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二章 良性循環 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關係 >

第二章 良性循環 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關係

美國進化學家邁克爾·吉瑟林(Michael Ghiselin)說:身邊的人比我們優秀的話,會讓我們變得更美好;如果他們不健康或者無知,則他們更容易對我們造成傷害。那麼,我們該如何與更優秀的人交往呢?

熟悉即安全——為什麼你需要跟別人混個臉熟

格雷戈裡·伯恩斯(Gregory Berns)在其著作《艾客》中寫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接受新事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新事物總是很容易觸發我們的恐懼情緒。大多數人不喜歡恐懼的感覺,因為恐懼讓我們口乾舌燥,焦躁不安,有時還會語無倫次。

而恐懼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熟悉。

2005年,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人們處於不確定環境中的大腦變化,通過腦成像實驗做過記錄。他們發現,當我們處於不確定環境中時,我們大腦中的杏仁體和眼窩前額皮質兩個區域會變得異常活躍。

也就是說,當我們處於陌生環境中時,我們的大腦實際上被喚醒了兩個狀態——我們在害怕(杏仁體),但是我們也在控制自己,讓自己冷靜(眼窩前額皮質)。

當杏仁體被激活時,我們身體裡也會釋放大量的皮質醇,並且激活交感神經系統,進而讓我們處於警備應激狀態,這會讓我們的心率變異型增加,也會消耗我們大量的能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所以一些人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時,會臉紅,心跳加速。

而如果想要讓別人對我們產生信任,願意與我們交往,我們就需要建立足夠的熟悉感。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先通過測試區分出害羞指數較高的小學生,讓他們觀察不同的臉,研究者用腦電圖掃瞄的方式觀察並記錄小學生的大腦活動。

當孩子面對陌生和難以識別的臉時,他們發現在那些害羞指數較高的孩子的大腦中,掌管社交的皮層活動能力較弱,而負責焦慮及警惕情緒的小腦中的類扁桃體部分則顯得非常活躍。

同樣,如果我們想要讓別人更願意與我們接觸,我們就要消除對方這種在進化中的遺留。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實現呢?

比較簡單的辦法可以是:經常出現在對方面前。經常出現在對方面前就可以引發對方對我們的一些好感。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純粹接觸效應」——僅僅因為某一個刺激在我們面前呈現的次數足夠多,讓我們對該刺激越來越喜歡。

心理學家賽安斯對此做過一個實驗。實驗內容是藉著讓受試者多看幾次對方臉部的照片,調查一般人究竟會產生何種程度的好感。

實驗人員準備了12張不同的大學畢業生大頭照,然後隨便抽出其中的幾個照片,讓學生們看這些照片。為了避免刻意化的干擾,開始實驗時,研究人員對這些學生說明:「這是一個關於視覺記憶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測定你們所看的大頭照,能夠記憶到何種程度。」

而實驗的真正目的,則在於瞭解觀看大頭照的次數與好感度的關係。觀看各個大頭照的次數為0次、1次、2次、5次、10次、25次等6個條件,按條件各觀看兩張大頭照。隨機抽樣,總計86次。

實驗結果表明,接觸次數與好感度的關係成正比。當學生被提問,這些照片最喜歡哪一張時,大多數被試者都選擇了出現在他們面前次數最多的一張。

也就是說,當觀看大頭照的次數增加時,不管照片的內容如何,好感度都會明顯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純粹接觸效應」。

我們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在拍照的時候,總覺得不是那麼好看,但是問及朋友時,他們覺得挺好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純粹接觸效應」。

我們習慣看到的自己是鏡子中的自己,我們通常看到的自己是鏡子中的自己。而當我們拍照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左右沒有調換的自己。這個時候,我們看自己的照片,就會感覺有點不一樣,而我們的朋友因為接觸到的我們是左右臉沒有調換的我們所以覺得挺好的。

康奈爾大學的卡丁教授(James Cutting)也做了另一個關於純粹接觸的實驗,來證明一些著名藝術品之所以出名,其中可能的一個原因是它們的曝光次數較多。

在講課過程中,他不斷給本科生看印象派的作品,每次兩秒鐘。其中有些畫是經典之作,有些則鮮為人知,但檔次不亞於經典之作。卡丁教授將後者在學生面前展示四倍於前者。結果發現,這些學生更喜歡後者。

一些明星也非常追求上鏡率,大家看的次數多了就會覺得這些明星也挺好看的,而這背後也有「純粹接觸效應」的原理。

現在,你知道跟別人混個臉熟有多重要了吧?

自我表露——信任的建立在於相互瞭解

在生活中,我們對一些人能夠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對另一些人我們可能就無言以對了。尤其是面對陌生人時,我們總是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這是因為我們與他人的信任關係需要建立在相互瞭解之上。在一開始,我們與他們沒有足夠的瞭解,我們還沒有建立起對其足夠的信任,所以我們就會顯得拘謹一些。而如果想要拉近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我們可以適當地表露一些自己的隱私。

心理學家奧爾特曼對此提出了人際交往中的「自我表露」的社會滲透理論。他的研究告訴我們,人際關係的建立都是從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開始的。

當一個人開始自我表露時,便是信任關係建立的開始;而對方以同樣的自我表露水平做出反饋,也是一種表示對方接受信任的標誌。

這種自我表露的互惠性交換,一般會實現對等的溝通。於是,人際間的親密關係就逐步形成。並且隨著雙方溝通話題的由淺入深,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開始變得親密。

舉個例子,當我們面對一個陌生人時,想跟對方交朋友。我們對其說「你好」,那麼,對方對我們的回復也只能是禮貌性的「你好」。而如果你添加多一些信息,說「你好,我叫XXX,今天有空過來……」,那麼對方也會基於你的表露,對你表達更多的信息。

而當你們之間表露的信息足夠多時,你們的信任關係也會建立起來,你們也就更容易成為朋友。

如果我們本身較對方在某方面更優秀,那麼我們適當暴露自己的缺點能夠讓對方更喜歡我們。

因為表露自己的缺點可以讓對方覺得我們也是普通人,進而不會對我們因為過多的敬畏而遠離。另一方面能夠讓別人看到我們的真誠,至少我們不會將自己隱藏得太深。雖然暴露自己的不足,一開始會讓自己不怎麼適應,但是我們卻可以收穫更多的親密關係。

如果我們一直隱藏自己的不足,開始可能會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但是缺點一旦暴露,對方會更難接受我們。當然,表露缺點還能夠讓我們找到真正喜歡我們的人。

美國交友網站OKCupid(註:Cupid,愛神丘比特)對64,000名女性用戶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如果男生們覺得女生長相的態度分歧越大,那這個女生會有更多人追。換句話說,如果人人都覺得一個女生漂亮,那麼她受男生歡迎的程度還不及那些只有一半男生覺得她漂亮的女生。

他們發現那些長相存在爭議,但存在明顯不讓一些男生喜歡的特點的女生(比如紋身、肥胖),收到的私信依然遠多於那些讓絕大多數人覺得非常漂亮的女生。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表現得過於完美,多數人會對我們敬而遠之。而且,等到我們在長期的相處中表露了自己的不足時,與我們交往的對方不一定喜歡或適應。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暴露出來而對方還能接受,那麼這種感情也可以更持久。

不過,表露也分水平,俗話說:「交淺不宜言深。」一個從不自我暴露的人很難與他人建立密切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同樣,習慣於不停向他人談論自己的私密,會被他人看作是自我中心主義者。

我們對那些關係密切的朋友表露得深一些,多說一些;而對那些遠一點的朋友則可以表露淺一些,少說一些。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理想的模式是對少數親密的朋友做較多的自我表露,而對其他人進行中等程度的表露。

如果想要交往到更多的朋友,讓人對我們更加信賴,我們也可以適當地多一些內心的表露。

相對剝奪——令人反感的濫好人

記得看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人經常跟舍友一起點相同的外賣,他也知道舍友喜歡吃打鹵蛋,於是經常將自己外賣中的打鹵蛋夾給舍友吃。久而久之,舍友習慣了他給的打鹵蛋,有的時候就自己到他的外賣中夾走。

有一天他想自己嘗嘗鮮,就將打鹵蛋吃了,舍友過來發現沒有打鹵蛋,就問:「我的打鹵蛋呢,你把它吃了?」

這種場景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呢?

我們身邊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對他們好的時候,他們習慣了,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們沒有辦法繼續對他們好時,他們往往不是理解我們,而是指責和抱怨。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我們對他們的好,他們認為,我們對他們好是理所應當的。

這也就是常說的「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當我們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很微小的幫助,他們往往會感謝我們,但是如果我們經常對他們好,卻突然因為某種原因而無法繼續支持他們時,他們反而會記恨我們。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在於心理感受的邊際遞減效應。這就像我們很餓的時候,我們吃下了第一個包子,會感覺很飽,再吃第二個時,飽腹的感覺就沒有那麼明顯了。而吃第三個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感覺有點兒撐了。

同樣,別人需要幫助時,他們就像肚子很餓的人,我們給予一些幫助,他們會感覺到明顯的滿足。但是如果我們一直這樣下去,對方的心理感受就開始產生變化,進而不再是感激。

所以,我們要知道,並不是你幫助了別人,別人就會對我們心存感激。如果方式不當,對方還可能對我們心生厭惡。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做「濫好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別人,而不至於讓對方覺得那是他應得的呢?

最重要的是不要在一開始就付出過多。因為你一旦在一開始付出過多,那麼雖然你超過了對方的心理預期,能夠讓對方短暫地感受到你的有力的幫助,但是你在後期如果無法持續維持這樣的水平,那麼你依然很難得到對方的尊重。

在生活中,人們最喜歡的是那些對自己認同慢慢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我們認同慢慢減少的人。為了驗證這一心理現象的存在,心理學家阿倫森(Elliot Aronson)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安排被試者同伴用四種不同的情況評價被試者,分別是:

A:始終是肯定的評價。

B:始終是否定的評價。

C:先肯定後否定的評價,且否定程度與第二種情況相同。

D:先否定後肯定的評價,且肯定程度與第一種情況相同。

結果發現,被試者對那些原來否定自己後來又肯定自己的交往對像喜歡程度最高,且明顯高於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而對於從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對像喜歡程度最低,且大大低於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對象。

這也可以用美國學者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的「相對剝奪」理論來解釋。他們將自己目前的處境和我們一開始對其投入的幫助做了對比,即使依然得到了額外的支持,但是因為相比以往減少了,所以在心理上很容易產生「相對剝奪」感。

我們一開始給予對方的幫助比較多,當後面給予變少時,對方心理上就會產生「相對剝奪」,進而可能產生「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的情況。

即使我們幫了別人很多,結果還是成了別人心目中最不喜歡的人。所以,幫助別人並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

除此之外,當自己有較為負面的信息或者建議需要傳遞給對方時,也可以採用「先否定後肯定」的模式去敘述,這樣對方的排斥也會減少一些。

當對方在工作上有些失誤或者不足時,我們對其提出改進建議時,可以先指出對方做得不足的地方,隨後再讚美他做得好的地方,對方就不容易產生「相對剝奪」的感受了,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

有效讚美——誇讚是門技術活

好多書中都會寫到,讚美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但是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為什麼需要讚美,也很少告訴我們如何有效讚美。那麼,讚美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其著作《人類激勵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這五個需求有所交叉,但是低等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再高一個層級的需求就會變成主體需求。社交屬於社會需要,而讚美則屬於更高級的尊重需要。

大多數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能夠得到滿足,並且也能獲得一定的友誼,滿足自己的社會需求。所以,我們在交往過程中會傾向於追求更好的需求,也就是尊重需求。

希望別人能夠肯定我們的勞動成果和自己的特長。這是我們需要讚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馬修·利伯曼(Matthew D.Lieberman)的《社交天性》中有一個實驗:

實驗者說服參與者聯繫他們的朋友、家人和一些對他們比較重要的人,請求他們給自己寫一封信,請求時用非常積極的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來描述,比如你是唯一關心我甚於關心自己的人等。

就像生活中的其他基本獎賞一樣,這些令人感動的文字激活的參與者的大腦區域,依然是我們愉悅回路中的腹側紋狀體。畢竟,凡是能夠帶來愉悅的事物,潛意識系統總是簡單粗暴地總結為「進食和交配」。

可能一些人覺得90後越來越難以管理,動不動就跳槽,這背後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尊重需求得不到滿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比金錢更重要。

這也在另一項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證明,實驗者要求參與者為贏得他人的好評而競價。結果發現,大多數參與者都願意歸還他們參加試驗所獲得的報酬,只為換得別人對他們的積極評價。

這個社會在時間線上的發展,也基本滿足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已經不再是吃不飽穿不暖的那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安全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社交網絡也滿足了90後的社會需求。

90後的主要需求已經變為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如果我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還抱著以往的獎懲制度去管理,就很難管住人,也很難留住90後的人才。

回到正文,前面大致講了讚美對我們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那麼,怎樣讚美才能夠更行之有效呢?

如果你對一個女孩子說「姑娘,你好漂亮」,這樣的讚美方式對方很可能會覺得你有些輕浮,沒有真誠感。而如果想要讓對方覺得你確實用心了,那麼我們的用詞最好能夠具體些。我們可以從對方面部的一兩個具體特徵進行讚美,或者就對方的成就進行讚美。人在心理上會認為那些具體的、可描述的讚美會讓人感覺到更多的真實感。比如《情深深雨濛濛》裡面的何書桓對依萍的讚美是:「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你笑起來好好看?」

讚美的基本原則依然是真誠。如果背離了這個出發點,那麼就是阿諛奉承。所以,如果找不到對方比較好的讚美點,那麼我們最好保持沉默。沒必要為了所謂的「好關係」,而選擇背離自己人格品質的行為。

當然,讚美也有有效益遞減的規律。如果一味地讚美,那麼次數越多,對方對你的讚美就越無感。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讚美更有意義,我們也應該把握好度,進行適當的讚美。

當一個人開始自我表露時,便是信任關係建立的開始;而對方以同樣的自我表露水平做出反饋,也是一種表示對方接受信任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