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就承認自己是個廢物好了 >

就承認自己是個廢物好了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寫作的書,不如說是一本如何處理寫作中各種情緒波動的書。書寫得妙極了,到處是閃閃發光的句子,透著賤兮兮的可愛模樣。

在書的角落裡散落著一個心理咨詢師的故事。大意是說,有一位禿頭、留大鬍子的名叫阿諾的心理醫生,跟一位有輕微抑鬱症的年輕女作家和她的有輕微抑鬱症的弟弟待在一起。阿諾給了他們各式各樣的心理方面有用的建議,都沒能幫他們走出抑鬱。最後他放棄了,放下身段,學起了鴨子走路和嘎嘎叫,來逗他們笑。作者很偏愛這樣的主題:兩三個完全沒救的人恰巧遇見了某個陌生人,這個人給了他們短暫的鼓舞,並向他們坦白:

「我也迷路了!可是你看——我會學鴨子叫!」

我也很偏愛這樣的主題。雖然不會學鴨子叫,但我對迷路卻很在行,無論是真實意義上城市的複雜街道,還是比喻意義上人生的十字路口。

這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在迷茫和困境中人們如何相互取暖。咨詢師放下咨詢技巧,病人放下了心理防禦,彼此以人與人之間本能的關心和善意相處,以無可奈何的樂觀精神相互溫暖。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此找到了出路,相反,承認沒救了是這個故事最有趣的地方。既然完全沒救了,我們就不用去想未來、前途或者出路之類的事了,就享受和欣賞這片刻的溫暖多好。

關於怎麼走出困境這件事,阿春老師有一個著名的「廢物論」。無論你問的是「我該如何拒絕別人」「我怎麼克服拖延症」,還是「我怎麼克服社交焦慮」,她都有一個統一的回答:「就承認自己是個廢物好了。」剛開始聽到這種論調,我總覺得又消極又虛無,真是只有資深抑鬱症患者才想得出來的解決之道。但最近我從這個論斷中琢磨出一些道理:既然你已經是廢物了,所有的不堪都在意料之中了,你也不用再為什麼事羞愧了。你可以毫無負擔、理直氣壯地去做你想做的事,不用再操心是否能做成了。

反正你就是個廢物嘛!這多有安全感。就像上一個故事中,完全沒救的人放棄了治療,才會把目光放回到陪伴本身。

當然,要理直氣壯地當廢物,可並不容易。記得阿春老師來杭州辦讀者見面會,當時我是嘉賓。有個高中女生被她洗腦了,在問答環節,她站起來怯生生地問:「阿春老師,我看了你的文章,我也想努力做個廢物,可是每次都做不好。比如每次跑步沒跑完,或者作業沒做完,我都會非常焦慮,並不停地責怪自己。請問怎樣才能當好一個廢物呢?」

回來後,我們和松蔚老師討論起這件事,松蔚老師感慨道:「唉,連個廢物都當不好了,這得多廢物啊!」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曾做過一個演講,專門講悲觀主義的好處。他說,承認生活的本質就是受苦,人類的本質就是墮落,能增加我們對生活的忍耐力,提高我們的生活智慧。在演講中,他提到了一個叫塞內卡的斯多葛派哲學家。這個哲學家相信,保持理智的最佳方法就是徹底掌握悲觀主義。比如塞內卡就認為,憤怒和失望就是源於樂觀主義的預期。北歐的居民從不會因為下雨而憤怒,因紐特人也不會因為寒冷而失望,因為下雨或寒冷再不舒服,也沒有超出他們的預期——他們把它當作生活常態。他說,如果我們降低對正常生活的預期,承認我們的命運反覆無常,就會減少對生活的失望。同樣,如果我們降低對自己的預期,承認我們在很多時候無能為力,會不會也能減少對自己的失望呢?

這種說法讓我想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提出的前景理論(prospective theory)。這個理論有兩個重要觀點。第一,人會盡一切努力迴避損失。同樣價值的事物,失去它所帶來的痛苦遠比獲得它所帶來的快樂來得強烈。為了迴避損失的痛苦,人會做很多傻事。第二,什麼是損失,什麼是獲得,並不是由絕對量的增減決定的,而是由「參照點」,也就是由你「跟什麼比」決定的。

把這個理論套用到自我意識上,人總會為自己設立一個參照點,那就是自我期待。人也會通過和自我期待做比較,來判斷自己是好是壞。而「廢物」和幻想中的「完美自己」正是參照點的兩頭。幻想中的自己越完美,你越容易受挫。越受挫,就越需要一個幻想中的完美自己來維護自尊,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時候,乾脆承認自己是個廢物,說不定還會很快發現,自己也有些不廢的地方。比如,雖然你沒按時完成作業,但至少你抄得挺工整;或者雖然你沒去跑步,但至少你挑的跑鞋挺漂亮。跟廢物相比,你渾身上下都是閃光點。

可是,一降低自我期待,人就會把它知覺為受損失了。損失就會帶來痛苦,所以降低自我期待同樣很難。

我經常遇到一些在別人看來生活還不錯,但充滿挫折感的來訪者。他們有些為自己碩士畢業只能找一個年薪二三十萬元的工作而焦慮;有些為自己雖然考上了國內名校但沒能在本科階段就出去留學而抑鬱;有些為自己爹媽雖然給自己買了房,但房子只值兩三百萬,而且沒在西湖邊而難過。雖然跟更多真正難過的人相比,他們的難過多少有些矯情,但對他們自己,這種難過卻非常真實。在高期待的綁架下,他們陷入了專注損失的牛角尖,怎麼也出不來。

這時候,如果讓他們承認自己是個廢物,他們多半是不肯的。如果讓他們想像可能有更糟的情況,他們多半也是不肯的,並覺得你瞧不起他們——明明他們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更讓他們難過的是,「我原本可以過更好的生活,現在卻錯過了」。無論錯過的是戀人、賺錢的機會,還是一份好工作,這些從未得到過的東西都在幻想中成為異常完美的參照點,讓人們沉溺在想像的損失中無法自拔。

這時候,我就會這樣勸他們:「就當你家經歷了一場颶風,房子快被刮沒了,房子裡的東西也被刮得七零八落。你很傷心,這很正常。不過也許你願意去房子裡看看,看看裡面還剩下些什麼東西,哪些還能用,哪些能作為災後重建的基礎。」

我這麼說的用意,原本是想製造一個參照點,讓他們先承認損失已經發生了,再看看還擁有什麼。不過有些來訪者會不甘心:「可是,我真的眼看就要得到它了,怎麼說沒就沒了呢?真的很痛苦。」

我只好說:「自然災害嘛,有什麼辦法?老天最大嘛。」

可是來訪者又會問:「這明明不是自然災害,是我自己作死。如果我當初稍微謹慎一點,明智一點,就不會這樣。我恨透自己了。」

我看著這個想像中的來訪者,想想最近經常讓我從睡夢中驚醒的自己的損失,不禁悲從中來。想了一會兒,我說:「你聽過鴨子叫嗎?不如讓我來給你學一段鴨子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