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學會快樂 > 第9章 情緒的河流 >

第9章 情緒的河流

憤怒的烈焰炙烤生命,

幻覺的幽暗蒙蔽智慧,

慾望的激流淹沒意識;

驕傲的山峰擲我進地獄道,

妒忌的風雪拖我入輪迴,

我執的惡念扼緊我咽喉。

——頂果欽哲仁波切

如果說激情是一出心靈大戲,那情緒就是其中的演員。我們一生中,情緒都如一條難以掌控的河流,穿行在心靈中,無數次決定了我們的快樂與悲傷。是否要馴服情緒的河流呢?這有可能實現嗎?如果可能的話,應該如何做到呢?有些情緒使人振奮,有些情緒會削弱人的幸福感,有些情緒則會令人萎靡不振。讓我們回顧一下「eudaimonia」這個希臘詞,它意為「幸福」,含有「繁榮、滿足、成就」的意思。有益的情緒能給人帶來快樂,比如關心他人、(在思想和行為上)同情他人的苦難。有害的情緒則會讓快樂枯竭,比如過度的慾望、貪婪和仇恨。我們應當如何掙脫不良情緒,發展有益的情緒呢?

儘管傳統的佛教語言有豐富的詞彙來描述各種精神活動,卻沒有特指情緒的詞。這是因為在佛教中,所有精神活動,無論快樂、痛苦或是冷漠,包括理性思考在內,都與某種感覺相關。大多數情緒,如「愛」和「恨」,都伴隨思慮而生。佛教不區分情緒和思想,而更注重理解哪種精神活動有助於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哪種精神活動會給人造成長久的損害。從這個角度看,佛學與現代認知科學有關大腦和情緒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認知科學發現,人的每個腦區都既與某種情緒有關,又與某種認知活動有關。1大腦沒有「情緒中心」,和情緒相關的神經回路與認知活動的神經回路完全交織在一起。這說明大腦的解剖學構造和佛教的觀點完全一致。佛法認為情緒和思想密不可分:情緒蘊含在思想和行動中,和人類經驗的其他方面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認為,憤怒或嫉妒這樣強烈的情感,可能不伴隨任何特定的認知活動或概念內容而生。佛教的情緒觀與弗洛伊德的理論相悖。

情緒的影響

「情緒」(emotion)一詞由拉丁詞「emovere」衍生而來,本意是「使變化」。情緒涵蓋了任何使心靈產生變化的感覺,無論是消極的、中性的還是積極的。情緒是一種心理狀態,它促使大腦以一個特殊的視角或特定的方式來看待事物。科學家們研究的「情感」,指的是心靈突然爆發出來的強烈反應。情緒雖然與情感相近,卻不一定局限於強烈的心靈反應。

分辨情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洞悉情緒的動機和後果。如果一種情緒能使我們內心平靜,且有益於他人,它就是積極的、建設性的;如果一種情緒會打破寧靜,擾亂思想,傷及他人,它就是消極的、痛苦的。如果看情緒的後果,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我們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給我們和他人帶來的是快樂還是痛苦。例如,雖然都是憤怒,不公激起的憤怒和意圖傷害他人而起的憤怒大不相同:前者促使人擺脫奴役和控制,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激勵人們改變世界,結束不公,或是讓造成不公的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後者除了製造悲傷,不會帶來任何正面的效果。

詩人夏布卡(Shabkar)說:「心存悲憫的人,憤怒時也慈悲;沒有慈悲的人,殺人時也能面帶微笑。」

科學的視角

認知科學家保羅·艾克曼和理查德·戴維森曾說:

評估情緒有益或是有害,不是大多數心理學家劃分心理狀態的標準。他們通常使用以下兩種傳統方法來描述情緒:其一是區分不同的情緒(如憤怒、恐懼、厭惡、享受等);2其二是以二分法從不同的維度區分情緒(如愉快情緒和不愉快情緒、令人逃避的情緒和令人接近的情緒等)。好奇和愛是典型的令人接近的情緒,恐懼和厭惡則是令人逃避的情緒。3

他們還表示:

那些把情緒簡單地分為正面情緒或負面情緒的理論家,並不認為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對自身或他人造成傷害。大部分理論家都承認,某些情況下,情緒是有害的,但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任何特定情緒的內在本質。我們並非要消滅情緒或超越情緒,即便是仇恨這樣的情緒,也不需消滅或超越。我們的目標是在察覺到情緒的時候,控制自己的體驗和行為。4

有些心理學家從進化論的角度研究情緒,他們認為情緒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故此在演化中得以產生和保留。5情緒作用於人生的諸多重要環節:繁衍生息、養育後代、與競爭者抗衡、防禦侵襲我們的猛獸和敵人。例如,嫉妒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本能,有助於維持夫妻關係,因為嫉妒的一方會讓競爭對手遠離配偶,這樣就提高了後代的存活率。憤怒可以使我們迅速克服障礙,幫助我們達成願望或掃除威脅。但是,這些理論家都沒有指出,憤怒或人類進化過程中生成的其他情緒,和當代人類生活的方式可能已不相適應。心理學家都承認,長期暴力或衝動型暴力都是病態的,對他人的敵意會損害自身健康。6一項研究對255名醫學生進行了性格測試,測量他們內心的敵對程度。25年之後,研究者發現這些學生中最具攻擊性格的人,患心臟病的概率比性格溫和的人高出5倍之多。7

有些心理學家研究情緒失調,他們認為情緒失調主要有兩種情況。8第一,如果某一主體未能以合適的強度表達情緒,就會出現情緒失調,帶來負面後果。如果孩子幹了件蠢事,父母表示生氣可能會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但是憤怒和仇恨則完全失當。作家安德魯·所羅門曾寫道:「碰到傷心事,悲傷在所難免,抑鬱則過了頭」。這種情況下,抑鬱就是情緒失調。9

另一種情緒失調,指人們表達的情緒不適合特定的情景。這也同樣有害無益。比如,一個小孩對你嗤之以鼻,你最好一笑了之,傷心或生氣是不恰當的情緒。亞里士多德說:「任何人都會生氣。」這話說來容易,但是「出於正當的理由、對正確的人、以正確的方式、選擇正確的時間和合適的時長」來發脾氣——就很不容易了。

心理學家認為,管理情緒的目的並不是消滅情緒或超越情緒,而是管理我們的情緒體驗,將情緒轉化為合適的行動。例如,我們必須恰到好處地控制敵意,既要消除敵對者的憤怒,又不能放縱他們的惡念和殘暴。佛教則進一步闡明,敵意會滋生並延續仇恨,因此它永遠是負面的。我們完全有能力堅決制服一個危險的人,而不會感到一絲恨意。

艾克曼和戴維森總結道:「心理學管理情緒的重點,在於重新評估情況,控制情緒的表達,調節受情緒影響的行為。而佛教的重點,在於提升人們對內心狀態的覺知能力。」10精神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則是試圖讓病人意識到,過去有哪些傾向、事件、癡迷和障礙導致了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妨礙他正常地生活。

佛教的立場和心理學不同,它強調人要有意識地觀察情緒,在起心動念的時候就有所察覺。例如,憤怒一旦產生,就立刻識別出來,並且在下一個瞬間讓憤怒消失無蹤。這個過程就像在水面上作畫,一經畫就,即刻消散。每個念頭產生的時候,就重複同樣的過程。我們一個接一個地處理念頭,分析它們形成和發展的方式,逐漸學會在這些念頭產生之初,就使它們消散,避免這一連串的念頭侵擾心靈。美國心理學家阿倫·貝克提出的認知療法,以及喬·卡巴金髮明的「正念減壓法」,和佛教的方法有幾分相似,本質上都注重當下。因此,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我們要對當下的起心動念保持時刻警醒,打破念頭的束縛;同時要避免糾纏於陳年往事,在重建和分析個人心靈歷程上浪費時間。

我們必須認識到,往事永遠不可能真正重現,它們只能通過影響當下而留存下來。無論是苦是甜,當下的生活經歷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夠在痛苦形成之時就讓自己解脫,那麼能使我們痛苦的往事也就無關緊要了。不斷做到這一點,就會漸漸減少痛苦,直到痛苦完全不再出現。無數的念頭塑造著我們的情緒、心境和癖好,如果能時時警醒,假以時日,心中就會充滿正念,情緒和心境也會改善。查斯特菲爾德勳爵(Lord Chesterfield)曾對他的兒子說:「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自然就會過好人生的每一小時。」這是逐步改善自己的最佳途徑。

積極心理學

20世紀80年代之前,鮮有研究者關注性格中的積極要素。1998年,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的馬丁·塞利格曼召集一群美國心理學家,創立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開始研究與積極性格有關的各個領域。傳統心理學研究情緒障礙的矯正和心理病症的治療,積極心理學拓寬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促成了學科發展的一次超越。美國心理學會的學術期刊《心理學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刊登過一篇文章,分析了1887年以來出版的心理學著作和論文,發現其中136728篇涉及憤怒、焦慮和抑鬱,只有9510篇提及愉悅、滿足和快樂。11誠然,心理問題會妨礙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讓生活陷入癱瘓,故而必須重視心理疾患。但是,我們更要認識到「沒有不快樂」不等於「快樂」。新一代研究者創建的積極心理學,以研究和強化積極情緒為目標,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獲得更多快樂。積極心理學認為,我們不僅能從病態恢復到所謂的「正常」狀態,更應該從正常狀態出發,步入最佳的快樂狀態。

積極心理學得到了研究證據的有力支持。1969年,心理學家諾曼·布拉德伯恩(Norman Bradburn)指出,人的愉快情緒和不悅情緒,由不同機制產生,必須分別研究。消除悲傷和沮喪,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會自動獲得幸福和快樂,抑制痛苦也不一定會帶來快樂。因此,我們不僅要擺脫負面情緒,也要努力發展正面情緒。

再進一步,不傷害別人(消除惡意)還不夠,我們必須不懈地幫助別人,發展和踐行利他主義。密歇根大學的芭芭拉·弗雷德裡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她認為積極的情緒可以使我們產生更多想法和行為,包括快樂、興趣、滿足和愛。積極心理學家相信,積極的想法和情緒能為我們提供無可爭辯的進化優勢,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拓寬知識和情感的世界,讓我們更好地接受新想法和新體驗。抑鬱症會讓人們陷入慌亂,但是積極正面的情緒能「提高人的適應性」,「影響人應對逆境的方式」,從而形成情緒發展的良性循環。12

什麼是「負面」情緒

藏語裡的「nyon-mong」(即梵語詞「klesha」)指一種「從內部折磨我們」的精神錯亂、困苦和困惑的狀態。仇恨、嫉妒或執迷等情緒形成的那一刻,我們會感到很不舒服,而且負面情緒激發的言行往往會傷害他人。相反,善良、慈愛和寬容帶給我們歡樂和勇氣,讓我們開闊視野,內心自在,行善並同情他人。

另外,負面情緒會扭曲我們對現實的看法,妨礙我們看到真相。執迷的人,往往將迷戀的對象理想化,憎恨則讓其對像妖魔化。這些負面情緒讓我們相信,美和丑是人類和事物固有的本質;而事實上,美醜是人主觀的感受和判斷。負面情緒會導致事物本質和表象的巨大差異,影響判斷力,使我們將表象當成本質,進而影響思想和行為。而積極正面的情緒和心理因素往往基於對現實的準確認識,故此能提高我們思維的清晰度和推理的準確性。例如,無私的愛源自對人類親密依存關係的深刻理解,源自對自己和他人的深刻理解,源自對現實的深刻理解,自私則會使我們與他人漸行漸遠。

因此,區別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非常重要。有時,負面情緒帶給我們短暫的歡愉,這就更要細心辨別情緒的本質。例如,說了惡意傷人的俏皮話而洋洋得意,就是消極負面情緒。相反,目睹別人的苦難卻無能為力,這樣的煩惱和悲傷並不會阻礙我們追求真樂的腳步,因為它會引導我們無私奉獻,幫助他人,並且積極行動。

分析情緒的最好方法是內省和自察。第一步就是確定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要格外注意自己情緒的變化,仔細體察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的差別。這個步驟一遍遍地重複進行,對改變困苦的精神狀態非常關鍵。佛教發展了嚴格的內省訓練,包括穩定注意力和提高思維清晰度的練習。佛教的內省訓練,和現代心理學創始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的「持續自發注意力」這一概念非常接近。13但是,詹姆斯認為自發的注意力難以持續,一般不超過幾秒鐘,佛教禪定者卻發現,內省訓練能顯著延長自發注意力持續的時間。當我們能平靜自己雜亂無章的想法,讓思維變得清晰而專注時,就能有效地鑒別情緒和其他精神狀態的本質。

短期內,貪婪、敵意和嫉妒這樣的心理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想要的東西。憤怒和嫉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人類物種進化的優勢。然而從長遠看,負面情緒阻礙自身和他人的發展。每次進攻和嫉妒的行為,都會妨礙我們追求寧靜和快樂。佛教倡導控制情緒,唯一目的是使我們擺脫痛苦的根源。而第一要務就是要認識到,無論形成的原因和強度如何,負面情緒都給人帶來苦惱。佛教所謂的三種精神「毒藥」尤其如此,它們是「貪」(人的渴望或貪婪)、「嗔」(傷害他人的願望)和「癡」(扭曲人們對現實看法的觀念)。「三毒」之外,佛教還經常會加上傲慢和嫉妒。這5種主要的精神毒藥和大約60種負面情緒相關。佛經中有「84000種煩惱」的說法,雖然沒有一一列舉,但「84000」的數目象徵了人類複雜的心智。由於人類心理和情緒高度複雜,轉化心智的方法也需與各種情緒對應。故此,佛教也有「八萬四千法門」的說法,引導人們完成內心的轉化。

快樂練習

平靜思緒,審視內心

以一個舒適的姿勢坐著,身體直立但不要緊繃,雙目微睜。平穩呼吸,保持5分鐘,注意呼出和吸入的氣流。感受混亂的思緒逐漸平靜的過程。當有念頭出現時,不要試圖阻止,也不要放任思緒紛擾,繼續關注自己的呼吸就好。

然後,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外界的場景、聲音和事件上,把「目光」轉向內心,「看著」自己的心靈。這裡,「看」指的是觀察你的意識本身,而不是思想的內容。讓大腦慢慢放鬆,就像疲憊的旅人找到一處美麗的草地,坐下來小憩。

接著,帶著欣賞的心情,想一想人類存在的價值和蓬勃發展的非凡潛力。同時也要意識到,生命寶貴而有限,要盡可能充分利用。誠心地想一想一生之中什麼最重要。為了獲得真正的幸福,過有意義的生活,你需要得到什麼,或者捨棄什麼。當你完全明瞭什麼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後,想像它們在你的心靈綻放,並要決心每天都悉心呵護它們。

讓你純善的思緒擁抱眾生,然後結束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