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 > 1 認知誤區:你是否自己主動選擇了不幸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

1 認知誤區:你是否自己主動選擇了不幸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心理學的理論總給人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

我有一個朋友,也是學心理學出身,雖然不做心理咨詢,但對這方面的理論一直很有心得。有一天他告訴我,他在群裡跟人聊天,被氣得夠嗆。

那是一個水群。群裡有一個媽媽,孩子在小學低年級,媽媽在群裡抱怨,說孩子回家不好好寫作業,每天都磨蹭到晚上十一點,問大家有什麼辦法。

群裡當爸媽的人立刻紛紛響應。

我這個朋友曾經聽過我的課,裡面有一個觀點「別人的事由別人自己承擔責任」,他很贊同,生活中他也是這麼做的。他躍躍欲試,打算提醒這個媽媽,就在群裡@了一下她:「他不做作業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過了一會兒收到回復:「我在旁邊監督他。」

我的朋友心想:Bingo,我就知道。

他立刻在頭腦裡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解。比如,關注即強化——你這麼關注他不寫作業的行為,就是在強化他的這個行為。又比如,孩子幾點寫完作業,這是孩子的事,你在替孩子承擔責任,他自己就不需要為這事承擔責任了。再比如,孩子其實是有能力寫得更快一點兒的,他故意這麼磨蹭,一定是為了什麼。

他沒有意識到,這時他已經變成一個討厭的人了。

他試圖把這些道理好好講一遍。

「也許孩子就是通過磨蹭這種行為吸引你的關注呢?」

然而沒什麼人回應。

他又@了一下提問的媽媽,重新說了一遍。

這次有回應了:「對啊!那怎麼辦?」

朋友立刻辟里啪啦寫了一大堆,發過去。那個媽媽很快回復了:「感謝!很專業。」還配上了鮮花、笑臉之類的表情,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這時候我朋友已經覺得不對了。因為在這個群裡,圍繞這個話題的聊天一直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而且這個媽媽跟別人互動得熱情洋溢,遠遠不是對他的那種禮貌和敷衍。她是來解決問題的,然而對於我朋友從專業角度給出的這些貌似最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建議,竟視若無睹。

倒是群裡其他人對我朋友的說法給予了反饋。

「你這個說法太絕對了。」反饋說。

我朋友憋了一肚子委屈:「哪裡絕對了?」

「不可能真的放著孩子不管啊。孩子的自覺性畢竟跟大人不一樣,像我們家女兒,如果大人不盯緊一點兒,她真的有可能拖到半夜都寫不完。」

我的朋友被氣死了。人家本來就問,大人怎麼樣可以不用盯得那麼緊,你倒是簡單,直接說了一句「不可能」。孩子的自覺性不就是一個偽概念嗎?他真心想做的事情,有不自覺的嗎?再說了,改變的前提就是為了建立孩子的自覺性,你們又認定了孩子沒有自覺性,那還能討論出什麼有價值的結論?!

總之,我的朋友被氣昏頭了。

他說:「那你放手讓她試一次啊!你看她捨不捨得讓自己熬夜。」

這下好了,他期待已久的熱烈回應終於來了。

「說這話的沒養過孩子吧?」

「等你家孩子上了小學你就懂了。」

「心理學的理論總給人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偷笑的表情)

好像他只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幻想家。

「你看,他們那些都是什麼狗屁建議啊!」

我朋友把聊天記錄一股腦兒地發給我,找我吐槽。

我一條一條地看他口中所說的這些「狗屁建議」。

A說,關鍵是現在小學佈置的作業太多了,而且難度很大!有的題目我跟我老公都不會做。嘖嘖嘖,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時候慘多了。

B說,幹嗎學習這事都是你來管,你老公呢?

C說,一樣一樣,我們家娃每天都拖到半夜,被我吼得一邊哭一邊寫。等他哭完睡了,我再哭。

(兩個人對發了一串擁抱的表情)

D說,要不要跟老師溝通一下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有時候孩子寫作業慢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困難,上課聽不懂。我家孩子以前就這樣。

E說的最有道理(就是讓我朋友最不爽的那個人)。E說,秘訣是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合學習的環境,你孩子在哪兒?旁邊是客廳!什麼?爺爺奶奶在客廳裡開著電視?那哪行啊!你跟爺爺奶奶商量一下,讓他們去自己的房間看……哦,那就讓你老公跟他們說……唉,也是,這就比較麻煩了。

(話題開始轉向婆媳矛盾)

「我覺得,他們說的都比你說的在點兒上啊。」我發給朋友一個尷尬的表情,「你會不會想殺了我?」

話是這麼說,其實我知道朋友是很委屈的。

他覺得自己看到的是根本問題。

某種意義上我同意他的觀點(畢竟那些東西也是我講的)。但我知道,對一個求助的人來說,還有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家自己的打算。

她是來求助了,但她做沒做好改變的準備呢?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會把有一類來訪者稱為「遊客」。他們過來,只是找人聊聊自己生活中的問題,聊完了,就走了。說好的改變呢?他們會說:

「這樣啊,我回去想一想。」

「以前試過類似的方法,不過效果不好。」

「估計對我們這種情況不太適用。」

一開始我拿這樣的話很沒辦法。我發現不管他們表面上有多麼希望改變,他們總是在暗暗地用一部分精力證明:這樣是不行的,做不到的。

「就是這樣,好像變成了我被迫要證明什麼。」我的朋友說,「我覺得,如果他們真的想要做到,千方百計也要做到,他們一定是有辦法的。」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你推不動人家,不是因為你的力氣不夠,也可能是因為人家並沒有那麼願意向前走,或者說,向著你看準的那個方向。

「問題是,我就是沒法理解這些『遊客』。」我的朋友說,「你既然都已經來了,那就說明你有改變的願望,方向也有了,幹嗎又不願意向前走呢?」

我說:「那不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嗎?」

我們都是「遊客」,從某種意義上講。

有時候,Momself的朋友們問我怎樣針對某件事寫一篇文章,我把我的觀點講了一通,講完之後感覺非常好。電話那頭,團隊沒什麼反應。

崔璀的口頭禪是:「這個觀點不夠性感。」

我無語。本來就是一個觀點,對人有幫助就行了,要什麼性感!

崔璀說:「人家需要你幫助嗎?」

所以我真的……很能理解我的朋友。

很多人聽了我的課,紛紛告訴我,某個觀點給了他們很大啟發,讓他們有了巨大的改變。但也有很多人的態度就是那種「這樣啊,我回去想一想」。

但我並不覺得後面那種態度有什麼不對,因為那才是人生的常態,磨蹭的、糾結的、得過且過的。那些做出了很大改變的人,也不只是因為我做對了什麼。他們自己做了改變的準備,只是適逢其會,用到了我的方法而已。

我越發意識到,比那些道理更重要的,是一個一個的人。在人群當中,我也只是一個角色而已(並且很可能是一個不性感的角色)。類似於一個中學的物理老師,自我感覺像科學家一樣重要,其實在學生眼裡只是一個普通大叔。

我想,這說不定才是改變應該有的樣子。

不需要催促,不需要較真,不需要非怎麼樣不可。

有必要把更多的人組織起來,就是要有A、B、C、D、E的聲音,然後也有一些像我朋友那樣的人,一本正經地說「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作為若乾聲音中的一種。人們的感受是會變化的,有時候只是需要抱怨能被聽見,有時候需要讓人看到自己的辛苦,有時候需要確認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慘的那一個。也許有一天冷靜下來,覺得那個書獃子的意見也還是有點兒道理的。

試一試,可以;不試又怎麼樣呢,也沒關係。

或者聽聽看,有沒有人可以做到?怎麼做的?

群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有時候,比一個嚴厲的老師更有用。

作為結論,我跟朋友說:「你可能也需要改變一下自己。」

他說:「我還是當嚴厲的老師吧……」

我說:「你看,所以你也只是來找我吐槽一下。」

他說:「得知你的觀點也不夠性感,我的感覺就好多了。」

對我來說,這樣的聊天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只有在人群裡,我才能看到,我講的那些東西只是生活的一種可能。雖然那些道理也很好,但真正重要的是跟人一起,得到認可和支持。大多數人需要的,還是先保留一段自己的節奏,和周圍的人一起吐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