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慢」是一種心理疾病 >

「慢」是一種心理疾病

讓人苦惱的「判斷」也包括「自大」「覺得自己正確」「覺得自己(應該更)優秀」等過於自我肯定的想法。佛教中將這樣的心理稱為「慢」。

「慢」在短時間內是對自我的肯定,讓人心情舒暢,但是高傲、傲慢、自尊和優越感等想法有時卻可能由於不滿和自負而招致失敗。

既不隨意判斷自己,也不隨意判斷他人,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我們應該將內心的注意力放在別的喜悅和滿足之上,這樣才能成就坦誠和解脫的自我。

「覺得自己如何」「覺得他人如何」之類的想法,就如同「扎入內心的箭」,但是人們卻未曾注意其存在。有正見者,皆無重複苦痛的偏執。

      ——選自《憂陀那聚·觀》      

只需要思考「是否對自己有用」就好

「慢」也可以理解為「對自己價值觀的偏執」。實際上,傲慢、自尊、虛榮,甚至是自卑感和「沒有自信」等想法都屬於「慢」。

人心深處永遠都覺得自己的想法沒有錯,但是這樣的判斷是正確還是錯誤,究竟該如何去「判斷」呢?佛陀是這麼說的:

我所講述的語言,都是對他人有益的。
只要是真實的、能夠給他人帶來好處的語言,哪怕對方不愛聽,該說的時候就要說出口。這就是對他人的憐憫(慈悲)。

      ——選自《和阿巴亞王子的對話·中部》      

也就是說,「真實的」、「有益的(有用的)」就是佛陀的判斷基準。有時候「真實的」這條標準在俗世間也無法通用,但「有益的(有用的)」這個法則在任何社會都是重要的判斷基準。

以工作為例,能夠「提高收益」「促進工作環境的改善」「推進業務發展」的判斷就是正確的判斷。「有用」就是重要的判斷視角。

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判斷是怎樣的呢?對自己、他人、人生、工作的好壞和正誤的判斷是「真實的」還是「有益的」?

首先在頭腦中展開的任何判斷都是「妄想」,所以不能稱為「真實」。也就是說人們做出的許多判斷實際上都不是真實的,也沒有益處,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消磨時光」。那麼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判斷呢?原因我們之前已經談到了,是因為「判斷本身能夠帶來快感」以及「判斷能夠滿足承認欲」。這兩個理由就是「慢」的真相。

如果周圍有傲慢的人,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對方的心理,這是來自判斷的快感,以及希望得到承認的慾望。這樣的人,內心已經乾涸。

遠離「覺得自己沒錯」的想法

「覺得自己沒錯」,這是我們常常都會產生的想法,但是對照佛陀的理解,這樣的想法存在很大問題。甚至可以說,當我們「覺得自己沒錯」的那一瞬間,這樣的判斷就是「錯誤的」。這也是佛陀講述的有趣的真理。

在原始佛典中,有這樣的故事:

某個國家的國王讓盲人們聚集在一起摸象,每個盲人只觸摸大象的一部分,一個人摸鼻子,一個人摸腿,一個人摸尾巴。國王問:「那你們覺得大象長什麼樣子呢?」
於是一個人回答:「好像是長得像鋤頭的長桿一樣的動物。」一個人說:「好像是長得像石柱一樣的動物。」一個人說:「好像是長得像掃帚一樣的動物。」其他盲人也爭先恐後地回答:「大象是一種長得像某種東西的動物!」
大家都覺得自己說得對,互不相讓,最後竟然打起架來。看到這樣的場景,國王大笑起來。

      ——選自《在薩巴提街的說法·無問自說》      

這個故事有一種對盲人的歧視在裡面,我個人並不是太喜歡——這是一種將殘疾當作「前世業障」的古老世界觀——但是這個故事卻道出了一個本質:

人類永遠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原本我們站的位置、看到的內容都是完全不同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堅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

人和人交往的時候,一定會出現看法上的分歧。有時候我們「不論怎麼想,始終覺得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確的」,但是「不論怎麼想」都是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的思考,「不論怎麼想」都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在自己的頭腦中思考,想到的一切都只可能是自己的想法(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說這個思考本身不存在正確或錯誤,因為思考的前提、立場、體驗、頭腦都是獨一無二的。

佛陀認為,任何判斷都是浮現在人們頭腦中的「念想」,也就是三毒中的「妄想」。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在這一瞬間就產生了「慢」。

佛教所追求的「正確的理解」是指「不判斷正誤」的理解,這是一種邏輯學上的似是而非之論。筆者認為,比起這一點,真實的和有益的事物對我們來說才更加重要。

我認為這樣的思考法非常出色,能夠避免壓力的產生,讓人們互相理解,樂於奉獻。

能夠正確理解的人,內心沒有「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之類的想法(慢),因此這樣的人永遠不會落入產生痛苦的「執著的洞窟」(偏執)之中。

      ——選自《經集·和某位婆羅門的對話》      

從「無意間做了判斷」中解脫

如果將「不做判斷」理解為生活的智慧,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實踐階段吧,筆者將介紹三種能幫助我們從「不必要的判斷」中解脫出來的方法。

1.認識那些標誌著自己「無意間做了判斷」的心理暗示詞句

首先只需要單純地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判斷」。

當「今天真倒霉」「可能要搞砸」「我和那個人真合不來」之類的想法掠過腦海的瞬間,請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判斷」。

當你在自己心中對他人品頭論足的時候,請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判斷」。和朋友或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常常聊幾句「背地裡的評論」,這種時候最好加上一句話:「不過這終究都是我個人的判斷而已。」

可能有的讀者會想:「那我也不能把他人判斷為一個好人嗎?」雖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是很多肯定的判斷隨著情況的轉變常常會變成否定的判斷。說到底,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資格對他人加以判斷。

人們無法整理自己的內心,對周圍的一切妄加判斷,失去了自己的心。
眼睛追隨著周圍的一切,究竟有什麼益處呢?
抑制自己的偏執,停止對他人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看清內心。

      ——選自《馬普達長老的修行之友的真言·小部》      

2.我是我,他人是他人

判斷就是一種「內心的習慣」。人世間有不少人喜歡對各種事物進行比較、評價和討論,造謠可以理解為一場「判斷的盛大遊行」。

但是當每個人都認為「周圍人都在判斷,所以我做出判斷並沒有錯」的時候,自己也會變成「熱衷判斷」的人。正是這種多餘的判斷才會招致苦惱。

如果真的希望徹底擺脫這些煩惱,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判斷」。不論他人做出怎樣的判斷,如果不希望再沉湎於這樣的痛苦之中,就要果斷地停止判斷。

對於「該怎麼做才能捨棄錯誤的想法」這樣的問題,佛陀曾對一位叫作純陀的苦行僧說過這樣的話:

      那麼純陀,你應當這樣思考和自律:      

      有的人可能語言粗鄙,但是我竭盡全力避免使用任何這樣粗鄙的語言。      

      有的人可能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縛,但是我竭盡全力避免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縛。      

      有的人可能無法放手自己的錯誤理解和想法,但是我竭盡全力去正確地理解和思考。      

      有的人可能重視外表和自尊,但是我竭盡全力從對外表和自尊的偏執中解脫。      

      有的人可能希望在他人羨慕的眼光中生活,但是我竭盡全力活出自我。      

      ——選自《對純陀的教誨·中部》      

佛陀思考法的重點在於,無論他人怎麼思考,一定要堅守自我。「我是我,他人是他人」,佛陀在其中畫了一條分明的界線。

人世間到處都是熱衷於判斷的人,但是我們沒有必要隨波逐流。選擇自己的心,決定自己的心,永遠自由和獨立地進行思考,這也是佛陀的教誨。

3.學會坦誠

另一個要點則是學會坦誠,只有坦誠才能徹底地解脫自我。一旦陷入自負和傲慢心理,和周圍人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明顯:無法體諒他人的心情;有時只不過他人隨口說了一兩句就覺得人格被否定了,勃然大怒,或者沮喪不已,陷入煩惱。

煩惱的根源並不在於周圍的環境,「覺得自己沒錯」的心理才是痛苦的根源所在。對於傲慢的人來說,覺得自己有錯這種想法就等同於自我否定(自殺行為),因此這樣的人很難學會坦誠地做人。

面對這種情況,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用到「方向性」這個觀點。「方向性」是佛教「正確思考」的教義之一,擺在自己面前的有無數個方向,應該堅持認為自己沒有錯,還是放棄這樣的想法、坦率地面對自我?說實話,「覺得自己沒錯」這種想法只不過是一種非常狹隘的自我滿足,這樣的想法不會讓任何人獲得幸福。

筆者認為,比起「完美無缺的自我」,或許「坦誠的自我」更有魅力。能夠仔細傾聽他人的話語、體諒他人、和人推心置腹地溝通,筆者認為只有如此坦誠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一旦變得坦誠,幸福就會隨之而來。在與人接觸的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他人的敬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也會變得無比輕鬆。

坦率地承認自己患上了「慢」的心理疾病,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在佛教的修行中,佛教徒常常會進行「懺悔」,也就是在心中對自己的混沌、傲慢和迷思進行懺悔。

這樣的懺悔不需要對周圍每個人進行,在內心默默地進行就足夠了。筆者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學會坦誠,這樣簡單的變化便會讓你的心裡開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