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接受平庸的那一刻 >

接受平庸的那一刻

打從讀大學時起,我就經常被「不能變平庸」的想法折磨。說實話,有這個想法本身就挺平庸的,但那時候我並不這麼想。我的眼前經常如彈幕般閃過一個個比我聰明優秀很多的同學的名字,我覺得我得趕上他們。所以,我一有空就去圖書館。可是背英語單詞或者看專業書太累,所以只好啃一些難啃的哲學書,從康德到黑格爾,到尼采。我經常趴在這些書上睡覺,一睡就是一下午。醒來的時候,我想:嗯,我枕著黑格爾的書睡覺了,一定又進步了不少。

泡圖書館其實挺孤獨的。可那時候我大概覺得,孤獨有時候也意味著特別,至少不是泯於眾人的平庸。多年以後我才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病:中二病。據說這病初中二年級男生比較容易得,可也有些人是這病的終身患者。

這些患者特別容易相信現在的生活不算,未來和遠方才算;也容易相信生活中存在這樣一條線,線的兩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也許它們真實的差距只有月薪5000元還是月薪7000元、買的房子距市中心40千米還是30千米、當搬磚工還是當泥瓦匠那麼大,但在想像中,這種差距被擴大到泯於眾人還是萬眾敬仰、騎電瓶車還是開法拉利、看《新聞聯播》還是上《新聞聯播》。而你在線的這頭還是那頭,取決於你現在選擇的生活態度,是拒絕平庸還是甘於平庸。

他們不僅善於想像未來的生活,還善於想像別人的生活。在他們看來,別人的一點點進步,都是邁向線那頭的明證,這讓仍停留在線這頭的他們焦慮不安。

「平庸」這個詞,有特別豐富的含義——你只要看它所對應的反義詞就知道:奮鬥、獨特、理想、才華……這些含義,一半指向生活態度,另一半指向自我標籤。所以,接受平庸不只意味著停止奮鬥或折騰,有時也意味著接受自己的限度,放棄虛幻的主角光環,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可「普通人」對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意味:對有些人,「普通人」意味著平靜安穩的生活;對另一些人,「普通人」就意味著變成生活的配角,甚至處處不如人。如果是後者,要從平庸之苦中解脫出來,其實也並不容易。

知乎上有個問題:接受平庸的那一刻是什麼情境?共有45049人關注這個問題,有2533人回答。關注者和回答者的數量都多得嚇人。

我仔細看了這些答案,有說從小就習慣了平凡,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有說意識到自己平庸是在夢想破滅後,帶著絕望的悲憫重新尋找出路的;也有說自己因為接納了平庸,心態變平和,不再抱怨環境、妒忌他人的……大部分答案都提到了一種踏實的感覺。在接受平庸的那一刻,他們並沒有絕望,也沒有放棄努力,反而更加踏實地回歸了生活。在經歷了一些事後,他們領悟到的道理是這樣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跟明鏡一樣,清楚地明白自己原來就很平庸,只是心中有那麼一股執念和僥倖作祟,想著也許自己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可以走一條別出心裁的路,衣錦還鄉,傳為佳話。接受自己平庸的那一刻,便是把這股執念和僥倖徹底澆滅,不再妄想,不再希冀,認命了。

那一刻,我不再與自己為敵,也不再與世界為敵。我開始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開始慢慢接受自己,開始嘗試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這並不代表我會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我仍然有著一腔熱血,一切由自己的內心出發。

越是平庸,越要努力,越要踏踏實實從簡單的事做起。天才、妖孽俺比不了,那麼就做個努力的平凡人唄。不要虛度一生。所以你看,不如索性把自己放低,也不用非要登上山頂成為最牛逼的那位不可。把每一步做好,你可以在平庸中變得不那麼平庸。

對於這些人,接受平庸所邁出的關鍵一步,不是放棄努力,而是放棄對自己的幻想,回歸現實。

我們總有對別處生活的想像。可能有錢的生活就是比沒錢的生活好,未來的生活就是比現在的生活好,別人的生活就是比我們的生活好。可對個人來說,無論現在有錢沒錢、正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跟誰結婚,你都只有一種生活,那就是你現在正在過的生活。別的生活只存在幻想中,無論它是好是壞、平庸不平庸,都沒什麼意義。

而當我們用平庸與否來思考生活時,我們就不自覺地把生活分成了兩種:一種是獨特、有趣、宏大的,而另一種是平庸無奇的。前一種是成功的,而後一種是失敗的。只有前一種人生才值得過,後一種人生不值得過。當我們用這種框架來思考生活時,會自動忽略那些重要的,卻無法用平庸或者不平庸來歸納的東西。

我女兒快兩歲了,正在學說話。每天我下班回家的點,她奶奶都會抱著她在樓下等我。她會一直朝我回來的那條路上張望,遠遠看見我了,就開始咯咯咯咯地笑,使勁兒衝我揮手,等我走近了,湊過來讓我抱。許多這樣的生活小事,無關「平庸」或者「不平庸」,卻是生活真正的滋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