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 > 自我覺察,解脫之道 >

自我覺察,解脫之道

我們很容易執著於某個人,如父母或伴侶。我們與這個人拚命糾纏,互相抱怨,彼此傷害,明明已傷痕纍纍仍不肯放下——其實是不敢放下。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執著於某個人?

在第一部分《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我寫道,這是因為,我們將這個人當成了自己心靈成長的答案。我們執著於父母,是因為我們認為,他們改變了,我們就幸福了。我們執著於伴侶,也是因為我們認為,伴侶改變了,我們就幸福了。

執著的本質是渴望改造對方。我們這樣做,對方也這樣做,但沒有誰願意被另一個人改變,於是我們都忍不住要拒絕彼此,而傷害也由此產生。

這種改造夢想,幾乎可以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找到,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

那麼,它為何這麼普遍?根本的原因在於自戀。

特別小的孩子,都有一個心理特點:他會將媽媽和自己視為一體,並由此形成了一個邏輯——媽媽對我好,說明我好;媽媽對我不好,說明我壞。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是好的,但他沒有能力通過自我認可就達到這一點,他必須通過媽媽的認可才能達到這一點,而且他一開始也幾乎是沒有能力可以影響媽媽的,他只能期待媽媽的做法發生改變。也就是說,他只能將焦點放在媽媽的身上,而他通過改造媽媽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期望,也似乎是正確的。

這種通過改造別人來改變自己命運的願望就由此扎根,隨後擴展到他身邊的其他重要親人身上,譬如父親、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身上。

然而,這種改造夢想,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一個媽媽怎麼對待一個孩子,是這個媽媽的心理結構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和這個孩子的願望沒有什麼關係。同樣,一個爸爸怎麼對待一個孩子,也是由這個爸爸的心理結構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與這個孩子關係不大。

可以說,改造別人的夢想,是最大的虛妄之一。但它的產生,又有著堅實的心理基礎,所以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陷入這個虛妄之中。

越否認缺乏愛的真相,就越過敏

除了天然的自戀外,我們容易執著於改造夢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懶惰!

江山易改,本性難易,這句話我們都聽說過,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哪怕僅僅是改變自己一個很小的習慣都不容易,更何況改變自己的本性呢。改變自己太難,於是轉而希望改變別人,所以無數人說過類似這樣的話:「我絕對不會為了愛人而改變,但他必須為我作出改變」。

然而,除非一個人主動願意作出改變,否則他不會因為別人的推動而發生改變。並且,因為每個人都討厭別人把他的意志強加在自己身上,於是,你越渴望一個人發生改變,那個人就越牴觸你的意志,並會忍不住走向相反的方向。

所以,如果我們真想改變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命運,朝著更健康、更幸福、更快樂的方向發展,我們就必須很清晰地告訴自己:放下改造夢想!

《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系列文章發表之後,我收到了許多讀者的來信,他們說,你寫得很好,對我啟發很大,但請告訴我改變的方法。

放下改造夢想,就是無比重要的方法。

印度哲人克裡希那穆提也說,重要的不是去做什麼,去想什麼,而首先是放下。我們必須放下我們許多習慣了的虛妄,而改造別人的夢想,就是最常見也是最致命的虛妄之一。

你真想改變嗎?那麼就要好好問問自己,你放下了改造別人的夢想了嗎?你放下了對別人的執著了嗎?你真的放下了嗎?

一旦你當真放下改造夢想,放下對別人的執著,你勢必會感到恐慌。

因為,對別人的執著是被當作救命稻草的,你死死抓著它,以為它是唯一能救你的,那麼一旦連它也放下了,恐慌很容易到來。

恐慌的背後是答案

恐慌了,該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是,任憑自己恐慌,由它去。這個恐慌也是一個虛妄。我們執著於某個事物,是為了逃避一些人生悲劇的真相。這個被我們緊緊抓著的事物,一旦被放下,我們就必須去面對真相,但我們一直是懼怕這個真相的,於是當看到自己就要面對它時,恐慌一下子就來了。

但恐慌過後,你的生命真相就會湧出,而不管是多麼淒慘的人生真相,一旦你擁抱了,你就會發現,原來擁抱真相本身就是解脫。

說到這兒,我忍不住又要講Z的故事。我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一書中講過她的故事,標題是《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至今都不知道媽媽的去向,甚至連媽媽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爸爸是個花花公子,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照顧她。愛她的爺爺奶奶也在她五六歲的時候去世,最後她只剩下一個姑姑對她還不錯,但姑姑也有自己的家要照料,不可能分給她太多的愛。

她的人生真相是「沒有什麼人愛我」,這個真相太慘了,她拒絕接受,於是她朝相反的方向努力,渴望贏得身邊所有人的愛。她向親人、同學和老師索取愛與認可,她特別努力地討好他們,想盡辦法贏得別人的讚譽。但是,沒有人願意接近她,因為她對於人際關係中的負面信息極其敏感,你做了9件令她開心的事,但有1件你做得不夠好,她就會注意到並因此不開心。

這很容易理解,她一直試圖逃避「沒有什麼人愛我」的人生真相,但這個真相不在別處,就在她心裡。那麼,無論她走到哪裡,這個真相都緊緊跟著她。於是,她越想否認人生真相,就對別人的愛越執著,同時對別人的不愛越敏感,因為一點不愛的信息,就會觸動她的潛意識,讓她不得不去暫時面對人生真相。但這一直是她最怕的,所以每次不得不去面對時,她就會不開心,並對別人產生怨氣。

結果,她特別努力地討好別人,但別人都特別牴觸她,不願意接近她,她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她的表哥也回憶說,儘管她當時看起來很乖巧,但他和親戚都不喜歡她,因為覺得她身上有很多刺。

到了小學四年級,她徹底陷入了絕望,於是想到了自殺。在嘗試自殺前,她第一次認真回顧了自己短短的一生,發現自己的人生真是沒有多少亮色,她傷心欲絕,放聲痛哭。但哭到最傷心的時候,她內心深處湧出一句話:「你很慘,非常慘,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擁抱真相是走向解脫的唯一途徑

這句話救了她。從此,她的性格發生巨變,以前她總是討好別人,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但此後她不再討好任何人,而將焦點放到了自己身上。她的內心發生了改變,而她的人生也隨之發生改變,她的人生態度越來越積極,她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她的人生悲劇反而給了她力量。

Z得救了,她的辦法不是別的,首先是放下,放下改造別人的渴望,放下對別人的執著。接下來,她陷入了恐慌,這還不是一般的恐慌,而是令她想到了死亡的恐慌,但她聽任這恐慌進行,結果這恐慌最終化為最純粹的悲傷。她在這純粹的悲傷中自然地擁抱了她的人生真相,她第一次徹底地承認「你很慘」,結果這一徹底的承認立即把她從人生悲劇的漩渦中拉了出來,於是又出來了下半句徹底積極的話:「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這一句話是自然湧出的,Z沒做過絲毫努力,她只是在放聲痛哭而已。但這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就是最根本性的治療力量,這可以用克裡希那穆提的話來詮釋:

只有眼前的「真相」才是實況,如果你能覺察到「真相」而不跳到相反的狀態,這份覺察的本身就能帶來秩序。

不是我們刻意去追求秩序,我們只需放下,放下執著的幻象,放下加諸別人身上的虛妄,如果恐慌產生,就聽任恐慌進行。如果悲傷產生,就聽任悲傷進行……最終,我們會在某一瞬間,徹底擁抱自己的人生真相,而也就在這一瞬間,我們被拯救了。

或許,你嘗試過去擁抱人生真相,你悲傷了,你憤怒了,但於事無補,並且心態好像變得更加糟糕。那麼,我建議你好好去體會一下,你的悲傷和憤怒中是不是仍然有著對別人的執著,你仍然渴望改變別人,於是悲傷成了哀怨,憤怒成了怨恨。只要摻雜著對別人的執著,你的悲傷和憤怒就不會是治療性的。

我聽了數以千計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比Z更悲慘。這可能恰恰是她被拯救的一個重要原因。無數人也有過放聲痛哭的經歷,但這種痛哭中,多數人總還有親人可以期望,於是無意中繼續著對他人的執著,但Z不同,她身邊再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她對所有親人都失去了期望,並且她還沒有一個朋友,她只剩下了她自己。她沒有別的選擇,只好放棄改造夢想,她放棄得如此徹底,於是奇跡產生了。

覺察到執著,就能放下了

擁抱真相是走向解脫的唯一途徑,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路可走。我們必須誠實地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這時不管產生什麼感受,都要尊重它,而隨著感受越來越純粹,它最終會將你帶向解脫。

講一個我自己的小故事。一天晚上約12時,我準備睡覺前,打開了郵箱,想最後收一下電子郵件,也的確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郵件裡一個朋友說,他的一個朋友的弟弟最近老覺得有鬼跟著自己,該怎麼辦?

這封信令我毛骨悚然,一股寒氣從腳下騰地升起,令我一下子陷入了恐懼中。不行,不能就這麼睡覺,會做噩夢的,我對自己說,應該做一些陽光點的事把這個恐懼沖一衝。於是,我沒關電腦,一會兒讀一些輕鬆快樂的文字,一會兒又翻看了一些自己拍攝的照片,還做了些其他瑣事。但是,那個恐懼會不時地襲擊我一下,令我再次陷入恐懼中。

這樣過了約一個小時,我突然醒悟過來,質問自己,你不是整天和別人講要自我覺察嗎,你為什麼不試試這個辦法,為什麼非和恐懼對抗?

於是,我停止做事,聽任自己恐慌,也聽任恐慌之後的其他情緒帶我走向任何地方。這樣過了幾分鐘後,我腦子裡就跳出了一個答案:最大的恐懼是孤獨。

這句話一出來,我立即理解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隨即也從恐懼中解脫了出來。原來,我這兩天是打算斬斷一個重要關係,但那樣會令自己陷入極其孤獨的狀態,而當還執著於別人時,那麼再沒有人牽繫的孤獨其實就意味著最大的恐懼。

當你對自己的執著不夠瞭解時,這份執著就會控制你,但你一旦認識到它是什麼,那麼你立即會發現,這個執著其實已不是那麼重要了,那麼相應的,依附在這個執著上的恐慌也就可以破掉了。

這是一個簡單的擁抱真相的事例,假若你這樣的事越來越多,那麼你就會覺察到並破掉自己許多不必要的執著,你的心靈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成長。

再回到所謂的「改變方法」上來。我個人認為,談到「改變方法」,不做什麼,或許比做什麼更重要,因為「做什麼」很容易發展成一種新的執著。一些方法的確很有價值,但在使用這些方法之前,我們最好先去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瞭解自己的執著,以及為什麼會產生那些執著。如果不做瞭解的工作,而試圖直接使用方法來改變自己,那麼你很容易會再次回到老路上,因為你的內心並沒有改變。

有時候,我們渴望方法,是因為我們發現,儘管知道了無數道理,但我們還是沒有發生改變。這是因為,這些道理和你還沒有關係,它們還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須通過自我覺察,清晰地捕捉到這些道理的確在你自己身上的展現,等你捕捉到這些信息後,好的轉變自然就會發生了。也只有做到這一點後,這些道理才成了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