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如何與難以溝通的人相處 >

如何與難以溝通的人相處

在情緒上避免多餘的反應之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與難以溝通的人相處。

「相處方式」在佛教中是指「用怎樣的心和對方相處」。佛教的一大特徵就是不斷審視和觀察自己的內心。當你的心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時,生活中便不會再為人際關係所苦惱。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與人相處時的方法和原則:

1避免「判斷」對方。
2「忘記」過去。
3將對方當作「新朋友」。
4以「相互理解」為目的。
5審視「相處的目標」。

避免「判斷」對方

避免判斷對方,也就是此前已經提及的「不做出判斷」的實踐。當負面情緒湧上心頭時,我們總是禁不住想要「判斷」對方,得出各種各樣的結論:「這個人真夠討厭的」「他可真自私」「太讓人吃驚了」「完全沒興趣」「這樣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沒完沒了」,抑或是「那就乾脆絕交(離婚)」。

或許這些判斷都有一定的道理,實際上,不論在誰眼中總有那麼一兩個「愚蠢透頂的人」存在。

但是這樣的判斷始終是靠不住的,因為判斷和我們自身的「慢」是聯繫在一起的。當我們告訴對方「你錯了」,或者在對方面前歎氣說「這可有點難辦啊」的時候,人們常常希望確認「自己才是正確的」,並想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佛教希望人們注視自己的內心,保持內心的平靜,不要做出「任何不必要的判斷」。人類最高境界的幸福就是讓心靈遠離苦惱,因為再多的幸福感都抵不過小小的苦惱(反應)。因此當我們對沉溺於苦惱之中的他人做出判斷,覺得「這個人真靠不住」或者「他這樣的性格,將來一定會吃大虧」的時候,其實我們自身也正在被負面情緒所籠罩。

沒能指出他人的問題,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心裡過意不去,或者錯失了和對方相互理解的好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地去判斷對方,給對方定罪,得出自以為是的結論,那就會徹底抹殺這些機會。

判斷本身包含了大量的負面情緒,越是對自己親近的人,越要注意減少不必要的判斷。

「忘掉」過去,拋卻記憶

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別沉溺於過往,要學會忘掉過去。人們往往容易執著於曾經發生過的事,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也會通過曾經發生的事來做判斷。假如對方又做了同樣的事,我們就會在心中點燃怒火:「怎麼又出同樣的問題了!」

那個人把我罵了一頓,那個人把我徹底否定了,那個人戰勝了我,那個人奪走了我最寶貴的東西……當我們沉溺於過往——對記憶做出了反應,所以難以平息怒火——時,怨恨將如影隨形。

      ——選自《法句經·一組詩》      

「沉溺於過往」在佛教中是指「對記憶做出了反應」的狀態。請務必理解這一點。

例如和他人發生爭執的時候,最初憤怒只是針對對方,但當我們離開發生爭執的地點時,卻難以將剛才的爭執從大腦中抹去,仍覺得心煩氣躁、焦慮不安。之所以會如此,其原因不在於對方,而在於我們的記憶。

每當我們回想起過去,對記憶做出反應時,就會產生新的怒火。這就是憤怒無法消失的真正原因。這樣的憤怒實際上和對方沒有關係。

佛教中那些能夠真正「避免心靈反應」的人,不論面對怎樣的爭執,只需要離開爭執現場,或者看一眼對方背後的牆壁,就能平息憤怒。這話聽起來很誇張,但卻是事實,即使當時還有怨氣,至少他們在離開爭執現場後能夠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心中明瞭「過去已經過去」。

當我們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時,應當觀察一下自己對這份回憶做出了怎樣的反應。我們需要冷靜地理解「過去的事已經變成回憶」這件事,應當極力避免對這份回憶做出反應。

永遠的「初次見面」

「記憶始終是記憶。即使回想起往事,也無法改變任何現實。」這是佛教教義中的深奧智慧。

還有一條與人相處時的智慧,那就是將對方當作「初次見面的人」。佛教認為,人與人心都是不斷變化的存在,也就是「無常」。

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請閉上你的雙眼,思考一下某件事——可以是正在推進的工作,也可以是對未來的計劃——將定時器設置為5分鐘,在這期間,不斷地思考這件事。當定時器響起時,確認一下自己到底思考了些什麼內容。大部分人思考的內容和最初在頭腦中設定的「一件事」都會有些許出入。這或許有些讓人難以置信,但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平均每天會有7萬個想法(念頭)湧入大腦,大約每1.2秒就會湧現一個。人們的心,就如同走馬燈一般不斷變幻,這就是「人心無常」的例證之一。

人心無常,當然人也是無常的。很多人認為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是同一個人,昨天見到的A君和今天見到的A君是同一個人。雖然這位A君長相、姓名、工作、住址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是實際上這位A君已經是「另一個人」了。因為他的心發生了變化。

人心發生改變時,很難再說這就是同一個人。當我們永遠記住對方「曾經是個怎樣怎樣的人」「曾經做過怎樣怎樣的事」時,我們和對方的交往就只是在和彼此的回憶打交道而已。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就如同看不見的規則一般束縛彼此,但實際上對方的內心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方現在是「另一個人」了。

哪怕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也在隨時隨地發生變化,所以這一點也適用於他人。人心始終在變化,那麼我們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為「初次見面」。一旦理解了這一點,不論是多麼熟悉的朋友,都可以當成新朋友來相處。

「他以前說過這樣的話,做過這樣的事」的想法只是自己頭腦中的「執念」而已。我們完全可以把每次相會都當作「初次見面」,讓一切重新開始。

或許下次和老友重逢的時候,各位讀者也可以嘗試一下「初次見面」的體驗。

相互理解

最後還有一個要點,那就是將「相互理解」作為最終目的。

我們已經知道與人相處時應避免多餘反應,但這並非是指對他人無動於衷或者忍氣吞聲。有些人會不斷忍受對方的無理要求,因為「不希望給對方添麻煩」「不希望破壞和對方的關係」「不希望讓職場氛圍太尷尬」之類的想法,一再忍讓。

其實忍讓這件事並不是對對方忍讓,而是要「抑制自己的怒火」。心中已經湧起了怒火,但是卻不斷忍讓,這只會增加自己的壓力,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導致抑鬱症。

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將心分成兩半,一半用於理解對方的話語,一半用於觀察自己的反應,以此來避免多餘的反應。

另一個重要的前提則是相互理解,加深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情緒、想法、思考方式。筆者認為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告訴對方並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顧慮,這就是我們和他人相處時的最終目標。如果對方不願意理解,也不願意繼續溝通,這樣的人就沒有繼續相處的意義了。不論怎樣的關係,如果不得不單方面地忍受痛苦,那麼這樣的關係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希望讓對方停止做某事,那就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這是我們能夠做的事。至於對方如何理解,則是對方的事。

相互理解是一件很耗費時間的事,但也不需要著急,要保持「總有一天能夠相互理解」的樂觀和信任心態。如果能夠和對方相互理解,那麼內心的情緒就會發生變化,此時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

佛教所思考的人生方向

最後還有一點,希望各位讀者能夠謹記。佛教中常常需要思考「方向性」——從今往後自己的人生目標是怎樣的,自己該如何與他人相處等方向性。

和對方相處這件事屬於「方向性」,讓對方理解自己的心情也屬於「方向性」。「方向性」的禁忌則包括與他人相互折磨,相互怨恨,這樣的關係絕對不是人際交往的終極目的。

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陷入相互折磨的人際關係。在交往過程中並未明確交往的目的,只是過度執著於自己的期待、想法、要求和對過去的回憶,永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錯在對方」。這也是佛陀所說的「執著會帶來痛苦」。

或許這一點無法通過語言來徹底理解,但當你不得不面對「相互折磨」的人際關係時,可以這樣思考:我和對方並不是為了相互折磨而交往,我們是為了相互理解,為了彼此的幸福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