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學會快樂 > 第3章 雙面鏡:向裡看,向外看 >

第3章 雙面鏡:向裡看,向外看

從自身之外尋找快樂,就像在背陰的山洞裡尋找陽光。

——西藏諺語

人皆想快樂,但願望和現實的距離不可謂不遙遠,這是人類的悲劇所在。我們懼怕痛苦卻自尋煩惱,想要快樂卻遠離幸福。愈要擺脫痛苦,痛苦就愈加強烈。怎麼會如此呢?這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追尋快樂。快樂本質上是我們內心的狀態,然而我們卻向外求索。倘若快樂是外在的條件,那我們永遠也無法得到它,因為人的慾望無窮無盡,而可掌控的世界卻有限、短暫而虛幻。

我們廣交朋友,創建家庭,扎根社會,努力工作,拚命改善物質條件。有了這些,我們就快樂了嗎?答案當然是「不能」。我們可以擁有「快樂的一切條件」,卻最不快樂。而身處逆境的人,內心卻仍有可能保持寧靜。認為外在條件可以保證快樂是極其幼稚的想法,有這樣想法的人必然會吃了大虧才能清醒。金錢買不來快樂,權利腐蝕忠誠,虛名妨礙生活,諸如此類的話已是老生常談。何況失敗、分離、疾病、死亡,隨時都會降臨到我們頭上。

我們勤奮地學習十幾年,再接受幾年大學教育或專業教育;我們在健身房鍛煉身體,保持健康;我們盡量使自己活得舒適、富裕、受人尊重。我們太過投入這些事情,卻忽視了決定生活質量的內心狀態。猶豫、恐懼、冷漠阻礙我們觀省內心,看不清快樂和悲傷、慾望和憎恨的真實本質。對未知的恐懼佔據著內心,便不可能生起探究內在世界的勇氣。日本的一位天文學家曾向我吐露:「觀省內心需要極大的勇氣。」一個享有極高威望又心胸豁達的科學家說出這種話,著實讓我驚訝。最近,我遇見一位加州少年,他告訴我:「我不想探究自己的內心世界,我怕會發現什麼。」內省無疑會給人帶來美好的東西,為何他會望而卻步呢?羅馬著名的「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說:「向內看,內心是一切善的來源。」1

我們必須學會向內看。當我們為煩惱困擾,不知如何解脫時,會自然而然地訴諸外物。這樣一來,煩惱來時只能就事論事,暫時解決,找不到一勞永逸的出路,得不到真正的快樂。積久成習,當這種生活方式成為常態,我們只能感慨:「生活就是一地雞毛!」訴諸外物可能使我們求得暫時的快樂,但我們無法控制外部環境的數量、質量及持續的時間。這個道理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愛情、家庭、健康、財富、權利、舒適、享樂,都是如此。我的朋友艾倫·華萊士是哲學家兼佛教徒,他曾寫道:「如果你一門心思想通過找到人生伴侶,獲得一輛豪車,住進一棟高樓,享受最好的福利,樹立良好的聲譽,找到高薪的工作,從而得到真正的快樂,那麼你成功的概率和中彩票也差不了多少。」2向外物求幸福,如同往漏水的破桶裡裝水,都是用錯了方法,白花了力氣。真正的快樂,只能向內求索。

問題的要害,在於我們常常錯將招致痛苦的行為,看成追求快樂的方式。人人都想健康長壽,生活在自由、公正、和平的國度,希望愛人及被愛,享有獲得教育與信息的權利,擁有物質豐沛的生活,能夠環遊世界,造福人類,保護環境。大範圍的社會調查和研究表明,享有以上條件的人,確實生活得更快樂些。可是有了這一切,人類是不是還有更高的要求?他們得到快樂了嗎?把希望寄托於外部世界,最終都只能以失望告終。

打個比方,我們以為擁有財富便可獲得快樂,於是努力工作賺錢;一旦擁有了財富,繼而又想賺更多的錢;如果失去財富,我們又會變得痛苦不堪。一位朋友曾告訴我,等他存夠100萬美元,就辭去工作,安享餘生,快樂地生活。10年以後,身家已有300萬美元的他,是否快樂呢?他回答得簡潔明瞭:「這10年我都虛度了。」

我們以為追求財富、享樂、頭銜、權力,就是在尋求快樂。然而,在披荊斬棘的過程中,我們錯把方法當成目的本身,喪失了目標,抓錯了重點,變得越來越不滿足。將手段看成目標是個大陷阱,將人生引入歧途。經濟學家理查德·萊亞德(Richard Layard)說:「有人說快樂是實現其他目標的副產品,我們不能滿腦子都想著追求快樂。這是一種可悲的哲學,只能讓我們忙碌得沒有喘息之機。」3

相反,假如快樂取決於內心的條件,一旦我們清楚地瞭解快樂的條件,並努力創造它們,我們就會享有快樂。快樂不是別人的施捨,痛苦也不能由別人強加。每時每刻,我們都處在快樂和痛苦的十字路口,決定自己怎樣生活。

快樂可以培養嗎

「培養快樂!」我問醫生:「你培養快樂嗎?怎麼做到的?」

……快樂不是種在地上的馬鈴薯,當然不是施了肥就有收穫。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維萊特》(Villette)

勃朗特機智地表達了她的觀點,卻低估了內心轉化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堅持練習,就能在念頭出現時控制它們,合理地對治負面情緒,培養積極的態度,就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跳高運動員一躍2.44米,我們驚歎不已,如果不是在電視上親眼所見,斷然不會相信,因為普通人連1.22米也跳不過。身體上的局限有很多,但心靈比身體更加靈活自如。愛和慈悲會有限度嗎?當然不會。或許每個人性情不同,品格也不同,但我們都擁有同樣的潛力,即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不斷進步的能力。

奇怪的是,很多現代思想家,以法國一位作家的話來講,極為反對「自我成長永無休止」4的觀點。如果認為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事都必須放棄,那麼學習手藝、接受教育、創造文化和提升自我都少不了長期努力,也該統統放棄。除了修心,讀書、科研、探索世界也需要長期努力。既然學海無涯我們都能接受,為什麼不能讓內心慢慢地轉化呢?放任自我,隨波逐流,只會讓我們在人生的河流裡不斷觸礁,磕得頭破血流。而內心的修煉,才是獲得快樂的不二法門。

我們必須做自己嗎

有人認為,只要我們接受自己、愛自己,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做自己」。「做自己」就是在滿足與不滿,平靜與興奮,熱情與冷漠之間永遠搖擺嗎?自我放任,是最簡單的「做自己」。如果這樣,「做自己」就是一種妥協,甚至是一種投降。

很多快樂法則聲稱,人性有善有惡,既要學會接受自己光彩的一面,又要學會接納陰暗的一面。它們認為,學會與我們的缺陷妥協,才能化解內心的矛盾,自信地生活。放飛自我是最好的方式,壓抑自我只能把生活搞得更糟。如果一定要選擇,活出真性情當然比整日煩躁不安、無聊落淚抑或自怨自艾好得多。但是「做自己」難道不是用漂亮的包裝,掩飾我們不怎麼「漂亮」的習慣嗎?

或許「表達自我」,釋放「自然的」內心衝動能夠暫且緩解內心的緊張,得到瞬時的輕鬆,然而我們卻被困在「習慣」這個無盡的怪圈中。這種閒散的態度讓我們做平常的自己,而不解決任何問題,我們也就真的泯然眾人,淪為平庸之輩。法國哲學家艾倫·華萊士寫道:「如果你承認『我就這樣,也不打算改變』,那就最省力、最簡單不過,也不必把自己弄得像個魔法師,還給自己下一道咒語。」5

改變使人心緒不寧。我們就像長久困於牢籠的鳥兒,就算有逃離的機會,也會重新飛回牢籠。我們習慣了自己的缺點,很難想像沒有它們,生活將會怎樣。

我們不願改變,問題不在缺乏精力。我們有的是氣力,常在不同的人生方向上兜兜轉轉,忙忙碌碌。有句西藏諺語「頭披星月腳帶霜」,形容人們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的忙碌生活。一想到「我們應該培養利他、耐心、謙遜的品質」時,我們就心生猶豫,心想這些品質慢慢都會到來,或者覺得這些品質無關緊要,沒有它們也活得好好的。試問誰不是下定決心,掌握方法,才能彈奏莫扎特的?用兩隻手指在琴鍵上亂敲,斷然彈不出優美的曲調。快樂是一種技能,一種存在方式,必須通過長期學習獲得。有句波斯諺語說得好:「耐心使桑葉變成絲綢。」

快樂練習

培養專注力

安靜地坐下,修習禪定,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物品上:屋內某個物件,你自己的呼吸,或者你的意識。

如果你的思緒游離出去,請輕輕地將思緒帶回到這個物品上,如同蝴蝶回到花朵上。繼續堅持,注意力會堅定清晰。如果你昏昏欲睡,試著將身體坐直,視線稍稍抬高,讓意識恢復清醒。如果你的內心變得煩躁,放鬆身體,視線稍稍下移,讓內心的焦躁慢慢消解。

這個練習能培養專注力和正念,對其他形式的禪定也大有裨益。