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成長中的關係 >

成長中的關係

我覺得自己在學心理咨詢之前,已經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和安慰者了。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向我傾訴他們的煩惱呢?我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為了讓安慰更有效率,決定尋找一個標準化的安慰範本。最後我找到了布尼爾祈禱文中幾句經典的祈禱詞,這幾句詞你可能也聽過,是這樣的:

「上帝啊,請賜予我胸懷,讓我接受無法改變的事;請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能夠改變的事;請賜予我智慧,讓我能夠分辨這兩者。」

多麼言簡意賅、簡單實用又發人深省!簡直道盡了所有雞湯的精髓。以後,朋友來尋求安慰或建議,我只消把這句話告訴他,並問他:「你覺得這件事能夠改變嗎?」就可以了。如果他們覺得這件事沒法改變,就引導他們接受;如果他們覺得可以改變,就引導他們改變。

自從掌握了這個模式以後,我覺得自己掌握了一把安慰人的萬能鑰匙。這個方法屢試不爽(你也可以試試),直到有一天,有位朋友來跟我傾訴她的煩惱。這位朋友經歷過幾段不靠譜的戀愛,一來二去,年紀就大了,眼看要成為傳說中的「剩女」,心裡難免有些壓力。前段時間,她相親遇到了一個男生,工作、家境、長相都還可以。她說不上太喜歡,但也不討厭。兩個人開始交往,並商量著要結婚。但有一天,兩人因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越吵越凶,她覺得自己壓根兒就不瞭解這個男生,向我倒苦水,還順便問我該不該分手。

我照例把那幾句祈禱詞朗誦了一遍,剛想問:「你覺得你們倆的關係能改變嗎?」她就打斷了我:「『胸懷』和『勇氣』那兩句我都理解了,你就給我講講區分這兩者的『智慧』是什麼吧!」

我愣了一下,支吾半天回答不上來。這才意識到,無論「接受」還是「改變」,都得在「智慧」之後。「智慧」才是這段話的關鍵啊。

可「智慧」又是什麼呢?

最直接的想法,「智慧」大概是準確地預測和理性地判斷了。如果我們瞭解了兩個人關於性格特徵、相處模式、家庭背景等信息,如果我們又有足夠強悍的計算能力,能把這些信息都整合在一起,應該就能準確預測兩人是否合適了吧?

按這種說法,「智慧」代言人就不再是人情練達、世事通明的白鬍子老頭兒或居委會大媽了,而變成了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假如未來某天,我那個朋友還有類似「是否該分手」的困惑,她只要輸入各種參數,計算機就會跳出一個結果:

「基於對上下五千年,縱橫幾百國的婚姻狀況的大數據分析,您跟那位先生白頭偕老的概率是0.49,屬風險較大類感情。婚姻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我們建議概率小於0.5的情侶應盡快分手,請三思。」

如果我朋友那時候還為難,我就只好這樣問她了:「那你覺得概率能改變嗎?」

這種準確預測和理性判斷的智慧,看起來好像不太靠譜。那它缺了什麼呢?

我覺得缺的東西,是智慧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相信。

假如沒有額外的信息了,在一片混沌之中,你相信你們最終會分手還是會在一起?如果兩個人遇到了矛盾,你相信你們有能力解決還是會分道揚鑣?你相信你們倆的關係是一成不變的還是不斷成長的?以及,你對自己的信念有多堅定?

「相信」這事,說來縹緲,卻力量巨大。你相信什麼,往往決定了你怎麼看待你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處理你們的關係。而看法和行動,又會進一步影響你們的關係。

僵固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自然也是兩種不同的信念,這兩種信念同樣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尤其是最讓我們煩惱的伴侶關係。

從見面開始,僵固型思維的人就更看重兩人是否一見鍾情;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更願意對對方保持一種開放的好奇心——既然關係會變化,不如先處處看嘛。

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容易相信兩人之間的關係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發生矛盾時,他們更願意從關係的源頭去找原因——「當初就是我追的他,所以才會有今天他不珍惜我!」「正是因為當初看走了眼,才會有今天!」他們更容易把關係的問題歸結為僵化又難以解決的「性格不合」,也更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既然關係已經不好了,不放棄還能咋樣?

相反,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相信關係是不斷成長的,也因此更願意投入精力來經營和改善這段關係。他們相信,無論這個成長的過程有多艱難,矛盾總可以消除,關係總可以改善。同時,他們也願意相信,好的婚姻和愛情並不會一勞永逸,而需要溝通和理解,需要用心維持和經營,至少在一段關係不可挽回之前,他們願意做這樣的努力。

而感情的一般規律是,當你努力想要維持和發展這段關係時,對方總能感受到你的善意;而當你產生放棄的念頭時,對方總會有更多的不安全感,兩人的矛盾和爭吵會升級,你也會找到更多放棄的證據。

曾有人問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您做了一輩子的家庭治療,您心裡理想的家庭是什麼樣的?」

米紐慶說:「一個理想的家庭,其實就是一個有修復能力的家庭。並沒有一個家庭是沒有衝突、沒有問題的。只要這個家庭具備了修復衝突、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它就是一個足夠好的家庭。」

這正是成長型視角下的家庭觀。

我小姨和小姨夫當年是包辦婚姻。我外婆把小姨許配給小姨夫的原因很簡單:我外婆家的水是要上山挑的,而小姨夫家自己有井。當年小姨夫是很憨厚內向的小伙子,結婚前總共見過我小姨兩次,紅著臉站在旁邊,連打聲招呼都不會。我小姨人很漂亮,又聰明伶俐,有的是人追,根本瞧不上小姨夫。為此她還跟外婆吵了很多次,最終拗不過外婆,兩人結婚了。看起來,這是不幸婚姻的開始。可結婚後,兩人的感情卻越來越好,到現在兩人老了,還如膠似漆,親密異常,成了模範夫妻。

我曾問我小姨這種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她說:「那時候可沒有離婚這回事,所以一結婚,我就下定決心,要把兩人的生活過好。」所以,經過了一段磨合期,她就越來越發現他身上的好,兩人的關係也自然越來越親密。

你很難說這種好是一直存在於小姨夫身上,還是因為小姨的「相信」慢慢發展出來的。這並不是說兩個人沒遇到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們也經常吵架。但那個時代對愛情和婚姻的觀點與那個時代的消費觀是一致的——就像電影《失戀33天》裡說的,那時候家裡的冰箱壞了,總想著修一修再用。如果擱現在,估計會想著要換一台了。在一段關係裡,如果還沒遇到什麼問題,「換一個」作為潛在的方案已經擺在那兒了,看起來選擇多了,「相信」卻少了,願意為這段關係所投入的努力也少了,關係自然就更容易壞。

這麼說來,布尼爾祈禱文中的這幾句祈禱詞,還真跟信仰有關。無論是「接受」還是「改變」,你都得有「智慧」,而智慧中包含著信仰。相信投入的價值,相信關係成長的可能性,這樣,即使最終你們沒能真的在一起,你至少可以說「因為愛過,所以瞭解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