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 > 第四章 學習的障礙 為什麼付出了卻沒有回報 >

第四章 學習的障礙 為什麼付出了卻沒有回報

社會學家埃德蒙·休伊(Edmund Huey)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真正瞭解閱讀時大腦的運作過程,會是心理學家最大的成就,因為這能夠描述人類心理中諸多錯綜複雜的運作,揭示整個文明的誕生。現實中,我們學到的很多東西都會慢慢遺忘,有些知識我們發現特別難學,有些知識感覺學懂了但是不會用。這都有哪些原因呢?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又存在哪些問題呢?

知道感——知道了就代表懂了嗎

可能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考試的時候,看到一些題目覺得自己會寫,可是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具體的知識點。又或者,考試前感覺整張試卷基本都會答,自我感覺良好,直到試卷發下來……

1.知道感

這其實就有「知道感」的原因。「知道感」就是我們自以為把信息儲存到了記憶中,自以為掌握的主觀感覺。缺乏足夠的練習,我們學到的很多知識其實是不牢固的。

有的時候,別人在問我們學過的相關問題時,如果沒有給我們一些提示,我們也很難記起來。這就像同一個問題設置成選擇題和填空題,選擇題我們更容易做正確的原因,因為前者在選項中提醒了我們。

我們聽了一場講座,聽的時候總感覺收穫頗多,有時甚至感覺熱血沸騰。但是再過一個小時,我們吃個晚飯之後,再讓我們回憶講座講了些什麼內容,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想不起來,只記得講師好像很博學的樣子。

而那些我們聽過的講座內容,因為沒有得到強化和鞏固(比如做筆記),就會像電影《頭腦特工隊》裡面的「記憶小球」一樣,很快被磨滅而遺忘。

「知道感」對我們大腦的意義是節約我們的認知資源,當我們短期內重複接觸相同的事物時,我們的大腦會產生「重複抑制」。內在變化是,神經元的激活水平會下降,而外在變化是,我們會對我們所要學習的知識和內容進行自動化潛加工,繞過一些神經細胞。

也就是說,「知道感」只會讓知識在我們的大腦中進行粗略的淺加工,很難在我們的頭腦中留下足夠深刻的痕跡,形成長時記憶。

2.刻意訓練

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在其著作《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裡面引用過一個「刻意訓練」的概念。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習慣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生活,熟悉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但是這樣很難讓我們進步。因為我們在用我們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和解決問題時,是以自動化的方式去進行。雖然能夠節約我們的認知資源,但是卻讓我們不再需要更多的思考。我們也很難取得長足的進步。

科學家們通過考察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訓練,發現在同樣的練習時間內,普通的運動員更喜歡去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滑雪,而那些優秀的運動員則更多地練習各種高難度動作。

普通愛好者踢足球純粹是為了享受踢球的過程,而職業球員則會集中練習各種極端不舒服的動作,比如反腳踢球。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其實,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如果我們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想學到更深刻的知識,那麼,我們就需要適當地離開自己的舒服區,而不是反覆用那些我們已經掌握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即使我們不得不用同一種方式去解決問題,我們也應該增加它的「刻意性」,多去思考為什麼這樣做和怎樣改進它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工作了十年都沒有成為一個行業的專家,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知道感」。他們已經在長期的工作中知道這種方式可行,而且沒有出過問題。當他們下次使用這些方式去解決問題時,他們可以熟練地操作,但是他們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沒有在思考了。

很多人的職業瓶頸就是這樣產生的。再有難度的工作,在不斷地重複中也會被簡化成「流水線」,技術含量被大大降低,他們把腦力工作變成了體力工作,做再多也不會有明顯的進步。

3.短期效能的取捨

壞習慣的糾正,我們可以通過穩定的方式來改掉,因為那符合我們大腦的「效率至上」原則。

但是在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我們也應該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多嘗試一些辦法。因為「刻意訓練」的初期常常伴隨著「短期效能」的降低,但是能夠帶來長遠的成長。

拿我自己來說,我初學電腦的時候,總是對鍵盤感到很排斥,覺得它的速度比我手寫慢太多了,所以我能夠堅持用手寫的就堅決不用鍵盤打字,但是後來實在沒辦法了,不得不學習用電腦處理文稿,當自己習慣用鍵盤打字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效率提高了幾個等級。

同樣,我們在學習一些新知識時,會因為對原有方式的熟悉和新方式的陌生而選擇熟悉的方式,排斥新方式。這會讓我們錯過更大的世界。而如果我們想要更好地學習新的技能,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本能反應。

正如吳秀波所說的:「不逼自己一把,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當我們習慣了新的方式,我們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這樣也才能突破自己的成長瓶頸。

注意的注意力——我們真的全都學到了嗎

認知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認為,學習是基於經驗而導致行為,或行為潛能發生相對變化的過程。我們通過對信息吸收和參與場景的體驗,學會某種行為或行為潛能。

這就導致了我們所學的知識有很大的主觀成分,是基於某種場景的合成物。這會影響我們後期吸收其他知識,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一個人手裡拿著錘子的時候,那麼他眼裡看什麼都像釘子。」

1.立場決定注意力

當我們長期處在一個領域時,我們的思維就會更多地關注這方面的知識。即使出現了不是我們領域的問題,我們還是傾向於用我們的專業思維去思考這些問題。這就導致了我們在學習一項新知識時,會不自覺地過濾掉很多信息。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和克裡斯托弗·查布裡斯(Christopher Chabris)為了研究人的選擇性注意的現象,設計過一項實驗——看不見的「大猩猩」。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所有被試者觀看一場籃球比賽的錄影帶。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分為「白衣隊」和「黑衣隊」。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研究人員要求被試者記錄「白衣隊」球員總的投籃次數。

在比賽過程中,研究人員讓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走到播放錄像的場地中間,保證所有人都能夠看到,而且這只「大猩猩」在場地中間來回走了多次,且通過猛拍胸脯來吸引被試者的注意力。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對大家的紀錄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大家對「白衣隊」球員總的投籃次數的統計誤差不大。但是,當被試者被問及是否看到「大猩猩」的時候,超過一半的被試者的回答都是沒有。

當研究人員要求被試者記錄「白衣隊」總的投籃次數時,他們的注意力都被聚焦到了某個方面,即使出現非常明顯的「黑猩猩」,被試者也沒有看到。這就是我們在認知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將我們的注意力都放在某個點上,而忽視全局。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某個特定的範圍內時,我們就會自發地忽視和屏蔽與我們目標不相關的信息,從而被我們所掌握的單一維度的信息所拘囿。

2.思維窄化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提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越想賺錢反而越賺不到錢?

實際上,這就是因為,在我們思考的維度不夠高的時候,將自己的思維縮窄到了金錢上面。我們以為自己思考得非常全面,但很多有用的信息卻因為我們的選擇性注意而被忽視,而被忽視的信息又導致了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果我們固定了我們的角色,那麼我們看待事物所總結出來的觀點會非常單調。我曾經跟朋友說,我非常不喜歡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因為它讓我感覺非常封閉,而且這個圈子裡的大多數人都會礙於朋友關係而不會去否定我們的觀點,這就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我們是對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我們的注意力選擇性有關,我們選擇了那些與我們觀點相近的人做朋友。這就容易造成我們的注意力窄化,很難看到更大的世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別的領域的知識來解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則經常會有新的啟發。3.能力的「釘子理論」

曾經有人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我們的能力應該像一個圖釘,在一個點上很精尖,但是我們也需要足夠的基本面去保護自己。

當自己使用這個圖釘時,不會讓自己因觸碰到釘尖而受傷。如果想要讓自己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全面和有效,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寬自己的思維面。

一些公司為了營銷產品會吹噓一些專業名詞,在外行看來顯得非常高大上。比如普通的不銹鋼說成「奧氏體304」。

這些名詞一聽都感覺很有技術含量,但是本質上這些都是非常日常的事物。如果沒有一些常識,我們很容易被忽悠。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高價低配的商品還能夠流通的原因,因為大多數人都缺乏這些常識。

我們在看待事物、學習事物時,也需要有這種多維角度看問題的想法。在我們的專業領域我們要有所長,但是別的方面的知識儲備也不應該是零。這樣既能保護自己不容易上當,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多啟發。

所以,我們也應該感謝我們的基礎教育,讓我們在每個方面都有基礎常識,擴寬我們的思維。這樣,我們就不至於產生過強的專業偏差,讓自己的思維發生窄化和偏見。

攀登障礙——學習也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學習的意義到最後都是為了用。即使我們讀「無用之書」,那些思想最後也會被我們用起來,構建成我們的思維體系和價值觀念,進而指導我們的行為。

不過,無論我們讀實用書還是讀「無用書」,如果想要讓我們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則需要將那些知識付諸實踐,否則我們很難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目的。

1.學習的等級

美國教育學家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在其著作《教育目標分類:認知領域》中,將學習目標分為三個類別:認知、情感、技能。而這三個類別在認知領域中由低到高細分為六個層級: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識記:就是記憶,能回憶具體事實的概念、方法和原則等基礎知識;

理解:就是把握知識材料的意義,能夠解釋,對事實進行組織,從而搞清事物的意思;

應用:應用信息和規則去解決問題或理解事物的本質,將其遷移到不同的情景;

分析:把複雜的知識整體分解,並理解各部分之間的聯繫,解釋因果關係,釐清事物的本質;

綜合: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聯繫,從而創建新的思想並預測可能的結果;

評價:依照某種標準對所得信息做出評價和比較。

這六種思維級別被廣泛接受和使用。這份認知技能列表,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排列。最簡單的認知技能是對知識的回憶,最複雜的認知技能是對觀點的價值做出判斷。如果我們沒有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拿出來實踐,那麼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會一直停留在低等級的收穫上,缺乏深度。

在大腦的運行機制中,我們不經常使用的知識會被消磨和「壓縮」,即使我們依然擁有推理和分析的能力,但是最基礎的那部分卻容易遺失,這樣我們就無法更好地應用這些知識了。所以,我們也需要通過不斷重複來實現記憶的鞏固。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Ebbinghaus)通過實驗記錄了人們記憶的相關規律。結果發現,我們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這個開始急劇下降而後平緩的遺忘曲線代表了知識記憶遺忘的典型模式。

及時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讓其遺忘得慢一些。也只有知識記得住,才能夠有後面對知識的其他方面的加工。

比如,很多人可能會抱怨我們以前學計算機知識時,學了很多感覺沒用的基礎概念,但是如果想要進行知識的鞏固,並在以後和其他知識進行關聯,那麼這種看似沒用的知識的價值則會非常大。

2.有效的學習方式

對於鞏固自己所學知識最有效的辦法是為別人講解。

美國學者愛德格·戴爾(Edgar·Dale)提出了「學習金字塔」,這個理論將我們的記憶學習分為六個等級,效率從低到高分別是:聽講、閱讀、視聽、演示、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

最高級「教授給他人」的效率遠高於「聽講」,最能夠鞏固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並且在我們的教授過程中,我們會對知識有更多的語言和思維的加工,這樣的過程會深化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和分析。

總之,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學習更有效能,更有收穫,我們需要將這些知識用起來。也只有用起來,我們才能夠在知識的深度處理上有所進步,思辨能力也才會有所提升。

大腦的假設——它可能是台高階超級計算機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對大腦的記憶機制完全瞭解,無法具體衡量和估算出大腦的信息儲存量。但是,凡是物理的,即使沒有邊界,也都是有限的。我們的大腦本身也是作為物質而存在的,那麼它在容量上也很難是無窮的。

《科學美國人》裡發表過一篇關於大腦容量的文章,估計大腦的容量是2.5PB.這個數據看上去很大,實際上一點都不夠用。

因為我們隨便往一個地方那麼瞥一眼,都是一張高清圖,我們收到的數據都是以GB單位計量的。如果這樣看,我們的大腦內存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不夠用的。那麼,人類的大腦為什麼能夠儲存貌似會超過「內存」的信息呢?

信息的「壓縮」

有一種解釋是,大腦具有強大的信息壓縮能力。我們能夠記住每個人的臉,但是我們的大腦並沒有儲存每個人的臉,這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大腦通過壓縮,在大腦儲存了一套通用的模版——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

當我們遇到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再在這個模板上進行加工,進而實現識別和區分的功能。這個時候,我們就不用記住每個人的臉了,否則也太占「內存」了。你也可以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描述為「腦補」。

這就像我們的手機內存不夠了,我們可以使用一些照片的壓縮軟件,將照片從高清壓縮到標準一樣,雖然圖片模糊了一點,但總歸還是能夠無聊時翻看的。我們的大腦就能夠騰出非常多的空間去存儲更多的信息。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有錯誤回憶。

但是,就像被壓縮的照片會模糊一些一樣,我們獲取的信息也被這樣壓縮後,當我們「翻看」回憶時,我們也無法很清晰地記起全部的信息。而這會導致我們記憶的部分丟失,甚至是錯誤回憶。因為我們的大腦將信息壓縮並不總是壓縮到恰好我們能夠回憶起來的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其重複的次數。

如果那些信息我們不經常使用,那麼可能剛開始是1TB的信息,到最後可能只剩下了1KB.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記憶好像被遺忘了,但是卻能夠發生「閃回」。壓縮得越厲害實際上越會增加這部分信息的提取難度,但是記憶並沒有完全消失。

信息的「備份」

抵抗這種大腦壓縮的辦法之一,是在它壓縮的時候進行鞏固。當我們回憶時,實際上就是對我們的信息進行再加工,在大腦還未完全將信息壓縮到很少的時候,盡力腦補回來。這樣就可以延遲大腦對其進行的信息壓縮。

而當記憶信息結合到我們的情緒,或者我們回憶的次數足夠多時,這些信息則會加強我們的突觸連接,並且生成新的突觸和適當相關的蛋白質。這就好比隨機RAM(讀寫內存器)轉變到ROM(只讀內存器)一樣,不再一關機就遺失。

這就像我們讀一本小說,即使我們再認真地逐字逐句看完,當我們合上書籍時,我們對其中的絕大多數內容也都會忘記,而能夠讓我們記住的,基本上是重複出現幾次或有很強的情感帶入的片段。

當然,這個理論雖然能夠解釋我們記憶機制存在的很多問題,但它始終是一個假設,需等待後來人的證實。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利用這套理論的可取之處去指導我們的日常學習。

忘掉不開心——遺忘是大腦的自清理過程

傳統看法都認為遺忘是被動過程,不利於我們的學習和記憶。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遺忘並非被動的,遺忘對我們的大腦也有許多積極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遺忘呢?

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對記憶材料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也就是編碼不足。這就像我們經常閱讀同一篇文章,但是當老師突然要求我們背誦全文時,我們還是很難完成任務。因為我們的加工程度不深,關於文章的很多細節沒有進入長時記憶。所以當自己需要這方面的信息時,自然無法提取。

而通過不斷強化,我們的長時記憶又為什麼會遺忘呢?目前得到最多驗證的學說是干涉理論——我們先前學到的知識會影響我們後來學習的知識,而我們後來學到的知識也會干擾我們前面所學的知識。干擾程度越大,遺忘的信息越多。

清華大學曾經在《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過一篇關於遺忘的生理研究文章。他們以果蠅作為實驗對象,找到了調控果蠅信息遺忘的蛋白。他們通過遺傳學手段控制這種蛋白的含量。

當消除果蠅體內的這種「遺忘蛋白」時,發現果蠅的遺忘速度變慢了。而慢慢增加其含量,果蠅的遺忘速度又增加了。

隨後,他們再以此去證明干涉理論,發現當消除果蠅體內的「遺忘蛋白」時,果蠅在學習兩個任務的記憶之間的影響明顯下降。當不減少「遺忘蛋白」並且讓果蠅學習另一種行為時,則發現這種「遺忘蛋白」的含量增加了。

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遺忘並非生物體的被動行為。一些研究也認為,老年人之所以難以再學習新的知識,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的遺忘能力下降了。當學習新的事物時,生物通過控制這種蛋白的分泌,讓自己適當地遺忘,這樣有利於對新事物的學習。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遺忘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降低腦細胞的消耗速度。我們的大腦細胞以每天10萬個左右的速度凋亡,而如果我們不能忘記那些不開心的事情,我們腦細胞的死亡速度會增加幾倍甚至幾十倍,這就大大增加了大腦的負擔。

而遺忘能夠大大減少這樣的消耗,讓自己不那麼痛苦。

把信息中不重要的部分忘掉,可以讓事物減少冗雜度,從而減輕記憶和認知負擔,這就相當於清除手機緩存,刪除不常用的文檔,騰出更多空間。

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有一位大學生,他在圖書館的石階上走路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腦受到撞擊。從此,他的記憶好得不能再好,什麼東西都過目不忘,像《真理報》這樣的大報,從頭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閱讀後,每篇文章就都能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