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

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你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還是不斷成長的?

在德韋克教授看來,這不是一個一般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應著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一個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成長上;而一個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證明自己行還是不行」上。

關於能力的隱含信念決定著我們會如何看待挑戰、失敗、努力、批評……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事業和幸福。

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會把挑戰看作「證明自己可能不行」的風險,因而迴避挑戰;而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把挑戰看作能力成長的機會,因而迎接挑戰。

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會認為努力是一件可恥的事,越需要努力,越說明能力不足,所以就算努力,他們也會偷偷努力;而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卻把努力看作激發人能力的必要手段,並以努力為榮。

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會把批評當作對他本人的負面評價;而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把批評當作幫助自己改進的反饋,雖然他在面對批評時同樣會感到難受。

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會把他人的成功看作自己的失敗,因為別人做到了而自己沒做到;而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卻更願意從他人的成功中吸取經驗,甚至還會因為他人的成功而備受鼓舞,覺得自己也能做到。

(摘自卡羅爾·德韋克《看見成長的自己》,中信出版社,2011)

仔細思索,你會發現成長型思維的底層是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因為「我有很多可能性」。擁有這種安全感的人,不需要保護某種特定的自我觀念,也不需要過度的自我關注。他們突破了自我中心的束縛,轉而從成長和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在這種視角下,「自我」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狀態,而是一個不斷創造和形成自身的過程。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往往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我曾問讀者兩個問題(也想問正閱讀本書的你):

「你曾遇到什麼事,當時你覺得做不到,最後卻做到了?」

「和三年前的你相比,你覺得自己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很多朋友寫下了他們自己的故事:

我第一年做ERP咨詢顧問,第一是因為經驗不足,業務不熟練,所以邏輯推斷能力也受限。第二是不知道運氣好還是不好,各種千奇百怪的bug一定會被我碰上。事情多,而且必須解決,我一年的時間基本上都在一邊否定自己,一邊鼓勵自己:菜鳥就一定要努力!很多時候精神百倍地工作,加班到夜裡10點左右回家,睡前哭一會兒,第二天繼續。

第二年,我就可以不太流暢但是基本順利地處理問題了。一年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的基本功和跨模塊業務比身邊的資深顧問還要好,因為我用心了。

現在不做ERP了,但是那時候獲得的自信、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讓我受益終身,而且當我回想黑暗的第一年時,發現自己真的沒有那麼糟糕。

研三時,導師讓我投一篇影響因子比較高的英文論文。我沒有經驗,覺得自己的學術能力和能投入的時間不足,因此並不覺得自己能做成這事。但一方面導師的要求不好回絕,另一方面覺得一次英文投稿也是難得的經歷,於是就著手去做了。

在這種心態下,我對於結果並沒感到很大壓力,只是比同學們投入了更多時間,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其間各種波折,加上畢業論文和工作的壓力,真是非常辛苦。有時想到自己比別人付出這麼多,還不一定能有成果,心裡還是有點憋屈。但再一想,不做這事一定不成,做了還有希望,既然已經開始,就不想別的,好好盡力吧。

經歷三次修改,論文終於被接收了。這期間我也找了工作,去實習,完成了畢業論文,什麼事也沒耽誤。如果當初不做這件事,時間可能也就這麼過去了,因為寫這篇論文,我利用時間的能力和應對焦慮的能力都提升了。現在想來,覺得做這件事還是很值得的。

三年前,我還是一個非常在意別人看法、非常敏感的人,會為了別人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而久久介懷,這樣的性格給我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在這三年中,我接觸了正念、森田、認知行為等各種心理學知識,也接受過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一點一點發生著改變。現在的我,樂觀、勇敢、堅韌,知道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能更好地接納自己,也不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了。這是我三年來最大的進步。未來三年,希望自己可以繼續進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也能讓內心的小孩更好地長大。

這些讀者的經歷,清晰地勾勒出自我成長和變化的軌跡。回顧這些成長的經歷,能讓我們看到人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也能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提醒自己:也許我現在的擔心和當初的擔心並沒有不同,而我們當初卻做成了那件被認為很難的事。

成長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從微觀層面看,人的大腦由各種各樣的神經元組成,這些神經元的連接方式構成了我們儲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未知的挑戰一方面讓我們焦慮,另一方面也在不斷訓練我們的大腦。挑戰越多,大腦就會變得越複雜,相應地,人的能力也在不斷增長。

從宏觀層面看,人的能力是通過與環境的互動成長起來的。我們與環境的互動越多,獲得的反饋機會就越多,我們的能力成長就越快。這正像精益創業的思路:一個創業者需要快速形成一個產品的DEMO,通過市場檢驗,獲得反饋,快速換代產品,產品才會越變越好。假如創業者也固守僵固型思維,害怕面對市場的批評,只願意把產品停留在幻想中,他就會失去很多有益的反饋。

這種成長和進步的路徑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失敗和錯誤的價值。曾有一個來訪者問我:「總是為說錯話、做錯事懊惱不已,擔心自己還會犯錯誤,影響工作和生活,該怎麼辦?」

對他來說,錯誤意味著失敗和對自己的否定。他很少從反饋的角度理解錯誤。所以,當聽到我建議他為自己制訂一個「犯錯誤計劃」時,他吃了一驚。

我說:「如果要克服對錯誤的恐懼,你就必須犯錯誤。你要爭取每週犯五個錯誤,記錄下這些錯誤,反思這些錯誤的後果是否如你所想的那麼嚴重,並思考你從這些錯誤中學習到什麼。多做多錯,如果你沒能在這一周之內犯足五個錯誤,可能證明你做得不夠多。」

我希望他能通過這個作業瞭解錯誤作為反饋的另一面,我也希望這樣的作業能降低他對犯錯的焦慮。假如他真的犯錯了,他至少可以跟自己說:「我這是在完成陳老師的作業。」

過了一段時間,我問他是否還為犯錯焦慮。他說好了很多,但他現在又有了別的焦慮:他開始擔心自己犯不夠這麼多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