我一直在拚命學習那些和父母相處過程中沒能學會的東西。例如,為自己負責的意識,信任他人的能力,通過個人魅力去引導他人而非通過感情脅迫和利益的交換去引導他人的能力。從同事和朋友的評價來看,似乎我做得不錯。但是維持這樣的狀態令我身心俱疲。我似乎很容易掉回舊有的家庭模式中去,成為一個替他人操碎了心、替他人擔驚受怕,進而以各種手段控制他人以獲得自身心理平衡的傢伙。

我和幾任女友也有相似的問題。我總是想呵護甚至拯救她們,也許是因為我更想呵護、拯救我自己。我覺得我在延續父母對我的情感模式——一定要以一種放棄自我的方式,把感情傾注到另一個人身上才能安心。

這樣的感情模式令我恐慌。我害怕自己會變成和父母一樣的人,擔心愛人會離我而去,就像我現在想要徹底離開我的父母一樣。

寫下這段話,我意識到,我似乎很想把我在感情上對父母的排斥描繪成一種正當行為。然而,對此我也抱有很深的負罪感。似乎我的背後有千萬隻手在指著我——那可是你的親生父母啊!他們做錯了什麼嗎?操勞一生,竟然換來這樣的逆子!我想把這些聲音統統抹殺掉。

所以,我現在很想知道,如果子女已經到了25歲的年紀,卻仍對父母不念任何感情,是否還有機會重塑親子關係?我想,我最期待的那個答案應該是「沒有」。在這件事上,我實在太疲累了。但我還是想聽聽陳老師的看法,不論怎樣,一定會有啟發。

答:

這位沒留稱呼的朋友,你好。並不是所有的提問者都能像你這樣,確切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你的信裡一直有一種特別的洞察力:對自己和父母的關係、對自身的情緒、對自己和伴侶的關係。我猜這種洞察力有些來自你學的心理學知識,有些來自你的自省。你一直在通過自省擺脫家庭的影響。

你說這麼多年來,你從未想起過「家的溫暖」,但這麼多年,你肯定無數次想起過「家的問題」——在那些備感孤獨的夜晚。你說父母對你的「過度關心」讓你只想躲避,這表面上是說父母給得多了,但其實是說父母給得少了。多的部分,是付出背後的「控制和操縱」;少的部分,是你真正渴望的「安全感」「親密感」和「愛」。

我們會警惕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我們也會忽略控制背後有對愛和親密感的渴望在。我並不覺得是「控制」讓你們遠離了,相反,我覺得是你們的遠離讓父母覺得恐慌,所以他們更想通過「控制」來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

他們需要「被需要」,所以總想以犧牲自己的方式給你更多,但他們並不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多少有點悲傷。

你和父母都渴望彼此能夠更加親密,只是這種親密不會因為渴望就有。當你說「每當父母想為你提供幫助」,你的感覺卻像是「面對熱情的陌生人——尷尬、不知所措」時,你一定為此痛苦了很久。

但這不是你的錯。無論你在情感紐帶上跟父母獨立,還是你不需要父母無效的關心,因而很少回應,這都不是你的錯。這只是一個讓人無奈的事實,你不需要內疚。愛是不會在內疚中發展起來的。如果你想到家,只覺得沉重和疲憊,你就沒法愛它。

關於父母的問題,我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在歷數自己父母的種種不是後,她總結說:「只有開始像對外人般對待父母,不談實心,每每選擇性失憶,不去期待,也逐漸冷下對他們期待的反饋,卻居然讓家庭關係溫暖起來。雖然(父母)還有他們從不承認的遷怒和價值觀傾倒,但不抱希望之後,我自己的心緒暗沉確實少了很多。他們是我來到世上的生身父母,我才是自己心智打開後的教養者。世間皆可為我師,亦有朋友、書本為交流者,是我自己之前錯了,不該對父母太心存寄望。翅膀硬了好作飛,浪費時間才真有可能被拖下泥濘。現心已無礙。」

如果把信裡那些怨氣的部分去掉,她提供的,也是一種有用的觀點:放下期待,從零開始和父母相處,以及「成為自己的教養者」。「成為自己的教養者」,其實它還有一個別名,叫「獨立」。只有當我們不僅從物質上,還從精神上,與父母獨立,我們才能真正從與父母的愛恨交織中解脫出來,客觀地看待我們與他們的關係。而那個時候,我們也許反而能找回一些家的溫情。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你期待父母怎麼愛你,你就怎麼愛自己,這並不容易,不過,為人父母本身就不容易。如果你覺得辛苦,那就不妨把這種辛苦當作為人父母的艱辛吧。

祝一切順利!

陳海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