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五章 扔掉低配 高效學習的核心配置 >

第五章 扔掉低配 高效學習的核心配置

學習對人的重要性就像吃飯一樣,不可或缺。但是就像吃飯的時候,我們可能吃進去健康的食物和不健康的食物,或者不知道怎麼吃某種食物一樣,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什麼和怎麼學?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關聯的知識——靈感的來源、思維的提升

心理學家認為,記憶是對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提取。這其實與電腦保存信息的過程類似,我們先通過鍵盤和鼠標輸入信息(編碼),然後保存到硬盤(儲存),當我們需要用的時候,我們再打開(提取)。只有這三個過程都順利,我們才能夠準確地描述一個事物。

如果有人問我們「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哪一個城市」,而我們在之前沒有聽說過的話,這是因為對這部分記憶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編碼。而如果我們聽說過,但是已經毫無印象,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將其儲存。

如果我們聽過而且能夠回憶起這個城市的相關信息,但是無法念出來,那就是信息提取失敗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缺失,我們都無法回答別人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信息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回憶起來,而有些信息則很難回憶起來呢?層級加工理論認為,對信息的加工水平決定了回憶的效果。

最初的加工水平越高,記憶的效果越好。當注意力分散時,我們的信息加工水平是相對低等的加工,信息也就很難進入我們的記憶。同時,記憶內容越與眾不同,之後也越容易記起來。

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理論進行學習策略的改進。通過增加我們所學知識的聯繫節點來實現信息和知識的深度加工。我們將某一個知識與其他知識進行關聯,實際上是在增加這個知識的提取線索。當知識的提取線索越多時,我們對知識進行運用時就越簡便。

我有個朋友,他有一次跟別人打辯論賽的時候,覺得對方所說的漏洞非常明顯,但是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如何辯駁他。但是比賽結束後,離場走著走著,他突然就想起了可以如何反駁他,但是這個時候為時已晚。

這是因為,我們的一些記憶會結合我們的場景而產生,我們可能在一個場景下能夠記憶起來,但是換一個場景,提取相同的知識的難度就增加了。這就好像一個英語單詞在一個句子中我們能夠記起它的大意,而把它單獨呈現給我們,我們識別起來就會感到有點困難。

但是,如果我們在不同的場景下學習這些知識,那麼就可以避免這些知識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下記起來。因為當它提起的線索增加時,在我們大腦中留下的痕跡也更為持久。

我們常常提及的關聯學習法,背後的心理學理論正是層級加工理論。我們通過對知識和事物進行比較,區分它們的不同,同時也關聯它們的相似點。

而記憶的一種重要方式就是在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聯繫。關聯記憶法也符合我們的記憶規律。當一個知識在我們的思維中比較得越寬泛,關聯的事物越多時,知識的記憶也就愈牢固。

兒童時期,我們在學習命名時,本質上也是在進行關聯學習。當孩子長到10個月大時,他們會意識到每樣東西都有一個名稱。後期通過將視覺上看到的與語言中學到的相結合,從而為每一個事物命名。

美國的教育學家曾經對學齡兒童進行過統計,發現那些能夠知道一個單詞有多重意義的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更強。這也就是說,對一個詞彙進行多重關聯,可以讓學到的知識更加鞏固。

信息學家喬治·米勒(George A.Miller)在他的論文《神奇的數字7±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中提出,在記憶編碼過程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輸入的信息分類,然後加以命名,最後儲存的信息是這個命名而非輸入的信息。

並且,論文中也提到,大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性容納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有的人可能一次性能夠記住9個,有的人則只能記住5個。而大腦比較容易記住的項目是3個,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一個項目。

雖然一些研究開始對其進行質疑,但是這個假設在解釋一些現象時有一定的合理性。當大腦需要處理多個記憶項目時,就會開始將其歸類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以便於記憶。

舉個例子,你媽媽對你說:「你去超市買點東西吧,要買土豆、橘子、葡萄、酸奶、牛奶、雞蛋、胡蘿蔔、鹹鴨蛋、蘋果。」

但是這麼多個項目,當你走到超市的時候,你可能就已經忘了很多了。這個時候為了記得更為牢固,你可以將這些信息通過性質的區分進行同類項合併。

蔬菜:土豆、胡蘿蔔。

水果:橘子、蘋果、葡萄。

蛋奶製品:鹹鴨蛋、雞蛋、酸奶、牛奶。

將十多個項目劃分為三個大項,可以讓自己思維的抽像程度提高,產生塔式的鏈接,從而更容易記住。這就像圖書館裡的圖書索引,我們可以根據我們需要的知識的特點,找到我們需要的書籍。

所以,我們就不用記住全部的10個概念,而只要記住他們分別屬於三個組,這樣就達到了認知資源節約的目的。

高效鞏固——集中學習VS發散學習

根據學習時間分配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兩種學習方法。一種是集中學習,指在較長的時間裡不間斷地反覆學習;另一種則是分散學習,指學習時間間隔的學習。

我們經常說的考前突擊,就屬於集中學習。我們雖然能夠在短期內獲得足夠的信息去面對考試,但是這很難讓我們學到真正的知識,大多數知識也會在考試後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忘光。

但是,集中學習法也有非常強大的優勢。尤其是對那些學習能力強的人來說,運用集中學習法,他們能夠在短期內學會一門技能的基礎知識。

而如果我們想要運用集中學習法,則要注意相似知識重複的頻率和次數,並盡可能將相似的知識分開學習。這樣就不會觸發心理的超限作用,也就是對所學知識感到更多的疲勞和厭倦。

過度學習理論認為,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後,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強化,則會使記憶得到強化。

在合理限度內,我們可以通過集中學習鞏固自己的知識,這非常有利於我們知識的掌握。但是,如果超過了一個限度,自己會感到疲倦和厭煩,學習的效率也會遞減。這個時候就算增加了學習時間也可能很難學到有用的知識。

當我們希望從知識當中獲得靈感和發現時,集中學習的優勢明顯優於分散學習。因為集中學習能夠在短期內接觸到大量的信息,這增加了信息之間聯通的可能性。而發散學習因為更加零散,且信息較少,所以能夠實現的聯結也較少。

面對熟悉的知識和想要獲得靈感時,集中學習會更適合我們。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學習新知識並鞏固知識,分散學習的優勢大於集中學習。有足夠的研究證明,無論是學習運動技能還是學術知識,分散學習的效果都更好一些。

美國心理學家羅勒在2006年做過一個關於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的實驗。他與他的同事,讓116名大學生參與了這次實驗。大學生被要求學習後解10道數學題,一組學生集中學習10天,另一組學生分兩次(間隔一周)學習,每次5天。

學習結束後的一周,他們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集中學習的學生掌握的情況(75%)略高於分散學習(70%)。但是學習結束後四周,他們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再次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分散學習的學生成績(64%)遠高於集中學習的學生(32%)。

而在另一個現場實驗中,他們將郵局裡的職員分為四組,分別採用四種學習模式。

第一種:每天訓練一次,每次一小時;

第二種:每天訓練一次,每次兩小時;

第三種:每天訓練兩次,每次一小時;

第四種:每天訓練兩次,每次兩小時。

實驗結果表明:每天訓練的時間越短,達到相同學習效果的時間也越短。達到每分鐘打字75個的水平,第一種學習者花了45學時,而第四種學習者則花了70個學時。

這都證明了分散學習對一項技能掌握的重要性。所以,當我們在閱讀一本書時,一次性讀完就扔到一邊,我們可能過不了幾天就會忘記,但是如果我們將其進行分散閱讀,那麼我們對書中的知識的理解可以更深透一些。

這兩種方式都有其合理的地方,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採取不同的學習策略。但是,想要真正掌握新的知識,重複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們如果能控制好重複的頻率和次數,則能有效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疲憊的身心——大腦學習的低效率狀態

我相信沒有人會否認鍛煉與睡眠對我們大腦的積極作用。

那麼,它們都是通過哪些途徑影響我們的呢?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爾(Matthew Walker)在2005年時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剝奪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他們讓28名參與者參與了本實驗,要求他們記憶一組圖片,這些圖片包含人物、事件、地點等信息。其中一半的參與者在實驗前一晚保證正常睡眠,而另一半則通宵保持清醒狀態。經過兩天正常睡眠的調整之後,然後再對他們進行圖片的記憶測試。

他們發現,之前被剝奪過睡眠的學生比保證正常睡眠的學生平均少認了19%的圖片。

正如跑步後身體需要休息才能恢復體力一樣,我們的大腦在快速運轉之後也需要得到相應的休息才能繼續高效運轉。美國《科學》雜誌在2013年刊登過一篇文章,證明睡眠可以清楚腦內代謝廢物。

當我們處於睡眠狀態時,我們小腦的網狀結構會發生變化,方便腦脊液與我們的體液進行交換,帶走大腦中的一些代謝廢物,其中就包括會引發「老年癡呆」的β-澱粉樣蛋白。

而當我們睡眠不足時,我們的免疫能力會受到損耗,我們也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當我們長期缺少睡眠時,我們大腦的細節加工能力也會受到干擾,我們更容易對別人的行為產生誤解。所以,一些長期熬夜的學生和職場人士對環境會更加敏感,甚至覺得周圍環境充滿惡意,因為他們在對他人行為的理解上,在細節上存在一定的扭曲。

諸此種種,睡眠不足會讓我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效率嚴重下降。睡眠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和適當延長我們的睡眠時間呢?

美國BBC曾根據大量的心理和生理研究,拍攝了如何才能更好睡眠的視頻《睡眠十律》。其中講了十多種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睡眠的辦法。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索觀看,這裡也羅列了一些我個人覺得較為實用和簡便的辦法。

體溫降低有利於產生睡意:睡前洗個熱水澡。

光線抑制褪黑素(睡眠因子):盡量降低睡眠環境亮度。

咖啡、茶、酒不宜睡前飲用。

睡眠生物鐘培養:保持固定的睡眠習慣和起床習慣。

睡覺打鼾需要及時瞭解原因,必要時就醫。

希望,大家能夠睡個好覺。

浮躁的解除——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提升自己

社會學家認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一直都是在做自己身體的延伸。利用棍棒延伸了自己的手,利用汽車延伸了自己的腳,利用望遠鏡延伸了自己的眼睛,利用電話延伸了自己的嘴巴。

而互聯網的使用,本質上是在對我們的思維進行延伸。利用互聯網進行思維的提升也會是未來的趨勢。

但是目前,通過在網上學習知識也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相對來說,它並沒有傳統的閱讀和學習方式那麼有效率,但是這就像汽車剛被發明時跑不過傳統的馬車一樣,最終,馬車還是會被汽車遠遠超過。

所以,我們也需要慢慢習慣新的事物,這樣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那麼,目前利用互聯網進行個人提升存在哪些問題呢?

目前,在線上學習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我們個人的「虛假學習感」——跟我們複習期末考試一樣:看過就忘,不忘也不會用,會用也用錯地方。

當我們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時,這些信息會極大地佔用我們的注意力廣度,我們很難集中在一小部分信息裡面,而這樣我們就無法保證思維的深度。即使我們所閱讀的知識擁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由於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所以我們能夠明白的其實也非常少。

我們可能在刷朋友圈時,這一秒還在看關於康德道德觀的「深度好文」,但是為了盡快刷完不被老闆捉到扣工資,然後就點擊了退出,看下一條信息,自己並沒有進行深度的思考,只是大致地掃了幾眼。

我也看過一些問答平台,甚至沒有分開那些極短的段子、點評類的回答,以及長文回答,這樣的情況對大眾的弊端非常大,群體的耐心會被慢慢消磨。

信息專家約翰·奈斯伯特(John Naisbett)曾說:「我們簡直要在信息的海洋中淹死,但終因缺乏知識而餓死。」互聯網時代,信息和知識都在不斷增加。但是信息的增加速度卻遠超知識。這就造成了另外兩個問題。

一方面,我們從信息中篩選知識的成本越來越高,我們想要學系統知識的難度增大。另一方面,媒體為了方便我們理解,減少消化時間,將內容盡可能進行了簡化,只提供精華,而這就無法培養起我們對知識的深度思考能力。

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方式,長期通過線上學習知識,會難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也可能會削弱一個人深度加工知識的能力。

不過,即使線上學習相對目前的傳統學習方式存在諸多不足,只要技術發展起來了,傳統的學習方式也會慢慢被更廣泛地取代。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適應線上學習呢?

其實,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學習,做筆記都是非常好的方式。我個人就有多達30本的筆記。即使是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我也會把其中比較有收穫的知識記下來。久而久之,我的知識廣度和深度都會多一些。

在尼爾·布朗(M.Neil Browne)和斯圖爾特(Stuart M.Keeley)的著作《走出思維的誤區》中,它將我們對知識的涉獵過程稱為「海綿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很好地積累我們的知識廣度,但是我們卻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

而我們做筆記的過程實際上則是「淘金式學習」。我們必須學會篩選哪些知識值得記,哪些不值得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知識的加工深度更深,條理性更好,且能慢慢培養起自己的辯證思維能力。

另外,從心理層面上,做筆記還能帶動更強的注意力。我們做筆記時需要對知識進行再次加工和理解,這也就保證了知識的記憶效果更好,不容易遺忘。

經常做筆記能夠大大減少線上學習帶來的「虛假學習感」問題,不至於使知識看過就忘,沒忘的也不會用。

構建知識體系——大腦認知資源的節能模式

社會學家馬敏在其著作《政治象徵》中認為,在以往知識較為貧瘠的過去,一些政治精英通過壟斷對「自由」等詞語的解釋權來達到對群眾的煽動。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缺乏對知識足夠的理解,那麼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覺得這個有道理,那個也沒錯。

而當下也存在非常多這樣的情況,一些媒體和公眾號,利用那些不可以量化的指標,告訴大家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如果缺乏足夠的知識水平,有的時候確實挺容易被忽悠的。

那麼,怎樣才能夠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呢?那就是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完善的知識體系不僅能夠強化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夠加強自己對事物的分析能力。

知識體系之所以能夠稱之為體系,是因為它擁有體系的屬性。而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功能。我們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就要從體系的共性和知識的個性去分析。

體系的定義是這樣的:泛指一定範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那麼,根據體系的定義,我們能夠得到哪些性質呢?

1.多元性

體系的「系」的第一層意思是系列,意味著體系的形成是非單元的,必須有多種元素組成。正所謂:「單調不成樂,單色不成畫,單人不成群。」也就是說,單一的知識不算體系,從這點出發可以知道,我們想要構建體系的前提是擁有足夠的元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元認知——對事物認知的認知。如果想要構建一個體系,那麼就需要我們吸取足夠的元認知。

就拿我本人來說,我的很多知識都是小時候從《十萬個為什麼》和《藍貓淘氣三千問》裡學來的。在當時那個年齡,這些讀物也算是通識教育讀物了,至今我個人也覺得深受裨益,因為在小時候學到的知識對世界觀的構建更為基礎,影響更大。

另一方面,體系的基礎是系統,系統的基礎是元素。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增加的元素需要有多元的特點,而不是只是某個角度的重複。我們學過生態學也知道:增加物種多樣性可以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而知識系統穩定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吸收足夠多的差異性元素。

2.相關性

體系的「系」的另一層意思是捆綁、關聯。不發生關聯的組塊我們稱之為非系統,只有發生關聯才能夠成為體系。一棟磚瓦房是一個體系,把它拆成磚瓦後它就不再是體系。知識也需要這樣的機制來實現體系的構建。

而體系的關聯方式有很多種,鏈式,塔式,環式,樹狀式,網狀式。其中最為穩定的形式是樹狀式和網狀式。前者能夠增加知識的層級結構,實現分類和規律化,後者則能夠通過交互關聯實現穩定。

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將知識梳理成思維導圖(樹狀)的形式,並且通過舉一反三(網狀)的形式鞏固。這樣體系的構建也可以更加省力。

3.統一性

體系的「體」強調的是整體和協調。知識體系構建到最後是價值觀的形成,再然後會是能力的反映。當我們的知識體系形成統一的整體時,則意味著我們將知識合多為一。這裡的「一」屬於從屬的高級,決定著其他知識的構建。

體系必定以整體存在,整體的運行、延伸,產生關聯。但是任何過程都有其主導因素,就像哲學思想裡面的矛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樣,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有主導因素的構建和次要因素的構建。

我們所能接受到的信息會因為這個主導因素而有所塑造。而這個主要因素就是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性——獵人進山看到的是獵物,藥農進山看到的是藥材。所以,當自己在構建知識體系時,明確這樣的目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枝節。

4.非線性

蕭伯納曾經說過:「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後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過後我們都有兩種思想。」知識的提升並不是單純的加和,體系的構建也不是1+1=2,就像我們小時候咿呀學語,通過不斷嘗試,突然學會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