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用「正確的動機」面對競爭 >

用「正確的動機」面對競爭

現在我們有三個選項:1參與競爭;2避免競爭;3用「正確的動機」去面對競爭。此時,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正確的動機」。當我們以正確的動機去面對競爭時,完全能夠避免過度競爭所帶來的眾多苦惱。

改善人際關係的「四種用心」

佛教將人與世界的相處方式分為四種,分別是1慈、2悲、3喜、4捨。

1慈(慈愛),這是期望他人幸福美滿的用心。它和自身的期望與慾望無關,只是單純地希望他人能夠獲得幸福。

2悲(悲憫),這是指理解他人的悲傷與痛苦的用心,能夠對他人的悲傷產生共鳴。

3喜(喜樂),這是指理解他人的喜悅和歡樂的用心。

4捨(捨離),這是指放棄和捨棄多餘反應的用心,也被稱為「中立心」。例如,當心中產生慾望和憤怒等反應時,能夠及時抑止這些反應。

現代社會將以上「四種用心」統稱為「愛」。其實愛這個詞過於曖昧不清,有時候甚至會成為人們相互折磨的理由,而佛教將「愛」分解為更加嚴密的四個部分。只要生而為人,任何人都有這「四種用心」。

希望家人和子女能夠幸福,希望周圍的朋友能夠順利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慈愛之心。

當周圍的朋友生病或感到煩惱時,自己也會感受到那份痛苦;當我們看到遙遠的國家或地區發生了地震,也會發自內心地希望參與救援,這就是悲憫之心。

看著寵物小狗大口大口地吃著狗糧,感到非常開心;看到孩子們在公園裡嬉戲玩耍,感到非常幸福;對喜悅和歡樂產生共鳴的,就是喜樂之心。

原諒他人,放手過往的回憶和憤怒,避免多餘的苦惱和反應,這就是捨離之心。

或許最難做到的就是捨離之心。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執念。想要滿足自己的願望,無法原諒他人,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想要在競爭中取勝,這些都是我們心中的執念。

有些人對於自己偏執的想法,有時會通過「為了他人、為了世界、為了正義和愛」之類的名目使其正當化。但是在佛教中,這些所謂的「愛」和「正義」都只是單純的詞語罷了,佛教重視的是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心以及心靈的反應。

活得明明白白的人生

任何人都有上述這「四種用心」,但是讓人意外也很遺憾的是,不論是在學校還是社會中,我們很少有機會去明確地領悟「慈、悲、喜、捨」這四種用心。這些用心與其說是宗教的思想,倒不如說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普世的心態。

儘管如此,現代社會中已經鮮有人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被慾望、憤怒、妄想所驅使,內心在不知不覺間做出多餘的反應,度過苦惱的人生。

不顧家人的想法,永遠任性妄為,也不曾注意到家人的痛苦;在工作中過分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成果和收入,將周圍的同事和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二位;過於在乎自尊心、勝負和優越感;沉溺於懶惰和快感,內心永遠得不到滿足;走不出曾經的失敗,又對未來感到不安……雖然知道這樣的心態不太好,但又不清楚究竟哪裡不好,內心總是飢渴和焦躁,但又找不到解決之道。人們就在這樣痛苦的現實中踱步前行。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擺脫這樣渾渾噩噩的現狀,如何才能明明白白地度過自己的人生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佛教將「慈、悲、喜、捨」這四種用心看作最根本的人生動機。

承認他人的努力

當我們將「慈、悲、喜、捨」作為最根本的人生動機時,人生會有怎樣的改變呢?下面筆者將以某位男子的故事為例,為大家講述。

這位男性就職於一家有名的外資企業,從事咨詢類的工作,高學歷,年收入高達數千萬日元,屬於社會精英人士。但是他所處的職場環境裡,充滿了各種明槍暗箭。假如有同事生病、工作出錯或者失職,其他人就會在背地裡落井下石,暗自開心,真是鉤心鬥角得厲害。
這位男子因為職場壓力患上胃病,長期服用胃藥,甚至擔心巨大的壓力會導致精神問題,開始猶豫是否要辭職。筆者給出的建議是,用悲憫之心與職場中的同事相處。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如果與他人相處時過分重視自身的慾望(求勝欲),那麼內心就很容易被憤怒點燃。當然放棄工作也是一條出路,但是在此之前還有更需要注意的課題,那就是找到「正確的動機」。

這裡所說的「正確的動機」就是悲憫之心。或許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中工作,人們的內心都難以獲得安寧,壓力、疲勞、猜疑心和敵視心理讓人喘不過氣來。

感受不到快樂的心靈都是空虛的。或許不少人開始懷疑自己工作的價值究竟在哪裡。我們應該體諒這些人(同事)的痛苦,坦率地承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

若能夠想到這一步,便會有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感覺。被慾望囚禁的時候,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狹隘,但是當我們懷抱悲憫之心時,就會變得體諒和寬容,而此時的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慈、悲、喜、捨」中的巨大能量

人生總是與苦難相隨,這是佛陀的「四聖諦」中的一個章節。對於這個觀點,有些人不贊同,覺得佛教太過悲觀、消極或者厭世了。其實不然,佛教只是不加修飾地將每個人都在體驗的人生真相擺在了大家面前而已。

活著這件事並不輕鬆,這就是一種真實感受。但是這一點並非我們人生的結論,而是「能讓我們遠離苦惱地度過一生」的出發點。

佛陀曾說過:「願世人都能從苦惱中解脫。」這是充滿積極意義的寄語。人世間,並非只有自己感到苦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惱,這也是佛陀講述的一個人生真相。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每個人——家人、職場的同事、地鐵中遇見的人、擦肩而過的人、在電視上偶然看到的人——都有各自的苦惱,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內心的苦惱也能稍微減少幾分,因為「覺得只有自己在受苦」的孤獨感會得到些許慰藉。

每個人都在努力地過著自己的人生,應對著各種苦惱,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人生才能看到新的方向。所以說,悲憫之心當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前文提到的這位男性,在理解「慈、悲、喜、捨」這四種用心之後,內心恢復了平靜,在職場中的工作也不再那麼痛苦。

保持正確的心態,心靈的反應也會有所變化。從這一點來看,除了佛教以外,我們今後接觸的各種正確的思考方法和生活方式都能為人生帶來全新的希望。

「我願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將「慈、悲、喜、捨」這四種用心當作心靈和人生的根本動機,那麼工作和人生的意義也會發生改變。

慈愛之心是指期望他人能夠獲得幸福和利益的用心。從這樣的用心之中,我們能夠看到奉獻和無私的力量。

當我們擁有喜樂之心,看到他人喜悅的笑臉時,也會感受到同樣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希望每位讀者都能更加深刻地去體會他人的幸福和喜悅,積極地做出反應。

當我們擁有悲憫之心時,就能在第一時間體諒他人的苦惱,停止傷害他人。

奉獻、無私、樂於助人,這就是慈愛、悲憫和喜樂之心。實際上,這「三種用心」已經足以構成我們人生最根本的生存意義和動機了。

人們一旦執著於自我的慾望、憤怒和妄想,心中就必然會產生苦惱和不滿足。「想要取得勝利」以及「想要獲取某個事物」的慾望雖然會讓人們浮想起「已經取得勝利」和「已經獲取某個事物」的景象,但是這些腦海中的景象終究也只是妄想。

慾望等於「欲求」加上「妄想」。因為慾求不滿而開始追逐妄想的那一刻,人們就已經迷失了自我,忘卻了原本該有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態。現代社會,許多人早已忘記什麼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因此佛陀才不斷地告誡世人「開悟」的重要性。

所謂開悟,也就是觀察自己心靈的反應,意識到自己的心靈做出了反應,然後從自我折磨中解脫出來。「慈、悲、喜、捨」的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得不到重視,但它們都是能幫助人們獲取幸福的不可欠缺的真理。如果將這「四種用心」作為人生的動機與目標,就能在充滿競爭的現實世界中找回自我,從慾望、憤怒和妄想之中解脫出來。這就是即使身處於競爭的環境之中卻又能遠離競爭所帶來的煩惱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