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三章 溝通的藝術 怎樣才能好好說話 >

第三章 溝通的藝術 怎樣才能好好說話

我們通過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去解釋、期望或者評價。溝通能夠讓我們學習到不同的思想,但是如果雙方在交流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信息溝通,或者表達上讓人難以接受,就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那麼,我們該如何進行一場有益的溝通呢?

拒絕抬槓——怎樣改掉愛爭辯的壞毛病

任何人都會生氣,這也很簡單,但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憤怒,這可不簡單。

——亞里士多德

世界因為每個人的不同而多彩,但是世界也因為每個人的不同而充滿爭執。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而這又非常難以實現,當我們覺得不被理解時,我們就會去解釋,去爭取。但是,對方卻有著迥異於我們的想法。那麼,討論也就容易升級為爭執。

究竟,我們為什麼會與別人產生爭執呢?

1.自尊的保護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我形象維護的需求,抬槓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維護自我形象——我不比你差。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服務偏差的現象,也就是每個人都會美化和抬高自己。

有過這麼一個實驗:詢問司機群體駕車技術的自我評價,結果只有1%的人的回答是低於平均值的。可見每個人在潛意識裡是多麼看重自己的形象。

抬槓本質上是一種相對的自我拉升,在爭奪話語的控制權,屬於競爭的一種。當我們在爭論中獲得主導權時,我們會認為獲得了勝利,有時我們甚至會為了反對而反對,背離一開始討論的初衷,只為獲得自尊心的滿足。

2.宣洩需求

語言暴力也是暴力的表現形式之一,而暴力的宣洩能夠獲得跟其他本能慾望一樣的快感。奧地利生物學家洛倫茲(K.Z.Lorenz)在《論侵犯》中寫道:「侵犯性具有自身的釋放機制,與性慾食慾等本能一樣都能夠引起特殊的快感。」

人也是一種動物,在進化中也保留著許多的原始獸性。暴力的釋放之所以能夠帶來快感,是因為它經常與資源的掠奪有關,無論是競爭配偶,還是捕食。所以,人是有暴力宣洩的需求的,在形式上分為內侵(自我傷害)和外侵(傷害他人),如果過於壓制自己的本能,也可能會導致一次性爆發,而一次性爆發的人更可怕。

3.認知域交集較小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僅取決於客觀情景,還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其進行主觀構建。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對事物的構建基礎都是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兩個人的知識面就像兩個思維集合,他們存在交集,但是更存在差異,如果雙方不站在對方的立場和經驗考慮問題,那麼這樣的抬槓只會增加雙方的矛盾。

講完了我們抬槓找茬的原因,那麼我們也分析一下,如何才能解決愛爭辯的問題呢?

1.增加共同視域

在辯論的過程中,盡可能在說一個觀點前,增加自己的前提,告訴對方自己觀點的背景和基礎。同時,也盡可能問清楚對方的觀點基礎和背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問一句「我不太明白你為什麼這麼說,能再解釋一下嗎」,這也給了雙方討論緩衝的時間,以減少不清醒。

記得電影《搜索》裡面的葉藍秋(高圓圓飾),她因得病而絕望,沒有親人只想借老闆的肩哭一下,不巧老闆娘來了正好撞見,被稱為小三。她坐公交車時感覺太疲憊了,沒有讓座又被記者報道,變成人人皆知的「不讓座墨鏡姐」,最後跳樓自殺……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與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視域,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指責和責怪了。而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夠增加自己與對方的共同視域,那麼就能更好地理解對方的觀點和行為,這樣也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執和抬槓行為。

2.提高自尊水平,懂得自嘲

高自尊的人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行為,也更容易對別人的語言產生錯誤編碼。因為他們能夠維持自尊的方式比較少,只能通過抬槓和攻擊性等所謂「戰勝對方」的方式來相對提高自己。

如果我們是這類人,那麼就要學會提高自己,其中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學會自嘲。自嘲是自我接納的一種表現,能夠較為坦然地面對自己的不足。這也是一種高情商行為,證明了我們有一定的自我認知,知道自己的一些不足並且能夠接受。

加林斯基(Galinsky)發現,當我們主動將貶低身份的詞語用於自己身上時,我們會產生更多的「權利感」,緩解自己的不愉悅。另外,如果能夠很好地接納自己,能夠接受自己的不足,也會慢慢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尊,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從而減少抬槓爭執行為的發生。

3.明確爭辯的目的

有一天你想出門,你母親覺得外面很冷,想要你多穿一件大棉襖,而你覺得棉襖太厚,怕待會運動過熱,你執意不穿。於是你母親說了句:「不穿就不准你出去。」可能一開始是交流,慢慢就變成了爭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

這是因為,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區分了自我與母親的關係,甚至形成了對立。這個時候,在交流的過程中,變成了雙方互相爭執的模式(A→B),而不是雙方一起解決問題(AB→問題)。

在溝通中,關係一旦形成對立模式,我們就會排斥母親的各種建議。母親則會為了維護權威形象,與我們展開「拉鋸戰」。而如果共同立場是去面對問題,就好辦得多。

當母親希望自己多穿一件外衣再出門時,你可以加一句:「媽媽,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不過我一會兒可能要運動,會流汗,所以就不穿了。」母親也不會感受到立場的對立,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想法。

所以,我們在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這並無益於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引起一場不必要的爭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多用「我們」,少用「你」,讓對方感受到你們處於同一立場,是在一起解決外部問題。

4.合理宣洩

爭辯是暴力的宣洩方式之一,也不應該完全摒棄。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小兩口經常吵架卻沒有離婚,但是模範夫妻卻因為一次小打小鬧而分開了。因為爭吵也是交流和溝通的一種方式,本質上也能夠增加雙方的需求瞭解。

另外,爭辯也能夠合理發洩個人的暴力行為,避免長期積壓造成一次性爆發。所以,適當地與他人爭論是有益的,但是人身攻擊以及粗話則是應盡可能避免的。這樣也才能是一場互益的爭論。

5.控制音量

當一隻獅子進入另一隻獅子的領地時,獅子之間在打鬥前會互相嘶吼,通過氣勢嚇跑闖入者。同樣,人類也有這種行為機制,想通過加大音量,在氣勢上讓我們的反對者屈服。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做法往往都是失敗的。

這是因為,加大音量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侵略性,從而產生排斥心理,為了維護自身尊嚴只能反擊,讓爭論變成爭吵和抬槓。所以,自己也應盡可能控制音量。

我很喜歡孟非的一句話:「當我們開會在爭吵時,別人之所以願意聽我的建議,是因為我說話非常小聲,別人總是不得不停下爭論問一句:他剛說什麼了?」

用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做總結就是:沒有完美的事物,那麼它存在的不足,只要有心,就可以用它的不足來跟你爭論甚至攻擊你。同樣,也不會有絕對正確的觀點,抬槓不會有真正的勝利。

為何家會傷人——如何與家人親密相處

有的時候,經常與父母爭吵不是我們的錯。畢竟,父母是一個不用通過考核就能夠做的「職業」,本身質量良莠不齊。不過,我們對自己的反省也不能少,否則我們可能是下一批質量不合格的父母。

那麼,為什麼有些同學可以和老師同學相處得更好,而與父母有更多的爭吵呢?

1.親情的分離性

在動物的世界裡,許多動物長到一定年齡就會被父母驅逐離開,逼它們走向獨立,有的動物甚至剛剛出生,就會被父母「拋棄」。人類作為進化的產物,也留有這樣的進化遺跡。

親情的天然屬性是分離,在青春期與父母的爭吵,實際上也是到了我們獨立的年齡,父母在履行進化的使命,也就是「趕我們走」,驅使我們走向獨立。

然而,因為現代社會過多的保護,太多青少年本身的自主能力沒有得到完善,尤其是經濟方面。「我長大了」和「你長這麼大了」是爭吵時雙方經常出現的敏感詞。

我們年齡與能力的不匹配,也導致了我們的獨立性缺失。我們想獨立,但是卻不得不依附於父母,這是我們的內部矛盾。

2.控制感

我們對環境的安全感知是建立在對環境的控制感上的。如果我們能夠確定環境都是可控的,那麼我們就會有更加愉悅的心情。如果環境中存在不可控因素,那麼我們就會有較高的生理喚醒。

就像原始人不確定草叢中是否有獅子一樣,需要保持「警戒狀態」,這個時候,在較高生理喚醒狀態,人對環境也有更多的不信任,很容易與他人發生爭執。

我們與父母發生的爭執,大多是「控制權」的競爭。當我們長大了,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我們需要對自我的控制權,但是父母保留著原先的習慣,依然保持著之前對我們的指導慣性。

一般來說,父母控制欲越強,越容易與孩子發生更多的矛盾。因為孩子的控制領域被過度壓縮,會產生很大的反彈,進而養成較為叛逆的性格。

3.積累與超限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源,但是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定量變之後的表現。

當我們感到疲勞時,其實身體在之前就已經消耗了非常多的能量,也積累了很多「毒素」。同樣,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我們在之前也積累了很多爭吵的「材料」了。

所以,我們與父母的矛盾是因為一件一件瑣事所疊加起來的爆發,就像社會資源流動性受阻慢慢靜止時會產生社會叛亂一樣,我們也會因為瑣事一點一點積累,加上宣洩受阻而爆發。

4.信息流差異

以前我們都說代溝,現在開始講「年溝」了。我們所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會形成我們的觀念,而父輩與我們所獲取的信息差異度相對比較大,這就導致了我們觀念不同。並且,隨著網絡信息變化的加速,這種觀念和價值傾向的差異越來越大。

你覺得是對的,他覺得錯了;你覺得好的,他覺得壞。而相對來說,老師的思想較為開放,能夠接觸的信息與我們有更多的重合,同學朋友則是年齡相仿且有經常性的溝通,他們與我們的信息流有更多的相似性,所以更能理解你的想法。

另外一種信息差異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父母也不是我們,他們不能夠完全感知我們的需要。他們覺得外面天冷我們需要多穿點,但是我們覺得還行,怕不方便不想穿。我們也不是父母,不總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然後就開始了拉鋸戰。

5.社會形象成本

獅子如果遭到群體的排斥而落單,往往意味著死亡。人類如果遭到群體的排斥,雖不至於死亡,但是資源的獲取難度會加大,保護自己的能力會降低。

所以,人會很在意自己的社會評價,在群體面前,我們會更加在意自己的社會形象,所以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更有禮貌的行為,並且更懂得克制衝動。

如果家庭中父母心中的孩子形象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他們就會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他們會做更多的形象管理,讓自己的行為趨向這個形象。

如果他們的形象在父母心中比較差,那麼他們就更不會在意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形象的影響,因為在父母面前,他們維繫社會形象的成本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採用對抗的方式,他們沒有需要維護的形象,因此其他方式讓他們覺得「吃力不討好」。

講完了父母與孩子的矛盾產生的一些原因。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也分享一些與父母積極「抗戰」的經驗。

1.釋放引導

人類攻擊性分為身體攻擊和言語攻擊。攻擊性與其他人類本能一般,都會引起快感。如果我們長期壓制攻擊性,會對身體產生較多傷害,甚至產生更大的破壞性。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很喜歡養小動物,我去他家的時候,他告訴我他養過很多次倉鼠,大多都很喜歡咬人,他餵食和撫摸它們時受了幾次傷。我建議他在籠子裡放一些倉鼠的玩具。一段時間之後,倉鼠變得溫和多了。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倉鼠也有攻擊的本能,如果沒有東西給它們宣洩,無法磨牙,無法玩鬧,它們的攻擊性就會一直積累著。所以,小時候對孩子進行各種限制,不讓孩子出去玩的家庭,孩子也更容易產生叛逆。

就像經常生小病的人反而不容易生大病,經常小吵小鬧的兩個人關係也不會很差。因為爭吵也是一種溝通方式,而溝通是瞭解對方需求和相互磨合的辦法。所以,不用太害怕爭吵,那是一種釋放和促進。

我們更該考慮的是,如何進行不傷害彼此的有效爭吵。比如,清晰界定問題,不要人身攻擊,不要「炒冷飯」,不要想著說服對方等。其中的細節,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2.遠離應激源

哲學上認為,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同樣,爭執也是一種矛盾,缺少了一個對象,爭吵就難以進行。而應激源的一直存在更容易對我們的情緒做直接的反饋,從而更加極端,越吵越凶。

如果想要減少自己的憤怒,最好是暫時離開應激源,也就是在爭吵時,主動離開陣地,克制住反擊。人的憤怒情緒具有應激性,在初期的破壞性很大,可能10秒左右的冷靜,就能減弱很多。

暫時離開「陣地」可以讓自己憤怒的破壞性降低,也能讓雙方得以緩衝,減少情緒化反應並整理思路。

3.寫爭吵總結

總結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錯誤。學生時代,那些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大多有自己的錯題本。而在生活中,如果想要讓自己減少與身邊的人發生過多的爭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性地總結自己的爭吵經驗。

比如記錄自己是否進行人身攻擊了?是否是由於自己沒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是否自己「信息編碼」錯誤了?諸此種種,都用筆記或者日記的形式記下來,相信長久下來會對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一個人能夠成長得多快,部分原因取決於他的經歷和學識,但是更取決於他對事物和場景的反饋能力。能夠及時反思自己,並在以後少犯錯誤。

如果想要讓自己進步更快,那就需要不斷地給自己反饋。做筆記和寫日記是最好的反饋方式。

4.賦予孩子/家長良好形象

前面也說到,如果我們賦予孩子/家長較好的社會形象,那麼他們就會表現出更多的友善行為。外在評價是會影響內在思維的,我們都傾向於成為別人希望我們成為的那種人。

所以,盡可能真誠地去誇讚孩子/家長,是減少爭執的辦法之一。當孩子/家長感受到自己的行為與他人對自己的認知標籤不協調時,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

親情像空氣,我們不會特意感知它的存在,但父母對我們的作用卻如同空氣般重要。

所以,我們有必要多學一些交流與溝通的知識,年輕時做個合格的孩子,有孩子了做個合格的父母。

善意的釋放——如何更好地與別人聊天

我們不學氣候學,也可以知道天黑要下雨。不學銷售技巧,也可以去說服。但是,那樣做的出錯率比較高、效率也會比較低。同樣,不學習聊天技巧,也可以跟人正常地聊天,但是學會了,能讓人更容易喜歡你。

那麼,怎樣才能夠更好地跟別人聊天,並增強相互之間的好感呢?這裡我們大致討論一些基本策略。

1.調整心理距離

心理學上有一個關於我們在有限空間的反應的研究:我們在升降電梯中經常會無意識地向上看(當時還沒有手機)、看到別人的眼睛也會更加不安,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空間太擁擠了。

在進化過程中,除非確定是安全的,我們才會與他人靠得很近,但是現在旁邊的人不確定是否是安全的,那麼近的距離會讓我們產生來不及「反應」的感覺,從而感到不安。這是心理距離在空間維度的表現。

那麼,怎樣確定他人的空間心理距離呢?

心理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 Hall)對此曾經做過研究,並且得出結論。他認為,人們的親密距離一般為0到0.45米,個人距離是0.45到1.22米,社會距離是1.22到3.66米,公眾距離是3.66米以上。其中,0.45到1.22米是我們與他人溝通時的一般距離。

而具體的數值,可以觀察自己向前是否會引起對方不自覺地後退。如果是,那證明在這個距離內,對方對你還沒有建立起安全感,你也不要侵犯進去,否則很容易激起對方的生理應激。

心理距離在情感上的表現是,你可以講什麼話題。情感心理空間距離很小的人,他們的話題往往更加「污」一些,會經常性地互黑。

比如說,你最好的朋友也會經常性地黑你,而你不會介意,因為你們的情感心理距離小,都是確認對方是安全的,無惡意的。但是如果雙方還沒有確定對方是否對自己有隱形威脅,就聊一些相對有戲謔性質的話題,那麼很容易不歡而散。

所以,在聊天過程中,要盡可能確定自己和對方的空間心理距離和情感心理距離。直到雙方對對方有基本的瞭解,並建立安全感後,再進行適當調整。

2.學會具體性讚美

讚美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都不是很會用。那麼,怎樣才能夠更好地去讚美呢?我覺得首先要符合事實,看到有才說有,那是對雙方的基本尊重。

另外就是,讚美的具體化策略。與平淡的描述相比,我們更喜歡去捕捉那些美麗而生動的語言,我們也更樂意接受那些生動語言所描述的內容。

人的大腦是非常容易受可視化信息影響的,我們的讚美更加具體和有細節,那麼對方會覺得更真實,而且會覺得你是一個很用心的人。

一個漂亮的女孩被人誇漂亮是經常的事情,你再去誇漂亮對她心理的邊際作用是非常弱的,你可以嘗試尋找對方其他閃光點,比如說,手指很纖細,鎖骨很性感之類的。那樣的誇獎也更有水平。

3.學會提問

"A:你吃了嗎?

女神:吃了。」

……

上面這類對話是不是很熟悉呢?然後接下來就是無邊無際的冷場了。

其實,這種情況之所以會發生,主要是因為提問沒有策略,我們應該盡可能提問方向性的問題,而不是選擇性的問題。甚至可以直接提問假設性的問題。

至於怎麼問,要根據對方的社會角色和性格區分。但是提問的問題不要太燒腦,一旦燒腦了,對方敷衍你的可能性就很大。

你看到一個護士感覺挺有愛的,想要過去聊幾句,寒暄幾句,你就說:「我感覺你們醫院挺不錯的,你覺得怎樣?」對方說:「還可以啊。」然後她繼續忙她的,只留你繼續在風中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