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學會快樂 > 第4章 假朋友 >

第4章 假朋友

希望從享樂、財富、榮譽、權力及豪言壯語中找尋快樂的人,如同幼稚的孩童想要抓住彩虹,穿在身上。

——頂果欽哲仁波切

要辨別哪些外因和心態能夠帶來真正的快樂,哪些阻礙快樂,我們必須首先學會識別快樂,免得將快樂和一些表面相似,但實質大不相同的東西混為一談。

快樂和享樂:大混淆

我們常錯將享樂當成快樂。印度諺語說,享樂「不過是快樂的影子」,是感官、美學、智力上受到刺激而產生的快感。享樂產生於某個具體的情境、地點或時刻,高度依賴外物,本質上極不穩定,很快就會消減,甚至變為不快。接連不斷的享樂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甚至心生厭惡。一頓美餐讓我們心花怒放,但飽餐之後就喪失對美食的興趣,如若繼續進食,厭惡之感便油然而生。從寒冷的戶外進入爐火熊熊的室內,湊到火旁,倍感身心愉悅。而一旦暖和過來,我們便不願離火太近,唯恐燒傷自己。

享樂就像燃燒的蠟燭,越用越少。享樂由某項活動刺激產生,該活動多次重複之後人便心生厭倦。癡迷地傾聽巴赫的序曲要聚精會神,哪怕耗費的精力再少,也難保持持續的專注。很快,倦意襲來,音樂也喪失了魅力。倘若我們被迫連續幾天聽巴赫,優美的音樂也會讓人無法忍受。

進一步來講,享樂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體驗。故此,它容易變成自私,有時還會影響他人的福祉。魚水之歡通過身體的感官刺激,彼此互生喜悅之感,但只有在互利、利他的基礎之上,這種享樂才能超越自我,真正增進快樂。你可能從損害他人利益中獲得快感,但絕不會從中得到快樂。殘酷、暴力、傲慢、貪婪等負面的心態或許能帶來享樂,但斷然無法帶來快樂。法國小說家及評論家朱爾斯·巴爾貝多·爾維利(Jules Barbey d』Aurevilly)這樣寫道:「享樂是瘋人之快樂,快樂是聖人之享樂。」

有些人享受復仇的快感,以折磨他人為樂。同樣,商人為打敗競爭對手而歡喜,小偷會為贓物而開心,觀眾會為鬥牛戰死賽場而狂喜。這些病態的狂喜狀態,轉瞬即逝,與快樂無關。

對感官享樂的追求,熱烈而又幾近機械,和許多其他類似的追求一樣,從最初的滿足慢慢變成執著,最終走向幻滅。享樂的快感通常也不會持久,正如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在《湯姆·奧桑特》(Tam O』Shanter)中描述的那樣:

享樂猶如盛開的罌粟花,

枝頭剛摘下,艷色即已差;

又像雪片落河上,

頃刻的晶瑩,永恆的消亡。[1]

與享樂不同,真正的充盈感也會受環境影響,但不取決於環境。充盈感持久,不會變成快樂的反面,而且隨著經驗持續成長。真實的快樂帶給人滿足感,進而慢慢變成人的第二本性。

快樂是一種存在的狀態,是瞭解心智運作的微妙方式後產生的深刻的情感平衡,與外界的活動無關。享樂源於接觸讓人愉悅的對象,一旦接觸中斷,快感隨即消失。只要我們與自己內在的本性和諧共處,就能感受到持久的快樂,達到真樂的狀態。真樂由內而發,絕不糾纏於自我,故而無私是真樂的固有特點。內心平和的人,和家人、和鄰居,甚至和社會,都能建立起平和的關係。

總之,享樂與快樂之間並無直接聯繫,但兩者的差別並不意味我們不能尋求感官愉悅。我們可以盡情地欣賞美景,遨遊大海,細嗅玫瑰。只有當快感擾亂內心的平靜,沉迷享樂時,或當我們厭惡一切阻礙享樂的東西時,享樂才成了快樂的障礙。

雖然享樂和快樂不同,但也不是快樂的敵人。享樂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我們怎樣感受它帶來的快感。倘若執著於享樂,阻礙內心獲取自由,進而引發貪婪和依賴,享樂就成了快樂的阻礙。如果享樂是當下的體驗,內心感到一片寧靜、放鬆、自由,它就會增進快樂,而不蓋其鋒芒。

快樂和歡樂

快樂和歡樂的區別更加細微,歡樂是內心快樂的外在表現。歡樂不一定表現得很熱烈,也只針對當下而生,但它的影響會延續下去,形成持續的喜悅,可稱為「生命的喜悅」(joie de vivre)。意外的歡樂能促進真樂,但並非所有歡樂都源於真樂。克裡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e)在其快樂心理學系列作品中提到:「有些不健康的歡樂,比如報復帶來的歡樂,就缺乏快樂的寧靜特質。快樂是平靜的,與興奮的歡樂有所不同;我們會歡樂地跳起來,但是不會快樂地跳起來。」1

定義快樂,以及明確快樂的含義非常困難。同樣,歡樂一詞也含義模糊。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指出,五種感官的快感都能引發歡樂,故而歡樂多種多樣,比如有趣(從咯咯笑到捧腹大笑)、心滿意足(較為平靜的滿足)、興奮(面對新奇和挑戰時)、放鬆(在恐懼、焦慮甚至快感等情緒之後產生)、驚奇(驚訝、憧憬,無法相信或理解)、狂喜(忘乎自我)、鼓舞(攻克難關,完成冒險)、自豪(當孩子獲得榮譽時)、昇華(見證善良、慷慨或慈悲等行為時)、感激(作為受益者讚賞別人的無私行為),甚至病態的幸災樂禍(樂於看到別人受難,比如報復)。2還有隨喜(rejocing)(目睹別人的快樂)、喜悅或者著迷(燦爛的滿足感)、靈光(spiritual radiance)(源於心底的幸福和悲憫的、平和的歡喜),這些情緒多是較為持久的狀態,故而和前面短暫易逝的情緒有別。

上述情緒都有一種歡樂的成分,具體體現為臉上的笑意,以及表達情緒的特定表情和聲調。但是要想使歡樂成為快樂或者增進快樂,則不能帶有任何負面情緒。一旦憤怒或嫉妒噴薄而出,歡樂就會立即消失。一旦歡樂沾染上依賴、我執或驕慢,歡樂也會慢慢消失。

要使歡樂持久而成熟,用法國作家高乃依(Corneille)的話講,即達到「心靈綻放」的狀態,就必須真正具備快樂的特質,比如心境澄明(clarity of mind)、仁慈,並且逐漸消弭負面情緒和私心。

縱情歡樂

「縱情歡樂」已經成為現代人類尊奉的潮流,這種生活態度只為避免獨處,強迫自己極度活躍,完全丟掉失落和傷感,每時每刻都排滿計劃和任務,認為生活只要夠充實,意義便無關緊要,一旦停下來,一切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我有一些導遊朋友,做的是亞洲文化旅遊的業務。他們告訴我,客戶無法容忍旅途的任何間歇。「五點到七點之間真的沒有任何安排嗎?」遊客會焦慮地問。我們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於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外部世界上,用五種感官體驗生命。有人以為通過強烈的體驗便可獲得豐富人生,事實上這種想法極其幼稚。

如果多花些時間瞭解我們內在的世界,便會發現裡面充滿對過往的戀戀不捨和對未來的無盡遐想,滿是白日夢和想像。真正的滿足來自內在的自由,給每時每刻帶來充實的色彩。與白日夢和想像不同,這種滿足是內在的幸福體驗,看得到世間萬物的美麗。真正的滿足是懂得如何享受當下,願意培養利他精神和平和的態度,使人性好的一面日趨成熟,即先改變自己,然後更好地改變世界。

虛假的高潮

我們幻想一夜成名、瞬間暴富,滿足我們所有慾望,但這種滿足往往極其短暫,對提升幸福感毫無用處。一位著名的歌手向我講述自己對名利的不安和失望時,失聲痛哭:「我真希望自己沒有成名!」研究表明,遇到贏得彩票這類出乎意料的情況,人們的快樂指數會暫時上升,但無法長久地改變精神面貌。拿彩票中獎的人來講,大多數人在突如其來的好運之後感到驚喜,但是一年以後,滿足感水平(Normal satisfaction level)就會回歸正常。3有時,這種讓人嫉妒的好運還會破壞「人生贏家」的安穩生活。已故的心理學家麥克·阿蓋爾(Michael Argyle)舉過一個例子:一位24歲的英國女士中了100多萬英鎊,於是她辭去工作,不久便深感無趣;在高檔小區購置了一套新房,卻發現與原來的朋友斷絕了來往;買了一輛豪車,自己卻不會開;給自己買了堆成山的衣服,但大多束之高閣;出入高檔餐廳,卻發現最喜歡吃的還是炸魚薯條。不到一年,她便感到絕望和痛苦,生活空虛寂寞,毫無滿足感。4

這個消費者至上的時代,從來都不缺虛假的快感。精明的商家不知疲倦地設計刺激我們感官的商品,讓我們的情緒亢奮到徹底麻木。一位朋友看著紐約閃閃發光的廣告牌,沉思片刻後評論道:「他們打算偷走我們的心智。」真正的快樂與狂喜截然不同,快樂是人們內在幸福的自然表露,狂喜則出於瞬間的興奮。任何膚淺的刺激都不能帶來持久的滿足感,最後只能以失望告終。

痛苦和不快

區別了快樂和快感之後,再來區分痛苦和不快。我們遭受痛苦,但卻製造不快。梵語中,dukkha(痛苦)與sukha(真樂)相對。Dukkha並不僅是不快的感覺,還指人類面對苦難和痛苦的脆弱。這種脆弱最終會導致厭世情緒,認為我們無從找尋生活的意義,生活也不存在意義。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在其作品《噁心》(Nausea)中,讓主角說出了下面充滿消極情緒的話:

如果有人問我活著的意義,我會堅定地說,生命只是空空如也的容器,沒有任何意義。每個人都是行屍走肉,為自己的存在感到侷促不安。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理由活在世間。每個生靈都感到困惑、焦慮、多餘……我也多餘……我依稀想過自殺,這樣也能幫世界剔除一個膚淺的個體。5

認為世界如果少了我會更好,是很多人自殺的原因。

導致痛苦的原因有很多,有時我們能夠應付,有時卻無計可施。天生殘疾,重病纏身,親友去世,捲入戰爭或自然災害,這些我們都無法掌控。不快則完全不同,它是我們經受痛苦的方式。外在條件引發的身體或道德上的痛苦,能使我們產生不快,但不快和痛苦並無本質的聯繫。

一項對四肢癱瘓人群的研究表明,剛癱瘓的時候,絕大多數人考慮過自殺,但是癱瘓一年後,只有10%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痛苦不堪,大多數人覺得日子還算不錯。6既然心智能將痛苦轉化為不快,那就說明它掌控著我們的認知方式。只要稍稍改變我們的想法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可以大大改善生存的狀態。故此,改變體驗短暫情緒的方式,能改變我們的心態,從而改變生存方式。這種「療法」將目標對準磨人的痛苦,讓人類體驗最為豐盛的人生。

快樂練習

區分快樂和享樂

回想一次身體的享樂,想一下快感強烈的程度。回憶最初如何享受這種快感,如何慢慢平淡下來,再接下來慢慢變得厭倦無趣。這種享樂是否給你帶來了內在的或者持久的滿足感?

回憶一個歡樂和快樂的時刻。你給別人帶去了真正的快樂,你全身心地享受愛人陪伴,或者你看到了美麗的自然景觀。這時候你有什麼感覺?想想這個時刻對你心智的長遠影響。它使你感到滿足。想一下持久的快樂與暫時的享樂有什麼區別。

學會珍惜幸福的時刻,培養感受快樂的能力。

[1] 此詩選用了王佐良的譯本。——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