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四章 相處的藝術 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 >

第四章 相處的藝術 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

心理學家斯蒂夫·科爾(Steve Kerr)研究發現,孤獨感對人的傷害不亞於香煙,經常感到缺少社會支持的人,他們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更高,導致炎症的蛋白質也更為活躍。我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群居的習慣,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與身邊的人相處與合作呢?

本能干涉——如何避免無故討厭一個人

有的時候,當我們見到一個人,即使在此之前並沒有相遇過,也無任何瓜葛,也會下意識地不喜歡對方,有很強的排斥感。

不喜歡一個人絕對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並沒有察覺出具體是哪些,或者說不出為什麼,就是有一種不喜歡的感覺。這種感覺實際上就像聞到臭味就想捂鼻子、遇到危險要逃跑一樣,都是一種自發的保護機制。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呢?

1.資源的競爭

當我們與別人發生資源競爭時,我們或多或少會排斥對方。人類的大多數戰爭都是圍繞資源的爭奪而產生的,缺少資源意味著生存劣勢。

所以,在進化過程中,我們很自然地產生對資源競爭者的警惕和潛意識的敵意。我們對遠方的強者有更多的敬畏,而對身邊的朋友會有更多的嫉妒。

實際上,這是因為我們與朋友的資源的交集比較大,產生的競爭比較多。一旦產生了競爭,那麼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對立。這樣就很容易產生敵意和對對方的厭惡。

人類的戰爭大多都是圍繞著資源的掠奪而進行的。在生態系統中,兩個物種存在的資源交集越大,它們之間對彼此的敵意也越強。同樣,個人如果與他人存在較多的競爭,那麼很自然地會產生與對方的對立關係。

2.安全需求的應激

另外,如果一個人經常侵犯我們的心理空間,我們就會討厭對方,想要與之保持距離。巴斯(David M.Buss)在其著作《進化心理學》的觀點是:我們之所以會厭惡一些人和事,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可以讓我們規避掉一些對我們生命的威脅。

我們需要通過對環境的控制感來獲得安全感。如果我們對環境的控制感很差,那麼我們就會產生更多的應激反應——因為沒有控制感,往往意味著存在風險。

就像聽到手指劃玻璃的噪音,即使實驗證明,它對我們的聽力沒有任何影響,但是我們還是會自發地厭惡,這是因為它對環境的其他信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讓我們無法更好地評估環境,造成我們對環境的預期不穩定,進而產生恐懼與厭惡。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個人經常給我們製造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我們就會對其產生非常多的排斥感。

比如說,在大學宿舍裡,到了關燈時間,你想要入睡,但發現還有人在打遊戲、放音樂,製造吵鬧的環境,你可能會很不開心。這是因為你覺得這些因素干擾到你對睡眠環境的控制感。

實際上,生活中凡是強加到我們身上的,都會削弱我們對環境的控制感,讓我們感到不安全、不自在,也會讓我們產生一定的厭惡感。

3.隱形記憶的「錯搭」

只因為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兩個人莫名其妙就打了起來。

這個段子透露著我們不喜歡一個人的另一個原因。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人,還沒有說過話,更沒有任何其他接觸,就覺得注定與這個人合不來。傳統說法是氣場不合,現在的說法是心理不相容。

我們無緣無故不喜歡一個人,可能是因為他與曾經讓我們受過傷害的人或事,有一定的相似處,甚至是我們自己腦補出來的相似處去佐證。

對這種「無緣無故」的不喜歡,也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他與我們的行為模式有較多的重合,讓我們感覺到本我的顯露,不自覺地討厭他實際上就是討厭內心深處那個想要隱藏的自己。

無論是哪個原因,它都更像是我們的內隱記憶發揮的作用,即使我們無法想起來,但是它就是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我們對他人的認知,進而進行喜惡判斷。

4.反應性厭惡

我們不喜歡別人的第四個原因也可能是在接觸過程中,發現了對方對我們的負面態度,進而產生牴觸情緒。情緒本身具有感染性。要是我們受到別人的拒絕,那麼我們很容易感到失落和不開心。

如果對方給的理由是非常主觀的——沒什麼,就是不喜歡你才拒絕的。那麼我們就會因為對方的敵意產生更多的厭惡。

人的情緒超過70%可以通過身體察覺得知。如果一個人不喜歡我們,即使言語上沒有很多表現,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想法。這是很自然的生理反應。

因為一個充滿敵意的人會喚醒我們對環境的更多警惕和攻擊,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樣,我們的不友善也會讓對方產生反應性厭惡,不喜歡我們。

總之,排斥一個人大概有以上的原因。被人喜歡和欣賞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喜歡。但是,讓每個人都喜歡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是同樣的行為,可能有的人認為是勇敢,而有的人則認為是魯莽。

所以,被人不喜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也應該理性接受這個事實。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呢?

1.保持距離

首先,如果說雙方的關係比較差,最直接的辦法是保持距離。噪音源離我們越近,越讓我們感到煩躁,厭惡源離我們越近,那麼我們也越容易陷入不愉快之中。

距離太近的情侶,比如說大學同班的情侶,可能更容易分手,一個原因可能是吵架的時候,沒有距離帶來緩衝,進而越看越生厭,導致破裂。

如果無法忍受討厭的人,最好的辦法是換一個環境,遠離他們。人有一套很好的自我保護機制——那就是遺忘。只要不經常看到,那麼,我們慢慢也不會記得他對我們的意義,以及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2.增加合作

當然,如果感覺對方存在對我們的誤解,我們也可以通過增加與對方的合作來化解誤會。競爭性接觸會分化關係,但是合作性接觸會讓我們對對方的好感增加。

就像一些國家的政治家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往往是製造外部的敵人,比如,美國製造中國威脅論。通過共同的敵人和外部目標,讓我們產生群體的歸屬感,進而減少內部的破壞行為(比如遊行抗議等)。

我們也可以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那些原本有過節的人,因為一個任務被分配到了一起,然後慢慢地因為合作而對對方有更多的好感和信任。成功的合作能夠增加相互的吸引力,減少厭惡。

如果想讓對方減少對我們的厭惡,可以讓對方幫我們的忙(而不是去幫對方的忙)。對方幫助我們的同時,會產生對我們更多的「弱者關懷」,以後也更可能幫助你。想讓兩個互相討厭的人減少敵意,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必須協作完成一個任務並且成功。

3.意識到放大的生理反應

有的時候,我們對環境和他人的排斥可能是我們放大的生理作用所造成的。比如說,我高中的時候學習非常努力,高考的壓力比較大,基本每天都是晚上一點睡覺,六點起床,沒有午睡。

但是那段時間,我對班級裡產生的任何聲音也非常敏感,對一些不和諧的行為都看不順眼,雖然靠著較高的情商,能夠很好地制止別人,但是有時也能感受到確實是自己的問題,產生了明顯的環境適應不良。後來,我每天起床後都到操場跑步,也開始培養午睡的習慣,慢慢才好起來,不再對環境敏感多疑。

直到看到書上寫的知識我才明白,當自己身體狀況差的時候,身體會自發地感受到自己的不安全情況,也會分泌更多的皮質醇應激,進而更為警惕周圍的環境。

有的女孩子在生理期間也是如此,因為營養元素大量流失,她們的身體狀況下降,潛意識裡發出「我受傷了」的信號,大大提高了應激激素皮質醇的含量,進而釋放出體內儲存的能量,促進恢復。

這些生理反應會導致她們對周圍更為敏感多疑,進而有更多的攻擊性。而由這些情況造成的對環境和他人的厭惡都是可以通過鍛煉來規避的。

鍛煉能夠促進我們的身體釋放血清素和內啡肽等物質。運動時,大腦感知到身體的疲勞就會開始釋放這些物質,減少身體的疲勞感,促進身體恢復平靜。

同時,這些興奮類激素也能夠幫助我們消除各種緊張和不安。足夠的鍛煉可以大大減少不健康引起的過度敏感和緊張。

另外,當發現自己的不友好時,一定要提前干預。嘴巴沒說什麼,但是身體總是很誠實。我們的情緒有70%以上可以通過身體傳達。即使我們隱藏對一個人的討厭,但是對方還是會很輕易地感受到你的不友好。

情緒會隨著互動反饋。當對方察覺到你的不友好之後,往往也會反饋以不友好。所以,如果想要忍住不愉快的情緒,也請記得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盡量放輕鬆,自然些,減少刻意——想讓對方減少敵意的前提是:你也減少敵對。

還有,當自己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在編程對方的語言和行為時會有更多的主觀成分,當出現「可疑的信息」時,往往會自發腦補驗證它:「我就知道他不懷好意,我就知道他是這種人。」

實際上,對方的行為並沒有針對性,但是卻被我們的大腦自發定義為針對我們的,進而做出負面反饋,以牙還牙。結果自然是雙方的惡意越來越多。

所以,當自己對一個人有所厭惡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干預自己的行為,減少惡意和扭曲。

模糊的邊界——如何放下自己的執念

可能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感覺明明對一件事或一個人喜歡得不得了,但是當自己真正得到之後,發現他/她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完美,自己也並不是真的那麼喜歡。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一個人為什麼會放不下自己的執念呢?

1.認知閉合的需求

人天生就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一些已完成的東西,是因為想要完成的動機得到了滿足。如果工作還未完成,這個動機便會使我們對此留下深刻印象,從而使得我們沒有辦法安心去做下一件事情。

比如,我們會在外出開房的時候記得自己的房間號,但是一旦離開就很快忘記。還有,你在玩遊戲時,即使當你媽喊你全名吃飯的時候,你還是會說:玩完這局我就來。

2.沉沒成本的干擾

另外,人們想要放下自己的執念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情對自己是否有益,而且還要看過去是否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如果我們曾經投入過,那麼我們就會對這件事情更有執念。

人對「獲得」和「失去」是有兩個心理賬戶的。大腦對損失和恐懼有著更加敏感的反應,知道自己一旦放棄和失去,那麼就會帶來恐懼和損失。所以,大腦會對自己的付出特別敏感。

一些人之所以賭博賭得傾家蕩產也是這個原因,總想著贏回來。一些情侶分手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為什麼還要離開我?

3.自尊心引發的逆反心理

還有,人天生就是逆反動物。參與稀缺競爭,會帶來強烈的刺激性。我們會因為受拒絕而感覺自尊心受損(丟臉),我們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後來的目的不再是當初的那個,更多是為了挽回面子,這也是心理學上的「受挫——攻擊」理論。

因為受挫被拒絕是會帶來攻擊行為的,有的人的攻擊性較為溫和,就會表現為更加進取和努力。有的攻擊性較為激進,就會產生暴力行為。電視劇的橋段怎麼演來著?霸道總裁遇到一個敢於反對自己的人,為了讓她服從和認同,自己想方設法在她面前表現自己。

4.對確定性的追求

神秘感會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的敬畏,我們對神秘的事物也會有更多的崇拜。一旦一些人或事能給我們足夠的確定性,那麼我們就會減少對他們的尊重和執念,就像我們現在知道了風雨的形成原因,我們也就不會再相信「風神雨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對親人表現出更多不滿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是確定的,我們知道是安全的,得罪的成本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而陌生人則是一種不確定和得罪有風險的,誰也不知道他們會給我們造成多少傷害。

表現在執念上,我們對一些人之所以戀戀不捨,是因為他們給我們帶來了輕度的不確定性,讓我們感覺到神秘,感覺到很有吸引力。當對方一言不發時,會讓人焦躁地想知道對方內心在想什麼。

我們會一直處於猜想之中,越陷越深。對方的一舉一動我們都認為有其含義。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模糊這種情緒的界限,因此念念不忘。

講完了我們為什麼會有執念,大家可以根據上面的分析自己去想想辦法,我在這裡也提供一些我的經驗。

1.完成未完成的事

完成一件事情是放下執念的較好辦法。我們看電視經常會有這麼一幕:垂死的人憋著一口氣,等一個人來說最後一句話。然後才離開。其實比起抗日神劇,這不算扯,而是認知閉合的需求帶來的力量確實非常強大。

所以,如果說那件事情是能夠實現的,那麼就盡可能去做吧。比如,向喜歡的人表白,失敗了也當作完成了(當然,也可能引發受挫——攻擊)。

2.反問自己的本意

沉沒成本到底是放棄還是不放棄,其實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一件事。放棄了可能導致浪費,繼續堅持可能造成更多的損失。就像追女孩追個千辛萬苦,還是不能俘獲芳心。想放棄,覺得自己再堅持一下可能對方會同意的,但是又覺得貌似永遠不可能。

但是一些事情比較確定,那就是對事物的認知態度——自己是真的喜歡,還是因為捨不得沉沒成本?買了一張電影票,看了一半,覺得不好看,那麼就離開吧。

這樣自己也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捨不得,否則是錯上加錯。同樣,對一個人已經感覺不到溫存了,也就不要再勉強自己和欺騙自己了。

3.減少距離帶來的美化

我們會因為距離感帶來對對方的尊重和喜歡。有些時候我們之所以放不下一些人和事,是因為這種距離感,讓我們過度美化所需要的東西。比如我們父母口中「隔壁家的孩子」。

比如我們的「上一屆學生」總是很厲害。這都是距離感帶來的不正確認知。只是這樣的距離感讓自己看不到,從而美化了未知的和未得到的人或事,讓人更加迷戀。

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會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直到自己接近他的時候,你可能才會發現:他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美好。

4.接納心中的念想

我們越是排斥一件事情,那麼它就會越是影響我們。就像那句「不要去想大象」,反而讓我們腦子裡滿滿的都是大象。所以,盡量不要去排斥自己的執念。

如果心中有這樣的執念,不要一直希望能夠忘記,而是盡可能讓自己順著去思考,引導自己慢慢走出來。這樣也不會引發「受挫——逆反」機制。讓自己更加容易放下執念。你會發現,當自己不去排斥,接受自己放不下的事實時,反而會讓自己真正放下。

幹掉偷懶——合作過程中如何減少推諉帶來的矛盾

合作是常見的群體行為。螞蟻通過合作,構築蟻巢並且維持群體的存活;植物通過合作固土保水,組成穩定的生態系統;人類通過合作完成一個又一個建築奇跡。

大衛·德斯迪諾(David De Steno)在《信任的假象》中寫道,從進化的角度看,我們之所以會信任別人,與別人展開合作,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大,必須假借外界的力量,達到各自的目標。

當然,大衛·德斯迪諾的解釋方向相對偏現實和功利,他並沒有很好地發現,生活中也存在非常多的利他型合作。不過,總體來說,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因為自身能力問題,對外界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單個個體發展能夠到達的高度限制也越來越大。

合作能夠讓專業的人完成專業的事情,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但是,與別人合作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存在「社會惰化」的現象。

法國的一個工程師林格曼(Ringelman)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被試者分別在單獨的與不同規模的群體等情境下來拉繩子,同時用電瓶秤來測量他們的拉力。

結果發現,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大,每個被試者平均使出的拉力呈下降狀態。個人拉繩子時平均出力63公斤;3個人的群體拉時,每個人平均出力是53.5公斤;而8人群體時,平均拉力不到個人拉時的一半,平均拉力只有31公斤。

而心理學家斯密斯(H.Smith)在1976年的一個研究中發現,前蘇聯集體農民們每天要農作的耕地不固定,他們對任何一塊土地都沒有直接的責任。但是農民被允許有一塊很小的私人耕地,而這塊佔全部耕地1%的私人耕地的產出卻佔前蘇聯農場產出的27%。

也就是說,當人們處於一個集體中,並且感受不到對這個群體的責任時,人們的積極性會下降,並且產生怠惰心理,並沒有盡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再差一點的情況就是工作任務互相推諉,最後拖到那個老實人去做。

那麼,當我們需要別人的合作並且希望別人能夠盡心些,我們該如何做比較好呢?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明確工作責任,減少責任的尋租空間。當我們在進行任務分工的時候,需要確認每個人分配到的任務,避免交叉和重複。

心理學家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發現,可以通過「個體產出可識別化」的方式減少社會惰化現象。他通過對大學游泳隊的隊內接力賽的觀察發現,當有人監控大家並且單獨報出每個人所用的時間時,那麼整體游泳的速度會隨之提高。

當人們覺得自己的付出和收益情況會被識別到時,他們想要搭「群體便車」時,就會多一層顧慮——社會評價。我以前的領導在催進度時,經常會留言「已經有三分之二的人提交了報告,希望未提交的成員盡快提交」,未提交報告的成員因擔心自己成為拖後腿的人,會盡快提交。

減少「社會惰化」的另一個辦法則是,增加群體的凝聚力。很多管理研究者強調建設企業文化對效率的重要性,因為當人們感受到良好的企業文化並且認同時,人們就會提高自己的積極性。

尤其是合作對象是自己熟悉和喜歡的人時,群體合作的效率更可能超過個體總和,比如說以色列的集體農場的總產量就比個體農場的產量高。

如果想要跟別人更好地合作,提高合作效率,避免帶來矛盾,我們就需要建設良好的內部關係,並且盡可能明確每個人的責任。這樣也可以大大減少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的推諉和矛盾。

看得見的影響——如何減少我們的負面情緒

解決一個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源頭,就像頭疼的誘因有很多,疲憊感的誘因也是如此,無一通法而解全之。所以,如果想要減少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干擾,我們就需要先找到讓我們沉浸於負面情緒中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