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管理情緒的基本原則——重視快樂 >

管理情緒的基本原則——重視快樂

在情緒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重視「快樂」。所有人都希望獲得幸福,那麼究竟什麼是幸福呢?佛陀教導我們要關注心靈的狀態,所以幸福或不幸福可以理解為快樂或不快樂。

「快樂」是指感到喜悅或歡樂時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幸福。

「不快樂」是指內心充滿憤怒、恐懼或不安時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不幸福。

這並不是佛教獨有的理解方式。據說世界上有一種原始生物,當它進食的時候(快樂)和遭遇危險的時候(不快樂),會從身體裡放出不同顏色的光。從高等生物的角度來看,快樂和不快樂的時候身體所釋放出的荷爾蒙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存在快樂和不快樂的反應。

人類也是一樣的。嬰兒在開心的時候就會咧開嘴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放聲哭泣,我們的人生也是從快樂與不快樂的反應之中開始的。

另外,佛教中將「快樂」表述為「樂」,「不快樂」表述為「苦」。還有一個詞叫作「不苦不樂」,也就是既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的狀態。

但是在「不苦不樂」的狀態下,大多數人更容易陷入「不快樂的心理反應」。被慾望所驅使的人類,覺得「不苦不樂」的狀態非常無聊,無聊就會導致不快樂。無論如何,人的心理狀態永遠都是「二選一」,我們的人生就在快樂和不快樂之間不停地動搖,這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

如果希望獲取幸福,就要更加重視自己「快樂的心理反應」;想要遠離不幸,就要盡量避免「不快樂的心理反應」。

追求自己的慾望並非錯誤

那麼,「重視快樂的心理反應」具體是指什麼呢?

生物感到快樂的時候,往往是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所以坦率而主動地滿足自己的慾望,這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徑。

比如,仔細品嚐自己喜愛的美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生活,重視興趣愛好等「五感」上的快樂,也就是主動地激發「美味」「快樂」和「舒服」等心理反應,這些都能讓我們感覺幸福。請.加.微.信.公.眾.號:tobseller,每.天.分.享.最.新.暢.銷.書.籍,十.萬.書.友.等.待.您.的.加.入。

或許有的讀者會想:佛教不是提倡禁慾的生活方式嗎?確實,佛教推崇「清心寡慾的修行方式」,為了達到讓內心獲得安寧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涅槃」——快樂和不快樂的反應都應當迴避。佛教中確實存在這樣嚴肅的一面。

但是這樣的最高境界只是一種「方向性」,不可能成為世間所有人的共同目標。確定「唯一的目標」,讓所有人都朝著目標共同努力的系統被稱為「宗教」,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夠擺脫苦惱、獲取自身的幸福便足夠了,所以我們在此傳授的都是原始佛教中比較普世和開放的理念以及修行方式。

管理自己的慾望

如果說「只要能感受到快樂,就應該重視自己的慾望」,那麼對於承認欲(希望獲取他人認可的慾望),我們也有不錯的「管理方式」。

例如「希望在工作中得到好評」「希望得到他人的感激」「希望得到表揚」等想法可以刺激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應該沒有什麼人會拒絕這樣的慾望。因此,假如你也有想要嘗試和挑戰的事物,那可以大膽主動地去滿足自己的慾望。即便動機是「想要賺大錢」「想要成為人上人」或者「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之類屬於「煩惱」的想法,只要這樣的目標能給你帶來快樂,那就應該大膽地去追求。

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有一個先決條件:「滿足慾望便能夠帶來幸福」這件事僅限於本人感到快樂的時候,相反,假如慾望過度膨脹,變成了「焦慮」「不安」「沒有進展」或者「努力之後也得不到認可」之類的不滿時,我們就必須放下這樣的慾望。佛陀認為,感到「苦」(不快樂)的時候就是該放手的時候。

人的一生永遠處於「被慾望驅使,感到不快樂」和「享受快樂」的兩種心理狀態之中。將慾望轉化為自己的能量,去感受快樂的生活方式,這些是非常合理的;對多餘的慾望伸出雙手,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感到不快樂的生活方式則是不合理的。

任何人都想要幸福地度過一生,所以我們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心,看它是處於快樂的狀態還是不快樂的狀態,一旦感到不快樂,我們就該放下某些多餘的慾望了。

增加內心的快樂,減少不快樂

心靈的反應取決於「用心」,有時候強烈,有時候微弱。假如你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快樂,在開心的時候能夠用心地去體會到這一刻的感受,那麼這種快樂就能更加持久和鮮明地留在你的身體裡。

是否用心,也會決定你的幸福有多少。筆者作為一名修行僧侶,每日都在實踐「用心」的修行方式——參禪、正念和冥想。讓自己的注意力遊走於全身的每一處,體會腳底的感覺、呼吸時腹部的收縮與放鬆,在這樣的狀態下不會覺得無聊,心會永遠處於「保鮮狀態」。

增加快樂,減少不快樂,這就是收穫幸福人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