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五章 情緒的對抗 積極情緒vs消極情緒 >

第五章 情緒的對抗 積極情緒vs消極情緒

積極的情緒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免疫力。並且,積極情緒還能夠擴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更具創造力。而當我們沉浸於負面情緒之中時,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所以,盡可能地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我們的健康和能力都有重要意義。可是,我們為什麼總是陷入深深的負面情緒之中呢?如何才能讓我們保持長時間的好心情呢?

過不去的坎——我們為什麼會沉浸於負面情緒中(一)

我們小時候是不是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當自己玩遊戲玩到一半或專注地學習學到一半時,媽媽叫我們吃飯了,我們總是會回答,「等一下,我弄完這部分就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是因為,人天生就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我們在入住酒店時,總是能夠清楚地記住自己的門牌號,但是一旦退了房很快就會忘記,這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的完成動機已經得到滿足,而如果一件事情沒有一個結尾,那麼我們就會對其耿耿於懷。

這種效應雖然能夠讓我們做事有始有終,但它也會讓我們陷入負面情緒之中。在施瓦茲(Jeffrey M.Schwartz)的著作《腦鎖:如何擺脫強迫症》一書中有提到。

當我們覺得「事情還沒完」時,大腦的「眼窩前額皮質」就會被外界不安全的信息激發得興奮起來,從而向位於皮質最深部位的「扣帶回」發出信號。扣帶回觸發了可怕的焦慮後,將信息上傳給中樞指揮系統「類扁桃體結構」進行評估後,向身體發出信號,進而提高皮質醇含量,讓我們感覺到不安,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位於大腦中心底層的「尾狀核」是我們動力的源泉,屬於多巴胺系統的一部分。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結束了時,神經細胞興奮的傳遞會慢慢停止「動力」供應,由興奮回歸平靜。

而強迫情緒的發生,實際上是「尾狀核」在制動上失靈,即使事情已經結束,但「眼窩前額皮質」和「扣帶回」卻不會自動地回歸平靜,始終被鎖在興奮狀態,令恐懼的傳遞回路始終處於接通的狀態,不斷地向「杏仁體結構」區域上傳著「進行中」的信息,中樞指揮系統就會不斷提醒你考慮各種危險,從而表現出強迫情緒的症狀。

而當我們處於這種「某事還在進行中」的狀態時,我們獎勵中樞的重要組成尾狀核會被「佔用」,大腦也會出現「腦鎖住」現象。這個時候分泌5-羥色胺、多巴胺等激素的功能無法正常進行。就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焦慮、尷尬和失落。

這種現象在生物進化上有其積極意義。它會促使我們去檢查自己做過的事情,及時查漏補缺,減少潛在風險,並且能夠從中吸取經驗,比如出行的小白兔時不時回頭看有沒有大灰狼跟蹤,草原裡的山羊不停左顧右盼看是否有獅子。

但是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我們所需要考慮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我們的這一功能的工作強度也在增加,就更容易發生「制動失靈」的現象,對一件事情不斷重複檢查是否已經結束。

而當我們在面對讓我們焦慮和失落的事情時,這種「腦鎖住」的現象會更為明顯。那麼,怎樣才能走出負面情緒的「腦鎖住」呢?

新南維爾士大學心理學院的博士艾麗西亞·威廉姆斯(Alishia Williams)和米歇爾·莫爾茲(Michelle Moulds)進行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讓77名參與者回想在過去一周內,自動出現在腦海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或情境的記憶,然後將所有參與者隨機分到兩個組。他們讓一組被試者去更多思考這些負面事件,如仔細想想這件事發生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影響;讓另一組被試者去做一些分心的任務。

結果發現,比起做分心任務的一組,被分到思考這些負面事件的被試者更為消極地評價這些負面事件,而且帶有更多的負面情緒和不滿。

換句話說,如果想要讓自己盡快走出負面情緒,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忙碌起來。當我們忙碌起來時,我們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腦洞就會暫時停下來。

當自己感受到太多的負面情緒時,我們可以通過跑步、工作或者旅遊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減少自己的不愉快。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些負面事件的記憶在大腦中被抑制住時,它們對我們的影響就不那麼大了。

過不去的坎——我們為什麼會沉浸於負面情緒中(二)

前面大致從大腦神經層面分析了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而社會因素對我們負面情緒的產生又有哪些影響呢?

爭取更多注意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即使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在母親懷裡的時候,看得最多的也是母親的眼睛,那會讓我們感覺到愛意。而一旦我們覺得母親不再看我們,我們也會通過哇哇大哭的方式來吸引她。這也是我們表現欲的早期表現。

而長大些以後,我們仍然會通過各種自我表現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這也是我們的原始本能,就像能夠吸引到父母的注意力的雛鳥更可能得到食物(照顧)一樣,我們也能以此獲得想要的資源。

比如,有的人在爭吵時會提高音量,有的人則表現出柔弱和失落。而關於後者,有人更是生動地總結出了這麼一句話:「小時候摔跤,總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哭,沒有就爬起來。」

在別人面前表現出失落,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需要得到別人的注意,我們希望得到關懷。所以,我們也會在朋友圈裡面看到「我失戀了」這樣的字眼。它的潛台詞是:「我好慘啊,快來安慰我吧。」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一些負面情緒的表達能夠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

平均值的回歸

而從另一個層面上看,負面情緒的產生是平均值的回歸。認知學家丁峻在其著作《思維進化論》一書中,提到了「心潮」這個概念,認為我們的情緒也存在像潮水一樣的潮起潮落的現象,有高峰有低谷。

而關於情緒的研究也有一個心理斜坡理論。當外界因素對我們的心理產生刺激時,我們的心理狀態便會呈現出多層次或兩極分化的特點,也就是鐘擺式的兩極搖晃。有些時候,我們在參加完聚會回家時會感到失落也有這個原因。

我們也經常說「樂極生悲」,其本質是,過度的正面情緒增加了我們「心理擺」擺動的幅度,讓我們在回歸平均值時,產生了較大的情感落差,這個時候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如果想要減少這種負面情緒的發生,就不要毫無節制地尋求刺激和愉悅感。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我們之所以會產生負面情緒並且願意沉浸其中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享樂逆轉。麻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但是很多人卻很享受這種低程度的灼傷感。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羅津(Paul Rozin)對此提出了「享樂逆轉」理論。認為人可以通過可接受程度的受虐得到快感,比如一些人很喜歡蹦極跳傘運動。所以,也有一些人喜歡沉浸於負面情緒中。不過這種一般較為可控。

與內心談判——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我們做錯事了,別人可能會責怪我們。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會責怪自己。責怪自己不夠好,責怪自己不夠聰明。尤其是當我們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而自己當時還達不到時,我們的自責尤為嚴重。而這種苛刻會損害正面的自我評價。

實際上,自責對我們的負面作用不止於此。它對我們的自控力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經開展過一項關於「自我批評」與自控力關係的研究。他們尋找了144名不同年齡段的飲酒者。研究者給被試者每個人配置了一台電腦,讓他們每天早上記錄自己的飲酒情況。匯報在此前一天他們飲酒後的感受。

研究發現,他們對自己飲酒的描述基本是頭疼、噁心和疲倦。但是他們的痛苦不僅源於過度飲酒。部分人還會感到罪惡感和深深的自責。

而當被試者因為前一晚過度飲酒而產生自責時,他們更可能在當天晚上和以後喝更多的酒。而在另一個實驗中,他們發現,那些能夠與自己達成自我諒解的人,在自我行為控制上也表現得更好。

我們經常用自責來表達對自己的不滿,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壓力,而壓力會大量消耗我們的能量,進而讓自己失控。而如果想要走出這種負面情緒的循環,我們需要做的是自我接納——能夠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也能接受自己不足的一面。

傳統看法是自責能夠讓自己發現不足,並讓自己減少再犯的風險。但是研究表明,實際情況與我們的直覺相悖,增加一個人的責任感的不是罪惡感,而更多的是自我接納。

在個人挫折面前,持自我接納態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評態度的人更願意承擔責任。他們也更願意接受別人的反饋和建議,並更可能從這種經歷中學到東西。

自我接納是對自我能力的準確評估。就像我們知道自己不可能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我們不會自責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是告訴自己「我還可以爬別的山」。

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也能夠看到與自己能力匹配的環境。能夠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與環境的關係,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負面情緒的產生。

自我接納是一種成長心態,更能坦然接受失落。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德威克(Carol Dweck)在研究人們面對失敗產生的態度時,發現了兩種不同的心態——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

抱有固定心態的人,他們對錯誤容忍度非常低。他們會將每一次表現看作是定論性判斷,決定了他的個人形象。一旦遇到失敗,他們就會陷入深深的不滿,給自己製造很多不必要的壓力。

而抱有成長心態的人對自己失敗的容忍度比較高,能夠看到當前自己的不足,即使失敗了,也會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會隨時間而提升。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提高。

所以,如果不想讓自己深陷負面情緒和自責中,想讓自己成長得更快一些,我們就需要接受經常性的失敗。不能因為失敗了就覺得自己沒有了形象,甚至得出自己注定是失敗者這樣的結論。

相反,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不足。

再強調一次:如果想要讓自己更美好,接納自己是第一步。

被低估的影響——心理暗示的力量

人們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自我暗示。

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安慰自己「快過去了,快過去了」,從而減少忍耐的痛苦。也有人開玩笑說,災難來臨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有神論者,因為他們心裡都在默念「上帝保佑」。

人們在追求成功時,也會經常想像成功之後的美好場景。這個場景的創造,也對人構成自我暗示,它為我們提供動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很多心理學研究也證明了心理暗示對我們的影響。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它讓我們保持較好的心情呢?

心理暗示分為正面心理暗示和負面心理暗示。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應該盡量避開負面的心理暗示,適當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比如,有人第一次上台演講,然後一直在心裡默念「不要緊張,不要緊張」,這種暗示看似正面,實際上也屬於負面的暗示,它本質上在強調我們的不足。而如果想要給自己正面的暗示,則要更多地強調正面的詞彙,如「我很淡定」。

當然,暗示也分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我們的行為很容易受到別人舉止的影響。腦成像實驗發現,當我們經歷某種情緒或者看到別人的情緒的時候,我們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被激活。

換句話說,在某種情緒環境下,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會經歷同樣的神經生理反應。而鏡像神經元是我們學習行為的基礎之一,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模仿。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強調我們要遠離負能量的人,因為他們的情緒和行為會給我們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增加我們的負面情緒。同樣,接近那些樂觀向上的人,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他人的好心情,從而獲得積極心理暗示。

總之,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種信息的影響。心理暗示是一種強有力的心理調節技巧,能夠短期內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預期,增加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善用這個小技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們生活中的部分焦慮和不開心。

資源的矛盾——如何減少競爭產生的焦慮感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雖然這句話不能全面解釋我們的負面情緒的來源,但是,當困難來臨時,「無能為力」確實會讓我們感到失落。

我們很多時候的失落和心累,是因為面對想要爭取的東西時,發現能力很有限。當自己辛苦幾個月備戰的作品在初賽就被刷下,又或者是看到喜歡的東西卻得不到時,我們都會感到失落。

時代在變,社會也不再那麼野蠻,但是資源的有限性決定本質上的一些規則基本還是那些規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依然處於一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社會。而競爭和比較都會讓我們感到壓力。

可能有人覺得自己不需要競爭也能活得很好。可是,即使我們對物質要求非常低,不想過多地參與殘酷的社會競爭,但是我們也需要工作才能爭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資源。

相反,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想要讓自己活得很輕鬆,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努力就需要付出,付出卻不一定會帶來回報,我們也可能因此而陷入焦慮之中。那麼,我們該如何減少這樣的社會壓力呢?

心理學家朱克曼(Zuckerman)和約斯特(Jost)經實驗證明,我們會更覺得,自己朋友的成功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脅。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當自己身邊的朋友表現得比自己好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有些嫉妒。而當表現得好的人不是我們身邊的那些人時,我們更多地會表現為無感或者羨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實際上,這就是進化的另一種遺留問題。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群落裡的人,如果比我們更強大,那麼他們會在群體中佔用更多的資源,讓我們感到被剝奪,也讓我們產生威脅感。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不喜歡離自己最近的那群比自己優秀的人。

但是,要想讓自己進步得更多,就要讓自己從心態上接納那些比我們優秀的人。因為目光長遠和不被這種「進化遺留」影響的人更明白,自己的競爭對手是更遠方的人。一個群體的進步會讓自己進步得更多。而如果總是把目光放在身邊的人身上,那麼進步空間就會小很多。

朋輩之間的競爭是我們最大的壓力來源之一,但是過強的競爭意識只會讓自己產生更多的壓力,甚至會讓自己感到痛苦。

當自己心中出現了對自己身邊優秀者的嫉妒時,一定要提醒自己,那只是進化的遺留,他們的優秀已經不再像原始社會那般,基本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存,反而可以激勵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