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 > 4 育兒觀察:請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人 育兒文章說得很對,但你最好不要看 >

4 育兒觀察:請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人 育兒文章說得很對,但你最好不要看

學會對「改變」這件事心懷敬畏,尊重生活中那些「錯誤」。

曾看過一篇熱點文章,講怎麼樣教育孩子。觀點很常見,就是父母不要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容易被父母的情緒嚇出心理陰影。

我有點兒怕看這類文章,尤其怕後面的跟帖。

我總覺得,這些文章不只是在教人怎麼做父母,也是在嚇唬人,輕易做不得父母。

在跟帖中,隨處都是對「父母」的失望與仇恨。文章舉了許多真實的例子,每一個例子都是活生生的人,無論是身邊的朋友,還是電視上面的明星,他們的育兒方式被斷章取義地示眾,作為反面教材。想一想都很可怕。文章作者下筆還有幾分客氣,後面的評論就無所顧忌了,罵得花樣百出。

這些指責,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好嗎?

也許好了一點兒。最大的好處是,替孩子出了氣。以前,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有問題,人們都說是孩子錯了,父母永遠正確,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知道,父母也有錯的可能,開始反思父母的責任。這是這幾十年來的重要進步。

但這個進步也是有限的。

這些指責仍然假定,問題是緣於某人犯了錯。這個套路,和以前沒有本質區別:出了問題,一定要找到一個壞蛋。要對犯錯的人嚴肅批判。

批判當然重要,被批判的壞蛋是否真能「改邪歸正」呢?情況並不樂觀。每個人身上並沒有一個簡單的按鈕,一端是錯誤,一端是正確,要改變的時候,從一端可以「叮」的一下換到另一端。父母看了文章,知道對小朋友發洩情緒是「錯」的,但他們並不能說:「換一下!」「叮」的一下,就把問題解決了。

一個人誠心想改變,能不能真的改變,不知道。說到做不到的情況不少。一切跟情緒有關的事,就不由自己的理智做主。一個人難過到了極點,別人說你別難過了,振作起來,但他們做不到。別人以為是說得不夠大聲,就會一遍一遍提高音量,但這個人仍然做不到。這個人甚至以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在頭腦中不斷自責。越做不到,越嚴苛,乃至怒吼,乃至謾罵。

但是沒有用。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理智產生於大腦新皮層,其力量無法與大腦核心的情感中樞相匹敵。我有很多做父母的朋友都有一時衝動後悔莫及的時候:唉,當時氣急了,吼了小朋友,現在想想真後悔……

怎麼辦?給他們看這篇文章,告訴他們控制情緒有多重要嗎?

他們不是不知道,他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只是忙碌了一天,就是很累。累的時候,就是容易煩躁。煩躁的時候,就是希望有稍微順心遂意的一個時刻。更不要說也許還有委屈,還有孤獨,還有對他人的表達不出的憤怒和覺得生活了無意義的懷疑。在那個時候,一旦孩子哭鬧、惹事,給緊繃的神經施加一丁點兒的刺激,或是從他們身上透出自己厭憎的某個影子,就會頓時無名火起,全身的器官都扭到一起。什麼正確的理念,那一刻都拋到九霄雲外。

希望做到什麼和真的有能力做到是兩回事。

別人常常問我,學了十幾年心理學,對自己也做了那麼多觀察和反思,對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我誠實地告訴他們,跟十幾年前相比,我的脾氣似乎好了一點點,有時候陷入情緒中,走出來的過程快了一點點。

他們總以為我在謙虛,怎麼會是一點點?

但真的只有一點點。這一點點,我也覺得得來不易。

學心理學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學會對「改變」這件事心懷敬畏。越懂得這個過程的漫長,越會對生活中那些「錯誤」抱有尊重。我也知道,越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急於改變,越是會陷入自我懷疑,失去改變的動力。

我寫文章,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如果我認為什麼東西是對的,我先問問自己能不能做到。我自己可以接受的東西,寫出來,才會對人有幫助。有讀者反饋說,看我寫的文章會放下焦慮,恐怕就是這個原因。

挑出一個人哪裡犯了錯,這很簡單。但這絕不意味著問題到此為止,「已經告訴你錯了,你還是改不了,說明你是一個壞蛋」,這樣只會製造更多的誤解和隔離——好吧,我可能就是一個壞蛋,但我真的改不了。絕大多數的文章寫到這裡,最好應該繼續寫下去。改變需要很多條件,需要耐心,需要支持,需要理解,需要時間,而自我否定的態度絕不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